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240759636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明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宋明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宋明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三、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程颢程颢程颐程颐 朱熹朱熹 陆九渊陆九渊 王阳明王阳明汉武帝汉武帝“独尊儒术独尊儒术”后后,儒家思想成为历朝历代正统的儒家思想成为历朝历代正统的主流思想主流思想;东汉末年东汉末年,儒学权威性被削弱儒学权威性被削弱;魏晋以后,魏晋以后,道教、佛教传播,道教、佛教传播,直接冲击儒家核心价值信直接冲击儒家核心价值信仰仰;唐末五代之际,沦为考据之学,统治地位进一步削弱唐末五代之际,沦为考据之学,统治地位进一步削弱。1、儒学在汉以后的发展情况:、儒学在汉以后的发展情况:2、汉末开始儒学出现困境的原因:、汉末开始儒学出现困境的原因:社会动荡、战争冲击儒家构建的一套政治和伦理方社会动荡、战争冲击儒家构建的一套政治和伦理方面的统治秩序。面的统治秩序。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一)(一)儒学的困境儒学的困境3、韩愈和李翱复兴儒学的主张、韩愈和李翱复兴儒学的主张1)主张:)主张:韩愈韩愈:反对佛教和道教反对佛教和道教,宣称儒家的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仁义是最高的道,提提出了出了“道统道统”思想。思想。李翱李翱:必须从必须从“性命之源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提出了提出了复兴儒家之道复兴儒家之道的主张的主张(2)影响:)影响:为北宋的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开了先声。为北宋的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开了先声。(二)(二)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1 1、背景:、背景:隋唐以来的隋唐以来的长期分裂长期分裂、混乱,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混乱,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纲常松弛,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和巩固。大破坏,纲常松弛,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和巩固。、宋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和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宋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和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主张:、主张:、推崇、推崇“尊王攘夷尊王攘夷”,批评唐代不重儒家的纲常伦,批评唐代不重儒家的纲常伦理,从而导致唐朝长期陷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理,从而导致唐朝长期陷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主张以唐为鉴,复兴儒学。巩固中央集权,实、主张以唐为鉴,复兴儒学。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现长治久安;、强调、强调“华夷之变华夷之变”,将佛教和道教视为夷狄之,将佛教和道教视为夷狄之教(教(为复复兴儒学儒学创造条件造条件)。、影响:、影响:改变了当时的学术风气和改变了当时的学术风气和社会氛围。社会氛围。推动了推动了理学理学的的孕育孕育发展发展。“理学理学”“理学理学”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朱熹和二程都说过当时的儒学。朱熹和二程都说过“理理”。程颢曾说过:。程颢曾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吾学虽有所受,天理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理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学也就从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谓的二程兄弟所谓的“理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切具体事物。这就把儒家传统的。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思想,用用“天人一理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所具有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理”来代替来代替了,这是二程对了,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一大贡献。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思想来源:思想来源:儒学儒学+佛教思想佛教思想+道教思想道教思想理学理学是一种既贯通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宇宙自然和和人生命人生命运运运运,又继承又继承孔孟正宗孔孟正宗,以,以治理国家治理国家的的新儒学新儒学。理学概念:理学概念:以以“天理天理”为核心、融合佛道思想的新为核心、融合佛道思想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儒学思想体系道道佛佛儒儒目的目的1 1、理学兴起的背景:、理学兴起的背景: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社会动荡不安;受到道、社会动荡不安;受到道、佛教的冲击)佛教的冲击)儒、道、佛相互融合,儒、道、佛相互融合,“三教合一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生活各个领域;儒学体系的更新;儒学体系的更新;为重兴儒学,一些儒学志士开始积极思考和探索为重兴儒学,一些儒学志士开始积极思考和探索2 2、理学的开创者理学的开创者:“北宋五子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等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等)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原因: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原因:1 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2 2)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职务并不低。3 3)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3 3、北宋五子、北宋五子的的主张主张:(1)周敦周敦颐:结合周易解合周易解释太极太极图,建构了包,建构了包括万物、人括万物、人类和道德等万事万物的衍生和道德等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一,从而而为“理理”生万物的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提供了依据。(2)邵雍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揭示宇宙规律,律,进而解而解释人人类命运命运。为理理学学的的建建立立开开辟辟了了道道路路(3)张载:开开创了理学中的了理学中的“气学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的杰出代表。杰出代表。在理在理论上,上,严格区分天、道、性、心等概念格区分天、道、性、心等概念。张载对理学的理学的创立立贡献巨大。献巨大。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为重建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为重建儒家的价值权威奠定了一块关键性的基石。