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翻译的历史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0984869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翻译的历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中西翻译的历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中西翻译的历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翻译的历史西方翻译简史(六个阶段)起源: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子希腊文本1.公元前三世纪:荷马史诗等希腊文学翻译成罗马文学2.罗马帝国后期至中世纪初期:通俗拉丁文本圣经3.中世纪中期,即十一至十二世纪之间,拉丁语译成阿拉伯语4.十四至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德国德国 路德路德“民众的圣经”法国伊利亚特和奥德赛1611年英国钦定圣经译本5.十七世纪下半叶至十二世纪上半叶:古典近代当代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歌德东方文学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文学、宗教科技、商业少数人职业化规模化(国际译联)人工翻译机器翻译(1946)中国翻译简史(五个阶段)1.秦汉时代:安世高支娄迦谶(三支)竺法护释道安鸠摩罗什真谛2.隋-唐-宋时代:释彦琮(俗姓李)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佛教三大翻译家-鸠摩罗什、真谛)3.明清时代:徐光启、林纾、严复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4.五四时期:鲁迅、瞿秋白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共产党宣言毁灭、死魂灵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5.新中国成立至今西方译论简介同其他的领域的活动一样,翻译并不依赖理论而存在,然而,翻译的实践总是引出理论并推动理论的进步,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西塞罗他首次把翻译区分作为解释员和作为演说家的翻译。西塞罗是从修辞学家、演说家的角度看待翻译的。所谓作为解释员的翻译是指没有创造性的翻译,而所谓作为演说家的翻译则是指具有创造性、可与原著媲美的翻译。这样,西塞罗便厘定了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从而开拓了翻译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园地。自西塞罗以来,西方翻译理论史便围绕着直译与意译、死译与活译、忠实与不忠实、准确与不准确的问题向前发展古代,除西塞罗的直译和意译的两分法外,还有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和哲罗姆的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之说;有奥古斯丁的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和他的有关语言符号理论。在中世纪,有波伊提乌的宁要内容准确,不要风格优雅的直译主张和译者应当放弃主观判断权的客观主义观点;有但丁的文学不可译论。文艺复兴时期:伊拉斯莫的不屈从神学权威、圣经翻译靠译者的语言知识;路德翻译必须采用民众语言的人文主义观点;多雷译者必须理解原文内容、通晓两种语言、避免逐字对译、采用通俗形式、讲究译作风格的翻译五原则。在十七至十九世纪:巴托作者是主人(译者是仆人)、译文必须不增不减不改的准确翻译理论;德莱顿直译、意译、拟作的翻译三分法和翻译是艺术的观点;泰特勒优秀译作的标准;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备的通顺等翻译三原则,施莱尔马赫的口译和笔译、文学翻译与机械性翻译的区分;洪堡的语言决定世界观和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理论;阿诺德的翻译荷马必须正确把握住荷马特征的观点。在二十世纪,有费道罗夫的翻译理论首先需要从语言学方面来研究、翻译理论由翻译史、翻译总论和翻译分论三部分组成的观点;有雅克布逊的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的三类别;有列维的翻译应为使读者产生错觉、翻译是一种作决定的过程和加切奇拉泽的翻译永远是原作艺术现实的反映、文艺翻译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文学翻译理论;有弗斯、卡特弗德的翻译在于语言环境对等的语言学翻译理论;有奈达的等同的读者反应和翻译即交际的理论。中国译论简介一、发生期:所谓中国翻译理论的“发生期”是指传统译论从无到有的时期.支谦的“因循本旨,不加文饰”、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玄奘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准,(意即忠实通顺“),颜宗的“八备说”(这八条说的是译者的修养问题,至今仍有参考价值)、鸠摩罗什的“意译”主张二、发展期:发展期是指传统翻译理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这一时间中,译论家开始思考翻译的社会功能,其分别以1604年徐光启对译书目的的论述,及1894年马建忠的拟设翻译书院议为起止时间。这一时期翻译的多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书籍,借以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发展期的一大典型特征便是中外翻译家的合作.三、成熟期:成熟期是指传统翻译理论的完善时期,具体表现在:翻译思想日蓁充实完善。