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制作工艺ppt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0909788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掐丝珐琅制作工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掐丝珐琅制作工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掐丝珐琅制作工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掐掐丝珐丝珐琅琅 制作工制作工艺艺 1 掐丝珐琅 制作工艺 1 珐琅工艺 珐琅是在苛刻标准下的极端工艺,更是色彩在温度中的一场探险游戏。珐琅制品由于是纯手工,具有不可复制性,拥有就是惟一的一件。2 珐琅工艺 珐琅是在苛刻标准下的极端工艺,更是色彩在温度中的一?自古埃及文明以来,珐琅就一直被视为高贵的装饰品。因为它有着类似玻璃的原料本质,拥有特殊的美感,不仅令彩绘器物的外观光滑细致,而且还带有氤氲华丽的色彩。?在中国古代,珐琅器最初从“大食国”(大食为唐宋时代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总称)传来,因此称之谓“大食窑,鬼国窑”。之后虽称谓因译名不统一而出现多种不同写法,如“佛郎嵌”、“鬼国嵌”、“法蓝”、“法郎”、“拂林”、“佛郎”、“富浪”等,但发音基本一致,现在基本统一为“珐琅”。?目前,日本的国宝级手工艺“七宝烧”、俄罗斯的“卡可图”(音译),都可称源自珐琅工艺,并对其进行了大有裨益的创新。?珐琅也叫釉,由多种矿物质熔炼而成(矽砂、石灰、氧化铅、碳酸钠等),质感类似玻璃,烧制过程中,各种矿物质的成分配比需要专业的技术,烧窑后的珐琅层完全不含水,且固体珐琅的密度高于粉末状态,体积必然缩小。因此,上彩烧制的过程需要反复进行,直到打磨后的珐琅表面与其他金属部分处于同一平面,达到整体完美合一的效果。?珐琅制品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暗淡无光,她可以保存上百年,其艳丽的颜色也不会褪去,而且珐琅工艺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的特性也使其成为收藏者的不二之选。3?自古埃及文明以来,珐琅就一直被视为高贵的装饰品。因为它有着?装配珐琅盘的钟表造价很高,是指制作的工本而非物料。珐琅盘的制作分为内填珐琅(Champleve)、掐丝珐琅(Cloisonne)和彩绘珐琅(Miniature Painting)。?比较罕见和复杂的是掐丝珐琅。比较罕见和复杂的是掐丝珐琅。4?装配珐琅盘的钟表造价很高,是指制作的工本而非物料。珐琅盘的?掐丝珐琅源自波斯,约在蒙元时期(公元14世纪)传至中国,珐琅工艺虽是舶来品,但一经传入中国,即与我国已有的金属制造工艺、镶嵌工艺完美的融为一体,所制珐琅器在造型、图案等方面完全民族化,甚至不留有任何外来影响的痕迹。?掐丝珐琅在中国明代开始大量烧制,并于景泰年间达到了一个高峰,后世称其为“景泰蓝”。此后,景泰蓝就成了铜胎掐丝珐琅器的代称。?珐琅师首先要将金属丝焊接或用植物粘合剂固定于盘面,以此勾勒出图案的轮廓。能否精确地将金属丝固定于既定位置是最大的难点,如果位置处理不妥便无法向下进行。其次是填釉,复杂的图案要用几十种釉料。好在各种颜料之间有金属丝相隔,即便烧制时釉料受热流动也不必担心混色。几十种釉料在烧制时必须严格按照熔点由高至低的次序,经过数次反复才能成型。