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镜光学原理及应用-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0921419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3.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棱镜光学原理及应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三棱镜光学原理及应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三棱镜光学原理及应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棱镜光学原理及应用三棱镜光学原理及应用一、三棱镜的结构一、三棱镜的结构由三个平面两两相交所围成的透明柱体由三个平面两两相交所围成的透明柱体AABBAABB、AACC-AACC-折射面折射面AA-AA-主棱、顶端主棱、顶端 -顶尖角顶尖角BBCC -BBCC -基底基底 底底 Base Base ABCABC、ABC-ABC-截面截面A ACCB BBBC CAAD D二、三棱镜的简化表示二、三棱镜的简化表示A AB BC C三、三棱镜的光学特性三、三棱镜的光学特性三棱镜可以使物体看起来向三棱镜可以使物体看起来向顶端顶端移动移动(像与物相对位置像与物相对位置)Base此时,只能看到镜片中的像向上(此时,只能看到镜片中的像向上(顶端顶端)移动,)移动,而不能再看到物而不能再看到物Base四、三棱镜度四、三棱镜度1m1cm普林蒂斯定度法普林蒂斯定度法:1 1米米远的物体的像产生远的物体的像产生1 1厘米厘米直线距离的移动定为直线距离的移动定为1 1个棱镜度,用个棱镜度,用1 1 表示表示1cm1、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X-Y)内外外上BU上BU下BD下BDBIBOBO底向内底向内 BIBI Base In Base In底向外底向外 BOBO Base Out Base Out底向上底向上 BUBU Base Up Base Up底向下底向下 BDBD Base Down Base Down例:R:3BI五、三棱镜底向表示法五、三棱镜底向表示法内外外上BU上BU下BD下BDBIBOBO2、360度表示法(度表示法(P-B)0018018090904545135135270270例:R:3 B360正球镜相当于由底相对的三棱镜旋转组成正球镜相当于由底相对的三棱镜旋转组成负球镜相当于由顶相对的三棱镜旋转组成负球镜相当于由顶相对的三棱镜旋转组成七、球镜的棱镜效应七、球镜的棱镜效应Prentice公式公式:P=FCP=FCP:P:棱镜度(棱镜度()F F:镜片光度(镜片光度(D D)C C:偏心距离(偏心距离(mmmm)例例1 1:R R:+5.00DS+5.00DS,光学中心偏鼻侧,光学中心偏鼻侧5mm5mm,问眼平视看远时所,问眼平视看远时所感受到的棱镜效应?感受到的棱镜效应?解:解:P=FC P=FC=+5.000.5=2.5=+5.000.5=2.5 底向:底向:BOBO例例2 2:R R:-4.00DS-4.00DS,问要想在右眼前产生,问要想在右眼前产生2 2个棱镜个棱镜底朝内的效果,光学中心应偏离瞳孔中心多少毫米?底朝内的效果,光学中心应偏离瞳孔中心多少毫米?偏哪边?偏哪边?解:解:C=P/F C=P/F=2/-4=0.5 cm=5mm=2/-4=0.5 cm=5mm 方向:偏颞侧方向:偏颞侧正镜片光心偏离方向与棱镜底向相同正镜片光心偏离方向与棱镜底向相同负镜片光心偏离方向与棱镜底向相反负镜片光心偏离方向与棱镜底向相反例例3 3:R R:-5.00DS/-1.00DCX180-5.00DS/-1.00DCX180,问眼通过光学中心上方,问眼通过光学中心上方5mm5mm处视物所感受到的棱镜效应如何?处视物所感受到的棱镜效应如何?