成熟期所对应的乃是西学翻译与“五四”新文学翻译,以1898年严复的天演论为标志,其代表性的译论有如严复的“信达雅”、林纾的谈译书之难、金岳霖的“译意”与“译味”、郑振铎的“文学可译”、矛盾的“文学翻译创造论”、鲁迅的“信译”、傅雷的“神似”与钱钟书的“化境”等。成熟期的翻译理论研究有几个特点:翻译理论倾向的文学性质、团体论争的精彩纷呈,如严复与梁启超等关于翻译的文体、语言的论争;胡适、刘办农等对于严复、林纾的批评等、大量大翻译家及文学家的出现,如严复、矛盾、鲁迅、朱生毫等。四转型期:转型期是指传统译论的核心问题开始转移的时期,主要对应于新中国的成立至语言学翻译研究期间的翻译理论。这一时间的翻译理论相对比较贫瘠。我国翻译的历史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当许多国家还没有自己的文字的时候,我国的翻译事业就产生了。据有关史书记载,周朝和秦始皇时代,语言中已有了外来语,说明当时已有翻译活动了。但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我国的翻译业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即公元一四八年。根据翻译的内容,可以把翻译史分为四个时期。长期以来,中国的翻译界存在着“艺术派”和“科学派”之争,西方翻译界则存在着“语言学派”和“文艺学派”的异见。不同学派各执一词,争论了两千多年,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西方翻译研究进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三本西方译学研究代表作巴兹尔哈廷姆(BasilHatim)所著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语篇语言学(1997),哈罗尔德基特(HaraldKittel)与阿明弗兰克(ArminFrank)主编跨文化性与文学翻译的历史研究(1991)和丁达戈尔莱(DindaGorlee)所著符号学与翻译问题(1994),充分展示了西方翻译研究新发展的一些特点。尽管翻译研究的方法纷呈不一,但近年来说有两大派别占据了主导地位:一派以广义上的语言学为基础,致力于建构和发展经验性质的翻译科学;另一派则从历史的角度通过描写的方式来研究翻译问题,意在揭示翻译实践与研究中蕴含的文化与政治因素。一东汉至北宋时期这是以佛经翻译为主的时期,历时约一千四百多年。翻译大家玄奘于唐太宗贞观二年去印度求经,十七年后回国,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译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并将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玄奘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有所贡献,他提出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准,今天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北宋时的乾德开宝年间,宋太祖派人西去求经,印度也派名僧来传法。宋太宗还在开封的太平兴国寺内兴修了译经院,从事佛经翻译,但盛况已不如唐初的极盛时期,到南宋,则渐渐地走向衰落。佛经的翻译,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思想和文化方面。由于佛教思想是一种迷信思想,受到这种思想影响的国家和民族,比如亚洲的国家和民族,迷信思想严重,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之中。在文化上的影响有语言、文学、学术思想等,尤其在语言方面,非常显著,不仅吸收了梵语词,还利用汉语构词法创造了许多词,如菩萨、刹那、因缘、天堂、地狱等,语法的长定语、倒装句也多起来。其他的如音韵学、雕刻、建筑、音乐、绘画等都有佛教的烙印,敦煌艺术就是明显的例子。二明朝至五四运动时期这是我国翻译事业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性阶段。翻译的内容主要是西欧各国的科学、哲学、文学等著作。1.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译了欧几里得(Euclid)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对我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2.严复所译作品多系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的天演论(EvolutionandEthicsandOtherEssays)、亚当斯密的原富(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孟德斯鸠的法意、斯宾塞尔的群学肄言等。严氏选材严谨,态度认真,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我国翻译事业作出了贡献。3.林琴南采取与他人合作的方式,译了一百六十多部文学作品,著名的译作有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迦因小传等。林氏不懂外文,是靠别人口译给他,他再用古文笔译出来的。译作中错漏较多,但他的译作使中国认识了一些世界一流作家,了解外国的生活,无形中提高了小说的地位,这是有功于中国作家和读者们的。意义:西方的文化科学的介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政治运动,都是同国外新思想、新文化的引进有密切的关系。中国近代翻译史概述(18401894)近代翻译的发轫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翻译发展史列强入侵与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地主阶级改革派对世界的了解1.初始阶段:林则徐时期翻译1.翻译活动概述背景: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大规模翻译经籍的盛事,可到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由于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政治上盲目排外、文化上的愚民政策,导致了整个民族对西方国家的无知。