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内分泌基础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0914766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科内分泌基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妇科内分泌基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妇科内分泌基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科内分泌基础妇科内分泌基础妇科内分泌基础目录一、生殖轴二、青春期激活三、月经周期四、绝经妇女的激素变化目 录一、生殖轴生殖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这三级结构形成了一个功能中心,使生殖活动维持正常生 殖 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这三级结构形成下丘脑-垂体l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发生功能联系l下丘脑的一些神经元既能分泌激素(神经激素),又保持典型神经细胞的功能。l能分泌肽类激素的神经分泌细胞称为肽能神经元。下丘脑-垂体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发生功能联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LRH)是十肽激素,其化学结构为:(焦)谷-组-色-丝-酪-甘-亮-精-脯-甘-NH2促进性腺垂体合成与释放促性腺激素。下丘脑释放GnRH的特脉冲式释放,因而造成血中LH与FSH浓度也呈现脉冲式波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促性腺激素 FSH:糖蛋白激素分子量33000 刺激卵泡发育最主要的激素、促进雌激素的分泌 LH:糖蛋白激素分子量28000刺激排卵、维持黄体功能,促进雌孕激素的分泌促性腺激素 FSH:性激素的合成卵巢在FSH和LH的作用下分泌甾体类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 胆固醇孕烯醇酮17-羟孕烯醇酮孕酮17-羟孕酮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睾酮雌二醇雌酮5途径4途径性激素生物合成途径性激素生物合成途径性激素的合成卵巢在FSH和LH的作用下分泌甾体类激素雌激雌激素的产生胆固醇胆固醇雄烯二酮雄烯二酮睾酮睾酮雄烯二酮雄烯二酮睾酮睾酮雌酮雌酮雌二醇雌二醇芳香化酶芳香化酶卵泡膜细胞颗粒细胞LHLHFSHFSH雌激素合成的两种细胞两种促性腺激素学说雌激素合成的两种细胞两种促性腺激素学说雌激素的合成:由卵巢的卵泡膜细胞与颗粒细胞在FSH和LH的共同作用下完成。雌激素雌激素的产生胆固醇雄烯二酮睾酮雄烯二酮睾酮雌酮雌二醇芳香化酶女性一生雌激素水平的改变女性一生雌激素水平的改变雌激素的代谢在育龄期,卵巢合成和分泌的雌二醇(E2)占全身总量的95%血中70%雌二醇与SHBG结合,25%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其余为游离型;雌二醇和孕酮主要在肝降解,雌三醇是雌二醇主要代谢产物雌三醇亦有雌激素作用,其作用强度远小于雌二醇但大于雌酮代谢产物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随尿排出体外雌激素的代谢在育龄期,卵巢合成和分泌的雌二醇(E2)占全身总雌激素的生殖作用(1)促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血液循环增加,促使维持子宫发育,增加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使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发生周期性的增生、修复,形成女性特有的月经周期。使宫颈口松弛,宫颈粘液分泌增加,稀薄,易拉成丝状,对精子通过很有好处在临床上,一些女性阴道干涩,常常是雌激素低下的表现在排卵期,由于雌激素的作用,阴道分泌物常常显著增加,并出现拉丝现象雌激素的生殖作用(1)促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血液循环增加,雌激素的生殖作用(2)卵巢: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输卵管:促进肌层发育及上皮的分泌活动,并可增加输卵管肌肉的节律性收缩振幅,有利于精子与卵子的运行。阴道上皮: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粘膜变厚,增加细胞内的糖原合成,使阴道维持酸性环境促进外生殖器的发育雌激素的生殖作用(2)卵巢: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雌激素的生殖作用(3)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促进乳腺发育使全身脂肪和毛发分布具有女性特征,音调较高骨盆宽大,臀部肥厚。