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康复特色治疗技术悬吊循经弹拨法与临床应用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0925529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康复特色治疗技术悬吊循经弹拨法与临床应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西医结合康复特色治疗技术悬吊循经弹拨法与临床应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西医结合康复特色治疗技术悬吊循经弹拨法与临床应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中心 李丽邮箱: 中西医结合康复特色治疗技术-悬吊循经弹拨法与临床应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中西医结合康复特色治疗技术个人简介个人简介u 李丽,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李丽,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山东科带头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山东中医药大学康复学系主任。山东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五级中医中医药大学康复学系主任。山东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导师。药师承导师。u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康复分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康复分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山东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专业委员复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u 从事中医康复医疗工作从事中医康复医疗工作30余年。对神经损伤和骨与关节疾余年。对神经损伤和骨与关节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有丰富科研能力和临床治疗经验,致力于研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有丰富科研能力和临床治疗经验,致力于研究中医辨证论治与现代康复理论相结合,总结出以悬吊循经弹拨究中医辨证论治与现代康复理论相结合,总结出以悬吊循经弹拨法、五行音乐疗法等为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康法、五行音乐疗法等为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康复疗效显著。复疗效显著。个人简介 李丽,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 一、中西医结合特色康复治疗技术 -悬吊循经弹拨法 二、腰痛的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 一、中西医结合特色康复治疗技术 二、腰痛的中西医结 一、中西医结合特色康复治疗技术 -悬吊循经弹拨法 一、中西医结合特色康复治疗技术(一)现代康复治疗概述(一)现代康复治疗概述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rehabilitation treatmentrehabilitation treatment)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认疗、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认知治疗、康复工程等一切手段知治疗、康复工程等一切手段最大程度协助病、最大程度协助病、伤、残患者在躯体功能、精神状态和社会能力改伤、残患者在躯体功能、精神状态和社会能力改善,使其恢复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善,使其恢复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运动疗运动疗法是康复治疗的主要治疗手段。法是康复治疗的主要治疗手段。