解:解:P=F C P=F C=-6.000.5=-3.0=-6.000.5=-3.0 底向:底向:BUBU九、三棱镜的应用九、三棱镜的应用1、视标的分离、视标的分离例1:双眼平衡 R:3 BD L:3 BI 双眼同时看单行视标EEE双眼屈光不正全矫双眼同时打开,右眼加10BI,左眼加6BU双眼同时观察单行视标,左眼看左下行,右眼看右上行Von Graefe Von Graefe Von Graefe Von Graefe 法法法法2、斜视、斜位的检查、斜视、斜位的检查检查水平向斜位检查水平向斜位检查水平向斜位检查水平向斜位 右眼见右上行视标,左眼见左下行视标,如未见应增加棱镜度 再逐渐减小右眼BI棱镜至上下行视标对齐,所剩棱镜度即为水平斜位度,如底朝内则有外斜位,如底朝外则有内斜位 再调整至反向取平均值检查垂直向斜位检查垂直向斜位检查垂直向斜位检查垂直向斜位 右眼见右上列视标,左眼见左下列视标,如未见应增加棱镜度 再逐渐减小左眼BU棱镜至左右列视标对齐,所剩棱镜度即为垂直斜位度,如底朝上则右眼眼位偏上,如底朝下则左眼眼位偏上 再调整至反向取平均值Maddox dotsMaddox dots(马氏杆)法(马氏杆)法(马氏杆)法(马氏杆)法使用:检查水平向斜视时,使用水平向马氏杆 检查垂直向斜视时,使用垂直向马氏杆 检查旋转斜视时,使用双马氏杆检查水平向斜视检查水平向斜视 双眼屈光不正全矫 双眼同时打开,右眼前加水平向马氏杆.左眼前不加 双眼同时观察点光源,左眼看点,右眼看一条竖线如线与点重合则无水平向斜视如线在左边,点在右边则有外斜,应加BI棱镜至线与点重合如线在右边,点在左边则有内斜,应加BO棱镜至线与点重合检查垂直向斜视检查垂直向斜视双眼屈光不正全矫双眼同时打开,右眼前加垂直向马氏杆.左眼前不加双眼同时观察点光源,左眼看点,右眼看一条横线如线与点重合则无垂直向斜视如线在上边,点在下边则左眼眼位偏上,应加BD棱镜至线与点重合如线在下边,点在上边则右眼眼位偏上,应在右眼前加BD棱镜至线与点重合,或在左眼前加BU棱镜偏振十字视标法偏振十字视标法偏振十字视标法偏振十字视标法使用:双眼前加偏振片,观察偏振十字视标,通过横竖 线的相对位置判断隐斜性质 再在眼前加相应三棱镜至恢复为十字状,所加 棱镜度即为隐斜度双眼屈光不正全矫双眼同时打开,双眼前加偏振片双眼同时观察偏振十字视标,左眼看横线,右眼看竖线检查水平向隐斜视检查水平向隐斜视检查水平向隐斜视检查水平向隐斜视如竖线在左下,横线在右上则有外隐斜合并右眼上隐斜,应加BI棱镜合并右眼BD棱镜至成十字线如横线在左下,竖线在右上则有内隐斜合并左眼上隐斜,应加BO棱镜合并左眼BD棱镜至成十字线3、抑制与异常网膜对应检查、抑制与异常网膜对应检查例:例:4试验(略)4、眼球震颤的三棱镜治疗、眼球震颤的三棱镜治疗 三棱镜加强集合矫正法:利用集合来抑制眼球震颤和提高视力 同向三棱镜矫正法:配戴尖端向慢相或中间带方向来抑制眼球震颤 组合三棱镜法5、双眼视功能异常的矫正与训练、双眼视功能异常的矫正与训练水平缓解棱镜:Sheard法则、Percival法则、1:1法则垂直缓解棱镜棱镜作为视觉训练的起始训练失败或无效后使用棱镜PRA正正/NRA负的测定负的测定PRA:指集合不变,在看近处物体时,用负球镜刺激所产生的调节NRA:指集合不变,在看近处物体时,用正球镜刺激所产生的调节NRA负的测定方法:1.被测眼完全矫正2.调节瞳距,双眼去遮盖3.用近用视力表,放于眼前33CM处4.选择最好视力的上行视标5.加正球镜,每次加+0.25D,到看物体模糊且持续模糊,此时所加正球镜度数和即为NRA的值如果:1.PRA=NRAADD=1.50D2.PRANRAADD=1.50D+NRA-PRA/2n nAC/AAC/A的测定的测定n nAC/AAC/A(AccommodationAccommodationconvergence/Accommodationconvergence/Accommodation)即调节性辐辏与)即调节性辐辏与调节的比值,是指当眼进行调节时,伴随而生的辐调节的比值,是指当眼进行调节时,伴随而生的辐辏量与所产生的调节的比值,过度的调节可引起过辏量与所产生的调节的比值,过度的调节可引起过度的辐辏,而过度的辐辏可成为共同性调节性内度的辐辏,而过度的辐辏可成为共同性调节性内隐斜的的诱因。因此调节性辐辏机能检查隐斜的的诱因。因此调节性辐辏机能检查AC/AAC/A值的测定对斜视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值的测定对斜视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AC/AAC/A中的中的A A为调节(为调节(ACCOMMODATIONACCOMMODATION),),C C代代表集合(表集合(CONVERGENCECONVERGENCE),),AC/AAC/A值即代表调节值即代表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即当调节变化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即当调节变化1D1D时,调节时,调节性集合的变化量,单位为棱镜度性集合的变化量,单位为棱镜度/屈光度。我们可屈光度。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得到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得到AC/AAC/A值。