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属纠纷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0911444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40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利权属纠纷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专利权属纠纷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专利权属纠纷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专利权属纠纷本章学习要点本章学习要点1.1.专利申请权纠纷、专利权属纠纷及其他相关纠纷专利申请权纠纷、专利权属纠纷及其他相关纠纷的概念和特点的概念和特点2.2.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判断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判断3.3.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判断及其奖励与报酬的确定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判断及其奖励与报酬的确定4.4.专利权人的共有的法律特征及其形式专利权人的共有的法律特征及其形式本章主要介绍涉及专利申请权纠纷、专利归本章主要介绍涉及专利申请权纠纷、专利归属权纠纷及与发明人、设计人资格、奖励与报酬属权纠纷及与发明人、设计人资格、奖励与报酬有关的纠纷有关的纠纷5/P41第三章专利权属纠纷本章学习要点5/P411第一节第一节专利申请权纠纷专利申请权纠纷一、专利申请权的概念一、专利申请权的概念专利申请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产生之后,享有该发明创造的单位或者个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们提出专利申请,请求依法保护其独占该发明创造的权利。2l l专利申请必须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提出(29个代办处)。专利代办处专利代办处专利代办处专利代办处:海口代办处海口代办处 兰州代办处兰州代办处 苏州分理处苏州分理处 北京代办处北京代办处 长春代办处长春代办处 长沙代办处长沙代办处 成都代办处成都代办处 福州代办处福州代办处 广州代办处广州代办处 贵阳代办处贵阳代办处 哈尔滨代办处哈尔滨代办处 杭州代办处杭州代办处 济南代办处济南代办处 昆明代办处昆明代办处 南昌代办处南昌代办处 南京代办处南京代办处南宁代办处南宁代办处 上海代办处上海代办处 深圳代办处深圳代办处 沈阳代办处沈阳代办处 石家庄代办处石家庄代办处 天津代办处天津代办处 武汉代办处武汉代办处 西安代办处西安代办处 郑州代办处郑州代办处 重庆代办处重庆代办处 银川代办处银川代办处 合肥代办处合肥代办处 乌鲁木齐代办处乌鲁木齐代办处 专利申请必须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提出(29个代办3l l 代办处是专利局在地方知识产权局设立的专利业务派出机构。1 1受理并审核(包括寄交的)专利申请文件受理并审核(包括寄交的)专利申请文件 对收到的专利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受理条对收到的专利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专利申请应确定申请日、给予申请号并发出件的专利申请应确定申请日、给予申请号并发出受理通知书。受理通知书。(1 1)内地申请人面交或寄交的发明、实用新型、)内地申请人面交或寄交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2 2)港、澳、台地区的个人委托内地专利代理)港、澳、台地区的个人委托内地专利代理机构面交或寄交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机构面交或寄交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利申请文件。代办处是专利局在地方知识产权局设立的专利业务派出机构。42不能受理的专利申请文件(1)PCT申请文件;(2)外国申请人及港、澳、台地区法人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3)分案申请文件;(4)有要求优先权声明的专利申请文件;(5)专利申请被受理后提交的其他文件。专利权属纠纷课件53.专利收费(1 1)代办处可以收取申请人(专利权人)或代)代办处可以收取申请人(专利权人)或代理机构交纳的专利费用。理机构交纳的专利费用。(2 2)代办处不得收取涉外专利和涉及)代办处不得收取涉外专利和涉及PCTPCT专利专利申请的专利费用。涉外专利的专利费用,是指在申请的专利费用。涉外专利的专利费用,是指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时依法应缴纳的有关专利费用。他专利事务时依法应缴纳的有关专利费用。(3 3)代办处不得收取港、澳、台法人及个人直)代办处不得收取港、澳、台法人及个人直接由境外汇交的专利费用。接由境外汇交的专利费用。3.专利收费6n n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要获得申请专利的权利,其将要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必须是合法取得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要获得申请专利的权利,其将要申请专利的发明创7二、专利申请权的特点二、专利申请权的特点1.