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常见病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0914770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科常见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妇科常见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妇科常见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员工专业化销售之妇科疾病1员工专业化销售之 妇科疾病让商品不再难卖1妇科疾病1.阴道炎2.宫颈炎3.附件炎4.盆腔炎5.尿道炎6.乳腺疾病7.月经不调2 妇 科 疾 病1.阴道炎2.宫颈炎3.附件炎4.盆腔炎 妇科炎症是女性的常见疾病妇科炎症是女性的常见疾病,主要是指女性生殖器官的炎症主要是指女性生殖器官的炎症,女女性的多种器官都可以发生急性和慢性炎症性的多种器官都可以发生急性和慢性炎症,具体包括女性外阴炎、阴具体包括女性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道炎、宫颈炎、盆腔炎。3 妇科炎症是女性的常见疾病,主要是指女性生殖器官阴道炎是阴道粘膜及粘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包括淋病双球菌、霉菌、滴虫等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阴道炎症。各种类型的阴道炎均有白带增多、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外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灼热或疼痛感,急性期会伴有发热。不同类型的阴道炎白带的性状不同,可作为鉴别的依据。阴道炎根据年龄和感染源的不同,可分为老年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淋病性阴道炎、阿米巴性阴道炎、阴道嗜血杆菌性阴道炎、婴幼儿阴道炎、气肿性阴道炎和非特异性阴道炎。一、阴 道 炎4 阴道炎是阴道粘膜及粘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是由于病n 症状表现:(1)、细菌性阴道炎:症状:此病患者临床约有1050无症状,有症状者多诉有鱼腥臭味的灰白色的白带,阴道灼热感、病痒。(2)、滴虫性阴道炎:症状:白带增多,可为稀薄浆液状,灰黄色或黄绿色,有时混有血性,部分患者白带中有泡沫。外阴有病痒、灼热,性交痛亦常见,感染累及尿道口时,可有尿痛、尿急,甚至血尿。5 症状表现:5(3)、念珠菌性阴道炎:症状:白带多,外阴及阴道灼热搔痒。波及尿道,也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白带从水样直至凝乳样均可出现,有的完全是一些稀薄清澈的浆液性渗出物,其中常含有白色片状物。(4)、老年性阴道炎:症状:白带增多,多为黄水样,严重者可为脓性,有臭味,有时为淡血性,甚至发生少量阴道流血。常伴有下腹及阴道坠胀感或阴道皮肤6(3)、念珠菌性阴道炎:6n 常用药物:1、口服用药: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交沙霉素、氟康唑、甲硝唑、斯皮仁诺;2、外用药物:双唑泰泡腾片、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达克宁栓、硝酸益康唑栓、克霉唑阴道片、甲硝唑片、苦参栓、康妇消炎栓、保妇康栓、参柏舒阴洗液、妇宁栓、洁尔阴、黄柏洗液、黄藤洗液、克痒舒洗液、妇科千金洗液。7 常用药物:7子宫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宫颈炎:宫颈炎由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发生。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和厌氧菌,其次是淋病双球菌、结核杆菌,原虫中有滴虫和啊米巴。特殊情况下为化学物质和放射线所引起。宫颈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宫颈炎多见。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粘稠的粘液或脓性粘液,有时可伴有血丝或夹有血丝。急性宫颈炎:白带增多,呈脓性,伴腰痛,下腹不适。慢性宫颈炎:白带多,呈浮白色,粘液状或白带中夹有血丝,或性交出血,伴外阴瘙痒,腰骶部疼痛,经期加重。二、宫颈炎:8子宫疾病二、宫颈炎:8宫颈糜烂:正常子宫颈表面被一层鳞状上皮所覆盖,表面光滑,呈粉红色。