林则徐作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向西方学习进步的开风气者,在赴广州主持禁烟和与侵略者斗争的实践中意识到自己西方知识贫乏、国人对王朝之外世界的无知,他急于改变“沿海文武大员并不谙诸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来历”的状况,于是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外文报刊、书籍进行翻译,以求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加深朝廷、国人对“西洋”的了解。带领手下译员设立译馆、翻译西书。翻译活动:官方翻译主体:受过良好教育的有识之士(袁德辉、孟亚、林阿适、粱进德)2.主要翻译活动家:1.林则徐一方面翻译外国书报以了解敌情;另一方面组织人翻译了一些历史、地理方面的书籍他曾设立驿馆,编译过四洲志、华事夷言四洲志、华事夷言世界地理大全、各国律例等书。观点:首次提出“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概念,从事翻译的意旨在于借鉴西方,目的是“制敌”。这对中国近代译学理论也有深远影响。2.魏源四洲志四洲志林则徐叫袁德辉根据1836年伦敦出版的CyclopaediaofGeography(世界地理大全)翻译的。四洲志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各国地理知识的译著。魏源将四洲志及其他译本会变为海国图志。张之洞称此书为中国知西政之始。海国图志海国图志还收录林则徐主持翻译的华事夷言、澳门月报、各国律例等。3.翻译活动的影响为后期清朝外事机构的翻译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西学东渐。先进人士纷纷把向西方学习作为改造和拯救中国的一剂良药,纷纷提出了自己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近代化进程,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为寻求富国强兵之道而放眼看世界。二。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后清朝的外事机构和翻译活动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后清朝的外事机构和翻译活动1.翻译活动概述翻译活动概述:(背景和目的):(背景和目的)自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对外国侵略者逐步采取屈服的政策,当时的礼部和理藩院已不能胜任和外国侵略者交涉的任务。2.翻译活动:官方翻译主体:政府机关(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或译署,是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的总机构)翻译影响:由于参与翻译活动的多为政府官方译员,因而在政府的外交活动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例如通过再议与俄国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为国家争回部分领土主权。三。全盛时期:甲午战争以前的西学翻译全盛时期:甲午战争以前的西学翻译1.翻译活动概述翻译活动概述:(背景和目的):(背景和目的)林则徐以后的翻译活动,可以拿甲午战争作分界线。甲午战争以前的西学翻译有两个主要渠道:一是官方的洋务机构,而是在华的教会机一是官方的洋务机构,而是在华的教会机构(构(墨海书馆)。洋务运动的总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是输入外国工业,制船造炮,镇压革命,兼御外侮;二是改革教育,办新学堂,培养买办和外事翻译人员。其副产物便是刊译了西方的一些自然科学和少数社会科学的书籍。2.翻译活动:官方翻译主体:政府官员翻译途径:外国人口述,中国人笔录;笔译3.主要翻译活动家:1.奕奕1860,奏请创立同文馆。1868年正式成立同文馆。开始只有英文馆,后增设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和东文馆。学员在此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和翻译等。同文馆师生所译之书据说有二百余种,但常见于记载者:丁韪良译万国公法陆地战役新选西学考略格物入门等。毕利于:法国律例(拿破仑法典第一次中译本)化学指南化学阐原(中国最早的化学教科书)汪凤藻:新加坡律例等等。2.,李鸿章李鸿章1863,在上海成立外国语言文学学馆,即广方言馆。专办英、法文馆。1864年,广州,广方言馆在译介西学方面,与京师同文馆相颉颃的洋务机构是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馆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馆。1865年,李鸿章奏准成立江南制造总局。其翻译馆的译书活动主要是在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共出书一百六十种。涵盖声学和光学;天学和学务;政治、商学和格物;工程和电学;史志和船政;交涉、算学和图学;矿学,医学,工艺类和兵学。制造局译书,偏重于自然科学。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和医学方面出版过一些有影响的书籍。对社会科学的书译的不多。占总译书的五分之一。江南制造总局翻译代表人物:傅兰雅译学主张:驳斥了汉语难译科技书的说法,指出中国业可以创造科技新词。最早倡导科技译名的统一,并制定了译名的具体规则。论述了科技书的选择方法以及中西译者如何配合的问题。论述了中国必将靠翻译西方进步有用之书而获得新生与进步。比较比较江南制造总局和京师同文馆的翻译机构均属官办,历时较长,翻译方法类似,但质量却不可以道里计。制造局的译员都是科学家,而同文馆的是学生。前者译书有一百六十余种,而后者已知者仅为二十余种。制造局的翻译活动以科技翻译为特色,同文馆的翻译活动主要是政治和法律方面著作。3.其他重要翻译家:洋务派翻译机构从事翻译工作的人中,有几位是当时比较著名的科学家:李善兰李善兰翻译或合译过的书籍:几何原本代数学代微积拾级等等。徐寿徐寿 译述有西艺新知化学考质等。