相对性特定主体就特定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不能排斥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a.单位与职工个人发生的职务发明还是非职务发明之间的专利申请权归属依法律而定b.合同当事人之间履行合同所完成的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归属依合同约定而定二、专利申请权的特点82.暂时性专利申请权的有效性仅存在于一定的阶段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后,一旦被批准,获得了专利权,专利申请程序就宣告结束,专利申请权被转而代之的是专利权。专利申请未被批准,专利申请权就随之自动消失。如专利申请已公开,专利技术已是公知技术,专利申请权即失去实际意义。2.暂时性93.相关性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相关性许多专利权所具备的特性,专利申请权也具备,如专利申请权也可以继承、转让、放弃。3.相关性10三、专利申请权纠纷三、专利申请权纠纷1.概念:专利申请权纠纷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在申请专利之前或者申请专利后,授予专利权以前,当事人之间就谁应当有申请专利的权利而发生的纠纷。2.涉及专利申请权纠纷的类型(1)关于是职务发明创造还是非职务发明创造的纠纷P42-45三、专利申请权纠纷P42-4511职务发明创造遵循的原则l l鼓励发明创造原则 公元前雅典国王授予一个厨师独占使用他的烹调方公元前雅典国王授予一个厨师独占使用他的烹调方法的特许权法的特许权;1314;1314世纪西方国家的君主给商人或世纪西方国家的君主给商人或者能工巧匠颁发定期内免税并独家经营或者独家者能工巧匠颁发定期内免税并独家经营或者独家生产某种新产品的权利。生产某种新产品的权利。l l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原则 它使得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生活质量不断优化它使得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生活质量不断优化家庭电气化;生活数字化;出行立体化;信家庭电气化;生活数字化;出行立体化;信息网络化;饮食保健化。息网络化;饮食保健化。P43职务发明创造遵循的原则P4312l l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原则以创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是民族灵魂。l l单位、个人责权利相一致原则市场经济、法律保护、物质利益原则 专利权性质:财产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在财产权的保护方面与科技成果不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原则13国内外职务、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量及比例国内外职务、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量及比例1985.4.-2011.12.1985.4.-2011.12.合计合计职务职务非职务非职务国内外国内外866582886658284891525489152537743033774303国内国内750003775000373769145376914537308923730892国外国外11657911165791112238011223804341143411国内外职务、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量及比例1985.4.14国内外职务、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量及比例国内外职务、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量及比例1985.4.-2011.12.1985.4.-2011.12.职务职务非职务非职务国内外国内外4891525489152537743033774303国内国内3769145376914537308923730892国外国外112238011223804341143411国内外职务、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量及比例1985.4.15(2 2)关于依合同完成的发明创造,谁有权申请专利)关于依合同完成的发明创造,谁有权申请专利的纠纷(一方、共同?)的纠纷(一方、共同?)案例一、合作开发之后一方可否单独转让专利申案例一、合作开发之后一方可否单独转让专利申请权?请权?案情简介:案情简介:某研究所与某企业签订了共同开发一电子测试设某研究所与某企业签订了共同开发一电子测试设备的合同,完成共同开发后,研究所与其他工厂备的合同,完成共同开发后,研究所与其他工厂签订了专利申请转让合同,某企业得知后,要求签订了专利申请转让合同,某企业得知后,要求分享利益。研究所不同意,他们认为该企业不生分享利益。研究所不同意,他们认为该企业不生产这种电子测试设备,不涉及该企业的经济利益,产这种电子测试设备,不涉及该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且该研究所对技术负主要责任,享有技术的而且该研究所对技术负主要责任,享有技术的“所有权所有权”,所以该企业没有权利分享利润。