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拓展及其应用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0926521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99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拓展及其应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拓展及其应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拓展及其应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5/182023/8/3专题四专题四 牛顿运动定律拓展及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拓展及其应用2024/5/181.牛顿第二定律的几个特性牛顿第二定律的几个特性瞬瞬时性性a与与F对应同一同一时刻,即刻,即a为某某时刻的加速度刻的加速度时,F为该时刻物体所受合力刻物体所受合力因果性因果性F是是产生生a的原因,物体具有加速度是因的原因,物体具有加速度是因为物体受物体受到了力到了力同一性同一性有三有三层意思:意思:加速度加速度a相相对于同一于同一惯性系性系(一般指地面一般指地面)Fma中,中,F、m、a对应同一物体或同一系同一物体或同一系统Fma中,各量中,各量统一使用国一使用国际单位位2023/8/31.牛顿第二定律的几个特性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的几个特性瞬时性a与与F对应同对应同2024/5/18独独立立性性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都遵从牛生的加速度都遵从牛顿第二定律第二定律物体的物体的实际加速度等于每个力加速度等于每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分力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也遵从牛分力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也遵从牛顿第二定第二定律,即:律,即:Fxmax,Fymay局局限限性性只适用于宏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低速运动的物体,不适用于微的物体,不适用于微观、高、高速运速运动的粒子的粒子物体的加速度必物体的加速度必须是相是相对于地球静止或匀速直于地球静止或匀速直线运运动的参考系的参考系(惯性系性系)而言的而言的2023/8/3独独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都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都2024/5/182.关于瞬时加速度关于瞬时加速度 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该时刻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该时刻 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 时加速度时加速度.此类问题应注意两种基本模型的建立此类问题应注意两种基本模型的建立.2023/8/32.关于瞬时加速度关于瞬时加速度2024/5/18(1)刚性绳刚性绳(或接触面或接触面):一种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一种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剪断的物体,剪断(或脱离或脱离)后,弹力立即改变或消失,不需要后,弹力立即改变或消失,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一般题目中所给的细线、轻杆和接触面在形变恢复时间,一般题目中所给的细线、轻杆和接触面在不加特殊说明时,均可按此模型处理不加特殊说明时,均可按此模型处理.(2)弹簧弹簧(或橡皮绳或橡皮绳):此种物体的特点是形变量大,形变恢:此种物体的特点是形变量大,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是不变的看成是不变的.2023/8/3(1)刚性绳刚性绳(或接触面或接触面):一种不发生明显形变:一种不发生明显形变2024/5/18(1)力和加速度的瞬时对应性是高考的重点力和加速度的瞬时对应性是高考的重点.物体的受力情物体的受力情 况应符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当外界因素发生变化况应符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当外界因素发生变化(如撤如撤 力、变力、断绳等力、变力、断绳等)时,需重新进行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时,需重新进行运动分析和受力分 析,切忌想当然!析,切忌想当然!(2)细绳弹力可以发生突变而弹簧弹力不能发生突变细绳弹力可以发生突变而弹簧弹力不能发生突变.2023/8/3(1)力和加速度的瞬时对应性是高考的重点力和加速度的瞬时对应性是高考的重点.物物2024/5/18 如图如图321甲所示,一质量为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系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于长度分别为L1、L2的两根细线上,的两根细线上,L1的一端悬挂在天花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L2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状态.求解下列问题:求解下列问题:2023/8/3 2024/5/18 (1)现将线现将线L2剪断,求剪断剪断,求剪断L2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2)若将图若将图321甲中的细线甲中的细线L1换成长度相同换成长度相同(挂挂m后后),质量不计的轻弹簧,如图乙所示,其他条件不变,求剪断质量不计的轻弹簧,如图乙所示,其他条件不变,求剪断L2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2023/8/3 (1)现将线现将线L2剪断,求剪剪断,求剪2024/5/18弹簧弹力不能发生突变,在剪断瞬间仍然保持原来弹簧弹力不能发生突变,在剪断瞬间仍然保持原来的大小和方向;而细绳的弹力会发生突变,在剪断的大小和方向;而细绳的弹力会发生突变,在剪断瞬间会突然改变瞬间会突然改变.2023/8/3弹簧弹力不能发生突变,在剪断瞬间仍然保持原来弹簧弹力不能发生突变,在剪断瞬间仍然保持原来2024/5/18 听课记录听课记录(1)对图甲的情况,对图甲的情况,L2剪断的瞬间,绳剪断的瞬间,绳L1不可伸缩,物体的加速度只能沿垂直不可伸缩,物体的加速度只能沿垂直L1的方向,的方向,则:则:mgsinma1 a1gsin,方向为垂直于,方向为垂直于L1斜向下斜向下.2023/8/3 听课记录听课记录(1)对图对图2024/5/18 (2)对图乙的情况,设弹簧上拉力为对图乙的情况,设弹簧上拉力为FT1,L2线上拉力为线上拉力为FT2,重力为,重力为mg,物体在三力作用下保持平衡,有,物体在三力作用下保持平衡,有 FT1cosmg,FT1sinFT2,FT2mgtan 剪断线的瞬间,剪断线的瞬间,FT2突然消失,物体即在突然消失,物体即在FT2反方向获得加反方向获得加速度速度.