假如其中某个环节出现意外状况,就会导致盘面裂碎,整只报废。5?掐丝珐琅源自波斯,约在蒙元时期(公元14世纪)传至中国,珐?珐琅虽美,制作风险也很大。它要经过许多繁复的程序才能呈现正确的色彩,在最初熔炼时需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燃烧后结合成不同颜色的珐琅(例如加上钴可转变为蓝色,而锰则可成为紫色),但关键是珐琅与矿物质结合后的熔点与色彩表现较难掌控,依烧制的温度与珐琅受热后的延展情况(影响颜色的浓度)各分为高、中、低三种程度。例如低延展性的珐琅加上钴以中温(摄氏732至788 度)烧制后可产生孔雀蓝这种特殊色,若再加上颜色有透明与不透明的区分,还有同色珐琅在不同材质的器物上烧制后也有色差的问题等,制造者要考量每种变因带来的不同结果,颜色的调配着实不易。6?珐琅虽美,制作风险也很大。它要经过许多繁复的程序才能呈现正珐琅表的珍贵之处 7 珐琅表的珍贵之处 7?这门古老技艺的传人越来越少,如今全世界掌握珐琅技艺的只有十人左右。在国内也只有北京的熊氏集团掌握这门技术。?一件奢侈品,手工制造所占的比重越高、工序越复杂,它的价值也就越昂贵。珐琅由手工绘制而成,工艺讲究,而且制作过程还有许多不能预测的因素,例如烧制时受热有所不同等,即使用同样的釉料也未必能烧出一样的色彩。同时制作掐丝珐琅表盘的成功率不到10%,所以十分珍贵。?每一枚珐琅表盘要经过多道工序完成,凭借珐琅师的经验和感觉,一枚一枚画,一枚一枚烧,不能用机械设备替代,因此产量稀少。由于纯手工制作和反复烧制,每片珐琅盘的色泽和纹路都不尽相同,找不出两片一模一样的珐琅盘,使得每块珐琅表都是举世无双。因此每一腕珐琅表都是独一无二的,所有说几乎每一只珐琅表都成为收藏家收藏的理由。?每当有顶级手表品牌推出珐琅表,总会引出话题。珐琅这种材质历久弥新、不会氧化褪色。因其是矿物质熔炼而成,具备很多矿物质不透气、不会渗水等性能及质地坚硬的优点,并具有宝石般的独特光泽与透明感,所以,好的珐琅作品可以保存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之久。同时珐琅表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华美风格。8?这门古老技艺的传人越来越少,如今全世界掌握珐琅技艺的只有十?珐琅的颜色来自天然矿物的色彩,其熔点不同,烧制方法、烧制顺序都会不同,且必须牢记的一点是:黑色和乳白色的珐琅颜色最难烧制,价格也更贵。?因为珐琅烧制的表盘,不可能完全纯净与光滑(如果有,就是一些以树脂或高科技手段制作的“假”珐琅),而在其他颜色中,这些珐琅烧制过程产生的细小“砂眼”与孔洞,只有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到。?但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黑色的汽车容易脏一样,黑色珐琅中,一点点“小破绽”都很明显,所以烧制一块合格的黑色珐琅面盘,成功率极低,也因此决定了它的“昂贵”属性。?乳白色珐琅被誉为是最复杂的珐琅大明火工艺,简单解释是把珐琅釉绘放于玻璃上焙烧,但因乳白色珐琅釉熔点与玻璃接近,很难控制温度及时间,如果其温度低了,白色便不够通透;如温度高一点,整个珐琅会变形。成功的话,乳白色便会如此表出现层次感,像天空浮云一样。色彩决定价格色彩决定价格 9?珐琅的颜色来自天然矿物的色彩,其熔点不同,烧制方法、烧制顺掐丝珐琅制作过程 10 掐丝珐琅制作过程 10 表盘使用纯度高达99.9%的银胎。因为银的反光度高,可以衬托珐琅釉料的通透度和鲜艳的色彩 11 表盘使用纯度高达99.9%的银胎。因为银的反光度高,可以衬托用厚度只有0.03毫米的24K金丝勾勒出所要图案的轮廓,将其用植物黏胶固定在直径为35毫米的银质盘面上,完成一个盘面的图案大约需要100个小时。