组织学与胚胎学 皮肤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104461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学与胚胎学 皮肤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 皮肤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 皮肤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赣南医学院组胚教研室:况花荣赣南医学院组胚教研室:况花荣第第1111章章 皮皮 肤肤赣南医学院组胚教研室:况花荣第11章 皮 肤1本章重点本章重点1、皮肤的一般结构、皮肤的一般结构2、表皮的分层和角化过程、表皮的分层和角化过程3、黑素细胞、梅克尔细胞和郎格汉斯细胞、黑素细胞、梅克尔细胞和郎格汉斯细胞4、毛、皮脂腺、汗腺的基本结构、毛、皮脂腺、汗腺的基本结构本章重点1、皮肤的一般结构2皮肤的结构:皮肤的结构:由表皮和真皮构成,有毛发、汗腺、由表皮和真皮构成,有毛发、汗腺、皮脂腺、指甲等附属器皮脂腺、指甲等附属器皮肤的功能:皮肤的功能:阻挡外界异物和病原体入侵,防止体阻挡外界异物和病原体入侵,防止体液丢失,感受外界刺激,调节体温液丢失,感受外界刺激,调节体温组织学与胚胎学 皮肤课件3皮皮 肤肤 (skin)表 皮 (epidermis)真 皮(dermis)皮下组织附属器官:附属器官:毛毛皮脂腺皮脂腺汗腺汗腺指(趾)甲指(趾)甲皮 肤 (skin)表 皮 4一、表皮(一、表皮(epidermis)为皮肤浅层,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为皮肤浅层,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分为分为5 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层,角质层表皮各部薄厚不一致,薄者为表皮各部薄厚不一致,薄者为4层层表皮细胞分两大类:表皮细胞分两大类:角质形成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多数)(多数)和和非角质形成细胞非角质形成细胞(散在于角质形(散在于角质形 成细成细胞间)胞间)一、表皮(epidermis)5厚厚 皮皮薄薄 皮皮厚 皮薄 皮61 1、基底层、基底层光镜:光镜:矮柱状或立方形;胞矮柱状或立方形;胞核相对较大,呈圆形,染色核相对较大,呈圆形,染色较深;胞质嗜碱性;较深;胞质嗜碱性;电镜:电镜:丰富的游离核糖体;丰富的游离核糖体;角蛋白丝角蛋白丝/张力丝张力丝 ;桥粒;桥粒/半桥粒半桥粒1、基底层电镜:丰富的游离核糖体;角蛋白丝/张力丝;桥粒/73 3、颗粒层:、颗粒层:(3535层梭形细胞层梭形细胞 )光镜:光镜:扁平梭形;强嗜碱性的透扁平梭形;强嗜碱性的透明角质颗粒;明角质颗粒;电镜:电镜:核和细胞器见已退化;板核和细胞器见已退化;板层颗粒增多;透明角质颗层颗粒增多;透明角质颗粒无膜包被(呈致密均质粒无膜包被(呈致密均质状,角蛋白丝伸入其中状,角蛋白丝伸入其中 )3、颗粒层:82 2、棘层、棘层(410410层棘细胞)层棘细胞)光镜:光镜:细胞较大,呈多边形;胞核较细胞较大,呈多边形;胞核较大,圆形;胞质弱嗜碱性;大,圆形;胞质弱嗜碱性;电镜:电镜:棘状突起(大量的桥粒相棘状突起(大量的桥粒相连);游离核糖体较多;较粗的连);游离核糖体较多;较粗的角蛋白丝;外皮蛋白使细胞膜增角蛋白丝;外皮蛋白使细胞膜增厚;厚;板层颗粒板层颗粒 2、棘层(410层棘细胞)电镜:棘状突起(大量的桥粒相连)94 4、透明层、透明层(2323层扁平细胞)细胞层扁平细胞)细胞光镜光镜:呈强嗜酸性,呈强嗜酸性,透透明均质状明均质状,折光度高。