值。(一)测量方法(一)测量方法 隐斜法:此方法以远距离隐斜和近距离隐斜的关系为隐斜法:此方法以远距离隐斜和近距离隐斜的关系为基础。基础。步骤:步骤:(1 1)、完全矫正屈光不正)、完全矫正屈光不正(2 2)、测量的看远()、测量的看远(6m6m)的隐)的隐/显斜记做显斜记做远远(3 3)、测量看近距离()、测量看近距离(40cm40cm)的隐)的隐/显斜记做显斜记做近近(4 4)、用公式)、用公式AC/A=PD+AC/A=PD+近近-远远/D/D,D D代表看近时代表看近时所需的调节量(所需的调节量(40cm40cm时为时为1/0.4=2.5D1/0.4=2.5D),内斜用),内斜用+表示,表示,外斜用外斜用-表示,表示,PDPD代表瞳距,单位为代表瞳距,单位为cmcm。例:一患者例:一患者PD=6cmPD=6cm,远远=1=1 内隐斜,内隐斜,近近=4=4 外外隐斜,求隐斜,求AC/AAC/A值?值?AC/A=6+-4-1/2.5=4AC/A=6+-4-1/2.5=4,代表患者每动用代表患者每动用1D1D的调节将引的调节将引起起4 4 的调节性集合的调节性集合棱镜度的确定:棱镜度=A.AC/A同向三棱镜矫正先天性急动型眼震代偿头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 肖肖 军军 刘刘 勍勍 一、临床资料一、临床资料21例例35岁岁病例特点:病例特点:1.无器质性病变无器质性病变2.有快慢相有快慢相3.代偿头位(快相侧)代偿头位(快相侧)15。30。4.静止眼位(慢相侧)静止眼位(慢相侧)5.侧方注视视力侧方注视视力较好较好二、方法二、方法1.眼底检查眼底检查2.睫麻验光睫麻验光3.屈光矫正屈光矫正4.双底向快相三棱镜(双底向快相三棱镜(6 10)三、结果三、结果头位矫正效果、正前方治疗视力头位矫正效果、正前方治疗视力10例头位完全矫正例头位完全矫正9例头位偏斜改观例头位偏斜改观2例无效例无效总有效率总有效率90.48%显效率显效率47.62%高频低震幅眼震高频低震幅眼震单纯远视或复性远视散光单纯远视或复性远视散光四、讨论四、讨论1.先天性急动型眼震代偿头位矫正非手术先天性急动型眼震代偿头位矫正非手术2.术前预测术前预测3.高频低震幅伴远视高频低震幅伴远视眼用三棱镜的验配眼用三棱镜的验配三棱镜的结构三棱镜的结构由三个平面两两相交所围成的透明柱体,三棱镜可由玻璃和塑料制成。AABBAABB、AACC-AACC-折射面折射面AA-AA-主棱、顶端主棱、顶端 -顶尖角顶尖角BBCC -BBCC -基底基底 底底 Base Base ABCABC、ABC-ABC-截面截面A ACCB BBBC CAAD D眼用三棱镜的三种形式眼用三棱镜的三种形式搓板形:薄膜棱镜新月形:球透镜,球柱镜与棱镜的组合楔形:棱镜块、棱镜串、旋转棱镜、镜片箱中的棱镜三棱镜的光学原理三棱镜的光学原理底尖光通过三棱镜向底部屈折由于光具有粒子和波的特性,当光穿过三棱镜时,光在底部走行距离比在尖部的长,而光作为粒子穿过三棱镜比穿过空气要慢,所以穿过底部的光比穿过尖部的光所用时间长,因而使光线通过三棱镜时向底部屈折。三棱镜可以使物体看起来向三棱镜可以使物体看起来向顶端顶端移动移动l同理,当一眼前放置三棱镜时,它将使物像移动并离开黄斑,视网膜的物像向三棱镜底部移动,被感知的物像向尖部移动。图一图二lPrentice(裴氏法):一个三棱镜屈光度(prism prism diopterdiopter)是行经一米的光线移位1厘米,约为二分之一度,简写标记为。l厘弧度R:在半径1米的圆周上,使光线偏移1厘米弧长。l圆周度:理论值:1=1.75 临床上:二者差距随斜视度增加而增大,二者理论上换算值为1.762.22 ,外斜视 2.012.46;内斜视 2.232.63 。棱镜的计量单位三棱镜度与圆周度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张军等,实用眼科杂志,1992.9三棱镜的表示三棱镜的表示n n以向度记录底的方向n n将棱镜分解为坐标系上,即方向上的棱镜联合向上的棱镜n n直角坐标底向表示法:分分别表示棱镜底朝上下内外别表示棱镜底朝上下内外棱镜的表示:棱镜值与底的方向棱镜的表示:棱镜值与底的方向:3BI透镜的棱镜效应与移心透镜的棱镜效应与移心无数底相对,顶角大小不同的三棱镜旋转组成正球面透镜。l三棱镜是组成一切眼用透镜(球、柱、球柱)的基本光学单元。无数尖相对,顶角大小不同的三棱镜旋转组成负球面透镜。l眼用透镜非光学中心任意一点对入射光线都会发生折射,人眼通过透镜非光学中心看目标时,目标都会产生位移,即遭遇了三棱镜,遭遇三棱镜度的大小与透镜的顶焦度以及遭遇点距离光心的距离相关移心透镜关系式为:移心透镜关系式为:PFCP为三棱镜度()F为透镜的顶焦度(D)C为遭遇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cm)例例2 2:R R:-4.00DS-4.00DS,问要想在右眼前产生,问要想在右眼前产生2 2个棱镜个棱镜底朝内的效果,光学中心应偏离瞳孔中心多少毫米?