(一)现代康复治疗概述 康复治疗(rehabili 改善运动组织(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等)改善运动组织(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等)的血液循环、代谢和神经控制;的血液循环、代谢和神经控制;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提高肌力、耐力、心肺功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提高肌力、耐力、心肺功能和平衡功能;能和平衡功能;减轻异常压力或施加必要的治疗压力,纠正躯减轻异常压力或施加必要的治疗压力,纠正躯体畸形和功能障碍;体畸形和功能障碍;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新的环境;预防疾病和残疾的发生与发展。预防疾病和残疾的发生与发展。运动疗法的作用 改善运动组织(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等)运动疗法的作 20世纪90年代初,现代康复医学学者Write等一些欧美学者开始认识到躯干肌的重要作用,他们从力学、神经生理学和康复等不同角度对躯干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脊柱“核心稳定性(Core Stability)”和脊柱“核心力量”(Core strength)的观点。(二)核心稳定机制 20世纪90年代初,现代康复医学学者Write等 著名生物力学学者Panjabi以人体腰椎稳定性为根本,从生物力学角度提出维持人体腰椎稳定性的功能系统由三个亚系统组成:被动亚系统:由骨骼、韧带、筋膜等提供支撑,包括椎体、椎间盘、小关节和韧带;主动亚系统:通过肌肉组织的收缩来维持脊柱的动作和稳定 度,包括脊柱周围的肌肉和肌腱;神经控制亚系统:通过精密的神经回路来控制主动系统肌肉收缩的时间、顺序、强度等,来维持脊柱的运动和稳定度。脊柱稳定的“三亚系模型”著名生物力学学者Panjabi以人体腰椎稳定性 神经控制亚系主要通过控制主动亚系中的核心肌群维持脊柱的稳定。核心稳定肌群属于躯干较深层的肌群,可微调脊椎的姿势。核心稳定肌群包含多裂肌、腹横肌、腰方肌横隔膜及骨盆底肌等。神经控制亚系的作用点神经控制亚系的作用点-核心稳定肌群核心稳定肌群(local muscle)(local muscle)神经控制亚系主要通过控制主动神经控制亚系的作用点-现代康复认为慢性疼痛和骨关节疼痛患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局部肌肉筋膜组织失活,失去其正常运动功能,形成肌肉弱链接现象。肌肉弱链接(Weak Link)是生物力学链中导致的肌肉骨骼系统功能障碍的薄弱环节。慢性疼痛患者身上可能存在多个肌肉弱接。肌肉弱链接可以是神经肌肉控制减弱,功能性稳定下降,肌力下降,以及恐惧性逃避反应。(三)现代康复对肌肉弱链接的认识 现代康复认为慢性疼痛和骨关节疼痛患者,反复发作 解剖列车(托马斯.迈尔斯著)认为,生物力学链中肌筋膜是一个由筋膜联合起来的网络;并与经络分布规律相似。当一部分运动或被动运动时,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发生反应。相应肌肉筋膜病变反映,与相应的经络病变相似。现代康复肌肉链与传统经络的相关性 解剖列车(托马斯.迈尔斯著)认为,生物力学链中肌中西医结合康复特色治疗技术悬吊循经弹拨法与临床应用课件帽状腱膜、颅顶筋膜腰骶部筋膜、竖脊肌腘绳肌骶粗隆韧带腓肠肌阿基里斯跟腱足太阳膀胱经帽状腱膜、颅顶筋膜腰骶部筋膜、竖脊肌腘绳肌骶粗隆韧带腓肠肌阿人体后方肌筋膜链人体后方肌筋膜链腓骨肌、外侧小腿隔间腓骨头前韧带髂胫束、外展肌阔筋膜张肌外侧腹斜肌臀大肌肋间外和内肌胸锁乳突肌头夹肌腓骨肌、外侧小腿隔间腓骨头前韧带髂胫束、外展肌阔筋膜张肌外侧人体侧方肌筋膜链人体侧方肌筋膜链腹横肌带脉腹横肌带脉 悬吊运动疗法(悬吊运动疗法(SETSET)能够能够改善肌肉弱链接,激活改善肌肉弱链接,激活核心稳定肌核心稳定肌群群,提高脊椎稳定性,提高脊椎稳定性。通过通过SETSET进行肌肉和进行肌肉和筋膜节律的收缩和放松,筋膜节律的收缩和放松,重建其正常功能模式及神经控重建其正常功能模式及神经控制模式,快速缓解疼痛。制模式,快速缓解疼痛。SETSET的治疗过程就是寻找致病的治疗过程就是寻找致病的肌肉弱链接并增强其功能的过程。的肌肉弱链接并增强其功能的过程。(四)悬吊运动疗法的治疗机理 悬吊运动疗法(SET)能够改善肌肉弱链接,激活 SET SET是是风靡全球的康复诊疗风靡全球的康复诊疗设备,但在中国的推广使用不设备,但在中国的推广使用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可能是:尽人意。究其原因可能是:(1 1)传统康复有许多有效的)传统康复有许多有效的被动康复治疗方法。被动康复治疗方法。(2 2)中国的患者习惯接受被)中国的患者习惯接受被动治疗方式;悬吊运动训练提动治疗方式;悬吊运动训练提倡的是主动运动。倡的是主动运动。(3 3)我国现代康复治疗师对)我国现代康复治疗师对核心稳定肌的相关认识不足,核心稳定肌的相关认识不足,影响了影响了SETSET发挥最大效用。发挥最大效用。