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鉴赏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0911904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4.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文化鉴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医药文化鉴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医药文化鉴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文化之旅中医药文化之旅1一首用中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名称写成的“四季歌四季歌”: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2地黄四大怀药地黄四大怀药3地黄本品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炮制方法:取净本品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炮制方法:取净品加黄酒拌匀,置蒸制容器内,密闭隔水炖至品加黄酒拌匀,置蒸制容器内,密闭隔水炖至酒吸尽,药物显乌黑色光泽,味转甜,取出晒酒吸尽,药物显乌黑色光泽,味转甜,取出晒至外皮粘液烧干,切厚片或块至外皮粘液烧干,切厚片或块生地熟地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生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生地黄鲜用为鲜地黄,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地黄鲜用为鲜地黄,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为生地黄。干为生地黄。地黄本品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炮制方法:取净品加黄酒拌匀,置4地黄的生熟异治地黄的生熟异治【性味与归经】甘,寒。归心、肝、肾经。【主要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临床应用】1、营血分证,血热出血症2、阴虚内热,骨蒸潮热3、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生地黄生地黄地黄的生熟异治【性味与归经】甘,寒。归心、肝、肾经。生地黄5生地黄的使用注意生地黄的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胸膈多痰者慎用腹满便溏,胸膈多痰者慎用生地黄的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6地黄的生熟异治地黄的生熟异治【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主要功效】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临床应用】1、血虚证。本品有良好的补血功效2、肝肾阴虚,以滋肾见长(六味地黄丸)3、津血亏虚,适用于肝肾不足的经血亏虚熟地黄熟地黄地黄的生熟异治【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熟地黄7金银花(二花、金银花(二花、双花)双花)金银花(二花、双花)8金银花金银花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采收时:以花蕾上部膨大,由绿变白,尚未开放采收时:以花蕾上部膨大,由绿变白,尚未开放时采收最为适宜。一般时采收最为适宜。一般5 5月中下旬第一次采花,月中下旬第一次采花,6 6月中下旬第二次采花。月中下旬第二次采花。金银花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采收时:以9青蒿青蒿青蒿10青蒿青蒿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花盛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花盛开时采割。开时采割。三月茵陈四月蒿三月茵陈四月蒿 五月砍来当柴烧五月砍来当柴烧 这里的这里的“蒿蒿”不是青蒿而是茵陈,俗称白蒿,是菊不是青蒿而是茵陈,俗称白蒿,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茵陈蒿的幼苗三月茵陈四月蒿,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茵陈蒿的幼苗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了当柴烧五月砍了当柴烧”,农历三月的茵陈味略苦,但药,农历三月的茵陈味略苦,但药效极佳,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解毒利尿的功效,效极佳,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解毒利尿的功效,到了四月,茵陈的药用价值丧失到了四月,茵陈的药用价值丧失,是食用的最佳时是食用的最佳时期;而到了五月,茵陈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已期;而到了五月,茵陈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已丧失,只能丧失,只能“砍了当柴烧砍了当柴烧”了。了。青蒿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花盛开时采割。三11青蒿青蒿【性味与归经】【性味与归经】苦、辛苦、辛 ,寒。归肝、胆经。,寒。归肝、胆经。【主要功效】清虛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主要功效】清虛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临床应用】【临床应用】1 1、温邪伤阴,夜热早凉。用于温病后期、温邪伤阴,夜热早凉。用于温病后期余热未清夜热早凉或热病后期低热不退余热未清夜热早凉或热病后期低热不退2 2、阴虚发热,骨蒸劳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3 3、外感暑热症、外感暑热症4 4、寒热疟疾: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寒热疟疾: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治寒热诸疟方治寒热诸疟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使用注意:不宜久煎,或取鲜品绞汁服用使用注意:不宜久煎,或取鲜品绞汁服用青蒿【性味与归经】苦、辛,寒。归肝、胆经。使用注意:不宜12大黄(将军)大黄(将军)大黄(将军)13大黄大黄本品为寥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本品为寥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的干燥根和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直接干燥。呈不规则类圆形厚片或块,大小不等。外表皮黄棕色或棕褐色,呈不规则类圆形厚片或块,大小不等。外表皮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疙瘩状隆起。切面黄棕色至淡红棕色有纵皱纹及疙瘩状隆起。