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文言文复习ppt-人教版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0913447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文言文复习ppt-人教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七上文言文复习ppt-人教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七上文言文复习ppt-人教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上文言文复习七上文言文复习七上文言文七上文言文_ 怎样积累文言词语、翻译文言语怎样积累文言词语、翻译文言语句句 主讲人:湖北麻城市华英学校叶桂芝主讲人:湖北麻城市华英学校叶桂芝七上文言文复习七上文言文_ 鹬蚌相争鹬蚌相争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蚌亦谓鹬曰: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河蚌刚刚爬上河滩张开壳儿晒太阳,一只鹬鸟扑过来啄它的肉。蚌灵敏地合扰自己坚硬的壳,把鹬鸟尖尖的长嘴紧紧夹住。鹬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就要渴死饿死!”鹬和蚌谁也不肯让谁。结果都被渔夫毫不费力地抓住了。【寓意】鹬蚌相争鹬蚌相争讲的是鹬与蚌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讲的是鹬与蚌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从中获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渔人从中获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一步海阔天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地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空,一味地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鹬蚌相争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理解文言字词,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识别通假字;归纳文言词语解释的方法;2.掌握文言句子的几种特殊形式,把省略句中省略的词语补充起来,把颠倒的词序转换过来;3.翻译文言句式,归纳文言句式翻译的方法。4.通过练习,巩固学过的知识,能举一反三,形成阅读古文的能力。学习目标:1.理解文言字词,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词类考点解析:考点解析:命题人常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命题人常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文言语句来让考生解释、翻译,同时现象的文言语句来让考生解释、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中考阅卷的采分点。也将其列为中考阅卷的采分点。语法现象:语法现象:1.1.积累性的积累性的实词:实词:重要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重要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虚词: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重要虚词、固定结构2.2.规律性的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各类句式词类活用、各类句式考点解析:语法现象:1.积累性的实词:重要实词、通假字、词类检查导学稿的完成情况看谁完成得最好!考一考考一考考一考悟词性(1)项项为之强为之强 (2)鹤鹤唳唳云端云端(3)以土以土砾砾凸者凸者为丘为丘(4)兴兴正浓正浓(5)学而学而时时习之习之(6)不亦不亦说说乎乎项:颈,脖子项:颈,脖子。唳:鸟鸣唳:鸟鸣。砾:瓦砾、小石块。砾:瓦砾、小石块。兴:兴趣兴:兴趣 时:按一定的时间。时:按一定的时间。说:通说:通“悦悦”,愉,愉快快。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1)项为之强项:颈,脖子。唳:鸟鸣。砾:瓦砾、小石块(7)人不知而不人不知而不愠愠(8)与朋友交而不与朋友交而不信信乎乎(9)学而不思则学而不思则罔罔(10)思而不学则思而不学则殆殆(11)然后知松柏之后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凋也也(12)路转溪头忽路转溪头忽见见愠:生气,发怒愠:生气,发怒信:真诚,诚实信:真诚,诚实殆:有害殆:有害凋:凋谢凋:凋谢见:通见:通“现现”,出,出现现 罔:迷惑。意思是感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到迷茫而无所适从(7)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发怒信:真诚,诚实殆:有害凋(13)相相顾顾惊疑惊疑(14)始始悟悟为山市为山市(15)历历历历在目在目(16)逾时逾时,楼渐低,楼渐低(17)白雪纷纷何所白雪纷纷何所似似(18)未若柳絮未若柳絮因因风起风起。顾:看顾:看悟:明白悟:明白逾时:过了一逾时:过了一会儿会儿历历:清楚的样子历历:清楚的样子 似:像似:像 因:趁因:趁(13)相顾惊疑。顾:看悟:明白逾时:过了一会儿历历:清楚的(19)陈太丘与友陈太丘与友期期行行(20)下车下车引引(21)果大果大亡亡其财其财(22)居居数月数月(23)其马其马将将胡骏马而归胡骏马而归(24)父子相父子相保保期:约定期:约定引:拉引:拉亡:丢失亡:丢失居:经过居:经过将:带领将:带领保:保全保:保全(19)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引:拉亡:丢失居:经过将:带领2 2、通假字、通假字.项为之项为之强强(jingjing).学而时习之不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说乎(乎(yuyu).诲诲女女知之乎(知之乎(rr).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知也(也(zhzh).一切一切乌乌有有.裁裁如星点如星点.尊君在尊君在不不(fufu)强强僵僵 僵硬僵硬说说悦悦 高兴高兴 喜悦喜悦女女汝汝 你你知知智智 聪明聪明 智慧智慧乌乌无无裁裁才才不不否否2、通假字强僵僵硬说悦高兴喜悦女汝你名词当动词,用鞭子打名词当动词,用鞭子打 名词作状语,按一定的时间名词作状语,按一定的时间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有道德才能的人形容词作名词,有道德才能的人 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形容词作动词,降低形容词作动词,降低形容词作动词,以形容词作动词,以为耻为耻。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指着指着(1)鞭)鞭数十数十(2)传)传不习乎不习乎(3)学而)学而时时习之习之(4)见)见贤贤思齐焉思齐焉(5)窗扉皆)窗扉皆洞洞开开(6)楼渐)楼渐低低(7)层层)层层指指数数(8)不)不耻耻下问下问 4看词性词类活用现象把握名词当动词,用鞭子打名词作状语,按一定的时间动词作名词5 5、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v君子君子 古义:古义:今义今义:v可以可以 古义:古义:今义:今义:v是是 古义:古义:今义今义:v已已 古义:古义:今义今义:道德上有修养的道德上有修养的 人人 (不亦君子乎)(不亦君子乎)对人的敬称对人的敬称凭借某种条件去做凭借某种条件去做(可以为师矣)(可以为师矣)表示允许或能够表示允许或能够这,这样这,这样 (知知不知,是知也不知,是知也)表示肯定判断表示肯定判断。