宫颈深部组织由于感染发生慢性炎症,使表面上皮营养障碍而脱落,上皮的剥托面逐渐被子宫颈管的柱状上皮所覆盖,而柱状上皮很薄,可以透见下方的血管及红色间质,所以表面发红,这就是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局部特征之一,患宫颈糜烂后,会出现白带增多、粘稠,偶尔也可能出现脓性、血性白带,腰酸、腹痛及下腹部重坠感也常常伴随而来,并有接触性出血,异味的出现也是极有可能的。宫颈糜烂的发生是由于分娩、流产、产褥期感染或手术操作或机械刺激如性生活损伤宫颈,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导致的。9宫颈糜烂:9宫颈糜烂分类:按糜烂面积的大小进行划分,可分为轻、中、重三度。1.当糜烂面积小于整个子宫颈面积的1/3时为轻度宫颈糜烂;2.糜烂面积占子宫颈面积的1/3-2/3之间者为中度糜烂;3.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2/3以上者为重度糜烂。10宫颈糜烂分类:10宫颈糜烂的表现又可分为三型:1.单纯性-糜烂多见于炎症初期,糜烂面被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表皮比较平坦光滑;2.颗粒型-炎症继续存在,使子宫颈上皮过度增生,糜烂面凹凸不平,外观呈颗粒状,为颗粒型糜烂;1.3.乳头型-如果腺上皮及间质增生显著,凹凸不平现象更加明显,呈乳头状,即为乳头型糜烂。11宫颈糜烂的表现又可分为三型:1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糜烂面积较小和炎症浸润较浅的患者。常用药物:抗宫炎片(胶囊)、沙棘籽油栓、消糜栓、妇宁栓、康妇消炎栓、康妇特栓、莪术油栓。12药物治疗12 女性内生殖器官中,输卵管、卵巢被称为子宫附件。附件炎是指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但输卵管、卵巢炎常常合并有宫旁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且在诊断时也不易区分,这样,盆腔腹膜炎、宫旁结缔组织炎,就也被划入附件炎范围了。在盆腔器官炎症中,以输卵管炎最常见,由于解剖部位相互邻近的关系,往往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同时并存且相互影响。症 状:一般来讲,附件炎是致病微生物侵入生殖器官后引起输卵管、卵巢感染的常见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附件炎症状明显,如发热、寒战、下腹剧痛等。慢性附件炎有程度不同的腹痛,或小腹坠胀和牵扯感,时轻时重,伴有白带增多、腰疼、月经失调等症状。三、附件炎13 女性内生殖器官中,输卵管、卵巢被称为子宫附件。药物治疗1、抗生素治疗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首先应选用抗生素来治疗。抗生素可将残留的致病菌杀死,并可预防其急性发作。常用的药物仍为青霉素、庆大霉素、灭滴灵、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14药物治疗142、中药治疗(1)湿热下注:带下量多,色黄或夹血丝,质稠如脓,臭秽,阴中灼痛肿胀,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止带。中成药:抗宫炎片。(2)脾肾两虚: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有腥味腰膝酸软,纳呆便搪,小腹坠痛,尿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治法:健脾温肾,化湿止带。中成药:温经白带丸。152、中药治疗 15盆腔炎是女性盆腔生殖器官炎症的简称,包括子宫炎、盆腔腹膜炎、盆腔结蒂组织炎和输卵管卵巢炎。药物治疗1、急性盆腔炎用药:青霉素G、红霉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阿奇霉素;2、慢性盆腔炎用药: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可用一糜蛋白酶或透明质酸。也可抗生素与泼尼松同时应用。四、盆 腔 炎16 盆腔炎是女性盆腔生殖器官炎症的简称,包括子宫3、病历类型及可选用的中成药(1)、热毒型:症状:高热,寒战,头痛,小腹疼痛,带下量多如脓,臭秽,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用药:野菊花拴、清开灵颗粒、胶囊、妇科千金片、(2)、湿热型:症状:低热,小腹疼痛灼热感,口干不欲饮,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赤黄相兼,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用药:金鸡胶囊、三妙丸、黛蛤散、妇科止带片、龙胆泻肝丸(片)、白带丸173、病历类型及可选用的中成药17(3)、湿热淤滞型:症状:小腹胀痛,口苦口干,带下黄而稠,小便混浊,大便干结,舌黯红,苔黄或白,脉弦或弦数。