切面黄棕色至淡红棕色 ,较平坦,有,较平坦,有明显散在或排列成环的星点,有空隙。明显散在或排列成环的星点,有空隙。大黄本品为寥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14大黄大黄【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主要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临床应用】1、便秘及胃肠积滞诸症。是治疗热结便秘的要药2、温热病及脏腑火热上炎证,可清脏腑热,并引热下行3、血热出血证。炒用有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血热迫血妄行的吐血、衄血(凡非外伤所致的某些部位的外部出血症)、咯血(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即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的过程)大黄【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15大黄大黄【临床应用】4、热毒疮痈,烧烫伤5、多重淤血症。具有良好的活血祛瘀的功效,兼可清除瘀热6、湿热黄疸,淋证:黄疸: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表现为眼黄、皮肤黄等一身具黄。淋证:是以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疾病。根据病因和症状特点不同,可分为热淋、血淋、石淋、气淋、膏淋、劳淋六证。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用法用量】生用泻下力强(含有蒽醌类物质),入汤剂不宜久煎,久煎会减轻其疗效;酒炙大黄长于活血;大黄炭偏于止血大黄【临床应用】4、热毒疮痈,烧烫伤16本品苦寒,攻下活血,药性峻烈,易伤本品苦寒,攻下活血,药性峻烈,易伤胃气,非实证不可妄用;胃气,非实证不可妄用;孕妇及月经期、哺乳期慎用。不能长期孕妇及月经期、哺乳期慎用。不能长期服用,不能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服用,不能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大黄是苦寒泻下的药,应用得当能救人性命,但大黄是苦寒泻下的药,应用得当能救人性命,但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即使救人性命,大家也不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即使救人性命,大家也不认为是大黄的功劳,所以说大黄救人无功。认为是大黄的功劳,所以说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是贵重的滋补之品,应用不当能取人性命,人参是贵重的滋补之品,应用不当能取人性命,但一般人只知其利不知其弊,即使应用不当杀人但一般人只知其利不知其弊,即使应用不当杀人了,大家也不认为是人参的过错。所以说人参杀了,大家也不认为是人参的过错。所以说人参杀人无过。人无过。使用禁忌使用禁忌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本品苦寒,攻下活血,药性峻烈,易伤胃气,非实证不可妄用;大黄17威灵仙威灵仙威灵仙18威灵仙本品为毛莫科植物威灵仙、本品为毛莫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棉团铁线莲 或东北铁线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和根莲。秋季莲的干燥根和根莲。秋季采挖。采挖。表面黑褐色、棕褐色或棕表面黑褐色、棕褐色或棕黑色,有细纵纹,有的皮黑色,有细纵纹,有的皮部脱落,露出黄白色木部。部脱落,露出黄白色木部。切面皮部较广,木部淡黄切面皮部较广,木部淡黄色,略呈方形或近圆形,色,略呈方形或近圆形,皮部与木部间常有裂隙。皮部与木部间常有裂隙。威灵仙本品为毛莫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 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19威灵仙010102020303【性味与归经】【性味与归经】辛辛 、咸、咸 ,温,温 。归膀胱。归膀胱经。经。【主要功效】【主要功效】祛风湿,祛风湿,通经络。通经络。【临床应用】【临床应用】1 1、风湿痹症。、风湿痹症。2 2、骨鲠咽喉。本品能消骨鲠,取、骨鲠咽喉。本品能消骨鲠,取本品水煎或米醋煎汤,缓慢咽下。本品水煎或米醋煎汤,缓慢咽下。骨鲠指各种骨类或其他不同的异骨鲠指各种骨类或其他不同的异物哽于咽、喉或食道等部位而言。物哽于咽、喉或食道等部位而言。【使用注意】【使用注意】本品久服易伤正气,体本品久服易伤正气,体弱者慎用弱者慎用威灵仙010203【性味与归经】辛、咸,温。归膀胱经20茯苓茯苓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常寄生在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常寄生在松树根上,形如甘薯,球状,外皮淡棕色或黑褐松树根上,形如甘薯,球状,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内部粉色或白色,色,内部粉色或白色,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发汗”后,摊开晾至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表面干燥,再“发汗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菌核:真菌生长到一定阶段,菌丝体不断地分化,相互纠结在一起形成一个颜色较深而坚硬的菌丝体组织颗粒。茯苓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常寄生在松树根上,形如21茯苓茯苓【性味与归经【性味与归经】甘、淡,平。】甘、淡,平。归心、肺、脾、归心、肺、脾、肾经。肾经。【主要功效】【主要功效】利水渗湿,健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脾,宁心。【临床主治】【临床主治】1 1、多种水湿病症。甘能补脾,淡能渗湿,能、多种水湿病症。甘能补脾,淡能渗湿,能渗水利湿以消肿,广泛应用于水湿内停诸症(四君子汤)渗水利湿以消肿,广泛应用于水湿内停诸症(四君子汤)2 2、脾虚不运诸症。健运脾胃,适宜于脾虚不运,食少纳差,、脾虚不运诸症。健运脾胃,适宜于脾虚不运,食少纳差,倦怠乏力倦怠乏力3 3、心神不宁证。治疗心脾不足的心神不宁、心神不宁证。治疗心脾不足的心神不宁茯苓【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主要功效22土茯苓跟茯苓毫无关系土茯苓跟茯苓毫无关系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其为多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其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常于夏、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味甘、淡,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主性平。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土茯苓跟茯苓毫无关系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其为多年23THANKSTHANKSTHANKS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