底朝内的效果,光学中心应偏离瞳孔中心多少毫米?偏哪边?偏哪边?解:解:C=P/F C=P/F=2/-4=0.5cm=5mm=2/-4=0.5cm=5mm方向:偏颞侧方向:偏颞侧例1:R:+5.00DS,光学中心偏鼻侧5mm,问眼平视看远时所感受到的棱镜效应?解:P=FC=+5.000.5=2.5 底向:BO三棱镜在眼科的应用三棱镜在眼科的应用n n诊断作用:中和斜视,测量偏斜角n n三棱镜诱发隐斜,诊断弱视n n基底向外4试验检查单眼注视综合征非主导眼黄斑区的小中心抑制盲点。n n测量融合范围n n治疗作用 三棱镜的治疗作用三棱镜的治疗作用1、小角度共同性水平和垂直斜视 10三棱镜小角度共同性水平和垂直斜视手术时有过矫的危险,配戴三棱镜可取得好效果。2、斜视术后欠矫或过矫 除非内斜视术后有明显过矫,需再次早期手术,一般内斜术后过矫需观察等待。最初的治疗是降低远视患者的远视度数,基底朝内的三棱镜可使眼球保持正位或轻度内斜,预防抑制产生。多数外斜术后欠矫的患者,需再次手术,配戴至少比残留的外斜视大10的基底向内的三棱镜,模拟内斜视,产生复视。患者为了减轻复视,双眼试图辐辏,这种辐辏运动的适应可减低外斜视,所带的三棱镜每6月减低一次,个别患者外斜消失。3、三棱镜可降低因融合范围小及隐斜视引起的视疲劳,但对三棱镜依赖增加,患者常要求增加三棱镜度数,应用时要小心。基底朝内的三棱镜能减低外隐斜患者的视疲劳,这些患者对正位视训练常无效,且无手术指征。上隐斜的患者可用基底向上或向下的三棱镜减低症状,基底向外的三棱镜用于内隐斜的患者。4、先天性眼球震颤引起的中度到重度异常头位需进行手术治疗。轻度异常头位,其中和带靠近原在位,可用三棱镜治疗。三棱镜的底部朝向头位偏斜的方向。配戴三棱镜后看起来患者目光离开注视目标,可能影响美容。5、其他 三棱镜可用于训练辐辏,也可用于手术后小角度共同性上斜视。上斜视常为非共同性,三棱镜无帮助。三棱镜的治疗作用三棱镜的治疗作用隐斜视三棱镜处方原则隐斜视三棱镜处方原则n n1 1、先测出隐斜视类型、先测出隐斜视类型:分水平隐斜、垂直隐斜、旋转隐斜。垂直隐斜,分水平隐斜、垂直隐斜、旋转隐斜。垂直隐斜,尽量全部矫正为正位眼;旋转隐斜以正确矫正斜轴散光为主。尽量全部矫正为正位眼;旋转隐斜以正确矫正斜轴散光为主。n n2 2、水平隐斜区分有无肌性视疲劳症状,对轻度水平隐斜无症状者,、水平隐斜区分有无肌性视疲劳症状,对轻度水平隐斜无症状者,无须棱镜矫正。对有症状者,给予部分矫正(一般矫正无须棱镜矫正。对有症状者,给予部分矫正(一般矫正1/41/41/31/3量)。量)。n n3 3、内隐斜矫正屈光不正时,远视眼配镜给予充分矫正,近视眼配镜、内隐斜矫正屈光不正时,远视眼配镜给予充分矫正,近视眼配镜给予不全矫正。目的是减少调节性集合量,调节性集合量减少,可抵给予不全矫正。目的是减少调节性集合量,调节性集合量减少,可抵消一部分内隐斜。消一部分内隐斜。n n4 4、外隐斜矫正屈光不正时,近视眼配镜给予充分矫正,远视眼配镜、外隐斜矫正屈光不正时,近视眼配镜给予充分矫正,远视眼配镜给予不全矫正。目的是加大调节性集合量,调节性集合量加大,可抵给予不全矫正。目的是加大调节性集合量,调节性集合量加大,可抵消一部分外隐斜。消一部分外隐斜。n n5 5、棱镜底向选择:锻炼弱力肌用同向棱镜,缓解隐斜视症状用异向、棱镜底向选择:锻炼弱力肌用同向棱镜,缓解隐斜视症状用异向棱镜,青少年慎用异向棱镜,成年人有隐斜有症状用异向棱镜。棱镜,青少年慎用异向棱镜,成年人有隐斜有症状用异向棱镜。n n6 6、瞳距设计:内隐斜:近视眼配镜时,瞳距稍微、瞳距设计:内隐斜:近视眼配镜时,瞳距稍微“缩缩”一点,远视一点,远视眼配镜时,瞳距稍微眼配镜时,瞳距稍微“放放”一点。外隐斜:近视眼配镜时,瞳距稍微一点。外隐斜:近视眼配镜时,瞳距稍微“放放”一点,远视眼配镜时,瞳距稍微一点,远视眼配镜时,瞳距稍微“缩缩”一点。一点。n n7 7、SheardSheard、1 1:1 1、percivalpercival三法则:决定是否用棱镜和应加棱镜度。三法则:决定是否用棱镜和应加棱镜度。但在实际眼镜验配时,不要完全被这三法则所束缚。但在实际眼镜验配时,不要完全被这三法则所束缚。关于棱镜的三个法则关于棱镜的三个法则1、sheard法则:n n适用于常戴远用镜适用于常戴远用镜,有外隐斜者。正向集合储备量是克服外隐斜的融合能力。有外隐斜者。正向集合储备量是克服外隐斜的融合能力。n n若正向集合储备量若正向集合储备量外隐斜度外隐斜度22者,则应动用者,则应动用BIBI三棱镜缓解症状。三棱镜缓解症状。