因此因此mgtanma2,所以加速度,所以加速度a2gtan,方向在,方向在FT2反方向,即水平向右反方向,即水平向右.答案答案(1)大小为大小为gsin,方向垂直于,方向垂直于L1斜向下斜向下(2)大小为大小为gtan,方向水平向右,方向水平向右2023/8/3 (2)对图乙的情况,设弹簧上对图乙的情况,设弹簧上2024/5/18 系统问题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几个物体连在一起运动的系统问题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几个物体连在一起运动的问题,系统内的物体的加速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问题,系统内的物体的加速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对该类问题处理方法如下:对该类问题处理方法如下:1.隔离法的选取隔离法的选取(1)适应情况:若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且需要适应情况:若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且需要 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2)处理方法: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将内力转化为处理方法: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将内力转化为 外力,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并分别应用外力,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并分别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隔离法是受力分析的基础,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隔离法是受力分析的基础,应重点掌握应重点掌握.2023/8/3 系统问题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几系统问题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几2024/5/182.整体法的选取整体法的选取(1)适应情况:若系统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适应情况:若系统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 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2)处理方法:把系统内各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处理方法:把系统内各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当成一个质当成一个质 点点)来分析整体受到的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来分析整体受到的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 度度(或其他未知量或其他未知量).2023/8/32.整体法的选取整体法的选取2024/5/183.整体法、隔离法交替运用原则整体法、隔离法交替运用原则 若系统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物体之间的若系统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物体之间的 作用力时,可以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作用力时,可以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 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即即“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2023/8/33.整体法、隔离法交替运用原则整体法、隔离法交替运用原则2024/5/18 运用整体法分析问题时,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的大运用整体法分析问题时,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应相同,如果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仅大小相小和方向均应相同,如果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仅大小相同,如通过滑轮连接的物体,应采用隔离法求解同,如通过滑轮连接的物体,应采用隔离法求解.2023/8/3 运用整体法分析问题时,运用整体法分析问题时,2024/5/18 如图如图322所示,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mg.现用水平拉力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拉其中一个质量为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对m的最大拉力为的最大拉力为 ()A.B.C.D.3mg2023/8/3 2024/5/18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判断出当轻绳拉力最大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判断出当轻绳拉力最大时,物体物体A、B间和物体间和物体C、D间的静摩擦力哪一个达到了间的静摩擦力哪一个达到了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2023/8/3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判断出当轻绳拉力最大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判断出当轻绳拉力最大时2024/5/18解题指导解题指导经过受力分析,经过受力分析,A、B之间的静摩擦力为之间的静摩擦力为B、C、D组成的系统提供加速度,加速度达到最大值的临界条件为组成的系统提供加速度,加速度达到最大值的临界条件为A、B间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即间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即am ,而绳子拉力,而绳子拉力FT给给C、D组成的系统提供加速度,因而拉力的最大值为组成的系统提供加速度,因而拉力的最大值为FTm3mam ,故选,故选B.