(五)SET在中国的遭遇 SET是风靡全球的康复诊疗设备,但在中国的推广使悬吊运动疗法悬吊循经弹拨法主动训练被动训练悬吊运动疗悬吊运动疗法法传统传统手法手法 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我们发现将悬吊运动疗法和中医弹拨手法结合起来既可以激活核心稳定肌,又可消除炎性结节。通过两项省级科研,我们最终总结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特色康复治疗技术-悬吊循经弹拨法。悬吊运动疗法悬吊循经弹拨法主动训练被动训练悬吊运动疗法传统 悬吊循经弹拨法是以中医辨证论治和神经肌肉激悬吊循经弹拨法是以中医辨证论治和神经肌肉激活技术(活技术(neuromuscular activation,Neuracneuromuscular activation,Neurac)为治)为治疗理念,依托中医经络理论和传统手法配合疗理念,依托中医经络理论和传统手法配合RedcordRedcord悬悬吊训练系统,治疗慢性疼痛和提高局部稳定性的一种吊训练系统,治疗慢性疼痛和提高局部稳定性的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六)悬吊循经弹拨法 悬吊循经弹拨法是以中医辨证论治和神经肌肉激活技术(n 悬吊循经弹拨法有其丰富的中医经络理论基础。黄悬吊循经弹拨法有其丰富的中医经络理论基础。黄帝内经帝内经灵枢灵枢本藏说本藏说:“:“经脉者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利关节者也”,指出了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指出了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悬吊循经弹拨法基于中医悬吊循经弹拨法基于中医“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的理论,患者由于各种病因而致经络不通而痛,运用悬吊循理论,患者由于各种病因而致经络不通而痛,运用悬吊循经弹拨法,使其经络所处紧张局部稳定肌放松,达到经弹拨法,使其经络所处紧张局部稳定肌放松,达到“以以松为通,通则不痛松为通,通则不痛”原理。原理。(七)悬吊循经弹拨法的理论基础 悬吊循经弹拨法有其丰富的中医经络理论基础。黄(八)悬吊循经弹拨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机理(八)悬吊循经弹拨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机理 悬吊循经弹拨法应用悬吊循经弹拨法应用SETSET将患者吊起,放松浅表疼痛将患者吊起,放松浅表疼痛的肌肉筋膜,暴露深层因疼痛紧张的肌筋膜和肌肉,再由的肌肉筋膜,暴露深层因疼痛紧张的肌筋膜和肌肉,再由表及里进行重点弹拨,疏通相应病变部位的辩证经络,从表及里进行重点弹拨,疏通相应病变部位的辩证经络,从而达到而达到“以松为通,通则不痛以松为通,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的治疗目的。同时损伤部位在去除或减少局部负荷的情况下进行感同时损伤部位在去除或减少局部负荷的情况下进行感觉运动控制、关节活动度、肌力训练,唤醒觉运动控制、关节活动度、肌力训练,唤醒“休眠休眠”或失或失活的肌肉,重建其正常功能模式及神经控制模式,提高核活的肌肉,重建其正常功能模式及神经控制模式,提高核心稳定肌群肌力及耐力心稳定肌群肌力及耐力,达到固本治标,中西结合的治疗目达到固本治标,中西结合的治疗目的。的。(八)悬吊循经弹拨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机理(九)悬吊循经弹拨法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功效(九)悬吊循经弹拨法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功效1)放松病变的肌肉筋膜系统放松病变的肌肉筋膜系统2 2)激活失活的核心稳定肌)激活失活的核心稳定肌3 3)疏通瘀阻的辩证经络)疏通瘀阻的辩证经络4 4)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调理脏腑功能)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调理脏腑功能(九)悬吊循经弹拨法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功效1)放松病变的肌肉筋 二、腰痛的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 二、腰痛的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 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指腰、腰骶、骶髂、臀部或腿部疼痛的主观感觉。成年人群中60-80有腰痛史,它被认为是发生率仅次于感冒的世界性流行病。