,所以该企业没有权利分享利润。(2)关于依合同完成的发明创造,谁有权申请专利的纠纷(一方、16n n企业方认为技术所有权不能由研究所独自享有,应该是双方共有,所以该企业有权分享利润。后双方意见不一致,到法院起诉。n n法院认为:合作开发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合同另有约定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合作开发各方共有。由于开发合同中没有约定专利申请权,所以专利申请权归两方共有,某企业有权分享该利润提成。企业方认为技术所有权不能由研究所独自享有,应该是双方共有,所17第二节专利权归属纠纷一、专利归属权纠纷概念一、专利归属权纠纷概念一、专利归属权纠纷概念一、专利归属权纠纷概念 专利归属权纠纷是指一项发明创造被正式授专利归属权纠纷是指一项发明创造被正式授予专利权之后,当事人之间就谁应当是该发明创予专利权之后,当事人之间就谁应当是该发明创造的真正权利人而发生的权利归属争议。造的真正权利人而发生的权利归属争议。专利权归属纠纷案件性质:民法上的确认之诉专利权归属纠纷案件性质:民法上的确认之诉 二、出现专利权归属争议时该如何处理呢?二、出现专利权归属争议时该如何处理呢?二、出现专利权归属争议时该如何处理呢?二、出现专利权归属争议时该如何处理呢?1.1.可以先自动协商;可以先自动协商;2.2.如果协商不成,再提起专利权归属诉讼;如果协商不成,再提起专利权归属诉讼;3.3.一旦诉讼失败,再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一旦诉讼失败,再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P47第二节专利权归属纠纷一、专利归属权纠纷概念18三、专利权归属纠纷的种类三、专利权归属纠纷的种类三、专利权归属纠纷的种类三、专利权归属纠纷的种类 1.1.属于单位的职务发明创造被个人作为非职务发明属于单位的职务发明创造被个人作为非职务发明申请专利并获得了专利权申请专利并获得了专利权 2.2.属于个人的非职务发明创造被单位作为职务发明属于个人的非职务发明创造被单位作为职务发明申请专利并获得了专利权申请专利并获得了专利权 3.3.一方或几方共同完成的发明创造被完成发明创一方或几方共同完成的发明创造被完成发明创造以外的人获得专利权造以外的人获得专利权 4.4.依委托合同完成的发明创造,合同没有约定权属,依委托合同完成的发明创造,合同没有约定权属,被委托方获得专利权被委托方获得专利权 5.5.合作发明没有约定权属,无任何一方声明放弃其合作发明没有约定权属,无任何一方声明放弃其共有的专利申请权,发明被共有人中一方或几方共有的专利申请权,发明被共有人中一方或几方获得专利权。获得专利权。三、专利权归属纠纷的种类19四、其他相关纠纷1.1.发明人或设计人资格纠纷发明人或设计人资格纠纷这类纠纷指一项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后,关于谁是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2.发明人或设计人与其所属单位对职发明人或设计人与其所属单位对职务务发明创造因奖金报酬发生的纠纷发明创造因奖金报酬发生的纠纷处理方式:可以请求上级主管部门或专利管理机关调处;如不服调解或调解无效,可向法院起诉。四、其他相关纠纷1.发明人或设计人资格纠纷203.3.3.3.发发发发明人或设计人与其所属单位对职务发明创造明人或设计人与其所属单位对职务发明创造明人或设计人与其所属单位对职务发明创造明人或设计人与其所属单位对职务发明创造是否提出专利申请的纠纷是否提出专利申请的纠纷是否提出专利申请的纠纷是否提出专利申请的纠纷单位并不积极申请,而将工作人员的职务发明束单位并不积极申请,而将工作人员的职务发明束之高阁,发明人智力成果得不到社会承认之高阁,发明人智力成果得不到社会承认处理方式:可以请求上级主管部门或单位所在区处理方式:可以请求上级主管部门或单位所在区专利行政机关处理,这类纠纷适宜调解解决,不专利行政机关处理,这类纠纷适宜调解解决,不宜通过诉讼解决,否则也无法执行。宜通过诉讼解决,否则也无法执行。注意纠纷转化:注意纠纷转化:注意纠纷转化:注意纠纷转化:单位出具非职务发明证明单位出具非职务发明证明一一旦申请成功,单位又会提起专利申请权争议,或旦申请成功,单位又会提起专利申请权争议,或发明设计人在单位不同意时,擅自申请专利,从发明设计人在单位不同意时,擅自申请专利,从而转化为专利申请权纠纷。而转化为专利申请权纠纷。P493.发明人或设计人与其所属单位对职务发明创造是否提出21第三节企业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一、一、一、一、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判断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判断1.1.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概念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概念n n职务发明创造是指发明人或设计人在执行本单位职务发明创造是指发明人或设计人在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或物质技术帮助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或物质技术帮助所完成的发明创造。