停止停止 (死而后已)(死而后已)已经已经5、古今异义词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不亦君子乎)对词 古义 今义满足满足讨厌学而不厌厌与儿女儿女讲论 子侄辈子侄辈6 6、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危楼危楼:指数:指数:或:或:“高楼高楼”;“指着数指着数”;“有的,有的人有的,有的人”子女子女“不安全的楼房不安全的楼房”“数学和经济学名词数学和经济学名词”“或者,选择连词或者,选择连词”词古义今义满足讨厌学解释实词解释实词方法归纳方法归纳:(1)“换”字法。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把古词替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短语。1.(2)“加”字法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2.2.加字法加字法如:能如:能 张张 目目 对对 日。日。能能 张张 眼眼 对对 太太 够够 大大 睛睛 着着 阳。阳。换字法换字法如:昂如:昂 首首 观观 之。之。抬头抬头 看看 它们它们。文言文(多单音词)现代汉语(多双音词)文言文(多单音词)现代汉语(多双音词)解释实词方法归纳:(1)“换”字法。换,就是替换,用现代方方法法归归纳纳:文文言言实实词词理理解解,主主要要指指一一词词多多义义、古古今今异异义义、通通假假字字、词词类类活活用用等等实词,这些词都有可识记的内在规律。实词,这些词都有可识记的内在规律。实词主要有四种现象:实词主要有四种现象:1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2.古今异义古今异义3 通假字通假字4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方法归纳:文言实词理解,主要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2.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3.动词活用作名词。动词活用作名词。4.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5.使动用法使动用法。6.意动用法。意动用法。词类活用主要有六种现象词类活用主要有六种现象:1.名词活用为动词。词类活用主要有六种现象:文言实词现象我能举一反三:文言实词现象我能举一反三:文言实词现象我能举一反三:考考 考考 你你辨用法主要虚词用法的把握考考文言虚词积累:之之:1 故时有物外故时有物外之之趣趣 2 昂首观昂首观之之 3 然后知松柏然后知松柏之之后凋也后凋也 4 必备必备之之物物 6送孟浩然送孟浩然之之广陵广陵 7 何陋何陋之之有有 8 马马之之千里者千里者 9 怅恨久怅恨久之之 小组合作代代“他们他们”,指,指“夏夏蚊蚊”动词:到动词:到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的标志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音节助词,无义音节助词,无义用在主谓之间取独用在主谓之间取独助词:的助词:的文言虚词积累:之:1故时有物外之趣小组合作代“他们”而:1学而而时习之。2温故而而知新。3见不贤而而内自省也。4择其善者而而从之5死而而后已。6有一言而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7人不知而而不愠。8为人谋而而不忠乎9学而而不思则罔10任重而而道远。11暮而果大亡其财表承接承接。不译,或译为“然后”表转折转折。可译为“却”或“可是”、“但是”表并列并列。“而且”、“并且”表修饰,不译表修饰,不译而:1学而时习之。表承接。不译,或译为“然后”表转折虚词解释方法归纳:虚词解释方法归纳:之:之:而:而:虚词解释方法归纳:之:(1)译为“的”;(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句子成为短语;不译(3)音节助词无义;不译不译(4)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2、动词“到”3代词可以为:他(他的)他们他们;它、(它们)1 助助词词之:(1)译为“的”;1助词而而1 1 表表并列并列。“而且而且”、“并且并且”2 表承接承接。不译,或译为“然后”3 表转折转折。可译为“却”或“可是”、“但是”4 表修饰表修饰 不译不译文言虚词解释我还有疑问:而表并列。“而且”、“并且”文言虚词解释我还有疑问:2。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例“然则”:换成“既然这样,那么”;“何以?”换成“根据什么”。学习文言虚词,要注意培养辨析文言虚词的能力,注重积累,强调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1).记住基本意义和主要用法;(2).积累典型例句;(3).总结虚词用法的一般规律.2。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例“然则”:小组合作探究文言句式翻译有妙招小组合作探究(1 1)心心之所向,则之所向,则或或千或百千或百,果然果然鹤也。鹤也。(2 2)蹲)蹲其其身,使身,使与与台齐。台齐。(3 3)神神游其中,游其中,怡然怡然自得。自得。(4 4)见二虫)见二虫斗斗草间。草间。(5)私拟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作群鹤舞于空中 我心里暗暗把它们比作一群鹤在空中飞舞我心里暗暗把它们比作一群鹤在空中飞舞7.7.7.7.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想一想该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想一想该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想一想该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想一想该怎样翻译怎样翻译怎样翻译怎样翻译。在心里想象,那么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在心里想象,那么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在心里想象,那么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在心里想象,那么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了鹤。变成了鹤。变成了鹤。变成了鹤。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与花台平齐。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与花台平齐。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与花台平齐。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与花台平齐。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安适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安适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安适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安适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看见二只虫子在草间争斗。看见二只虫子在草间争斗。看见二只虫子在草间争斗。看见二只虫子在草间争斗。(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7.联系上下文,v(6)学而)学而时时习之,不亦说乎习之,不亦说乎v 经常复习所学的知识,不是很快乐的吗?说,经常复习所学的知识,不是很快乐的吗?说,通悦,愉快。通悦,愉快。