掐丝珐琅难在金属丝线的细致上,图案的面积愈小,制作金属细线的难度愈高。12 用厚度只有0.03毫米的24K金丝勾勒出所要图案的轮廓,将其用特制的焊药粉进行焊接。这一步至关终归要,因为使用的金丝只有0.03毫米,用我们日常使用的打火机的火就能将金丝烧至溶化。如果掌握不好焊接的温度,就会使整个盘面的图案毁坏,甚至将金丝完全烧没,这一步的成功率只有50%。13 用特制的焊药粉进行焊接。这一步至关终归要,因为使用的金丝只有最终精确地将金属丝固定于既定位置最终精确地将金属丝固定于既定位置 14 最终精确地将金属丝固定于既定位置 14 珐琅原料必须先以玛瑙研钵磨制为极珐琅原料必须先以玛瑙研钵磨制为极为精细的粉末,然后以蒸馏水完全浸为精细的粉末,然后以蒸馏水完全浸湿后才算是可用的珐琅涂料。复杂的湿后才算是可用的珐琅涂料。复杂的图案要用几十种釉料。图案要用几十种釉料。15 珐琅原料必须先以玛瑙研钵磨制为极为精细的粉末,然后以蒸馏水完?采用“大明火”烧制珐琅,其温度高达850至900摄氏度,由此才可确保珐琅材料的纯净以及持久的生命力。?烧制珐琅必须在真空炉内完成,无论瑞士还是中国,珐琅工艺所用的炉子都这么大,意味着不可能大批量生产。?首先从熔点高的釉料开始烧制,一定要按照熔点高低先后次序,不能有一丝差错。烧制时间的掌握也非常重要,即使是经验最老道的珐琅技师都无法确切告诉您每次烧出来的颜色,因此必须凭经验,详细记录每个颜色所需的配色,烧制时间以及温度。?同一个颜色在烧了数次之后竟变成完全不同的颜色,这是经常遇到的事情。有时,因为原料不稳定,还会导致盘面烧坏。?每上一次颜色就必须烧一次,只要出现失误,所有努力将付之东流。经过反复 30多次的烧结,才能呈现丰富完美的色彩。烧制过程中一旦有某个釉料出现裂纹,则整只表盘报废。16?采用“大明火”烧制珐琅,其温度高达850至900摄氏度,打磨珐琅盘面。这个过程需要经过30多道由粗到细再到极细的工序才能完成。打磨过程中需要运用不同材质的材料,完全由手工打磨,直到盘面达到如同镜面一般的光洁度才算完成。在打磨盘面的过程中,如果力度不均匀,盘面上的颜色也会深浅不一,这样整块盘也将报废。17 打磨珐琅盘面。这个过程需要经过30多道由粗到细再到极细的工序熊氏珐琅?由于掐丝珐琅的制作过程极其复杂,自1950年代后仅剩少数顶级制表厂还有能力制作。?珐琅装饰表款面盘的技术之前只是在瑞士等国外几家知名的表厂运用,而且全球仅存五家珐琅制作工作室,只有十几人能够制作相关的珐琅作品,而“熊氏珐琅”是中国唯一一家可以制作珐琅表盘的品牌。?“熊氏珐琅”是我国惟一一家珐琅艺术品的家族企业,他的历史最早应追溯到熊松涛的祖父一辈,当时清后期皇宫内的珐琅造办处在北京通州地区设置了手工作坊,专门给宫廷制作珐琅器,其祖父就在当时造办处下属的作坊内学到了这门手艺,为了让这个老北京绝活继续传承下去,其祖父把这门手艺教给了熊松涛先生的父亲如今,“熊氏珐琅”已经有三代人都在从事珐琅工艺这项古老而精湛的艺术制作。18 熊氏珐琅?由于掐丝珐琅的制作过程极其复杂,自1950年代后?凭借着多年的经验与技术水平,熊松涛在2006年研制出可以与西方高端珐琅盘相媲美的掐丝珐琅表盘,其质量和打磨工艺已达到了世界同类作品的水平。目前,“熊氏珐琅”的作品已经被中国、瑞士、德国等6家知名表厂所采用。?熊氏的掐丝珐琅在全世界足够领先,瑞士制造的掐丝珐琅表盘的金丝厚度是7丝,也就是0.07毫米,而熊氏采用厚度仅有0.03毫米的金丝,在纯银或金胎上勾勒出所要的图案。丝越细加工难度越高,但是勾勒出图案的效果越好,因为丝细表现的内容更丰富。19?凭借着多年的经验与技术水平,熊松涛在2006年研制出可以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