n n棱镜给镜度计算公式:给镜度棱镜给镜度计算公式:给镜度=(外隐斜度(外隐斜度2-2-正向集合储备量)正向集合储备量)332、1:1法则:n n适用于常戴远用镜,有内隐斜者。负向集合储备量是克服内隐斜的融合能力。适用于常戴远用镜,有内隐斜者。负向集合储备量是克服内隐斜的融合能力。n n负向集合储备力负向集合储备力 内隐斜度者、则应动用内隐斜度者、则应动用BOBO三棱镜缓解症状。三棱镜缓解症状。n n棱镜给镜度计算公式:给镜度(内隐斜度负向集合储备量)棱镜给镜度计算公式:给镜度(内隐斜度负向集合储备量)223、Percival法则:n n多用于近用阅读、书写眼镜的验配多用于近用阅读、书写眼镜的验配(集合舒适区配镜集合舒适区配镜)。长期从事近距离工作或。长期从事近距离工作或已配老花镜者已配老花镜者,自诉不能持久舒适用眼自诉不能持久舒适用眼,有视干扰、复视,排除了调节因素有视干扰、复视,排除了调节因素,就就应该查应该查33cm33cm相对集合相对集合,判断工作点在不在舒适区内判断工作点在不在舒适区内。n n应加棱镜度(较大侧相对集合值较小侧相对集合值应加棱镜度(较大侧相对集合值较小侧相对集合值22)33三棱镜的加工三棱镜的加工一一.移动光学中心移动光学中心 球镜是由无数力不相等的棱镜组成。正球镜是由底向对的棱镜组成。球镜是由无数力不相等的棱镜组成。正球镜是由底向对的棱镜组成。负球镜是由底向背的球镜组成。正球镜可使光线会聚,负球镜会使光线负球镜是由底向背的球镜组成。正球镜可使光线会聚,负球镜会使光线散开。在球镜上除光学中心外,任何地方都会有棱镜效应,越远离光学散开。在球镜上除光学中心外,任何地方都会有棱镜效应,越远离光学中心,棱镜效应越大。棱镜效应还与球镜力成正比。中心,棱镜效应越大。棱镜效应还与球镜力成正比。移心透镜。在加工眼镜时,要求将光学中心与瞳孔重合。常移心透镜。在加工眼镜时,要求将光学中心与瞳孔重合。常常光学中心位置需根据瞳孔位置移动,偏离几何中心。比如眼镜架的几常光学中心位置需根据瞳孔位置移动,偏离几何中心。比如眼镜架的几何中心距何中心距6666毫米,瞳孔距离毫米,瞳孔距离6060毫米,加工眼镜时,就需将每只镜片的光毫米,加工眼镜时,就需将每只镜片的光学中心向鼻侧移动学中心向鼻侧移动3 3毫米,才能使眼镜的光学中心与瞳孔距离相等。瞳孔毫米,才能使眼镜的光学中心与瞳孔距离相等。瞳孔与光心重合。由于处方的需要,处方中的棱镜成分,可以通过移动光心与光心重合。由于处方的需要,处方中的棱镜成分,可以通过移动光心来解决。这个光心的移动,按照移心关系式来计算(即著名的普林蒂斯来解决。这个光心的移动,按照移心关系式来计算(即著名的普林蒂斯公式)。公式)。移心关系式:移心关系式:P PCFCF,C CP/FP/F。其中其中P P是棱镜度(是棱镜度()。)。C C是光心移动量(是光心移动量(CM CM)。)。F F是镜片后顶镜度(是镜片后顶镜度(D D)。)。光心移动的方向与计算后正负号有关。正号;光心移动与底向同方向。光心移动的方向与计算后正负号有关。正号;光心移动与底向同方向。负号;光心移动与底方向相反。负号;光心移动与底方向相反。三棱镜的加工三棱镜的加工处方处方R R4.00/2BOP4.00/2BOP60MM60MM镜架光心距镜架光心距64MM64MMLL5.00/2BO5.00/2BO1 1)棱镜的光心移动)棱镜的光心移动CR=P/F=2/4=0.5CM=5MMCR=P/F=2/4=0.5CM=5MM正号正号,光心向外移动光心向外移动mmmmCL=P/F=2/5=0.4CM=4MMCL=P/F=2/5=0.4CM=4MM正号正号,光心向外移动光心向外移动mmmm2 2)镜架光心的移动)镜架光心的移动(64-60)/2=2mm(64-60)/2=2mm光心向鼻侧移动光心向鼻侧移动2mm2mm3 3)总体光心移动总体光心移动R R光心移动光心移动 5-2=3mm5-2=3mm外移外移L L光心移动光心移动 4-2=2mm4-2=2mm外移外移因此该眼镜考虑到棱镜光心移动因素和镜架光心因素后因此该眼镜考虑到棱镜光心移动因素和镜架光心因素后,右光心外移右光心外移3mm,3mm,左光心向外左光心向外2mm,2mm,就可以满足处方的要求就可以满足处方的要求.三棱镜的加工三棱镜的加工二加工厚度差镜片二加工厚度差镜片移动光心加工棱镜处方是最节约、最方便的方法。但有时加工棱移动光心加工棱镜处方是最节约、最方便的方法。但有时加工棱镜时,不能依靠移光心的方法。如:单纯棱镜镜片没有屈光力,没有光学中镜时,不能依靠移光心的方法。如:单纯棱镜镜片没有屈光力,没有光学中心时,无法移动光心。还有,镜片的镜度较低,棱镜较高,也是无法移。还心时,无法移动光心。还有,镜片的镜度较低,棱镜较高,也是无法移。还有渐进多焦点眼镜,也无法依靠移光心来解决棱镜处方。这些情况,要通过有渐进多焦点眼镜,也无法依靠移光心来解决棱镜处方。这些情况,要通过加工研磨镜片时,采用厚度差的方法。