儒家的价值权威奠定了一块关键性的基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张子语录三、理学主要派别三、理学主要派别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和和陆王心学陆王心学(重点)(重点)(一)程朱理学:(一)程朱理学:1、“二程二程”的思想主张:的思想主张: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认为认为“理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的本原;-理学获得了理论的典型形态。理学获得了理论的典型形态。天理的核心天理的核心是是“仁仁”,“仁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孔颜之乐孔颜之乐”: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理理”体现在社会上是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人性,发挥孔子发挥孔子“仁仁”的学说的学说;提出提出“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的认识论;(核心思想(核心思想)仁者不但能化韧于无形,而且能获得高仁者不但能化韧于无形,而且能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认为认为获得仁者境界的主要方法是获得仁者境界的主要方法是涵养和穷理涵养和穷理。(程颢强调涵养,程颐则主张涵养与穷理并重)程颢强调涵养,程颐则主张涵养与穷理并重)2 2、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人堪与伦比。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开创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传统大成,开创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主要骨干。北宋理学之兴,乃儒中一主要骨干。北宋理学之兴,乃儒学之重光。朱子崛起南宋,不仅能学之重光。朱子崛起南宋,不仅能集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可谓其,并亦可谓其乃乃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钱穆钱穆朱熹朱熹理理学学的的集集大大成成者者2 2、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1)理气关系论(本体论):理气关系论(本体论):(2)理学修养论:理学修养论:(3 3)心性论:)心性论:(4)政治理论方面:)政治理论方面:(5)认识论:认识论:理比气更根本理比气更根本,先有理后有气先有理后有气,万物各有其理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归为一而万物之理归为一;以本体论为基础,以本体论为基础,区分教育的区分教育的”小学小学”和和”大学大学”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强强调学习的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以达到调学习的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以达到“仁仁”的最高境界的最高境界;认为人应克制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认为人应克制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人性与天人性与天理一致,强调理一致,强调“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去人欲”(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三纲五常”,认为,认为,儒家干预政治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的关键,就是就是要设法要设法“正君心正君心”;主张主张“格物致知格物致知”“,认为格物致知,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3 3、程朱理学代表人物及主张程朱理学代表人物及主张程颢、程颐(北宋)程颢、程颐(北宋)朱熹(集大成者)朱熹(集大成者)理理是是本原本原社会社会伦伦理理认识认识论论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原,先理后物(核心)(核心)理之源在于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人伦者,天理也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范的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格物致知”4、程朱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的影响: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压抑度,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成为官方哲学,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成为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具有和谐意识具有和谐意识,崇尚道德,注重气节,讲求崇尚道德,注重气节,讲求自我节制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积自我节制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积极而深远影响。极而深远影响。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传及日本、朝鲜乃至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朱子学”学学派派。1、心学的基本特征:、心学的基本特征:(二)陆王心学(二)陆王心学寻找内心的理寻找内心的理、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主张扫除细枝末节,直奔主题。、主张扫除细枝末节,直奔主题。2、陆九渊、陆九渊“发明本心发明本心”、陆九渊、陆九渊:号象山居士,南宋号象山居士,南宋人,是心学的开创者。人,是心学的开创者。、思想、思想主张主张:“心心”是万物的本原是万物的本原,“心心”即即“理理”:本心就是天理;:本心就是天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反省内心可得到天理反省内心可得到天理,反对反对“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核心命题)(核心命题)陆九渊陆九渊(南宋南宋)3 3、王守仁(阳明心学)、王守仁(阳明心学)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提出了提出了“致良知致良知”(思想核心)思想核心):伦理观:伦理观:反对伪善,主张反对伪善,主张“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强调自我,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奋发立志;主动,鼓励奋发立志;“心外无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理”;、王守仁、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世称阳明先生,明代人。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代人。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是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王阳明(明朝明朝)(2 2)思想主张:)思想主张:(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心外无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理”;王阳明王阳明(明朝明朝)3 3、王守仁(阳明心学)、王守仁(阳明心学)、王守仁、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世称阳明先生,明代人。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代人。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是心学的集大成者。4 4、比较、比较程朱程朱理学理学与陆王与陆王心学心学的异同的异同:同:同:异:异:从内容看:从内容看:从目的看:从目的看:都是都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都认为世界;都认为世界本原是本原是“理理”;都是儒学的;都是儒学的新形式新形式实质实质都是以儒家的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纲常伦纪来来约束约束社会,社会,维护维护专制统治,专制统治,遏制遏制人的自然欲求。