雌激素的生殖作用(3)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雌激素的非生殖作用(1)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钠、水潴留,降低总胆固醇、-脂蛋白、胆固醇与磷脂比例(有利于防止冠状动脉硬化症刺激成骨细胞的活动,而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加速骨的生长,促进钙盐沉积,并能促进骨骺软骨的愈合雌激素的非生殖作用(1)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雌激素的非生殖作用(2)皮肤雌激素能使真皮增厚,结缔组织内胶原分解减慢使表皮增殖,弹性及血供改善神经系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存活与再生促进神经胶质细胞发育及突触的形成促进乙酰胆碱、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合成雌激素的非生殖作用(2)皮肤雌激素的全身作用雌激素的全身作用骨骼骨骼大脑大脑大脑大脑眼睛眼睛眼睛眼睛牙齿牙齿牙齿牙齿血管舒缩症状血管舒缩症状血管舒缩症状血管舒缩症状 心脏心脏心脏心脏乳房乳房乳房乳房尿道尿道尿道尿道结肠结肠结肠结肠皮肤皮肤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存在于的表达存在于的表达存在于的表达存在于全身几乎所有全身几乎所有全身几乎所有全身几乎所有组织中,对全组织中,对全组织中,对全组织中,对全身所有系统都身所有系统都身所有系统都身所有系统都有作用有作用有作用有作用雌激素的全身作用骨骼大脑眼睛牙齿血管舒缩症状 心脏乳房尿道结孕激素代谢孕酮在血中约有48%与CBG结合,约有50%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其余为游离型,主要在肝降解孕二醇是孕酮的主要降解产物。代谢产物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随尿排出体外孕激素孕激素代谢孕激素孕激素的生殖作用(1)孕酮受体含量受雌激素调节,其绝大部分作用都必须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促使在雌激素作用下增生的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并发生分泌期的变化,有利于孕卵着床在子宫腔的生存和着床。着床后促进子宫基质细胞转化为蜕膜细胞孕激素的生殖作用(1)孕酮受体含量受雌激素调节,其绝大部分作孕激素的生殖作用(2)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对催产素的敏感性,防止子宫收缩,保持胚胎生长的环境使宫颈粘液减少而变稠,粘蛋白分子弯曲,交织成网,使精子难以通过。输卵管: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阴道上皮: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孕激素主要促进乳腺腺泡发育,并在妊娠后为泌乳作用好准备孕激素的生殖作用(2)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孕激素的非生殖作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女性基础体温在排卵前先出现短暂降低而在排卵后升高0.5左右,并在黄体期一直维持在此水平上临床上常将这一基础体温的双相变化,作为判定排卵的标志之一代谢作用:促进水钠排泄孕激素的非生殖作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反馈调节雌激素孕激素抑制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反馈调节雌激素孕激素抑制素青春期激活(1)青春期是一个引起丰富的生理和心理改变的成熟过程是渐进发生的包括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活相关并最终导致生育能力完善的一系列生理和生化改变 