加工研磨镜片时,采用厚度差的方法。厚度差用厚度差用QQ表示,表示,QQ基底厚度(基底厚度(t t)顶(尖)厚度()顶(尖)厚度(e e)厚度差公式(推导过程略):厚度差公式(推导过程略):QQ./100/100(n n1 1)其中其中QQ为厚度差(为厚度差(mmmm),为棱镜度(),为棱镜度(),为镜片直径(),为镜片直径(mmmm),),n n为该为该镜片的折射率。镜片的折射率。二次加工注意事项:二次加工注意事项:1.1.将镜片水平地放在焦度计的镜片支座上,将屏幕和处方的棱镜表示方将镜片水平地放在焦度计的镜片支座上,将屏幕和处方的棱镜表示方法调整一致。法调整一致。2.2.前后左右移动镜片,使焦度计屏幕上显示的球镜、柱镜、轴位,棱镜和棱前后左右移动镜片,使焦度计屏幕上显示的球镜、柱镜、轴位,棱镜和棱镜基底方向均与处方上的一致。镜基底方向均与处方上的一致。3.3.按下打点器,打印出三个点,中间的一点即为加工中心点,三点的连线即按下打点器,打印出三个点,中间的一点即为加工中心点,三点的连线即为加工基准线,注意棱镜镜片的厚薄差较大,在焦度计上打点和检测时需将为加工基准线,注意棱镜镜片的厚薄差较大,在焦度计上打点和检测时需将棱镜尖端稍抬起,使镜片的前表面处于水平位置棱镜尖端稍抬起,使镜片的前表面处于水平位置。4.4.靠近测量者的是镜片的上部,靠近焦度计档板的是镜片的下部,注意在镜靠近测量者的是镜片的上部,靠近焦度计档板的是镜片的下部,注意在镜片上标示左右眼和鼻侧位置。片上标示左右眼和鼻侧位置。附:异常双眼视的处方原则附:异常双眼视的处方原则n n1.远视眼的内斜、内隐斜眼镜处方1.1151.115岁以下儿童在充分麻痹睫状肌的基础上检影试镜复验,眼镜处方岁以下儿童在充分麻痹睫状肌的基础上检影试镜复验,眼镜处方可按全屈光矫正,即半米检影数减去可按全屈光矫正,即半米检影数减去+2D+2D,并,并 1D1D调节的远视屈光度调节的远视屈光度处方。处方。1.21.2成人患者可不散瞳,一般不留有调节量,尽量给足。成人患者可不散瞳,一般不留有调节量,尽量给足。1.31.3看近内斜视大于看远时,可以配戴双光或多焦点眼镜。看近内斜视大于看远时,可以配戴双光或多焦点眼镜。1.41.4全屈光矫正后,残余内斜视(或内隐斜),可给予实测斜度的全屈光矫正后,残余内斜视(或内隐斜),可给予实测斜度的1/32/31/32/3三棱镜处方。要求试戴无复视,无代偿头位且感觉良好。三棱镜处方。要求试戴无复视,无代偿头位且感觉良好。1.51.5无屈光异常的内隐斜患者,其三棱镜可给予检测斜度的无屈光异常的内隐斜患者,其三棱镜可给予检测斜度的1/32/31/32/3处方。处方。要求试戴无复视,无代偿头位且感觉良好同时综合验光仪检测融合点要求试戴无复视,无代偿头位且感觉良好同时综合验光仪检测融合点在正常范围内。在正常范围内。附:异常双眼视的处方原则附:异常双眼视的处方原则n n2.近视的内斜视、内隐斜眼镜处方2.1152.115岁以下儿童应充分散瞳。检影试镜复验后可按最佳矫正视力的最岁以下儿童应充分散瞳。检影试镜复验后可按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屈光度,感觉最舒适的近视度处方。低屈光度,感觉最舒适的近视度处方。2.22.2成人患者不用散瞳,近视以提高视力为主处方配镜。原则上应以最成人患者不用散瞳,近视以提高视力为主处方配镜。原则上应以最佳矫正视力,最低屈光度,感觉最舒适最能接受的屈光度处方。佳矫正视力,最低屈光度,感觉最舒适最能接受的屈光度处方。2.32.3近视内斜(内隐斜)的三棱镜处方,可给予实测度数的近视内斜(内隐斜)的三棱镜处方,可给予实测度数的1/32/31/32/3处处方,试镜后患者无复视,无代偿头位且感觉良好,同时综合验光仪检方,试镜后患者无复视,无代偿头位且感觉良好,同时综合验光仪检测融合点在正常范围内可给予处方。测融合点在正常范围内可给予处方。附:异常双眼视的处方原则附:异常双眼视的处方原则n n3.远视的外斜视(外隐斜)眼镜处方3.1153.115岁以下儿童应在充分散瞳的情况下检影试镜复验,视力矫正较好岁以下儿童应在充分散瞳的情况下检影试镜复验,视力矫正较好者的远视患者应尽量低度矫正;视力矫正不佳的远视患者应尽量给足,者的远视患者应尽量低度矫正;视力矫正不佳的远视患者应尽量给足,有利于视网膜清晰成像,有利于视觉发育。有利于视网膜清晰成像,有利于视觉发育。3.23.2成人患者可不散瞳,以提高视力为主低矫配镜。成人患者可不散瞳,以提高视力为主低矫配镜。3.33.3原则上较小的外隐斜尽量不给予三棱镜以免外隐斜增大,特殊需要原则上较小的外隐斜尽量不给予三棱镜以免外隐斜增大,特殊需要者一般只给检测斜视度的者一般只给检测斜视度的1/41/4左右。需试镜后患者无复视,头痛同时左右。需试镜后患者无复视,头痛同时综合验光仪检测融合点在正常范围内。综合验光仪检测融合点在正常范围内。