用药:妇宝冲剂、妇乐冲剂、妇炎康复片、花红冲剂(4)、瘀血阻滞型:症状:下腹持续疼痛拒按,或经行不畅,或量多有块,舌紫黯,或有淤斑淤点,苔薄,脉沉弦或涩。用药:妇女痛经丸、桂枝茯苓丸、妇科回生丸、少腹逐瘀丸、调经益母丸、活血止痛散(5)、冲任虚寒型:症状:小腹冷痛,喜暖喜按,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用药:十二温经丸、温经丸、止带丸、妇科白带丸、调经白带丸、调经止带丸、坤灵丸、妇宁丸18(3)、湿热淤滞型:18尿道炎为一常见病,多见于女性,致病菌以大肠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多数病例尿路刺激症状明显,可有或无菌尿。药物治疗:常用药物: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交沙霉素、氟康唑、甲硝唑、妇科千金片。五、尿道炎19 尿道炎为一常见病,多见于女性,致病菌以大肠杆菌乳房疾病主要有乳腺增生、积乳囊肿、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纤维素瘤、乳腺癌等。这里主要讲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其发病原因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中医认为:情怀不畅,肝气不得正常疏泻而气滞血淤疾凝,冲任不调者,常有月经紊乱,面部色斑。现代医学认为:婚育、膳食、人生存的外环境和遗传因素是乳腺发病的主要原因。主要症状:是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起初为游漫性胀痛,触痛为乳房外上侧及中上部为明显,每月月经前疼痛加剧,行经后疼痛减退或消失。严重者经前经后均呈持续性疼痛。有时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处放射。六、乳 房 疾 病20 乳房疾病主要有乳腺增生、积乳囊肿、导管内乳头乳腺增生症分为三种类型:(1)、乳痛症:以乳房的周期性疼痛为特征,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经前症状明显,经后缓解。采用有疏肝理气功能的中药服用:逍遥丸、加味消遥丸 (2)、乳腺腺病:常为一侧乳腺出现局限性肿块伴疼痛,亦可双侧发病,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多发生在乳房外上象限,肿块较小,直径约l一3厘米,质坚不硬,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采用软坚散结疏肝理气的中药:乳癖消、乳安片、乳宁片、乳康片、乳块消、天冬素片、平消片、小金丸、乳核散结、消乳散结、肿节风、消肿片、逍遥丸、加味逍遥丸。21乳腺增生症分为三种类型:21 (3)、乳腺囊性增生病:表现为乳房肿块,可是单一较大的肿块,呈圆球形,表面光滑,为囊性或实性感。也可以表现为乳房多个囊性结节,约三分之一的病人早期可伴有疼痛及触痛。采用有疏肝理气,活血化淤和软坚散结之功效为一体的中药:乳癖消、乳安片、乳宁片、乳康片、乳块消、天冬素片、平消片、小金丸、乳核散结、消乳散结、肿节风、消肿片、逍遥丸、加味逍遥丸、血府逐瘀、桂枝茯苓。22 (3)、乳腺囊性增生病:22u表现: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u 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七、月 经 不 调23表现: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七、月 u主要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紊乱:1.不规则子宫出血:月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月经过少,经量及经期均少;月经频发即月经间隔少于25天;月经周期延长即月经间隔长于35天;不规则出血,可由各种原因引起,出血全无规律性。2.功能性子宫出血:指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由内分泌调节系统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是月经失调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3.绝经后阴道出血:指月经停止6个月后的出血,常由恶性肿瘤、炎症等引起。4.