v(7)温)温故故而知而知新新v 复习旧知识,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感悟。复习旧知识,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感悟。v(8)学而不思则)学而不思则罔罔,思而不学则,思而不学则殆殆v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思考而不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思考而不学习也是有害的。学习也是有害的。v(9)士不可以不)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v 有抱负(有地位)的人要心胸宽阔,坚强勇有抱负(有地位)的人要心胸宽阔,坚强勇敢。敢。v(10)己)己所所不不欲欲,勿,勿施施于人于人 v 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v(11)吾)吾日日三省吾身三省吾身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3)既而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风定天清,一切乌有(14)未若柳絮未若柳絮因因风起风起 一会儿风停天清,所有的影像都没有了,一会儿风停天清,所有的影像都没有了,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 (15)与人)与人期期行相行相委委而去而去(16)过过中不至,太丘中不至,太丘舍去舍去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丢下别人走了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丢下别人走了过了正午不见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过了正午不见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13)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一会儿风停天清,观句式观句式-特殊句式的归纳,特殊句式的归纳,翻译方法我有妙招:翻译方法我有妙招:1.判断句判断句 2.被动句:被动句:v3省略句:省略句:v4倒装句倒装句 v5固定结构:固定结构:盖一癞虾蟆盖一癞虾蟆 果然鹤也果然鹤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为所”或或“为为所所”表被动表被动)可以为师矣(可以为师矣(“以以”后省略宾语后省略宾语“之之”,他们,他),他们,他)仁以为己任。仁以为己任。(介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即即“以仁为己任以仁为己任”。不亦不亦乎?:不也是乎?:不也是吗?吗?不不乎?:是不是乎?:是不是呢?呢?以以为为:把:把当作当作“也也”:“是是”观句式-特殊句式的归纳,文言句式翻译我总结出新方法:文言句式翻译我总结出新方法:文言句式翻译我总结出新方法:v翻译的程序翻译的程序 、先、先读懂原文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翻译句子。下文翻译句子。、分析原文、分析原文句式句式的特点。的特点。、进行初步的、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对文句中一些、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如各种修辞、文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的处理。、按照、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表达出来。6、查对字词的落实,誊写到答案卷上。查对字词的落实,誊写到答案卷上。翻译的程序句子翻译的原则:句子翻译的原则:v1 严复:信、达、雅严复:信、达、雅v信:忠实原文,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信:忠实原文,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 v达:畅达、顺达达:畅达、顺达v雅:符合书面语的习惯,语句优美雅:符合书面语的习惯,语句优美v2 二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句顺。翻译二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句顺。翻译时要做到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贯。句子翻译的原则:1严复:信、达、雅v“字字落实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v“文从句顺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字字落实”:v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文言文翻译的方法v对、换、调、留、增、对、换、调、留、增、删删 字字落实留、删、换,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增、连文从句顺调、增、连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文言翻译文言翻译的手段的手段文言文的翻译有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直译和和意译意译两种。翻译时必须遵循两种。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的原则。所谓直译,就是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所谓直译,就是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力求和原文一致。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不足之处是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句也不够通顺。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句也不够通顺。直译:直译:意译:意译:所谓意译,是指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所谓意译,是指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文言翻译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变单音节词为双音词。例如:1)见藐小物,必细查其纹理。译文: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仔细观察它身上的线条纹理。在“对”的时候要找准、译准句中的关键词。所谓关键词,就是指那些重要的实词、虚词和标志句性的词语,即考试中的“给分点”。方法总结:方法总结:对对:就是对译,逐字逐留 人名、地名、年号、国号、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均保庙号、谥号、书名、物名均保留不译留不译 ;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的词语可保留。方法总结:方法总结: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均留 人名、地名、年号、国号、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均保庙号、谥号、书名、物名均保留不译留不译 ;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的词语可保留。