n n非职务发明创造是指在职没得到本单位的物质技非职务发明创造是指在职没得到本单位的物质技术帮助,与单位业务无关,也不是执行本单位的术帮助,与单位业务无关,也不是执行本单位的任务;离开本单位任务;离开本单位1 1年以上;不在职的个体人员所年以上;不在职的个体人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完成的发明创造。6/P50第三节企业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一、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222.2.职务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法律依据职务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法律依据职务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法律依据职务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法律依据n n根据专利法(第根据专利法(第6 6条)及其实施细则(第条)及其实施细则(第1212条)的规定,条)的规定,下列情况下完成的发明创造都是职务发明创造下列情况下完成的发明创造都是职务发明创造 (1)(1)发明人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发明人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2)(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任务时所完成的履行本单位交付的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任务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发明创造;(3)(3)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 1年内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4 4)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包括资金、设备、包括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完成的发完成的发明创造;明创造;P502.职务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法律依据P50233.应当划分的几个界限(1)技术方案完成日与专利申请日的关系 什么叫完成?构思=完成吗?它的最低要求是什么?完成日申请日(是最晚的完成日证明)一旦发生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之争,认定争议的标的是技术方案何时完成是十分重要的。遵循原则:P513.应当划分的几个界限(1)技术方案完成日与专利申请日的关系24A.有确凿证据证明技术方案的完成早于专利申请日,以技术方案完成日作为判断专利权归属的时间依据。B.无充足证据证明技术方案何时完成,应以专利申请日和专利申请文件为依据,进行归属判断。C.只口头表达过自己的构思,或证据证明技术方案不完整,不能认为技术方案完成。A.有确凿证据证明技术方案的完成早于专利申请日,以技术方案完25(2 2)什么是发明人的本职工作)什么是发明人的本职工作?本职工作的范围:本职工作的范围:n n发明人或设计人的职务范围即具体工作责任、工发明人或设计人的职务范围即具体工作责任、工作职责范围(包括本职与非本职);作职责范围(包括本职与非本职);n n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 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行为。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行为。P52(2)什么是发明人的本职工作?P5226A.单位业务(经营)范围与本职工作n n不属于单位经营范围内的成果,不可能属于本单位的职务技术成果。n n发明人完成的发明创造与单位业务范围相同时,就要看发明人具体的本职工作范围是什么,不能一概认定与单位业务范围相同的发明创造一律为职务发明创造。A.单位业务(经营)范围与本职工作27B.B.厂长职权与本职工作厂长职权与本职工作厂长能否成为与本厂业务有关的非职务发明厂长能否成为与本厂业务有关的非职务发明人?人?n n一般情况下,厂长不应成为与本企业有关的非职一般情况下,厂长不应成为与本企业有关的非职务发明人。务发明人。n n特殊情况下,厂长也可成为与本厂业务有关的非特殊情况下,厂长也可成为与本厂业务有关的非职务发明人。职务发明人。受聘、上任或调任厂长前,有证据证明已完受聘、上任或调任厂长前,有证据证明已完成的发明创造;成的发明创造;厂长任期内,完成的与本厂业务有关,但该厂长任期内,完成的与本厂业务有关,但该业务系非法定或超越经营范围的发明创造。业务系非法定或超越经营范围的发明创造。B.厂长职权与本职工作28C.各类专业人员的本职工作范围不可过宽,应当从各类专业人员的本职工作范围不可过宽,应当从严掌握严掌握机械工程师机械工程师=机械设计范围?机械设计范围?医生医生=医疗设备的改良?医疗设备的改良?司机司机=汽车修理?汽车修理?教师教师=新型教育设备的研发?新型教育设备的研发?D.D.利用上班时间是否属于本职工作利用上班时间是否属于本职工作“以利用上班时间以利用上班时间”为标准为标准不科学的判断不科学的判断职责范围为标准,不按时间标准职责范围为标准,不按时间标准科学的判断科学的判断P55C.各类专业人员的本职工作范围不可过宽,应当从严掌握P5529案例:如何理解各类专业人员与本职工作l l一位临床医生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发一位临床医生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发明了一种明了一种“痔疮结扎器痔疮结扎器”,对于这项发明怎样认,对于这项发明怎样认定?