闭经:指从未来过月经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停止3个周期以上,前者为原发性闭经,后者为继发性闭经。24主要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紊乱:24u月经异常表现或并发其他症状的几种情况:1.痛经:月经期间合并下腹部严重疼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2.经前期综合征:少数妇女在月经前出现的一系列异常征象,如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抑郁、失眠、头痛、乳房胀痛等。多由于性激素代谢失调和精神因素引起。治疗以适当休息为主,必要时可用镇静及利尿剂,也可用孕激素、雄激素、溴隐亭等抗雌激素疗法。3.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等症状,双卵巢呈多囊性增大,可用激素手术治疗。4.绝经综合征:指部分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如性25月经异常表现或并发其他症状的几种情况:25u月经失调的治疗:1、西药治疗:为防止单独使用孕激素时引起出血过多,或使用雌激素时造成内膜过度增长,同时为了增加疗效,孕激素和雌激素常要联合应用。孕激素:黄体酮、甲地孕酮、炔诺酮雌激素:雌二醇、乙烯雌酚、尼尔雌醇26月经失调的治疗:262、中医治疗:中医将月经不调归纳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过多或月经过少。但临床上往往不是单纯一种症状出现,如月经过多常与月经先期并见,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并见。月经先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十余天)和月经过多:常由血热,热扰冲任,或气虚不能统摄血液,或肾虚冲任不固所致。属于血热者,又应区分实热、虚热。气滞血郁等引起。272、中医治疗:273、月经先期不调常见证型有:1.阳盛血热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多,色鲜红或紫红,伴有面赤,烦躁易怒,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宜清热凉血,用丹栀逍遥丸等。2.阴虚血热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不多,甚至减少,色鲜红质稠,伴有面潮红,手足心热,盗汗,心烦失眠,口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宜滋阴清热凉血。283、月经先期不调常见证型有:283.气虚不摄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多色淡,质清稀,伴有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治宜补气摄血,方用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等。4.肾虚不固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或多或少,色暗淡,质稀薄,伴有腰脊酸痛,腿脚无力,舌淡,脉细弱。宜补肾固冲,用龟鹿补肾丸等。293.气虚不摄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多色淡,质清稀月经后期(临床表现为月经推后7天以上)和月经过少:常由久病失血或产后耗伤精血,或脾虚营血虚少;或先天不足、多产房劳耗伤肾精,肾虚冲任未充;或月经过食生冷或感受寒冷,血为寒凝;精神抑郁,情志不畅。月经后期不调常见类型:1.血虚型月经不调: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宜补血益气,用乌鸡白凤丸、当归浸膏片、当归丸、八珍益母丸及其制剂、妇康宝口服液等。2.肾虚型月经不调: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宜补肾养血,方用左归丸等。30月经后期(临床表现为月经推后7天以上)和月经过少:常由久病失3.血寒型月经不调: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宜温经散寒调经,方用艾附暖宫丸、当归浸膏片、当归丸、加味当归丸等。4.气郁型月经不调: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少腹胀痛,乳胀胁痛,精神抑郁,舌正常或稍暗,脉弦涩。宜行气活血,方用逍遥丸、七制香附丸、舒肝颗粒等。5.血瘀型月经不调:月经周期错后,经期延长,月经持续七天以上或淋漓不净半月以内,月经量少,经色紫黑,有血块,小腹或两侧小腹疼痛拒按,或伴有经期头痛。