答案答案B2023/8/3解题指导解题指导经过受力分析,经过受力分析,A、B之间的静摩之间的静摩2024/5/181.明确惯性的概念明确惯性的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惯惯 性,即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性,即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揭示了力的本质揭示了力的本质 牛顿第一定律对力的本质进行了定义:力是改变物体运牛顿第一定律对力的本质进行了定义:力是改变物体运 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例如,运例如,运 动的物体逐渐减速直至停止,不是因为不受力,而是因动的物体逐渐减速直至停止,不是因为不受力,而是因 为受到了阻力为受到了阻力.2023/8/31.明确惯性的概念明确惯性的概念2024/5/183.揭示了不受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揭示了不受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 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外力作用,但所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外力作用,但所 受合力为零时,其作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因受合力为零时,其作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因 此,我们可以把理想情况下的此,我们可以把理想情况下的“不受外力作用不受外力作用”理解为实理解为实 际情况中的际情况中的“所受合外力为零所受合外力为零”.2023/8/33.揭示了不受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揭示了不受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2024/5/184.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受任何外力作用下的理想化情况,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受任何外力作用下的理想化情况,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是以伽利略的牛顿第一定律是以伽利略的“理想理想 实验实验”为基础,将实验结论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为基础,将实验结论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 总结出来的总结出来的.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是来源于大量实验的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是来源于大量实验的 基础之上的一个理想实验定律,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思基础之上的一个理想实验定律,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思 维方法,它并不是实验定律维方法,它并不是实验定律.2023/8/34.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2024/5/18 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受任何外力作用下的理想化情况,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受任何外力作用下的理想化情况,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而牛顿第二定律表示实际物体在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而牛顿第二定律表示实际物体在所受外力作用下遵循的规律所受外力作用下遵循的规律.牛顿第一定律有着比牛顿第牛顿第一定律有着比牛顿第二定律更丰富的内涵,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地二定律更丰富的内涵,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地位相同的两个规律,两者没有从属关系位相同的两个规律,两者没有从属关系.因此,牛顿第一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并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定律并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2023/8/3 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受任何外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受任何外2024/5/18 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的是 ()2023/8/3 2024/5/18 A.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自然状态”C.两匹马拉的车比一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到两匹马拉的车比一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到力越大,速度就越大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2023/8/3 A.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2024/5/18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23/8/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2024/5/18 听课记录听课记录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因,故D项不符项不符.