人的自然欲求。从哲学上看:从哲学上看:从穷从穷“理理”的方法看:的方法看: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前者认为世界本原是前者认为世界本原是客观存在客观存在的的“理理”(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后者认为后者认为“心即理心即理”是是主观主观的(的(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前者主张前者主张“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后者主张后者主张内心反省内心反省,致良知。,致良知。5.宋明宋明理学的理学的评价:评价:(1 1)积极)积极:塑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塑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实践意识:实践意识:崇尚道德:崇尚道德:和谐意识:和谐意识:忧患意识:忧患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理想不懈追求;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2)消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消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尊卑等级观念;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理学派别理学派别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核心观点核心观点地位地位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小结小结程颢、程颐程颢、程颐朱熹朱熹陆九渊陆九渊王守仁王守仁万物只是一个天理万物只是一个天理人伦者天理也人伦者天理也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在明道德格物致知在明道德“心心即即理理”反省内心可得天理反省内心可得天理“致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理学的开创者理学的开创者理学的集大成者理学的集大成者心学的开创者心学的开创者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学的集大成者宋宋明明理理学学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理理学学的的发发展展创立:北宋二程创立:北宋二程成熟:南宋朱熹成熟:南宋朱熹发展:陆王心学发展:陆王心学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背景:背景:知识知识梳理梳理对宋明理学的认识对宋明理学的认识宋宋明明理理学学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背景:背景:影响:影响:流派:流派:“理理”是万物的本是万物的本原原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存天理存天理,灭人欲灭人欲”“心心”是万物的本原是万物的本原“发明本心发明本心”“”“致良致良知知”“存天理存天理,灭人欲灭人欲”三教合一三教合一消极消极积极积极 江南春绝句江南春绝句 (唐唐)杜牧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多少楼台烟雨中。请思考: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请思考: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白马寺白马寺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官修寺院,被尊为中国佛教官修寺院,被尊为中国佛教“祖庭祖庭”和和“释源释源”,“中国第一古刹中国第一古刹”。河南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凿于北魏至晚唐。现,凿于北魏至晚唐。现存石窟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通,佛塔余通,佛塔50余座,佛像余座,佛像97000余尊。余尊。洛阳奉先寺洛阳奉先寺,建于唐初,主佛卢舍那高,建于唐初,主佛卢舍那高17.14米,面容丰腴饱满,修眉长目,嘴角微翘,米,面容丰腴饱满,修眉长目,嘴角微翘,流露出对人间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芒。流露出对人间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芒。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刻画的是道家宗,刻画的是道家宗主老子洞悉世间沧桑、慈祥而睿智的形象。主老子洞悉世间沧桑、慈祥而睿智的形象。道教圣地道教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武当山古建筑群,现存,现存4座道座道教宫殿、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祠、座道观及大量神祠、岩庙。岩庙。三教图三教图“三教合一三教合一”不是儒教、佛教、不是儒教、佛教、道教合为一体,而道教合为一体,而是一种相互吸纳、是一种相互吸纳、相互渗透、相互影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响的关系。“三教三教”是指:儒教、是指:儒教、佛教、道教。佛教、道教。佛教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儒学的关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隋唐时期,儒学发展进入三教合一时期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三教合一三教合一”道教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信为本;儒家儒家的的政治伦理思想政治伦理思想和和道家道家哲学思想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左侧是左侧是佛教的弥勒院佛教的弥勒院,右侧是,右侧是道教的元君祠道教的元君祠,中间是,中间是儒家儒家胜景,孔子登临处胜景,孔子登临处。方寸之地,。方寸之地,三教会集三教会集,巧妙融合。,巧妙融合。泰泰山山红红门门宫宫三教合一三教合一程程 颐颐(洛阳人,世称明道先生。)程程 颢颢(世称伊川先生)本朝(宋朝)之治本朝(宋朝)之治以理学为之根底也。义以理学为之根底也。义理之学独盛本朝,以程先生(二程)为之宗师也。理之学独盛本朝,以程先生(二程)为之宗师也。黄震黄震 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自宋以来在历史上以理学大师每多宣讲于此而著称于世。程颢、程颐在此讲学,更使书院地位独特,时与河南睢州的应天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宋代四大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河南伊川二程祠庙程程门立雪门立雪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 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 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了。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龟山先生”。后人后人便用便用“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程颐严肃刚正,神圣不可侵犯,甚至不通人情,实为後世所见的“道学脸孔”。在妇女贞操方面,程颐认为:“凡取以配身也,凡取以配身也,若取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若取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有人问程颐先生曰: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乎哉?,程颐则提出绝对不能,有些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为绝对不能,有些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为藉口,要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藉口,要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程氏遗书卷二十二),作为衡量贤媛淑女的标准。