宜用调经活血片、妇科调经片、益母草膏、颗粒等和当归丸。313.血寒型月经不调: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1、瘙痒处应避免过度搔抓、摩擦、热水洗烫等方式止痒,不用碱性强的肥皂洗浴,也不能用洗浴剂反复清洗外阴或冲洗阴道,而引起阴道PH改变,导致阴道正常菌群失调,从而破坏阴道酸性抗菌屏障,不滥用强刺激的激素类外涂药物;2、内衣应柔软松宽,以棉织品为好。避免羽绒、尼龙及毛织品衣服贴身穿戴,避免内裤与袜子同洗;3、平时注意保持外阴部位的清洁干爽,特别是在月经期间更要注意这一点,不穿化纤内裤及牛仔裤;妇 科 炎 症 预 防321、瘙痒处应避免过度搔抓、摩擦、热水洗烫等方式止痒,不用4、男性平时洗澡时,应将包皮翻转,洗净包皮囊内的包皮垢,是预防炎症的最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5、避免不洁性交;6、避免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阴道正常菌群失调;7、如果长期口服避孕药而导致阴道炎反复发作的应停用避孕药,改用其他方法避孕。334、男性平时洗澡时,应将包皮翻转,洗净包皮囊内的包皮垢,3(一)妇科炎症的生理原因1、女性外阴部位皮肤非常娇嫩,皮肤汗腺丰富,皱褶多,隐蔽不暴露,透气性差,最容易被病菌攻击。2、女性的生殖器、腹腔与外界是相通的,这是女性生殖器的独特之处,病菌可由阴道进入子宫。3、通常情况下,阴道内有大量的乳酸杆菌,它分解糖原产生乳酸,使阴道内呈酸性环境,不利于有害菌的生长,但在局部抵抗力下降时,有些病菌和病原体就会乘虚而入。4、阴道口与尿道口、肛门临近,受到尿液、粪便的污染,容易滋生病菌。5、由于月经、妊娠等原因,子宫颈长期浸泡于刺激性的分泌物中,上皮脱落,容易导致宫颈内膜褶皱以及腺体内多种病原体潜藏其中。妇科炎症常见原因34(一)妇科炎症的生理原因1、女性外阴部位皮肤非常(二)妇科炎症的病理原因:1、经期不注意卫生:使用不洁卫生垫,经期性生活等。2、宫腔手术操作消毒不严。3、人流、分娩等妇科手术对宫颈及阴道造成损伤,引发感染。4、女性外阴和阴部粘膜是参与性活动的重要器官,性生活会对局部组织产生损伤或交叉感染。35(二)妇科炎症的病理原因:1、经期不注意卫生:使用不临床中,有80的病人是在洗澡或更衣时无意发现的,等到出现症状再就诊时大多已处于、期;有的乳腺癌患者就诊时已经失去了根治的希望。如果早期发现期乳癌,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一、乳腺炎:A、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一般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初产妇的哺乳期。由于哺乳方法不当、乳汁流出不畅,乳腺导管堵塞等情况下最易发生乳汁淤积,造成细菌繁殖;或在乳头破裂、乳头畸形或乳头外伤的情况下,细菌可从乳头逆行进入乳房而扩散至乳腺,引起感染。乳 腺 病36 临床中,有 80 的病人是在洗澡或更衣时无意发现的B、慢性乳腺炎:一是急性乳腺炎失治误治,如抗生素使用不当等;二是发病开始即是慢性炎症过程,多因排乳不畅乳汁淤积形成硬结。其特点是起病慢,病程长,不易痊愈,经久难消;乳房内可触及肿块,以肿块为主要表现,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有压痛感,可以与皮肤粘连,肿块不破溃,不易成脓也不易消散;乳房局部没有典型的红肿热痛现象,发热、寒颤、乏力等全身症状不明显。37B、慢性乳腺炎:一是急性乳腺炎失治误治,如抗生素女性从20岁开始就应该每3年做一次正规的乳房检查,从40岁开始则需要每年检查一次。检查手段包括乳房X光片、核磁共振和超声波检查。此外,建议从20岁开始,每月做一次自我检查。女性应该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同时少喝酒,多吃水果、蔬菜、胡萝卜素及全麦食品,摄取足够的叶酸、维生素D和钙,少吃脂肪,以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38 女性从 20 岁开始就应该每 3 年做一次正自我检查步骤:1、目测:站在镜子前,双臂下垂,观察乳房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2、双臂上举,做同样的观察。若两侧乳房不对称,就应引起注意。3、双手置于胯骨上,用力使胸肌收缩,同时弯下腰,如果感觉乳房吃紧,那就可能有肿瘤。4、躺卧进行触摸检查:在肩膀下垫一个枕头或毛巾,手臂伸直,使乳房组织充分伸展,用三根手指触摸整个乳房,连腋窝和锁骨附近也不能忽略,如果觉得有硬块或者厚度有变化,就应该进行进一步的检查。39自我检查步骤:39 二、乳腺增生:多发生于中年妇女,常在乳房内有多个大小不等而较硬的不规则结节,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患者常感乳房疼痛,月经前症状加重,是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临床上以乳腺肿块,疼痛及月经不调为特点。