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释放增加第二性征发育以乳房和阴毛的发育为标志性腺发育成熟,具备生育能力身体的快速生长及丰富的心理变化青春期激活(1)青春期是一个引起丰富的生理和心理改变的成熟过青春期激活(2)肾上腺皮质功能出现先于性腺功能出现几年(岁),雄烯二酮、脱氢表雄酮、硫酸脱氢表雄酮95的女孩青春期的发动年龄在913岁之间猝长的年龄发生的较男孩早,完成较快青春期第一个内分泌临床体征是LH、FSH的分泌增加及伴随的性激素分泌增加青春期激活(2)肾上腺皮质功能出现先于性腺功能出现几年青春期激活(3)青春期发动的促性腺激素分泌首先表现为夜间分泌明显增加,到青春期后期分泌增加到没有昼夜之分促性腺激素分泌的频率几乎没有变化,主要是幅度的改变促性腺激素是GnRH刺激所致青春期发动的机制尚不清楚青春期激活(3)青春期发动的促性腺激素分泌首先表现为夜间分泌月经月经: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月经周期被划分3个阶段:卵泡期:一批新卵泡被征集、生长最后发育成为成熟卵泡排卵期:l卵母细胞最后发育成熟并发生排卵黄体期:黄体形成,并产生和分泌性激素为着床做准备月经月经: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月经的成分血成分:70来自血管出血5来自细胞渗出25来自静脉破裂回流细胞成分:内膜组织碎片,血管与基质组织液月经的成分血成分:内膜出血机制血管收缩假说(Vasoconstrictor Hypothesis)Markee的研究(1940):出血改变主要在内膜层血管收缩物质前列腺素内皮素炎性假说(Inflammation Hypothesis)Finn(1986)在80年代中期提出炎症的特征:组织水肿,募集炎性细胞到局部与释放炎性前细胞活素月经出血是炎症过程内膜出血机制血管收缩假说(Vasoconstrictor H月经周期中基础体温、激素水平与子宫内膜的周期变化月经周期中基础体温、激素水平与子宫内膜的周期变化生殖轴的功能与调节月经周期一般2435天,月经期的第1天被称为月经周期的第1天。月经的发生标志着子宫内膜周期的结束,但是FSH已经于月经前的1或2天开始升高。月经周期的长短主要由卵泡期的长短来决定,因为黄体期是固定的,一般为14天生殖轴的功能与调节月经周期一般2435天,月经期的第1天被月经周期中卵巢功能的周期性变化(1)生育期每个月发育一批卵泡,经过征募、选择、其中只有一个卵泡可以发育成熟,并排出卵母细胞始基卵泡窦前卵泡窦状卵泡排卵前卵泡排卵黄体黄体退缩卵泡腔月经周期中卵巢功能的周期性变化(1)生育期每个月发育一批卵泡月经周期中卵巢功能的周期性变化(2)其余的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通过细胞凋亡机制而自行退化,称卵泡闭锁。妇女一生中一般只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黄体: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形成许多皱褶,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向内侵入,周围有结缔组织的卵泡外膜包围,共同形成黄体黄体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在LH排卵峰的作用下进一步黄素化,分别形成颗粒黄体细胞和卵泡膜黄体细胞月经周期中卵巢功能的周期性变化(2)其余的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卵母细胞排出、受精及转运卵巢子宫输卵管卵母细胞排出、受精及转运卵巢子宫输卵管月经周期中卵巢功能的周期性变化(3)排卵后7-8日(相当于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黄体体积和功能达到高峰。黄体在排卵后9-10日开始退化,黄体功能限于14日月经周期中卵巢功能的周期性变化(3)排卵后7-8日(相当于月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激素变化卵泡期黄体期月经增生期分泌期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激素变化卵泡期黄体期月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子宫内膜分基底层和功能层基底层不受月经周期中的激素的影响功能层呈现周期性变化,月经期坏死脱落共分为增生期、分泌期、月经期增生期: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成增生状态分泌期:黄体形成后,在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呈分泌反应月经期:雌孕激素水平下降,组织变性坏死剥脱,变性坏死的内膜与血液相混排出,形成月经血。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子宫内膜分基底层和功能层阴道粘膜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月经周期中阴道粘膜的周期性变化排卵前,阴道上皮在雌激素作用下阴道上皮增厚底层细胞增生,逐渐演变成中层与表层细胞,使,表层细胞出现角化细胞内富含糖原糖原经阴道杆菌的作用分解成乳酸排卵后表层细胞脱落阴道粘膜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月经周期中阴道粘膜的周期性变化雌激素与阴道上皮正常雌激素水平正常雌激素水平正常雌激素水平正常雌激素水平雌激素缺乏雌激素缺乏雌激素缺乏雌激素缺乏雌激素与阴道上皮正常雌激素水平雌激素缺乏宫颈粘液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月经周期中宫颈粘液的周期性变化宫颈腺细胞