(一)腰痛的概念 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临(二)腰痛的病因(二)腰痛的病因脊柱三亚系某一系失活另两系代偿脊柱稳定性破坏腰椎小关节紊乱腰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韧带损伤腰痛劳累、受凉、外伤等各种原因。(二)腰痛的病因脊柱三亚系另两系代偿脊柱稳定性腰椎小关节紊乱(三)腰痛的发病机理肌筋膜、肌纤维粘连 1.腰肌筋膜炎性改变 软组织紧张压迫动脉血管或长期制动造成肌肉局部缺血缺氧,产生大量的乳酸,造成无菌性炎症,形成炎性结节,造成腰部疼痛,由于筋膜限制了其体积膨胀,可出现肿胀。长期制动,纤维的排列方向就会杂乱无章形成炎性结节(三)腰痛的发病机理肌筋膜、肌纤维粘连 1.腰肌筋膜炎性改2.核心肌群失活,不能维持足够的腹内压,引发腰痛。腹内压的产生依靠脊柱核心肌群,与腹腔中的流体力量有关。假设人体的躯干是一个圆柱,顶端是横隔膜,底部是骨盆底肌,圆柱的墙壁是多裂肌、腹横肌等核心肌群,通过这些肌群共同收缩,使圆柱的体积减小,那么内部的压力就会提高,即产生腹内压。脊柱核心肌群产生的腹内压能给予脊椎各个方向的力量,使脊柱达到稳定。当核心肌群失活,不能维持足够的腹内压时,脊柱失去稳定,引发腰痛。2.核心肌群失活,不能维持足够的腹内压,引发腰痛。虽然腰痛的致病原因较多,但均在不同程度上与腰部肌肉神经控制模式异常、核心肌群失活有关。研究表明:腰痛患者的核心稳定肌存在异常,提高核心稳定肌能有效地减少和预防腰痛的发生1。参考文献:1Frymoyer JW.Predicting Disabiliti From Low Back PainJ.Clin Orth.1992.297:100-109.虽然腰痛的致病原因较多,但均在不同程度上与腰部肌 核心稳定肌的作用是对抗重力,支撑身体,能够在长时核心稳定肌的作用是对抗重力,支撑身体,能够在长时间里保持半收缩的状态。这类肌纤维的血液供应丰富,不会间里保持半收缩的状态。这类肌纤维的血液供应丰富,不会因为疲劳产生大量代谢废物。肌纤维不会同时全部缩短,而因为疲劳产生大量代谢废物。肌纤维不会同时全部缩短,而只是一次缩短一部分,因此具有很强的耐力只是一次缩短一部分,因此具有很强的耐力 。核心稳定肌的肌纤维中,动力单元的激发是不规则的。核心稳定肌的肌纤维中,动力单元的激发是不规则的。就像闪烁的节日彩灯一样。当一部分肌肉纤维收缩时,另一就像闪烁的节日彩灯一样。当一部分肌肉纤维收缩时,另一部分肌纤维在休息。部分肌纤维在休息。(想象一下,几位长跑运动员传递接力棒,想象一下,几位长跑运动员传递接力棒,把路程分摊到儿个运动员身上。把路程分摊到儿个运动员身上。)所以这类肌肉不易疲劳,可所以这类肌肉不易疲劳,可以对脊柱提供长时间的稳定性。以对脊柱提供长时间的稳定性。(四)核心肌群作用 核心稳定肌的作用是对抗重力,支撑身体,能够在长腰部从浅层到深层肌肉的示意图横突间韧带,棘上韧带,髂腰韧带,骶髂关节韧带提肋骨长短肌,横突间肌(前,后)多裂肌,腰方肌肋间外肌竖脊肌:胸棘肌、最长肌部分下后锯肌胸腰筋膜肌背阔肌腰部从浅层到深层肌肉的示意图横突间韧带,棘上韧带,髂腰韧带,外层肌肉是主管运动的肌肉。这种肌肉大部分由快速反外层肌肉是主管运动的肌肉。这种肌肉大部分由快速反应肌纤维组成,这种肌纤维能对刺激做出快速的收缩或释放应肌纤维组成,这种肌纤维能对刺激做出快速的收缩或释放反应。快速反应肌纤维的血液供应相对较低,很容易产生疲反应。快速反应肌纤维的血液供应相对较低,很容易产生疲劳。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很快就会疲劳,并需要很劳。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很快就会疲劳,并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恢复。长的时间来恢复。例如腰部深部的稳定肌群例如腰部深部的稳定肌群多裂肌失活,竖脊肌就会代多裂肌失活,竖脊肌就会代偿,但腰部很快就会出现酸痛。偿,但腰部很快就会出现酸痛。(五)外层肌群作用 外层肌肉是主管运动的肌肉。这种肌肉大部分由快速反(六)核心稳定肌与外层肌肉(运动肌)比较(六)核心稳定肌与外层肌肉(运动肌)比较位于背部深层位于背部深层腱膜状(腱膜状(aponeuroticaponeurotic)慢肌为主慢肌为主耐力活动时激活耐力活动时激活选择性弱化选择性弱化募集较差,可以被抑制募集较差,可以被抑制在在30304040MVCMVC(最大随意等长肌(最大随意等长肌力)条件下激活力)条件下激活位于背部浅层位于背部浅层梭状(梭状(fusiformfusiform)快肌为主快肌为主爆发性活动时激活爆发性活动时激活优先募集优先募集缩短和紧张缩短和紧张在大于在大于4040MVC MVC(最大随意等长(最大随意等长肌力)条件下激活肌力)条件下激活稳定肌运动肌(六)核心稳定肌与外层肌肉(运动肌)比较位于背部深层位于背部 (七)腰痛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案(七)腰痛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案1、针刺2、推拿3、督灸4、拔罐5、物理因子治疗 干扰电、微波、蜡疗等6、悬吊治疗7、传统功法 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8、悬吊循经弹拨法 (七)腰痛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案1、针刺1.