华蘅芳合译过金石识别地学浅释海防新论等。洋务派中具有维新思想的语言学家马建忠马建忠留下一篇精彩的译论拟设翻译书院议马建忠马建忠提出了翻译标准,即所谓“善译”,他的意思是必须精通原文和译文,比较译同,掌握两种语言的规律。译书之前,必须透彻理解原文,达到“心悟神解”的地步,然后下笔,忠实地表达原文,“无毫发出入于其间”,而且译文必须能摹写原文的神情,仿效原文的语气。王韬王韬在介绍西学方面也作出了贡献。翻译西国天然学源流,还翻译或编译了新约旧约格致西学法志等等。4.翻译活动的影响:1.同文馆:对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丁韪良的译著万国公法在当时影响很大,在与西方人有接触的中国官员中流传甚广,尤其对毕业于同文馆的学生影响更大。其中部分词汇流传至今,如“民主”和“自治”。2.江南制造总局:对于汉语科技词汇的发展贡献巨大。光学和声学等学科新词都是由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们最先使用起来的,这些词汇对科技领域现代汉语的形成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代翻译的特征翻译主体主要是中国知识分子(外国语学校和派遣留学生)机构式合作翻译为主,与独立翻译交相辉映。补充在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的文化转向过程中,翻译活动更多地受到那个时代的创作思想、审美情趣、欣赏习惯和受众接受程度等因素的制约早期比较封闭和保守的中国译者和读者去接受完全陌生的异域作品的文化传统,应该允许他们有一个相对合理的适应过程。这种“本土化”或“变形”的本身,说到底还是翻译主体在试图消解中西两种文化间的差距,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梁启超和翻译陈福康评论到,“维新派领袖人物中对翻译问题论述切性以最多、最有影响的,当推梁氏。他在其主编的报纸和杂志上推出了许多翻译作品。佳人奇遇是梁启超翻译译印政治小说理论的第一次具体实践,该书译述的第一个巨大意义,就是拉开了晚清政治小说翻译的序幕。背景概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社会历史的新时期。与经济上的改革开放相对应的是文化交流上更为开放和包容的文化氛围。进入新时期以后,我国外国文字翻译的数量、题材以及择取标准等都有了巨大的突破。新中国建立后,曾经备受批判和排斥的西方现代派文学、通俗文学在新时期都得到了译介,世界经典名著的翻译呈丛书化、系列化出版。新时期迎来了我国历史上继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学翻译之后的又一次翻译高潮。翻译研究的重心和特色对翻译的原则、标准、方法等基本的理论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讨论。新时期翻译研究注意从新角度出发,与新学科相结合,吸取其他相关学科的新成果。新时期的翻译研究对各种具体的、专门的、有些以前被忽略的翻译工作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这一时期更加注意介绍和引进国外翻译研究的成果,也更加重视对我国历代翻译经验的总结。这一时期我国译学界正式提出了建立一门“翻译学”的问题。生平简介罗新璋(1936),浙江上虞人。法国文学翻译家。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法语专业毕业。曾在国家外文局中国文学杂志社长期从事中译法文学翻译工作,1980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要译著译有巴黎公社公告集、特里斯当与伊瑟、列那狐的故事、红与黑及栗树下的晚餐等编有翻译论集校读傅雷译文集全十五卷并有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中外翻译观之“似”与“等”、钱钟书的译艺谈、释“译作”等多篇论文行世。巴黎公社公告集1973年,罗新璋先生被借调出国,赴法从事文物展的翻译工作。在巴黎国立图书馆,罗新璋先生看到善本室珍藏的巴黎公社公告原件,便决心将其译成中文。由于当时复印术尚不普及,而拍成照片则成本太高,花费需近两万法郎,以他当时的拮据窘况,自然无法缴纳这笔“巨款”,于是决心手抄。接连四十余天,每天四五小时,终于将桌面般大小的公告原件一份份抄录下来。而后凭借其在法文版中国文学多年职业训练练就的过硬本领,一遍遍地逐字校对,确保内容无误。回国后,罗新璋先生将总共389份文告译成中文,交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史学界认为这是“重现公社光辉业绩的历史文献”,其中有“309件是第一次译成中文”。红与黑罗新璋先生于1991年1月开始翻译法国作家斯汤达的名作红与黑,当时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上班。“罗新璋先生每日黎明即起,从四点到七点十足工作三小时,译得千把字,然后去上班。白天若得空闲,他便查词典、翻参考书、润饰译文,到晚上临睡前再重新复核一遍。全书四十万字,花一年多译成初稿。第二年,再改再抄,刻意求工,最后到1993年2月竣工,历时两年。”“名著从来须名译”,罗新璋先生的一段自述或许能帮我们悟出个中的道理:“中文的句子一定要精炼,要sobre(法文,即“朴实无华”之意)。如果说我译的红与黑还算成功的话,也就在这一点上。1993年2月交稿之后,我花了将近三个月的功夫,把全文从头到尾通篇再看一遍,把原译稿中那些可有可无的字全删去了,译本的质量可以说靠这一遍,当然从稿费上来说是有损失的,但是原来那些臃肿、累赘、笨拙的地方没有了。”中国翻译理论“自成体系”说“我国的译论,原作为古典文论和传统美学的一股支流,慢慢由合而分,逐渐游离独立,正在形成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学科翻译学。而事实上,一千多年来,经过无数知名和不知名的翻译学家、理论学家的努力,已经形成我国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四个概念,既是各自独立,又是相互联系,渐次发展,构成一个整体的;而这个整体,当为我国翻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识见超卓的前辈翻译家,已为我国翻译理论体系奠定最初的基石。