分泌宫颈粘液月经净后,量很少,随着雌激素水平的升高排卵期分泌量增加,粘液稀薄、透明、拉丝度大排卵后,孕激素的作用,分泌量减少,质地粘稠,拉斯度差宫颈粘液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月经周期中宫颈粘液的周期性变化宫颈黏液羊齿结晶宫颈黏液羊齿结晶卵原细胞卵母细胞出生青春期绝经数目(百万卵原细胞的发生孕周卵巢内卵泡数目的变化卵原细胞卵母细胞出生青春期绝经数目(百万卵原细胞孕周卵巢内围绝经妇女的激素变化(1)雌激素: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绝经过渡期早期雌激素水平呈波动状态整个绝经过渡期雌激素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只是在卵泡停止生长发育时,雌激素水平才下降绝经后卵巢不再分泌雌激素孕酮:绝经过渡期卵巢尚有排卵功能,但因卵泡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导致孕酮分泌减少。绝经后无孕酮分泌。围绝经妇女的激素变化(1)雌激素: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围绝经妇女的激素变化(2)雄激素:绝经后雄激素来源于卵巢间质细胞及肾上腺,总体雄激素水平下降。促性腺激素:绝经过渡期FSH水平升高,呈波动型,LH仍可在正常范围,但FSH/LH仍1.绝经后垂体释放FSH和LH增加,FSH升高较LH更显著,FSH/LH1,绝经后2-3年达最高水平,约持续10年,然后下降。围绝经妇女的激素变化(2)雄激素:绝经后雄激素来源于卵巢间质围绝经妇女的激素变化(3)催乳激素:绝经过渡期由于雌激素具有肾上腺能耗竭剂的功能,可抑制下丘脑分泌催乳激素抑制因子(PIF),使催乳激素水平升高。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下丘脑分泌PIF增加,使催乳激素浓度降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绝经后GnRH的分泌增加,与LH相平衡。围绝经妇女的激素变化(3)催乳激素:绝经过渡期由于雌激素具有围绝经妇女的激素变化(4)抑制素:抑制素通过反馈抑制垂体FSH和GnRH对自身受体的升调节,使抑制素水平与FSH水平呈负相关。围绝经期妇女血抑制素浓度下降,较雌二醇下降早且明显,可能成为反映卵巢功能衰退敏感的指标。绝经后卵泡抑制素极低,而FSH升高。围绝经妇女的激素变化(4)抑制素:抑制素通过反馈抑制垂体FS围绝经期的临床表现表现为月经紊乱及一系列雌激素下降引起的相关症状。月经紊乱:是绝经过渡期的常见症状,半数以上妇女出现2-8年无排卵性月经,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则、持续时间长及月经量增加。对于围绝经期出现异常出血者,应取子宫内膜活检以排除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等恶性病变。围绝经期的临床表现表现为月经紊乱及一系列雌激素下降引起的相关雌激素减少的相关症状(1)血管舒缩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使雌激素下降的特征症状。其特点是反复出现短暂的面部和颈部皮肤阵阵发红,伴有轰热,继之出汗。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3分钟,症状轻者每日发作数次,重者十余次或更多,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精神神经症状:主要包括情绪、记忆及认知功能症状。围绝经期妇女往往出现激动易怒、焦虑不安或情绪低落、抑郁寡欢、不能自我控制等情绪症状。记忆里减退及注意力不集中也较常见。雌激素减少的相关症状(1)血管舒缩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使雌雌激素减少的相关症状(2)泌尿生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萎缩症状,出现阴道干燥、性交困难及反复发生的阴道炎,排尿困难、尿急及反复发生的尿路感染。尿道缩短,粘膜变薄,括约肌松弛,常有张力性尿失禁。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及脑血管病变。绝经后妇女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高血压和脑出血,绝经后妇女冠心病发生率及并发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也随年龄而增加。骨矿含量改变及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可引起骨骼压缩、身材变矮,严重者可致骨折,常见于桡骨远端、股骨颈、锥体等部位。雌激素减少的相关症状(2)泌尿生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谢 谢!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