他们的好後学朱熹(11301200)在与陈师中书也同意这样的说法:昔伊川先生尝论此事,以为饿昔伊川先生尝论此事,以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腐;然自知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腐;然自知经识理之君子观之,当有以知其不可易也。经识理之君子观之,当有以知其不可易也。主张妇女“从一而终”、压抑“人欲”。1 1、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所谓、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所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天下物皆可以理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有理而后有有理而后有象,有象然后有数。象,有象然后有数。2 2、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地之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性即是理。仁、义、礼、智、信五者,无理。性即是理。仁、义、礼、智、信五者,性也。性也。3 3、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二程遗书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先先有理后有物有理后有物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系起来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核心核心二程的主张:二程的主张:n1 1、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所适而不在。朱熹朱熹n2 2、“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是天理?君臣、父子、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遏人欲而存天理”。n 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 n3 3、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理。不格,则阙了一物理。n 大学章句大学章句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先先有理后有物有理后有物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的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明道德之善,不求科学之明道德之善,不求科学之真真1 1、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而已。理而已。2 2、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六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六3 3、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陆九渊)、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陆九渊)陆九渊将理学发展到新阶段,号称陆九渊将理学发展到新阶段,号称“心学心学”。“反省内心反省内心”以求理以求理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心即理也“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守仁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王文成公全书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知行功夫,本不可离。王守仁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王文成公全书心学的方法论心学的方法论-如何把握如何把握“理理”?不靠不靠不靠不靠“格物格物格物格物”:而靠内心的:而靠内心的:而靠内心的:而靠内心的“自省自省自省自省”,致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知行合一。小故事小故事 人人可为圣贤人人可为圣贤:有一个叫杨茂:有一个叫杨茂的聋哑人听王守仁讲,人人都可以成的聋哑人听王守仁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就以写字问王守仁。王问:为圣贤,就以写字问王守仁。王问:“你嘴巴不能说话,耳朵也听不到声你嘴巴不能说话,耳朵也听不到声音,那你的心能分得清是非吗?音,那你的心能分得清是非吗?”杨杨答:分得清是非。王说:答:分得清是非。王说:“只要你心只要你心中分得清是非,存在天理,你就是个中分得清是非,存在天理,你就是个聋哑型的圣贤啊。聋哑型的圣贤啊。”这体现了这体现了“心即心即理理”的思想。的思想。小故事小故事 致良知的故事致良知的故事:王守仁的门: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贼犹豫了,说:“这,这,好像不太好吧。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他向贼大喝:“这这就是你的良知!就是你的良知!”“贞节牌坊”翻开历史一查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吃人”。鲁迅鲁迅 三从四德三从四德“三从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德、妇言、妇容、妇功重男轻女重男轻女;轻视个体自由轻视个体自由“酷吏以法杀人,后儒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以理杀人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戴震戴震 (清)(清)重礼轻法重礼轻法 扇枕温衾扇枕温衾 恣蚊恣蚊饱血血扇枕温衾:黄香,扇枕温衾:黄香,东汉人。九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用身体为父父亲温暖被褥。温暖被褥。恣蚊恣蚊饱血血:吴猛,晋朝人。八吴猛,晋朝人。八岁时家里家里贫穷,没有蚊,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吴猛不能安睡。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丹心照汗青。宋宋文天祥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要留清白在人间。明明于谦于谦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清林则徐林则徐“二十四孝二十四孝”郭巨埋儿郭巨埋儿 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子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当了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鲁迅鲁迅旧事重提旧事重提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得以兼养孩子。观点观点1 1 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批判批判多于肯定,对朱熹、多于肯定,对朱熹、王阳明全盘否定说:王阳明全盘否定说:“宋明理学是封建后期的统治思宋明理学是封建后期的统治思想,为强化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服务。从政治作用说,想,为强化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服务。从政治作用说,理学是思想史上的浊流。理学是思想史上的浊流。”观点观点2 2 目前一些学者们,则在一定程度上目前一些学者们,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肯定理学:理学:侯外庐、邱汉生诸先生主编之宋明理学史有一段说侯外庐、邱汉生诸先生主编之宋明理学史有一段说得十分精辟:得十分精辟:“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它提出的范畴、命题,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平。它提出的范畴、命题,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