经络辨证 根据生物力学链中肌筋膜是一个由筋膜联合起来的网络学说,与传统医学中整体理念,经络学说相一致为依据,将现代康复技术与传统康复技术紧密结合,在治疗机理上有相同性,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和总结,形成了悬吊循经弹拨法。悬吊循经弹拨法根据累腰痛及不同经络,辨证治疗,并进行不同的核心稳定肌训练。腰痛时常累及的经络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带脉。(八)悬吊循经弹拨法治疗腰痛的操作规范1.经络辨证(八)悬吊循经弹拨法治疗腰痛的操作规范督脉病变:脉经平奇经八脉病第四曰:“督之为病,脊强而厥(督脉在脊。病,即其脉急,故令脊强也。”足太阳膀胱经病变:脉经手检图二十一部曰:“前如外者,足太阳也。动,苦头项腰痛。”督脉病变:脉经平奇经八脉病第四曰:督脉及膀胱经循经弹拨视频演示俯卧位激活核心稳定肌浅筋膜深筋膜督脉及膀胱经循经弹拨视频演示俯卧位激活核心稳定肌浅筋膜深筋膜足少阳胆经病变足少阳胆经病变:东垣试效方东垣试效方:“腰痛不可以俯仰,取足少阳,盖足之三阳从头走至足腰痛不可以俯仰,取足少阳,盖足之三阳从头走至足”。带脉带脉病变病变:张氏医通张氏医通诸痛门诸痛门谓谓:“腰痛如以带束引痛,此属带脉为病腰痛如以带束引痛,此属带脉为病”带脉及胆循经弹拨视频演示侧卧位激活核心稳定肌足少阳胆经病变:东垣试效方:带脉及胆循经弹拨视频演示侧卧2.悬吊循经弹拨法操作要点:(1)首先悬吊起患者:辩证为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病变时:患者俯卧位,上身非弹力宽带悬吊,腰部长红弹力宽带悬吊,下肢非弹力窄带悬吊。辩证为带脉及足少阳胆经病变时:患者健侧卧位,下肢非弹力窄带悬吊于膝关节,腰部弹力绳宽带悬吊。2.悬吊循经弹拨法操作要点:(2)依据急性期“实则泻之”的治则,逆经脉走行方向推拿弹拨和相关的“弱链接肌肉”,以疏泻为目的,调理经络。依据亚急性期、慢性期“虚则补之”的治则,首先顺经脉走行方向推拿弹拨经络和相关的“弱链接肌肉”,以助经气运行。(3)患者在去除或减少局部负荷的情况下进行神经肌肉激活训练,唤醒“休眠”或失活的肌肉,最终激活核心稳定肌。3.具体操作规范:悬吊循经弹拨法操作规范(2)依据急性期“实则泻之”的治则,逆经脉走行方向推拿弹(九)科研情况省级科研两项: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BJYB29);山东省级中医药科研项目(2011-114)。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待出版著作1部。悬吊循经弹拨法相关论文1、李丽,孙敬龙,鹿海峰,循经弹拨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第30卷,第2期,75页-76页,2014。2、李丽、王传英、李庆波、张善欣、刘继明,悬吊运动技术联合蜡疗治疗慢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第32卷,第10期,775页,2010。3、李丽,孙敬龙,悬吊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第29卷,第4期,374页-376页,2014。4、李丽,李陈娜,循经弹拨法联合微波照射治疗慢性腰肌劳损30例,风湿病与关节炎.第3卷,第6期,5页-7页,2014。5、李丽,李万斌,阚俊珍,孙敬龙,冯梓芸,悬吊运动疗法结合八段锦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研究,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第36卷,第9期,732页-735页,2014。6、李丽,董雯雯,悬吊运动疗法结合物理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风湿病与关节炎,第3卷,第10期,33页-36页,2014。7、李丽,陈发娟,悬吊循经弹拨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风湿病与关节炎,第1期,26页-27页,2015。8、李丽,冯梓芸,八段锦联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临床观察,风湿病与关节炎,第4期,16页-19页,2015。(九)科研情况省级科研两项: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年10月2015年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