附:异常双眼视的处方原则附:异常双眼视的处方原则n n4.近视的外斜视(外隐斜)的眼镜处方4.1154.115岁以下儿童应在充分散瞳的情况下检影试镜复验,外斜视,外隐岁以下儿童应在充分散瞳的情况下检影试镜复验,外斜视,外隐斜的近视尽量充分矫正。斜的近视尽量充分矫正。4.24.2成人患者可不必散瞳,外斜,外隐斜近视度尽量足度矫正。成人患者可不必散瞳,外斜,外隐斜近视度尽量足度矫正。4.34.3原则上较小的外隐斜尽量不给予三棱镜以免破坏融合导致外隐斜增原则上较小的外隐斜尽量不给予三棱镜以免破坏融合导致外隐斜增大,特殊需要者一般只给检测斜视度的大,特殊需要者一般只给检测斜视度的1/41/4左右。需试镜后患者无复左右。需试镜后患者无复视,头痛同时综合验光仪检测融合点在正常范围内。视,头痛同时综合验光仪检测融合点在正常范围内。附:异常双眼视的处方原则附:异常双眼视的处方原则n n5.散光的内外斜视、隐斜的眼镜处方5.1155.115岁以下儿童应在充分散瞳的情况下检影试镜复验,无论何种斜视、岁以下儿童应在充分散瞳的情况下检影试镜复验,无论何种斜视、隐斜有散光者其散光度应充分矫正。隐斜有散光者其散光度应充分矫正。5.25.2成人患者可不散瞳,无论何种斜视、隐斜有散光者其散光度应以提成人患者可不散瞳,无论何种斜视、隐斜有散光者其散光度应以提高视力为主,视觉感觉舒适,患者能接受为原则处方。高视力为主,视觉感觉舒适,患者能接受为原则处方。附:异常双眼视的处方原则附:异常双眼视的处方原则n n6.垂直隐斜的三棱镜处方6.16.1远用远用垂直隐斜的三棱镜处方垂直隐斜的三棱镜处方无论其屈光度如何,远用三棱镜可给予所隐斜度的无论其屈光度如何,远用三棱镜可给予所隐斜度的2/32/3左右左右,试镜后患者无复,试镜后患者无复视,无头位,综合验光仪检测融合点在正常范围内,尤其融合点不能出现垂视,无头位,综合验光仪检测融合点在正常范围内,尤其融合点不能出现垂直斜度。直斜度。6.26.2近用近用垂直隐斜的三棱镜处方垂直隐斜的三棱镜处方无论其屈光度如何,近用垂直隐斜三棱镜处方,尽量将看近所需隐斜度无论其屈光度如何,近用垂直隐斜三棱镜处方,尽量将看近所需隐斜度充分充分矫正矫正。试镜后无复视,无头位且综合验光仪检查融合点在正常范围内再处方。试镜后无复视,无头位且综合验光仪检查融合点在正常范围内再处方。三棱镜可以分别在两眼上或斜视眼上可适当多加些棱镜度。三棱镜可以分别在两眼上或斜视眼上可适当多加些棱镜度。6.36.3上下直肌麻痹所致垂直隐斜的三棱镜处方上下直肌麻痹所致垂直隐斜的三棱镜处方无论其屈光度如何,可给予所隐斜度的无论其屈光度如何,可给予所隐斜度的2/32/3左右,试镜后患者无复视,无头位,左右,试镜后患者无复视,无头位,综合验光仪检测融合点在正常范围内,尤其不能出现垂直斜度。综合验光仪检测融合点在正常范围内,尤其不能出现垂直斜度。6.46.4斜肌麻痹所致垂直隐斜的三棱镜处方斜肌麻痹所致垂直隐斜的三棱镜处方尤其上斜肌麻痹所致的垂直隐斜三棱镜处方尽量给足,处方后应无复视,无头尤其上斜肌麻痹所致的垂直隐斜三棱镜处方尽量给足,处方后应无复视,无头位且综合验光仪检测融合点在正常范围内。位且综合验光仪检测融合点在正常范围内。三棱镜及压贴镜片三棱镜及压贴镜片同仁疑难验光培训学习汇报同仁疑难验光培训学习汇报 汇报人:夏国选汇报人:夏国选三棱镜的基础知识三棱镜的基础知识n n棱镜的概念n n棱镜的作用n n棱镜的判别n n棱镜的度量n n棱镜的表示n n棱镜的合成棱镜的概念棱镜的概念n n棱镜的基本概念:截面为三角形的立方柱。n n结构:棱线主截面顶角底面n n概念:两个平面相交形成的三角形透明柱n n棱:两个平面相交的线,顶n n顶角:两个平面相交的角n n底:与顶角相对的面n n主切面:与底和两个平面垂直的切面棱镜的作用棱镜的作用n n改变光束的方向而不改变其聚散度n n使入射光线向底面偏移光线向底边方向偏折,使物象看起来向棱镜顶的方向移动。n n偏移角与棱镜顶角折射率入射角有关n n一般情况下不考虑入射角的影响n n屈光角度越大,屈折力亦愈大n n三棱镜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则屈折力愈大棱镜的判别棱镜的判别n n原理:利用棱镜使光线向底面偏移的特性可以判断出棱镜的底线所在的方向。n n方法:通过棱镜看十字线,所看到的十字线相对与原十字线的偏移方向的相反方向即为棱镜的底的方向棱镜的度量棱镜的度量n n度量的对象:棱镜对光线的偏折能力度量的对象:棱镜对光线的偏折能力n n表示方法:棱镜的顶角或偏向角,一般用偏向角表示表示方法:棱镜的顶角或偏向角,一般用偏向角表示n n三棱镜的定度法:三棱镜的定度法:n n三棱镜的屈光度:简写三棱镜的屈光度:简写即裴氏法即裴氏法n n屈折角计算法:即圆度法根据三棱镜的屈折角的度数来决定三棱镜屈折角计算法:即圆度法根据三棱镜的屈折角的度数来决定三棱镜度数度数 n n向心度单位:厘弧度以向心度单位:厘弧度以符号表示符号表示n n是三棱镜能屈折光线圆弧(是三棱镜能屈折光线圆弧(.)