定?l l不能仅根据医生发明是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就认不能仅根据医生发明是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就认为是在医生本职工作中完成的,还应明确,医生为是在医生本职工作中完成的,还应明确,医生的职责是为病人看病,如果无其他因素,比如单的职责是为病人看病,如果无其他因素,比如单位交给了发明任务或主要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位交给了发明任务或主要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等,该发明应当认为是非职务发明术条件等,该发明应当认为是非职务发明。案例:如何理解各类专业人员与本职工作一位临床医生根据自己多年30(3)发明人的本单位如何认定?n n职工所在工作单位为“本单位”(编制、工资与本系统的关系)n n借调人员工作的借调单位视为“本单位”(拿原单位的薪、负现单位的责)n n受聘的专业人员应将聘任单位视为“本单位”(聘任单位实际承担了受聘人的薪水)n n受聘的兼职人员与聘任单位是合同关系(依合同约定,以合法合理为标准)n n技术协会一般不能视为会员的“本单位”(邀请关系,协会能不能作申请主体?)P56(3)发明人的本单位如何认定?P5631(4)关于本单位交付的任务所谓本单位交付的任务是指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是指工作人员根据单位领导的要求承担的短期、长期、或临时的任务。如参与为特定的目的临时设立的研究、开发、设计小组。注意:计划任务=一般号召、要求吗?领导同意=领导交付吗?P59(4)关于本单位交付的任务P5932l l厂长号召大家搞技术革新,多发明节能产品,仅仅如此不能认为厂长对全体职工交付了发明任务。l l几个工人在生产劳动中产生了一种新的构思,想在工厂里申报课题,厂领导表示同意,但仅此而已,厂里并无其他行动如安排时间、作出计划、组织人力、给与物质支持等,仍不能视为工人们是在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厂长号召大家搞技术革新,多发明节能产品,仅仅如此不能认为厂长33如何判断是否为领导交付的任务?A.要有充分的证据,比如任务书。B.是否有领导具体的支持与安排,对于列入单位计划的工作,要有具体的完成手段和保证,其中应有人员组成、研发时间、设备或材料、经费、研制场所等具体措施。一般号召、要求不能作为本单位交付的任务。如何判断是否为领导交付的任务?34(5 5)关于)关于“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A.A.必须是利用了物质技术条件必须是利用了物质技术条件B.B.必须是利用了必须是利用了“本单位的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物质技术条件C.C.必须是主要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必须是主要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注意几个区别:注意几个区别:n n完成技术方案完成技术方案 实施技术方案(以具备申请专利实施技术方案(以具备申请专利条件为准)条件为准)n n单位工资单位工资 单位资金单位资金n n物质条件物质条件 物质技术条件物质技术条件n n主要利用(必须)主要利用(必须)一般利用(不起主要作用)一般利用(不起主要作用)P61(5)关于“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P6135(6)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其权利归属可以约定A.并非一切发明创造都可以约定归属,仅限于发明人或设计人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发明创造的情况。B.合同要依法成立,依法有效,不存在胁迫、欺诈、显失公平或违反法律的情况。C.对合同约定不明,权属约定显失公平时,应宣告合同无效,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归属应依法做出认定。(6)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其权利归属可以约36(7)关于工作人员“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A.“一年内”的起算日应以正式办理完调离或退职、退休手续之日起计算B.发明创造“作出的”日期确定一般情况以专利申请日为作出的日期确切证明专利申请之前实际完成以实际完成日为准P62(7)关于工作人员“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37C.对“有关”的理解“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中的“有关”一词范围包括两方面:一是完成本职工作中作出的二是完成本单位交付的任务过程中作出的C.对“有关”的理解38D.停薪留职、内部调动参照细则12条E.对于辞职的职工参照细则12条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2条如下:第十二条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一)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二)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D.