现代医学认为与内分泌紊乱,卵巢功能失调有关。三、乳腺纤维瘤:为乳房内最常见的肿瘤,多见于青年女性,与体内雌激素过高有关,可发生在一侧或两侧乳房内,一般为单发性。肿块为卵圆形或圆形,表面光滑,质地中等硬度,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肿块易被推动。目前治疗多为手术治疗,但多不能被青年女性所接受,主要是手术虽切除了局部的肿瘤,体内的内分泌失调却并未得以纠正,故易复发,其次是给乳房上留下斑痕。四、乳癌:是发生在乳房内最多的恶性肿瘤,早期为无痛性单发的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组织界限不清,不易被推动。早期无自觉症状,多数被患者无意中发现。乳癌肿块增大时,则与皮肤粘连,局部皮肤可凹陷,呈橘皮样。癌肿侵犯乳管时,可使乳头回缩。40 二、乳腺增生:多发生于中年妇女,常在乳房内有多个乳癌临床表现:90%患上乳癌的妇女,首先会发觉乳房出现无痛、单发的小肿块,肿块质硬,表现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自我检查乳房:首先应熟悉乳房在每月不同时间的感觉,并在冲凉时经常抚摸乳房,当乳房有不寻常的变化时,你会很快地感觉得到,如果你的乳房有任何不寻常的东西,应立即看医生。41乳癌临床表现:41(一)、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见于产后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最为常见。急性乳腺炎的发病,除了产后全身抵抗力下降或因情绪波动、饮食不节等因素可影响人体抗病能力外,有以下两方面原因:1、乳汁淤积有利于入侵的细菌生长繁殖。原因:乳头发育不良(过长或内陷)妨碍哺乳。乳汁多或婴儿吸乳量少,以致乳汁不能完全排空。乳管不通,影响排乳。42(一)、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2、细菌入侵:乳头皮肤破损,细菌沿淋巴管入侵是感染的主要途径,婴儿含乳头而睡或婴儿患有口腔炎而吸乳,也有利于细菌直接入侵乳管。临床表现:早期感觉乳房肿胀和疼痛,伴发热,可见皮肤发红,轻度压痛的硬块,以后随炎症的发展病情加重,腑窝淋巴结肿大、触痛,白细胞计数升高,晚期形成脓肿。3、预防:(1)保持乳头清洁:哺乳前后应用温水清洗乳头。(2)防止乳汁郁积:定时援乳,每次援乳时乳汁应全部排空,如有郁积,应及时挤、吸出。(3)局部进行热敷:热水袋,热毛巾(每次20分钟左右)利于早期炎症的消散。(4)抗菌药物控制感染432、细菌入侵:乳头皮肤破损,细菌沿淋巴管入侵是感染的主要途 (二)、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发生于乳腺的一种良性疾病,表现为乳房内条索状、片块状或囊性结节。乳腺增生结节一般质地较软或中等,伴有压痛,活动较好,边界清楚,常随月经周期或情绪而发生变化,其肿物大小短期内无增大趋势。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以乳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和接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的总称。本病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国内30岁以上妇女患病率为38、6%-49、3%,40-49岁为发病高峰,其癌变率大约为20%左右,被认为是癌前病变。44 (二)、乳腺增生:44乳腺增生临床表现:(1)乳房疼痛:一般或两侧乳房胀痛,刺痛或隐痛不适,疼痛严重不可触摸、行走,疼痛以乳房肿快为主,可向腋窝、胸胁、肩背、上肢放射,也有的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瘙痒,疼痛随着情绪与月经周期变化而波动,常于月经前或生气时,郁闷时加重,月经来潮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2)乳房肿块:一侧或双侧乳房,单个或多个肿块,好发于乳房的外上方,呈片块状节状,颗粒状或条索状,以片块状多见,肿块边界不清,中等或稍硬,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有触痛,肿块大小不一,小者如砂粒,大者可超过3-4CM。乳房肿块在月经前增大,月经来潮后缩小变软。(3)伴随症状:病人常感觉情绪不畅或心烦易怒,可兼见痛经,月经前后不定期等,少数患者乳头溢出棕色或淡黄色液体。45乳腺增生临床表现:4546谢 谢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