方法总结:方法总结: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均删删 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 ,如如发语词、某些关联词、部分结构助发语词、某些关联词、部分结构助词等词等 ,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一个、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方法总结:方法总结:删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如发语词、某些关联词、补补 古汉语较简约,省略现象是普遍的。古汉语较简约,省略现象是普遍的。句子省略的部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句子省略的部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在翻译时,定语等;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在翻译时,一定要补出来,以便使上下文能够衔接。一定要补出来,以便使上下文能够衔接。方法总结:方法总结:补古汉语较简约,省略现象是普遍的。句子省略的部调调 把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把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互文见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互文见义句等,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义句等,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方法总结:方法总结:调把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把文言词换成现代词把文言词换成现代词 (把单音词换成双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音词 ,词类活用换成活用后的字,通假字换成词类活用换成活用后的字,通假字换成本字本字,各种习惯语、现已不用的词或固定结构各种习惯语、现已不用的词或固定结构等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替换。等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替换。)换换方法总结:方法总结:把文言词换成现代词(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留留换换补补调调删删对对留换补调删对 人名、地名、年号、国号、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庙号、谥号、书名、物名均保留不译均保留不译 ;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 ,如发语词、某些连词、部如发语词、某些连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分结构助词等 ,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偏义复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定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等句式短语后置等句式 )、互文见义句等,)、互文见义句等,应按现代汉语的语应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调整。序调整。句子省略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句子省略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的内容等。把古词换成现代词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词类活用换词类活用换成活用后的字,成活用后的字,把典故、部分修辞格、各种习惯语、现已不把典故、部分修辞格、各种习惯语、现已不用的词或固定结构等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替换用的词或固定结构等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替换 )小结小结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变单音节词为双音词。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均五文意我归纳:请你分别从文章内容、主要特点、主题思想等方面,说一说你学了这六篇文言文的收获。童趣:十则:山市:文意我归纳:童趣:世说新语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世说新语两则:名句背诵大比武名句背诵大比武名句背诵大比武二、背诵课文及古诗抽查二、背诵课文及古诗抽查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不亦君子乎?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传不习乎?,可以为师矣。,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见贤思齐焉,见贤思齐焉,。三人行,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己所不欲,己所不欲,。,任重而道远。,任重而道远。,不亦重乎?,不亦重乎?曲径通幽处,曲径通幽处,。山光悦鸟性,。山光悦鸟性,。,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不亦说乎?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则殆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知也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必有我师焉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勿施于人勿施于人士不可以不弘毅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仁以为己任禅房花木深禅房花木深潭影空人心潭影空人心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直到夜郎西二、背诵课文及古诗抽查学而时习之,。v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vv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3、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来表示。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6、喜迎来客,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9、这句话说明一个人要经得起环境考验。论语十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论语十则学论语十则v8、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重”表现在“远”表现在v9、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中的哪句话作答?v10、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任重而道远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8、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二、背诵课文及古诗抽查二、背诵课文及古诗抽查日月之行,日月之行,。,若出其里。