停薪留职、内部调动参照细则12条39(三)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三)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40讨论:讨论:参照参照-停薪留职、内部调动、辞职细则停薪留职、内部调动、辞职细则1212条未明条未明确规定,但从确规定,但从“是否与原单位本职和分配任务相是否与原单位本职和分配任务相关关”的法规精神,仍以的法规精神,仍以1 1年时间作判断分界。年时间作判断分界。离(辞)职时间如何起算(涉及公正与效率)离(辞)职时间如何起算(涉及公正与效率)?实际离开日还是批准日?实际离开日还是批准日?擅自离开日能否算?擅自离开日能否算?擅自离开后和提出报告前是否原单位职工?擅自离开后和提出报告前是否原单位职工?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有区别吗?止有区别吗?讨论:41二、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判断1.发明人或设计人n n专利法细则的定义是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了创造性贡献的人(13条)。发明(设计)人=专利申请人?职务专利的发明(设计)人必定有奖励和报酬?什么是实质性特点和创造性贡献?其与区别特征和该特征的性质有关吗?P70二、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判断1.发明人或设计人P7042n n实践中判断是课题研究人员;提出有专利性方案;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有起骨干和指导;作出创造性贡献。(不包括组织领导和科技辅助人员)实践中判断是课题研究人员;提出有专利性方案;解决关键技术问题43n n区分发明人或设计人时,注意以下的关系A.课题负责人与具体研究者关系挂名、未参与发明人B.指导研究者与具体研究者的关系宏观泛泛指导具体指导、较大作用的指导C.参与试验者与具体研究者的关系做实验创造性贡献D.协助完成者与具体完成者的关系辅助工作完成技术方案P71区分发明人或设计人时,注意以下的关系P71442.共同发明人n n概念:共同发明人是共同构思一项发明,共同对发明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n n实践中共同发明人的资格确认n nA.看发明有无真正的实体合作者,而不是形式上的合作仅与完成发明创造有关的行政管理、物质计划、材料供应人员,一般不能算作共同发明人。2.共同发明人45B.发明是技术思想的创造,其发明构思可以作为判断共同发明人的重要依据。C.发明过程可分为构思和构思实施两个阶段,其构思是否为共同发明人共同实施,也是作为判断共同发明人的重要依据。注意:l l为避免矛盾和日后纠纷,应对研发过程建档立据l l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只能是个人,不能是单位。共同发明人也只能是个人,不能是单位。B.发明是技术思想的创造,其发明构思可以作为判断共同发明463.合作开发合同当事人与共同发明人的区别l l合作开发当事人不能等同于专利法上的共同发明合作开发当事人不能等同于专利法上的共同发明人人l l合作开发合同的当事人,如果未对完成的发明成合作开发合同的当事人,如果未对完成的发明成果作出创造性贡献,仍不能视为共同发明人。但果作出创造性贡献,仍不能视为共同发明人。但是,依照合同法的规定,合作开发合同的当事人是,依照合同法的规定,合作开发合同的当事人可以作为专利申请人,专利申请一旦授权,成为可以作为专利申请人,专利申请一旦授权,成为共同专利权人,共同享有该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共同专利权人,共同享有该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合作开发的当事人合作开发的当事人=共同申请人?共同申请人?合作方中的人员合作方中的人员=共享发明(设计)人资格?共享发明(设计)人资格?P723.合作开发合同当事人与共同发明人的区别合作开发当事人不能等474.发明人设计人奖励与报酬的确定(1)约定优先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可以与发明人、设计人约定或者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专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奖励、报酬的方式和数额。(细则76)n n约定(不违法)n n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n n约定和规定的标准一定比法定低吗?4.发明人设计人奖励与报酬的确定(1)约定优先48(2)法定奖励标准(细则77条规定)n n奖励的方式和数额无约定、无制度;n n一项发明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3000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1000元;n n专利权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支付;n n建议采纳而被授予专利权的应当从优发给奖金。建议人=发明人、设计人吗?从优的标准如何掌握?