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粘结修复技术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0911460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粘结修复技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口腔粘结修复技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口腔粘结修复技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粘结修复技术口腔粘结修复技术Your site hereLOGO口腔修复教研室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口腔修复教研室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口腔粘结技术dental bonding techniquev利用利用粘结树脂粘结树脂粘结树脂粘结树脂在处理的牙体组织上直接修复成形或将在处理的牙体组织上直接修复成形或将修复体粘结修复体粘结修复体粘结修复体粘结固定完成修复的临床技术固定完成修复的临床技术v包含两个内涵包含两个内涵口腔修复教研室口腔粘结技术dental bonding techniquYour site hereLOGO粘结修复技术粘结修复技术v1955年Buonocore首先发明釉质粘结技术 酸蚀牙釉质可提高丙烯酸树脂与牙的粘结力v1959年丙烯酸脂树脂取得专利v1962年Bowen合成Bis-GMA(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树脂 随后加入无机填料提高树脂物理性能v1971年光固化复合树脂问世v牙本质粘结技术在近15年发展v近15年来成功开发了高效能牙本质粘结系统,使牙本质粘结技术得到飞跃发展口腔修复教研室粘结修复技术1955年Buonocore首先发明釉质粘结技术Your site hereLOGO粘结修复技术v丰富了传统的技术和方法丰富了传统的技术和方法v改变了现有的修复技术改变了现有的修复技术-ART原则原则v良好的美学效果良好的美学效果v美好的应用前景美好的应用前景口腔修复教研室粘结修复技术丰富了传统的技术和方法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 粘结材料与粘结机制口腔修复教研室 粘结材料与粘结机制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一、粘接剂与粘结的形成口腔修复教研室一、粘接剂与粘结的形成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一)粘结树脂形成粘结的概要 粘结性树脂材料v最早应用 正畸 直接粘结系统DBS 儿牙 窝沟封闭剂v应用广泛 1981年开发功能性粘结单体后v粘结树脂 在树脂中加入功能性粘结单体构成 口腔修复教研室(一)粘结树脂形成粘结的概要 粘结性树脂材料口腔修复教研Your site hereLOGO粘结粘结 adhesion or bonding 粘结力 adhesive force 粘结剂 adhesive agent 被着体或被粘体 adherend 粘结强度adhesive or bonding strength口腔修复教研室粘结 adhesion or bonding口腔修复教研Your site hereLOGO粘结剂粘结剂传统的三步粘结剂 v酸蚀剂v表面处理剂v树脂粘合剂口腔修复教研室粘结剂传统的三步粘结剂 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口腔修复教研室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第第4-7代树脂粘结剂代树脂粘结剂口腔修复教研室第4-7代树脂粘结剂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口腔修复教研室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粘结力的形成粘结力的形成 v化学结合(一次结合)v分子间结合(二次结合,范德华力)v氢键结合v嵌合v相互混合口腔修复教研室粘结力的形成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粘结体系的形成 粘结面的前处理粘结面的前处理 牙釉质、牙本质、合金、陶瓷、复合树脂等 润湿润湿 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等液体有呈球特性,而抵抗这种张力的作用,与固体物表面产生 亲和力的现象 润湿程度接触角 粘结剂结固粘结剂结固 口腔修复教研室粘结体系的形成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 粘接剂的结固 粘接剂因聚合反应而结固时,粘结界面内部如发生变形会导致粘结强度的显著下降 由化学催化剂TBB(三丁基硼)引发聚合的粘接剂,聚合是从界面开始引起的,因此有利于粘结作用;而光固化型聚合是从照射面开始的,粘结材料与牙界面的聚合发生较迟一些口腔修复教研室 粘接剂的结固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 粘结体系的破坏方式 即使界面粘结力很高,如果粘接剂或被粘体自身强度低,也不可能获得很高的粘结强度。