其中其中A、B、C均为力大运动快,力小运动均为力大运动快,力小运动慢,符合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故选慢,符合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故选D.答案答案D 名师归纳名师归纳牛顿第一定律正确阐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牛顿第一定律正确阐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系:,物体受力的大小与速,物体受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度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023/8/3 听课记录听课记录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2024/5/18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总结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总结为“三同、三异、三无三同、三异、三无 关关”.(1)三同三同同大小同大小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同性质同性质2023/8/3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同大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同大小2024/5/18(2)三异三异(3)三无关三无关反向反向异体异体不同效果不同效果与物体的种类无关与物体的种类无关与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是否与另外物体相互作用无关与是否与另外物体相互作用无关2023/8/3(2)三异反向三异反向与物体的种类无关与物体的种类无关2024/5/182.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 对应名称名称比比较内容内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平衡力二平衡力不不同同点点受力物体受力物体作用在两个相互作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用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一物体上依依赖关系关系相互依存,不能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同独存在,同时产生,同生,同时变化,化,同同时消失消失无依无依赖关系,撤关系,撤除一个,另一个除一个,另一个可依然存在可依然存在2023/8/32.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 对应对应2024/5/18比比较内容内容对应名称名称作用力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反作用力二平衡力二平衡力不不同同点点叠加性叠加性两力作用效果两力作用效果不能叠加,不不能叠加,不能求合力能求合力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消,可叠加,可求合力且合力且合力为零零力的性力的性质一定是同一定是同性性质的力的力可能是同性可能是同性质的力也可的力也可能不是同性能不是同性质的力的力相同点相同点大小方向大小方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上2023/8/3比较内容作用力和二平衡力不叠加性两力作用比较内容作用力和二平衡力不叠加性两力作用2024/5/183.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1)定律中的定律中的“总是总是”二字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二字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 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2)牛顿第三定律只对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成立,因为大牛顿第三定律只对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成立,因为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 条直线上的两个力,不一定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条直线上的两个力,不一定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023/8/33.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2024/5/18 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下面的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能拉着拖车前进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汽车能拉着拖车前进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拖车对汽车的拉力 B.汽车先对拖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拖车对汽车的汽车先对拖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拖车对汽车的拉力拉力2023/8/3 2024/5/18 C.匀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等于拖车向后拉匀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等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加速前进时,汽车向前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向汽车的力;加速前进时,汽车向前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后拉汽车的力 D.