(2)法定奖励标准(细则77条规定)49(2)报酬n n专利法实施细则78条规定:n n报酬的方式和数额无约定、无制度,n n实施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利润中提取不低于2%n n实施外观设计专利的利润中提取不低于0.2%,n n每年或一次总付,n n许可费提取不低于10%。(2)报酬50上海关于实施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关于实施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关于实施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关于实施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年)若干配套政策年)若干配套政策年)若干配套政策(二十七)切实保障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权益。专(二十七)切实保障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权益。专利权所有单位在专利转让或许可他人实施后,可在税后收利权所有单位在专利转让或许可他人实施后,可在税后收益中提取不低于益中提取不低于3030作为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报酬。其中,作为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报酬。其中,专利权所有单位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可提取的比例不低专利权所有单位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可提取的比例不低于于5050。或可参照上述比例,实行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技术。或可参照上述比例,实行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技术入股。入股。专利权所有单位自行实施专利的,在专利权有效期内,专利权所有单位自行实施专利的,在专利权有效期内,对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实施,可每年从税后收益中对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实施,可每年从税后收益中提取不低于提取不低于5 5作为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报酬。对外观设计作为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报酬。对外观设计专利的实施,可提取的比例不低于专利的实施,可提取的比例不低于1 1。上海关于实施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51上海市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与职务奖酬实施办法上海市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与职务奖酬实施办法上海市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与职务奖酬实施办法上海市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与职务奖酬实施办法第五条第五条第五条第五条(职务发明创造的权利优先受让职务发明创造的权利优先受让职务发明创造的权利优先受让职务发明创造的权利优先受让)在同等条件下发明人或设计人可以优先受让在同等条件下发明人或设计人可以优先受让职务发明创造的权利。职务发明创造的权利。单位转让或者无偿放弃职务发明创造的权利单位转让或者无偿放弃职务发明创造的权利时,应当优先书面告知该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时,应当优先书面告知该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发明人或设计人应当在被告知后予以明确计人。发明人或设计人应当在被告知后予以明确答复,愿意受让的,应当书面通知单位。超过双答复,愿意受让的,应当书面通知单位。超过双方约定的期限发明人或设计人不答复的,单位可方约定的期限发明人或设计人不答复的,单位可以视其为放弃受让。以视其为放弃受让。单位与发明人或设计人应当就职务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设计人应当就职务发明创造的权利受让签订书面合同,并就权利受让所产生的权利受让签订书面合同,并就权利受让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作出约定。的权利和义务作出约定。上海市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与职务奖酬实施办法52第六条第六条第六条第六条 (支付职务发明创造报酬数额和方式)(支付职务发明创造报酬数额和方式)(支付职务发明创造报酬数额和方式)(支付职务发明创造报酬数额和方式)(一)单位自行实施职务发明创造的,可以从(一)单位自行实施职务发明创造的,可以从实施该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税后收益中提取实施该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税后收益中提取不低于不低于5%5%,或者从实施该项外观设计专利的税后收,或者从实施该项外观设计专利的税后收益中提取不低于益中提取不低于1%1%,作为报酬支付给发明人或设计,作为报酬支付给发明人或设计人。