的)的 为为 n n临床上常用三棱镜度法和圆周度法,二者差距随斜视度增加而增大临床上常用三棱镜度法和圆周度法,二者差距随斜视度增加而增大n n二者理论上换算值为二者理论上换算值为 .n n外斜视外斜视 .内斜视内斜视 .三棱镜的表示三棱镜的表示n n底的方向:以向度记录底的方向n n棱镜的表示:棱镜值与底的方向n n分别表示棱镜底朝上下内外n n直角坐标底向表示法n n将棱镜分解为坐标系上,即方向上的棱镜联合向上的棱镜三棱镜眼科应用的依据三棱镜眼科应用的依据n n:临床上应用三棱镜的位移作用进行检查与治疗n n:依据ering法则,双眼运动的神经刺激是等时等量等效的,因此三棱镜引起的双眼运动是等量的。临床检查中的应用临床检查中的应用n n隐斜检查显斜检查测定水平眼位及垂直位三棱镜融合力用来诊断微小度数斜视n n诈盲的检查三棱镜适应试验单眼复视检查常规三棱镜验配流程常规三棱镜验配流程n n复查患者n n验光n n瞳距测量n n试镜n n处方复查患者复查患者n n复查患者的各项眼肌及相关检查,如同视机Hess屏复视像隐斜视检查主导眼检查MRICT等确定患者的病因与症状n n复习并复查患者的眼位n n倾听患者的主诉确定患者想要解决的问题n n向患者解释三棱镜配戴的相关问题,包括外观效果价格等验光验光n n屈光矫正是配戴三棱镜的前提,否则不能有清晰的单眼视觉,双眼复视问题容易被混淆,从而出现错误n n验光原则与常规相同,但需要非常小心认真并且有经验n n如果两只单眼视力良好而且没有屈光症状,可以不用验光瞳距测量瞳距测量n n明确远用近用中距离瞳距n n对高度屈光不正瞳距测量必须准确,必要时用瞳距仪进行复核n n特殊患者如双眼不对称,进行单眼瞳距测量防止配镜出现棱镜三棱镜试镜三棱镜试镜n n复视方向n n斜视方向n n三棱镜底的方向n n眼别n n度数大小n n分配方式三棱镜底的方向三棱镜底的方向n n斜视方向的相反方向n n例如:左眼位高,左眼像低,三棱镜放左眼,底向下n n眼别n n麻痹性斜视早期麻痹眼,目的:起到减弱麻痹肌的拮抗肌的痉挛作用n n麻痹性斜视晚期,可以放建眼麻痹眼双眼n n非共同斜视:可以单眼或双眼非配n n度数大小n n眼位检查的棱镜度数可能是最后的度数,但往往不一致n n根据测量的三棱镜度数从较低度数试起n n根据复视的主诉决定加减度数n n以复视消除,舒适度可以接受,稳定为最终度数分配方式分配方式n n同眼别一样,可以考虑分配到双眼n n有时考虑镜片制作成本,也改变分配方式n n有时分配后度数会有改变,需要重新调整处方处方n n镜片屈光度数n n瞳距n n三棱镜的眼别底向度数n n有时需要注明镜片材料n n一般不予垂直水平方向以外的处方三棱镜验配原则三棱镜验配原则n n普通三棱镜每眼一般不超过普通三棱镜每眼一般不超过1010。压贴三棱镜。压贴三棱镜.应用方便。应用方便。n n:麻痹性斜视三棱镜主要矫正正前方和正下方复视,保:麻痹性斜视三棱镜主要矫正正前方和正下方复视,保证此视野范围内的双眼单视。证此视野范围内的双眼单视。n n:麻痹性斜视三棱镜戴在患眼上。当变为共同性时,可:麻痹性斜视三棱镜戴在患眼上。当变为共同性时,可平均分配在双眼上。平均分配在双眼上。n n:三棱镜度数取低度数能消除复视为准:三棱镜度数取低度数能消除复视为准n n:辐辏麻痹者近距离工作时可用三棱镜:辐辏麻痹者近距离工作时可用三棱镜n n:共同性斜视的三棱镜验配可以平均分配在双眼。:共同性斜视的三棱镜验配可以平均分配在双眼。n n概括:够用的最小度数不过矫两次以上的试镜戴镜概括:够用的最小度数不过矫两次以上的试镜戴镜须复查须复查配戴三棱镜的问题配戴三棱镜的问题n n不能矫正所有方向的复视n n不能矫正所有距离的复视n n矫正效果会不稳定n n空间判断不准n n视物会有倾斜变形n n运动时会晃动感压贴三棱镜验配压贴三棱镜验配n n压贴三棱镜的原理与结构n n压贴三棱镜的特点n n压贴三棱镜的规格n n压贴三棱镜的操作方法n n压贴时的注意事项n n压贴三棱镜很轻很薄,镜片的厚度只有毫米压贴三棱镜的操作方法压贴三棱镜的操作方法n n认真阅读处方,确定好压贴棱镜的基底的方向(这是最重要的是配戴成功的关键),压贴棱镜片上标有ase的一端即为基底,将压贴棱镜的光滑面紧贴眼镜片的内面,底向内外,镜片的直线要垂直,底向上下,镜片的直线要平行清洗安装清洗安装n n用较弱浓度的清洗液清洗框架和压贴镜片表面,去除灰尘和油腻清洗后,用清水冲净n n用一干净容器装水,将眼镜和压贴镜片侵入水中,再次确认棱镜的基底方向n n注意:将剪裁好的压贴棱镜对一直线物体,观察物象移动,物象向尖端漂移则为向基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