我们应当开创局面,在虚心学习外国先进译论,善于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发展我国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建立卓然独立于世界译坛的翻译理论体系。”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生平简介刘宓庆(1939),中国香港人,祖籍湖南新宁,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究生院主修语言及语言教学理论。历任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教授或客座教授,并在联合国组织机构任翻译。后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国立及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执教,2006年受聘于上海同济大学外语学院任特聘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主要译著刘宓庆是国际上的知名学者。他的学术专著多达数百万言,其中包括文体与翻译、英汉翻译技能指引、新编当代翻译理论、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翻译美学导论、翻译与语言哲学、文化翻译论纲、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口笔译理论研究、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及刘宓庆翻译散论等十一部。刘宓庆探讨了现当代译学几乎所有的理论问题,其中有些著作更是我国当代翻译理论的扛鼎之作。刘宓庆前期的学说建立在传统译论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上;后期的理论观以维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为导向,具有超前性,在国际上很受学术界的重视。他的翻译理论提高了我国的译论在世界上的地位,因为即便在翻译研究极发达的西方也几乎没有人构建出如此完整、如此合乎逻辑的理论体系。传统派的代表人物张柏然张柏然(1943),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翻译工作协会副会长。1966年南京大学外文系英文专业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其间曾作为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和哈佛大学研究比较文学和美国文明史。现兼任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主任、全国辞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翻译协会会长、教育部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还兼任学术期刊中国翻译、中国外语、译林的编委以及现代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的顾问。其主要研究领域是翻译学、词典学和语料库语言学,是当代著名的翻译理论家、词典编纂家。研究方向:翻译学、双语词典学、语料库语言学张柏然“重视译论的中国特色,并不意味着放弃对普遍性的追求”张柏然“重视译论的中国特色,并不意味着放弃对普遍性的追求主张建立中国翻译学,对中国中国翻译学和纯纯翻译学的辩证关系,特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从哲学思变的角度进行了客观的理论表述。他曾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与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纯翻译理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中国翻译学和纯翻译学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对立统一,不可偏向某一方,而忽视另一方。重视译论的中国特色,并不意味着放弃对普遍性重视译论的中国特色,并不意味着放弃对普遍性的追求;同样,对纯理论的偏重也不应该对特殊的追求;同样,对纯理论的偏重也不应该对特殊性的牺牲为代价。性的牺牲为代价。”纯翻译理论 西方翻译理论西方翻译理论大多来源于西方文化之间的翻译实践,我国有些学者把西方译论与具有普遍性适用性的纯翻译理论划了等号,在传统派看来,这是错误的。张柏然认为,从翻译学的辩证法来看,纯翻译学是融合了各个国家的翻译活动的一种纯理论。主要著作谭载喜出版著、译作12部,论文40余篇,约300万字,主要著作有: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翻译学奈达论翻译等。翻译学和奈达论翻译奠定了谭载喜在外语理论界的地位。谭载喜的翻译观谭载喜认为翻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因为它需要综合利用语言学、文艺学、社会学、符号学、心理学以及数控论(包括概率论)、计算机等多种学科的知识。但他同时指出翻译学并不是个大杂烩。他在一文中写道:“虽然它的研究涉及多门知识,但其研究中心始终是翻译,即语际、语内和符际转换及转换中出现的一切问题。”主张建立“翻译学”他自1987年青岛会议提出“必须建立翻译学”的主张起,20年来不遗余力地为译学学科建设做了许多基础性的开拓工作。在建立什么样的翻译学的问题上,谭载喜的主张与“传统派”有所不同,他的意见属于翻译学论战中的支流意见。他主张建立“翻译学”,但不要强调“民族特色”。主张建立“翻译学”他认为,“科学是不分国界,不分民族的”,真正的翻译学应具有广泛的意义,研究和指导一切翻译活动。所以,我们不宜提出诸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之类的口号,这类口号,可能令中国译学研究“陷入狭隘民族注意的泥坑”。2000年谭载喜出版了翻译学一书,再次系统地论述了他的建立翻译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他认为,“翻译学是研究翻译的科学、翻译学应当享有独立学科地位这一命题,就好比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学应当享有独立学科地位的命题一样,是不应加以怀疑的。”