人。(二)单位转让、许可他人实施其职务发明创(二)单位转让、许可他人实施其职务发明创造的,可以从该项职务发明创造的转让费、许可使造的,可以从该项职务发明创造的转让费、许可使用费的税后收益中提取不低于用费的税后收益中提取不低于30%30%,其中高等院校、,其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可以提取不低于科研院所可以提取不低于50%50%,作为报酬支付给发,作为报酬支付给发明人或设计人。明人或设计人。第六条(支付职务发明创造报酬数额和方式)53 参照前款,单位与发明人或设计人可以以合同约定一次性支付报酬,或者其他双方认同的方式支付报酬。实行股份制的单位可以以股权方式支付报酬。参照前款,单位与发明人或设计人可以以合同约定一次54第九条第九条(无偿或者低价转让、许可实施职(无偿或者低价转让、许可实施职务发明创造的报酬计算)务发明创造的报酬计算)单位将发明创造的权利无偿或者低价转让、许可他人实施的,可以参照该发明创造转让或者许可使用的市场价格的税后收益,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发明人或设计人支付报酬。发明创造转让或者许可使用的市场价格,由单位和发明人或设计人协商确定,或者协商委托评估确定。第九条(无偿或者低价转让、许可实施职务发明创造的报酬计55第十条第十条(获得侵权赔偿费的报酬支付)(获得侵权赔偿费的报酬支付)从侵犯单位专利权纠纷的调解、诉讼、仲裁中获得的侵权赔偿或者补偿费,扣除调解、诉讼、仲裁等相应成本后的部分,应视为许可他人实施其职务发明创造的收益。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发明人或设计人支付报酬。第十条(获得侵权赔偿费的报酬支付)56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第十一条第十一条(职务发明创造报酬的支付时间)(职务发明创造报酬的支付时间)(职务发明创造报酬的支付时间)(职务发明创造报酬的支付时间)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向职务发明创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向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支付报酬。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支付报酬。单位与发明人或设计人对报酬支付时间未作单位与发明人或设计人对报酬支付时间未作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可以参照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可以参照下列规定,要求单位在合理期限内支付报酬:下列规定,要求单位在合理期限内支付报酬:(一)单位自行实施发明创造的,每年支付相(一)单位自行实施发明创造的,每年支付相应报酬;本年度的报酬在下年度的应报酬;本年度的报酬在下年度的6 6月月3030日前支付日前支付完毕;完毕;(二)单位转让或者许可他人实施其职务发明(二)单位转让或者许可他人实施其职务发明创造的,自转让费或者许可使用费到账之日起三创造的,自转让费或者许可使用费到账之日起三个月内支付相应报酬。个月内支付相应报酬。第十一条(职务发明创造报酬的支付时间)57三、专利权的共有1.专利权的法律特征(1)多主体性(2)客体单一性(3)权利处分上的协同性(4)可以是共同共有,也可以是按份共有P75三、专利权的共有1.专利权的法律特征P75582.共同共有的几种主要形式(1)以合同约定产生共有注意:a.专利权共有依据的合同应当是技术合同,而不是非技术合同。b.应是技术开发合同而不是技术转让合同或技术入股、联营合同P762.共同共有的几种主要形式P7659c.对履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和技术秘密转让合同后续改进条款产生的新的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的归属应当依从合同的约定。n n后续改进在技术合同有效期限内n n后续改进成果的分享办法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后续改进方享有成果。(合同法354)P78c.对履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和技术秘密转让合同后续改进条款产60(2)协商共有同样的发明创造不同的人在同一天申请专利,由专利局通知申请人自行协商确定申请人。n n协商作为共同申请人,那么专利获得批准时,各方就是共同专利人;n n申请人期满不答复的,其申请被视为撤回;n n 协商不成,或者经申请人陈述意见或进行修改后仍不符合规定的,相同的申请均予以驳回。P79(2)协商共有P7961(3)因实际合作研究行为形成的共有虽无合同关系,但事实上形成了共同发明关系而产生的发明创造,有实际研究者共有。n n以事实为依据n n参照民法通则的规定确认P80(3)因实际合作研究行为形成的共有P80623.共有专利权的行使(法15)共有人能否单独进行权利转让或质押?共有人能否单独实施?共有人能否作普通许可实施?共有人能否放弃相应份额的专利?3.共有专利权的行使(法15)63第三章思考与练习1.专利申请权纠纷的含义及其情形有哪些?2.专利权归属纠纷包括哪些类型?3.判断职务发明创造性的法律依据和相关问题4.如何判断发明人与设计人及共同发明人5.专利权共有的法律特征及共有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第三章思考与练习1.专利申请权纠纷的含义及其情形有哪些?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