折光度高。细细胞界限不清,胞核和细胞胞界限不清,胞核和细胞器已消失。器已消失。电镜电镜:结构与角质层相结构与角质层相似。似。4、透明层105 5、角质层、角质层(多层扁平角质多层扁平角质细胞)细胞)光镜:光镜:光镜:光镜:嗜酸性均质状嗜酸性均质状,细胞已细胞已完全角化,变得干硬完全角化,变得干硬.电镜:电镜:电镜:电镜:密集粗大的角蛋白丝及密集粗大的角蛋白丝及均质状的物质(透明角质颗粒)均质状的物质(透明角质颗粒);外皮蛋白;细胞间隙充满脂;外皮蛋白;细胞间隙充满脂质膜状物质膜状物;细胞间的桥粒消失,细胞间的桥粒消失,因而细胞连接松散,脱落后形因而细胞连接松散,脱落后形成皮屑。成皮屑。5、角质层(多层扁平角质细胞)11v表皮由基底层到表皮由基底层到角质层的结构的变角质层的结构的变化,反映了角质形化,反映了角质形成细胞成细胞增殖、迁移、增殖、迁移、逐渐分化逐渐分化为角质细为角质细胞、然后脱落的过胞、然后脱落的过程,与此伴随的是程,与此伴随的是角蛋白及其他成分角蛋白及其他成分的合成的量与质的的合成的量与质的变化。变化。表皮由基底层到角质层的结构的变化,反映了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迁12非角质形成细胞非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黑素细胞 郞格汉斯细胞郞格汉斯细胞 梅克尔细胞梅克尔细胞 (二)(二)非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 郞格汉斯细胞 梅克尔细胞(二)131 1、黑素细胞、黑素细胞散在基底细胞之间,其突起伸入基底细胞和棘细胞之间。散在基底细胞之间,其突起伸入基底细胞和棘细胞之间。光镜:光镜:胞体圆,核深染,胞质透明。胞体圆,核深染,胞质透明。1、黑素细胞散在基底细胞之间,其突起伸入基底细胞和棘细胞之间14 人种间的黑色素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肤色的人种间的黑色素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肤色的深浅主要取决于黑素颗粒的深浅主要取决于黑素颗粒的分布、大小、数量和内分布、大小、数量和内含黑色素的多少。含黑色素的多少。人种间的黑色素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肤色的深浅主要取决16光镜:光镜:于棘层浅部;圆于棘层浅部;圆形,胞质清亮;核深染形,胞质清亮;核深染有树枝样突起有树枝样突起电镜:电镜:伯贝克颗粒伯贝克颗粒2 2、郎格汉斯细胞、郎格汉斯细胞功能:功能:处理提呈抗原处理提呈抗原光镜:于棘层浅部;圆形,胞质清亮;核深染有树枝样突起2、郎格17图图11-7 11-7 郎格汉斯细胞光镜图郎格汉斯细胞光镜图(ATP(ATP酶组化染色酶组化染色)图11-7 郎格汉斯细胞光镜图(ATP酶组化染色)18伯贝克颗粒伯贝克颗粒郞格汉斯细胞郞格汉斯细胞颗粒呈颗粒呈杆杆状,中等电子密状,中等电子密度,其一端或中间部可有度,其一端或中间部可有电子透明的膨大。电子透明的膨大。参与郞格汉斯细胞参与郞格汉斯细胞摄取、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处理和呈递抗原的全部的全部过程过程。伯贝克颗粒郞格汉斯细胞颗粒呈杆状,中等电子密度,其一端或中间19 位于基底层,扁平位于基底层,扁平形,有短指状突起伸入形,有短指状突起伸入角质形成细胞之间。角质形成细胞之间。3 3、梅克尔细胞、梅克尔细胞 位于基底层,扁平形,有短指状突起伸入角质形成20电镜下基底部胞质内含有许多致密核心的小泡。电镜下基底部胞质内含有许多致密核心的小泡。功能:功能:可能为接受机械刺激的感觉细胞。可能为接受机械刺激的感觉细胞。电镜下基底部胞质内含有许多致密核心的小泡。