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使我们的翻译理论尽可能科学地、客观地反映翻译的面目,因而能尽可能广泛地得到运用。主张建立“翻译学”又说:“翻译学的具体任务,就是着眼于普遍翻译学、特殊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三方面的研究,建立起各种各样的、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际意义的翻译理论,使翻译学真正成为一个有关翻译的科学体系。”这是“共性派”的一种观点。“以建立世界翻译学作为中国译界的努力方向”张南峰张南峰,英国UniversityofWarwick哲学博士,现任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副教授。他本科及研究生阶段在香港大学主修翻译和英语语言学,又在英国华威大学获得了翻译研究哲学博士学位。长期的专业训练、实践练习和学术研究经历让他形成了宽广的学术视野、敏锐的学术意识和独特的学术思维,是“共性派”的典型代表人物。主要译作主要译作有:王尔德喜剧选、好的,首相;西方翻译理论精选(与陈德鸿合编)等。张南峰在特性与共性论中国翻译学与翻译学的关系一文中反对吧中国翻译学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反对建立中国翻译学。他写道:“特色派”“不少学者认为西方译论不适合中国,因此呼吁在中国译学传统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翻译学,但是西方许多较新的译论在中国还没有人验证过这种提法,既忽视世界翻译学各个分支的共性,又忽视中国翻译学各个分支的特性,是大汉民族的产物。”“特色派”说的翻译理论体系,并非纯理论体系,而大体上是应用理论体系。“纯翻译学是应用翻译学的基础,中国既然只有后者,而没有前者,就首先必须从西方引进作为研究中国国翻译现象的框架,然后验证改良这些方法译论从而参与世界翻译学的建设。”按霍姆斯的观点,纯理论,其任务是制定解释、预测翻译现象的普遍原则,或者说是提供一个作描述研究的框架,更应该有很大的超语言文化适用性。张文说,“如果我们承认宏观翻译学是翻译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认其超语言文化适用性,承认纯翻译学对应用语言学的指导作用,我们就不应该再把中国翻译学视为一门(就算只是相对)独立的学科”。这就是说,他提出要以建立世界翻译学作为中国国译界的努力方向,并明确把西方译论等同于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纯翻译理论。“中外翻译理论的共通性”谢天振生平简介谢天振,1944年3月生,浙江萧山人,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翻译理论家。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季刊主编,中国翻译编委,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暨翻译研究会顾问,上海翻译家协会理论组组长,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委员,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翻译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学译介学方向),北京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外语学院等校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顾问。谢天振教授是中国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翻译文学的归属问题的学者,也是中国最早论述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学者。他提出的“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的观点现在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2001年起出版的“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首次正式收入由他主编的“翻译文学卷”即是一个标志。他对“翻译文学史”和“文学翻译史”所作的区分,也被学界承认,目前国内的翻译文学史的编写正是按照他所规范的方向在编撰和发展他的主要学术专著译介学据南京大学有关部门统计,其学术论著的被引用率在国内翻译界和比较文学界都名列前茅,2006年国家社科项目课题指南把译介学研究列为外国文学专业的八大研究课题之一,国家“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學規劃(20062010)也把譯介學列為重點研究課題之一。著名翻译理论家。国内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翻译文学的归属问题的学者,也是国内最早论述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学者。他提出的“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的观点现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所长,比较文学暨翻译学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季刊主编,中国翻译编委,中美合作出版的英文季刊FrontierofLiteraryStudiesinChina编委等。主要编、译著作有:专著译介学、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等;个人论文集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论文集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等,以及长、中、短篇小说及散文译作数种。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