拖车加速前进时,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拖车加速前进时,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汽车加速前进是因为地面对汽车向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汽车加速前进是因为地面对汽车向前的作用力前的作用力(牵引力牵引力)大于拖车对它的拉力大于拖车对它的拉力2023/8/3 C.匀速前进时,汽车对匀速前进时,汽车对2024/5/18本题考查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理解本题考查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理解.要注意作用要注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2023/8/3本题考查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理解本题考查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理解.要注意要注意2024/5/18 解题指导解题指导汽车对拖车的拉力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汽车对拖车的拉力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者一定等大、反向、分别作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者一定等大、反向、分别作用在拖车和汽车上,故用在拖车和汽车上,故A项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项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的,故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的,故B项错;不论汽车匀速运项错;不论汽车匀速运动还是加速运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总相等,故动还是加速运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总相等,故C项错;项错;拖车加速前进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拖车的拖车加速前进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摩擦阻力(包括其他阻力包括其他阻力),汽车能加速前进是因为地面对汽,汽车能加速前进是因为地面对汽车向前的作用力大于拖车对它向后的拉力,符合牛顿第二车向前的作用力大于拖车对它向后的拉力,符合牛顿第二定律,故定律,故D项正确项正确.答案答案D2023/8/3 解题指导解题指导汽车对拖汽车对拖2024/5/18 名师归纳名师归纳(1)本题易错选本题易错选B,原因是误认为汽车先,原因是误认为汽车先拉拖车,才会产生拖车拉汽车的力拉拖车,才会产生拖车拉汽车的力.(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的物体被作用的效果无关作用的物体被作用的效果无关.2023/8/3 名师归纳名师归纳(1)本题本题2024/5/182023/8/32024/5/182023/8/32024/5/182023/8/32024/5/18本章的命题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本章的命题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灵活运用隔离法和整体法求解加速度相等的连接体,灵活运用隔离法和整体法求解加速度相等的连接体,注意两个物体受力上的联系,即牛顿第三定律注意两个物体受力上的联系,即牛顿第三定律2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受力较为复杂的问题,在正交的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受力较为复杂的问题,在正交的 两个方向上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或平衡条件两个方向上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或平衡条件3综合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分析、解决问综合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分析、解决问 题,注重考查运动上的连接题,注重考查运动上的连接2023/8/3本章的命题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本章的命题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2024/5/18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块受到水平恒力的物块受到水平恒力F的作用的作用 而运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而运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 足够长的劲度系数为足够长的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的轻质弹 簧,如图簧,如图31所示在物块与弹簧接触且向右运动的所示在物块与弹簧接触且向右运动的 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3/8/3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2024/5/18A物块在接触弹簧的过程中一直做减速运动物块在接触弹簧的过程中一直做减速运动B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当弹力等于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当弹力等于F时其时其 速度最大速度最大C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等于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等于F/mD当物块的速度为零时,弹簧的压缩量等于当物块的速度为零时,弹簧的压缩量等于F/k2023/8/3A物块在接触弹簧的过程中一直做减速运动物块在接触弹簧的过程中一直做减速运动2024/5/18解析:解析:物块接触弹簧后,弹簧形变量逐渐增大,开始一段物块接触弹簧后,弹簧形变量逐渐增大,开始一段时间弹力小于时间弹力小于F,所以物块会继续向右加速,直到弹力等,所以物块会继续向右加速,直到弹力等于于F,此时加速度为,此时加速度为0,但速度达到最大;物块继续向右运,但速度达到最大;物块继续向右运动,弹簧形变量继续增大,弹力大于动,弹簧形变量继续增大,弹力大于F,加速度方向变为,加速度方向变为向左,开始减速,直到速度为零故向左,开始减速,直到速度为零故A错,错,B对;由于无法对;由于无法得知物块接触弹簧时的速度,弹簧的最大形变量无法得知,得知物块接触弹簧时的速度,弹簧的最大形变量无法得知,故加速度不能确定,故故加速度不能确定,故C错;物块速度为零时,弹簧压缩错;物块速度为零时,弹簧压缩量必大于量必大于F/k,故,故D错错答案:答案:B2023/8/3解析:物块接触弹簧后,弹簧形变量逐渐增大,开解析:物块接触弹簧后,弹簧形变量逐渐增大,开2024/5/182刚买回车的第一天,小明和父母去看望亲朋,小明的爸刚买回车的第一天,小明和父母去看望亲朋,小明的爸 爸决定驾车前行当拐一个弯时,发现前面是一个上爸决定驾车前行当拐一个弯时,发现前面是一个上 坡一个小男孩追逐一个球突然跑到车前小明爸爸急坡一个小男孩追逐一个球突然跑到车前小明爸爸急 踏刹车,车轮在马路上划出一道踏刹车,车轮在马路上划出一道12 m长的黑带后停长的黑带后停 住幸好没有撞着小男孩!