21二二 、真皮、真皮网织层网织层乳头层乳头层1、乳头层、乳头层 紧靠表皮的紧靠表皮的LCT,向表,向表皮突出形成真皮乳头皮突出形成真皮乳头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丰富,有触觉小体和游离神经丰富,有触觉小体和游离神经末梢。末梢。功能:功能:连接,营养,感觉等连接,营养,感觉等.二 、真皮网织层乳头层1、乳头层 紧靠表皮的22触觉小体触觉小体触觉小体232 2、网织层、网织层 为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内有为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内有粗大的胶原纤维束粗大的胶原纤维束交织成网状,并有许多的交织成网状,并有许多的弹性纤维弹性纤维,赋予皮肤较大的,赋予皮肤较大的弹性和韧性。弹性和韧性。还有血管、淋巴管和还有血管、淋巴管和环层小体环层小体。2、网织层 为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内有粗大的胶24皮下组织皮下组织(浅筋膜浅筋膜)结构:结构:LCTLCT和脂肪组织构成。和脂肪组织构成。功能:连接、缓冲、保温、能量储存等作用。功能:连接、缓冲、保温、能量储存等作用。皮下组织皮下组织表表 皮皮真真 皮皮皮下组织(浅筋膜)皮下组织表 皮真 皮25三、皮三、皮 肤肤 的的 附附 属属 器器毛毛皮脂腺皮脂腺 外泌汗腺外泌汗腺 顶泌汗腺顶泌汗腺 指指(趾趾)甲甲 三、皮 肤 的 附 属 器毛26 图图11-13 11-13 头皮光镜图头皮光镜图毛毛 干干毛毛 根根1、毛、毛 图11-13 头皮光镜图毛 干毛 根1、27毛毛球球毛毛母母质质细细胞胞毛乳头毛乳头毛毛囊囊毛球毛母质细胞毛乳头毛囊28上皮性毛囊上皮性毛囊结缔组织性毛囊结缔组织性毛囊毛球毛球上皮性毛囊结缔组织性毛囊毛球29立立毛毛肌肌毛毛球球立毛肌毛球30位于毛囊与立毛肌之间,开口于毛囊,为泡状腺。位于毛囊与立毛肌之间,开口于毛囊,为泡状腺。2 2、皮脂腺、皮脂腺位于毛囊与立毛肌之间,开口于毛囊,为泡状腺。2、皮脂31 汗汗 腺腺(sweat gland)为单曲管状腺为单曲管状腺 3 3、汗腺、汗腺部位:部位:真皮深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部和皮下组织中。中。汗 腺3、汗腺部位: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中。32 图图11-12 11-12 皮肤附属器示意图皮肤附属器示意图 图11-12 皮肤附属器示意图331 1)外泌汗腺:)外泌汗腺:部位:部位:遍布全身皮肤内。遍布全身皮肤内。结构:结构:分泌部分泌部由由1-21-2层锥形或层锥形或立方形细胞围成。立方形细胞围成。导管部导管部由两层立方细胞由两层立方细胞围成。围成。功能:功能:分泌汗液(调节分泌汗液(调节体温、湿润皮肤和排泄体温、湿润皮肤和排泄废物等作用)。废物等作用)。1)外泌汗腺:34图图11-18 11-18 汗腺光镜图汗腺光镜图图11-18 汗腺光镜图35 2)2)顶泌汗腺顶泌汗腺(大汗腺)大汗腺)特点特点:分泌部管径:分泌部管径粗,管腔大,盘曲粗,管腔大,盘曲成团。成团。分泌液较粘稠,内分泌液较粘稠,内含蛋白质、脂类等,含蛋白质、脂类等,经细菌分解后会产经细菌分解后会产生特别的气味。生特别的气味。2)顶泌汗腺(大汗腺)特点:分泌部管径粗,管腔大,盘曲成36本章重点本章重点1、皮肤的一般结构、皮肤的一般结构2、表皮的分层和角化过程、表皮的分层和角化过程3、黑素细胞、梅克尔细胞和郎格汉斯细胞、黑素细胞、梅克尔细胞和郎格汉斯细胞4、毛、皮脂腺、汗腺的基本结构、毛、皮脂腺、汗腺的基本结构本章重点1、皮肤的一般结构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