粘结体系破坏的方式通常有下述三种:界面破坏 在粘结力较低时出现 凝集破坏或混合破坏 由粘接剂自身强度提高后,出现粘接剂与被粘体皆有的破坏 被粘体破坏 由被粘体强度较低造成 口腔修复教研室 粘结体系的破坏方式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 粘结强度的测量方法粘结强度的测量方法v拉伸与压缩剪切试验来测定粘结强度,后者测定 的值相对较低,误差小一些v实验条件 试件在37C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再在60C和4C水浴中进行循环,进行测定。试件在70C的水浴中或在195C液氮浸泡与40C的温水中各浸泡1min,并连续交换20次后 测定口腔修复教研室 粘结强度的测量方法拉伸与压缩剪切试验来测定粘结强度,后者Your site hereLOGO粘结树脂材料v理想的口腔用粘结材料具备的条件:粘结力高、持久 常温35min内或光照快速固化 生物相容性好 物理性能良好 化学稳定性好 操作简便、色泽良好、易修理 材料丰富、价格便宜口腔修复教研室粘结树脂材料理想的口腔用粘结材料具备的条件: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粘结性树脂材料的分类粘结性树脂材料的分类按化学结构:聚丙烯酸酯类、芳香族和脂肪族多甲基丙烯酸酯类、环氧丙烯酸酯类等按固化体系:化学(自凝)固化、光固化、化学光双固化等按添加填料粒度:普通型、超微型和复合超微型、混合型等;不加填料者称单一树脂按使用部位:牙釉质粘接剂、金属粘接剂等,起遮色和偶联作用的称遮色剂和偶联剂口腔修复教研室粘结性树脂材料的分类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功能性粘结单体功能性粘结单体v4-META 丙烯酸类,4-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偏苯三酸酐vMDP 磷酸酯系10-甲基丙烯酰氧癸基磷酸酯口腔修复教研室功能性粘结单体4-META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二、牙粘结面的处理口腔修复教研室二、牙粘结面的处理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 牙釉质粘结面的处理研究证明,采用3050磷酸液处理正常釉质表面1min效果最佳用35左右的胶状磷酸处理但釉质发育异常者,按常规方法处理效果不佳,在酸蚀处理前应将釉质表层磨除口腔修复教研室 牙釉质粘结面的处理研究证明,采用3050磷酸Your site hereLOGOv酸蚀釉质表面的作用机制 表面清洁和粗糙化表面清洁和粗糙化:酸蚀可清除牙面上无机和有机质污垢,使釉质表面脱钙,形成无数微小的孔隙,呈凹凸不平的粗糙面 釉质表面极性化釉质表面极性化 增加釉质可湿性增加釉质可湿性口腔修复教研室酸蚀釉质表面的作用机制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釉质酸蚀后电镜图像釉质酸蚀后电镜图像 电镜下可见酸蚀后釉质如同蜂窝状、鱼鳞状、斑纹状或漏斗状蜂窝状、鱼鳞状、斑纹状或漏斗状,微孔约4万多个/mm2,侵蚀深度约2040微米,从而增加釉质表面积,粘结树脂可渗入孔隙中口腔修复教研室釉质酸蚀后电镜图像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口腔修复教研室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釉质表面处理方法和程序釉质表面处理方法和程序 清洁牙面和护髓 酸蚀处理 冲洗、干燥v酸蚀釉质的再矿化 实验证实,口腔内牙釉质酸蚀后,即有 粘蛋白覆盖,唾液中矿物盐逐渐沉积使 釉质逐渐再矿化,其矿化时间因人而异 临床观察也得到证实,一般在13周内 釉质光泽度可完全恢复。在口腔内经酸 蚀过的釉质均可再矿化 口腔修复教研室釉质表面处理方法和程序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v酸蚀剂的刺激性 酸蚀釉质表面对牙髓无刺激性,但若酸蚀牙本质,酸液通过牙本质小管渗入牙髓,轻者牙过敏,重者牙髓炎或牙髓退变坏死;酸液若流向牙骨质,可引起过敏反应,轻者数天,重者12个月,尤以年龄大者为甚 酸蚀处理中应注意保护牙髓及牙龈,酸过敏者可给予脱敏漱口液或酸蚀面上涂釉质粘合剂保护 口腔修复教研室酸蚀剂的刺激性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 牙本质粘结面处理 牙本质组织结构与牙釉质不同 无机物 有机物 水 牙釉质 86 2 12 牙本质 70 20 10 牙本质的处理有别于牙釉质,且处理方法应对牙髓无明显刺激性和保护牙本质胶原不变性萎缩,可获得高粘结强度。口腔修复教研室 牙本质粘结面处理 牙本质组织结构与牙釉质不同口腔Your site hereLOGO牙本质断面牙本质断面(200倍)可见玷污层栓倍)可见玷污层栓口腔修复教研室牙本质断面(200倍)可见玷污层栓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1.1.湿粘结技术湿粘结技术理论:牙本质酸蚀后在粘结面上形成胶原纤维疏松网,有水分子的存在支撑着胶原纤维网不会塌陷,随后涂用含有挥发性溶剂的牙本质粘结剂,在其进入表面后替换掉水分子,与胶原纤维相互缠绕,待粘接剂固化后,就将胶原纤维包埋其中而形成混合层,达到两者结合。口腔修复教研室1.