小男孩若无其事地跑开住幸好没有撞着小男孩!小男孩若无其事地跑开 了路边目睹了全过程的一位交通警察走过来,递过来了路边目睹了全过程的一位交通警察走过来,递过来 一张超速罚款单,并指出这段路最高限速是一张超速罚款单,并指出这段路最高限速是60 km/h.2023/8/32刚买回车的第一天,小明和父母去看望亲朋,刚买回车的第一天,小明和父母去看望亲朋,2024/5/18小明对当时的情况作了调查:估计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小明对当时的情况作了调查:估计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为15;查课本可知轮胎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查课本可知轮胎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0.60;从汽;从汽车说明书中查出该汽车的质量是车说明书中查出该汽车的质量是1570 kg,小明的体重是,小明的体重是60 kg;目击者告诉小明小男孩重;目击者告诉小明小男孩重30 kg,并用,并用3.0 s的时间跑过的时间跑过了了4.6 m宽的马路又知宽的马路又知cos150.9659,sin150.2588.根据以上信息,你能否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到法庭为小明爸根据以上信息,你能否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到法庭为小明爸爸做无过失辩护?爸做无过失辩护?(g取取9.8 m/s2)2023/8/3小明对当时的情况作了调查:估计路面与水平面间小明对当时的情况作了调查:估计路面与水平面间2024/5/18解析:解析:能进行无过失辩护能进行无过失辩护对汽车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汽车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FfmaFNmgcos0又因又因FfFN,所以,所以agcosgsin代入数据可得代入数据可得a8.22 m/s2刹车可认为做匀减速运动,末速度为零刹车可认为做匀减速运动,末速度为零根据根据v2 2ax,0 2ax所以所以v0 m/s14 m/s16.67 m/s60 km/h,不超速,不超速答案:答案:见解析见解析2023/8/3解析:能进行无过失辩护答案:见解析解析:能进行无过失辩护答案:见解析2024/5/183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如图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如图32甲所示是跳水甲所示是跳水 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跳台上腾空而起的英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跳台上腾空而起的英 姿其中陈若琳的体重约为姿其中陈若琳的体重约为30 kg,身高约为,身高约为1.40 m,她站在离水面她站在离水面10 m高的跳台上,重心离跳台面的高度高的跳台上,重心离跳台面的高度 约为约为0.80 m,竖直向上跃起后重心升高,竖直向上跃起后重心升高0.45 m达到最达到最 高点,入水时身体竖直,高点,入水时身体竖直,2023/8/33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如图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如图32甲所甲所2024/5/18当手触及水面时伸直双臂做一个翻掌压水花的动作,如图当手触及水面时伸直双臂做一个翻掌压水花的动作,如图乙所示,这时陈若琳的重心离水面约为乙所示,这时陈若琳的重心离水面约为0.80 m设她在入设她在入水及在水中下沉过程中受到的水的作用力大小不变空气水及在水中下沉过程中受到的水的作用力大小不变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阻力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取10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效数字)图图322023/8/3当手触及水面时伸直双臂做一个翻掌压水花的动作当手触及水面时伸直双臂做一个翻掌压水花的动作2024/5/18(1)求陈若琳从离开跳台到手触及水面的过程中可用于完成求陈若琳从离开跳台到手触及水面的过程中可用于完成一系列动作的时间;一系列动作的时间;(2)若陈若琳入水后重心下沉到离水面约若陈若琳入水后重心下沉到离水面约2.2 m处速度变为处速度变为零,试估算水对陈若琳的阻力的大小零,试估算水对陈若琳的阻力的大小2023/8/3(1)求陈若琳从离开跳台到手触及水面的过程中求陈若琳从离开跳台到手触及水面的过程中2024/5/18解析:解析:(1)陈若琳跃起后可看做竖直向上的匀减速运动,重陈若琳跃起后可看做竖直向上的匀减速运动,重心上升的高度心上升的高度h10.45 m设起跳速度为设起跳速度为v0,则,则 2gh1,上升过程的时间,上升过程的时间t1解得解得t1 0.3 s2023/8/3解析:解析:(1)陈若琳跃起后可看做竖直向上的匀减陈若琳跃起后可看做竖直向上的匀减2024/5/18陈若琳从最高处自由下落到手触及水面的过程中重心下落陈若琳从最高处自由下落到手触及水面的过程中重心下落的高度的高度h10.45 m设下落过程的时间为设下落过程的时间为t2,则,则h解得解得t2 s1.4 s陈若琳要完成一系列动作可利用的时间陈若琳要完成一系列动作可利用的时间tt1t21.7 s.2023/8/3陈若琳从最高处自由下落到手触及水面的过程中重陈若琳从最高处自由下落到手触及水面的过程中重2024/5/18(2)陈若琳的手触及水面到她的重心下沉到离水面约陈若琳的手触及水面到她的重心下沉到离水面约2.2 m处处的位移的位移x3.0 m手触及水面时的瞬时速度手触及水面时的瞬时速度v则则a设水对她的作用力为设水对她的作用力为Ff由牛顿第二定律:由牛顿第二定律:mgFfma解得解得Ff1.3103 N.答案:答案:(1)1.7 s(2)1.3103 N2023/8/3(2)陈若琳的手触及水面到她的重心下沉到离水陈若琳的手触及水面到她的重心下沉到离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