,若出其里。潮平两岸阔,潮平两岸阔,。,江春入旧年。,江春入旧年。几处早莺争暖树,几处早莺争暖树,。乱花渐欲迷人眼,乱花渐欲迷人眼,。明月别枝惊鹊,明月别枝惊鹊,。,听取蛙声一片。,听取蛙声一片。枯藤老树昏鸦,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夕阳西下,。,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夜雨涨秋池。,却话巴山夜雨时。,却话巴山夜雨时。,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若出其中若出其中星汉灿烂星汉灿烂风正一帆悬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海日生残夜谁家新燕啄春泥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才能没马蹄浅草才能没马蹄清风半夜鸣蝉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稻花香里说丰年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在天涯君问归期未有期君问归期未有期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共剪西窗烛烟笼寒水月笼沙烟笼寒水月笼沙隔江犹唱后庭花隔江犹唱后庭花二、背诵课文及古诗抽查若出其中星汉灿烂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谁十、拓展延伸(与课外比较)十、拓展延伸(与课外比较)4甲甲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乙乙孔子观于周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十、拓展延伸(与课外比较)恶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敧(q):倾斜。宥(y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恶(w):哪里,怎么。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1)知之为知之()(2)是知也()(3)思而不学则殆(4)满则覆()2、.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4分)(1)诲女知之乎?翻译:_(2)孔子问于守庙4、.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乙文都谈到了学习_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与_应该相结合。(2分)5、(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1分)答:_(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2分)答:_恶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敧(q):倾斜。宥(y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恶(w):哪里,怎么。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知之为知之()(2)是知也()(3)思而不学则殆()(4)满则覆()2、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1)诲女知之乎?翻译:_(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翻译:恶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恶有满而不覆者哉!3、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_4、.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乙文都谈到了学习_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与_应该相结合。5(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答:_(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答:_3、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谢谢各位老师光临指导!v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v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v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v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v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v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vv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v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英国作家v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v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法奇(法国科学家)v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英国作家v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伯克美国想思家v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华盛顿(美国政治家)v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v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v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英国诗人)v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v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法国哲学家、文学家)v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v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v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v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v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v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v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v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v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v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v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v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