湿粘结技术理论: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关键技术关键技术酸蚀 磷酸浓度 10%时间 1015s左右 牙本质表层被脱矿,牙本质小管被打开涂底漆 亲水的单体进入预处理 的牙本质的过程(Priming)涂粘结剂 粘结剂中疏水的单体 和树脂反应口腔修复教研室关键技术酸蚀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口腔修复教研室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口腔修复教研室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口腔修复教研室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2 2.自酸蚀粘结技术自酸蚀粘结技术 selfselfetching techniqueetching technique 在牙本质表面直接应用含弱酸性单体成分的有机粘接剂与偶联剂,通过自身弱酸性单体溶解牙本质表面的玷污层smear layer,形成粘接剂的渗入通道,同时与仍保留的部分玷污层及有机胶原纤维混合层,待粘接剂结固后即形成了强有了的粘结口腔修复教研室2.自酸蚀粘结技术 selfetching technYour site hereLOGO混合层混合层口腔修复教研室混合层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口腔修复教研室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口腔修复教研室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三)塑料粘结面的处理v含有4META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粘接剂与塑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品)具有良好粘结力v粘结时将塑料粘结面用乙醇擦去表面污物,用牙托水浸润后即可粘结v与胶、粉型化学固化复合树脂(Bis-GMA体系)粘结v与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粘结口腔修复教研室(三)塑料粘结面的处理含有4META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粘接剂Your site hereLOGO(四)金属粘结面的处理v氧化处理法氧化处理法采用4-META粘接剂时,金属粘结面氧化处理所形成的氧化膜,可与粘结树脂起分子间化学结合,提高其粘结强度金合金修复体可在电炉中加热至400C保持10min,使表面析出铜,形成氧化铜皱褶,依靠机械固位增强粘结强度钴铬或镍铬合金修复体粘结面经5060微米氧化铝喷砂处理后,用硝酸酸蚀510min,形成氧化膜,冲洗干燥后加压粘结口腔修复教研室(四)金属粘结面的处理氧化处理法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v电解蚀刻法电解蚀刻法非贵金属修复体粘结面经喷砂处理后,采用电解酸蚀处理金属修复体为阳极,然后用超声波清洗,金属粘结面形成许多微孔,粘结树脂进入微孔中,起机械嵌合作用,提高粘结强度口腔修复教研室电解蚀刻法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v金合金表面镀锡处理法金合金表面镀锡处理法粘结性树脂与贵金属粘结力差,与锌、锡、铝有稳定粘结性,与钛、铬、钼、铁、铜、镍等有一定的粘结性。与镍铬、钴铬、铜基合金和188不锈钢有较高粘结性为提高金合金粘结性,可将其表面喷砂处理后镀锡形成微小凹凸面,增强粘结强度适于含4-META和MDP偶联剂的粘结树脂口腔修复教研室金合金表面镀锡处理法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v有机硅烷处理法有机硅烷处理法镍铬合金修复体粘结面经喷砂处理后,直接用EB复合树脂粘结,其抗张粘结强度为12.74MPa粘结前涂层5%KH-570乙醇溶液,干燥后粘结,粘结强度达27.44MPa。经红外光谱测试,发现有化学键存在口腔修复教研室有机硅烷处理法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口腔修复教研室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v金属粘结面微珠固位及失晶法固位金属粘结面微珠固位及失晶法固位临床制作复合树脂金属全冠或桥体,为增强金塑界面机械结合和热稳定性,金属粘结界面上采用微珠固位体或失晶粗化金属表面的方法在完成蜡行后的金塑结合面上粘上固位微蜡球,或在蜡型表面加热陷入立方或长棱柱状晶体盐水溶解晶体后,蜡型表面形成规则凹陷,常规包埋、铸造,形成粗化界面口腔修复教研室金属粘结面微珠固位及失晶法固位口腔修复教研室Your site hereLOGO(五)陶瓷粘结面的处理v包括喷砂、酸蚀剂、化学偶联剂处理等v陶瓷表面喷砂时多用50微米的氧化铝颗粒,压力为0.4MPa;长石质陶瓷酸蚀多用2.5%10%氢氟酸处理23minv陶瓷偶联剂为含有硅氧键的硅甲烷,作用原理:口腔修复教研室(五)陶瓷粘结面的处理包括喷砂、酸蚀剂、化学偶联剂处理等口腔Your site hereLOGO(六)复合树脂粘结面的处理v口外制作的复合树脂贴面或嵌体:粘结面清洁干燥,并可用笔式喷砂机轻轻喷砂 涂一薄层釉质粘接剂 温热空气吹匀 粘结v口内复合树脂修复体:表面磨除一层 磷酸处理剂涂敷数秒(清洁)冲洗 干燥 薄层釉质粘接剂 复合树脂修复口腔修复教研室(六)复合树脂粘结面的处理口外制作的复合树脂贴面或嵌体:粘结Your site hereLOGO谢谢!口腔修复教研室谢谢!口腔修复教研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