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

上传人:磨石 文档编号:240738196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8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和儒家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思想的形成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思想的形成。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一、“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百家争鸣(含义、局面:百家争鸣(含义、背景、代表人物及主张、影响)背景、代表人物及主张、影响)本课知识梳理本课知识梳理二、孔子和早期儒学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孔子:仁孔子:仁 、民本思想、教育思想、民本思想、教育思想 孟子:仁政思想、民贵君轻思想、性善思想孟子:仁政思想、民贵君轻思想、性善思想 荀子:荀子:“仁义仁义”、“王道王道”、性恶论、性恶论三、道家和法家:老子、庄子、韩非子三、道家和法家:老子、庄子、韩非子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一、“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的出局面的出现现1 1、“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含义含义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诸子百家针对诸子百家针对社会上社会上和和学术上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发表不同看法的各种问题发表不同看法,互互相相诘难批驳诘难批驳,形成,形成“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局面.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时期,社会上形成社会上形成一批一批以以、为宗旨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2 2、“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背景)会原因(背景)总:总:经济:经济:政治:政治:阶级关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思想文化:铁犁牛耕铁犁牛耕的使用,的使用,井田制井田制崩溃崩溃周王室周王室衰微、诸候士大夫崛起衰微、诸候士大夫崛起“士士”阶层的活跃和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受重用学术下移,私学兴办学术下移,私学兴办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时期,中国社会出现重大中国社会出现重大变革变革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派学派人物人物时期时期儒家儒家孔子孔子春秋晚期春秋晚期孟子孟子战国战国荀子荀子战国战国道家道家老子老子春秋晚期春秋晚期庄子庄子战国战国法家法家韩非子韩非子战国战国墨家墨家墨子墨子战国战国3 3、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4 4、历史意义、历史意义(2 2)形成中国的)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传统文化体系 ,形成中国,形成中国思想文化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兼容并包和和宽容开放宽容开放的特点的特点(3 3)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1 1)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思想解放运动运动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二、孔子和早期儒学:二、孔子和早期儒学:仁仁 、民本思想、教育思想、民本思想、教育思想1 1、孔子生平、孔子生平2 2、孔子在政治、教育方面的主张、孔子在政治、教育方面的主张政治政治思想思想教育教育思想思想“仁仁”“礼礼”:“仁者爱仁者爱人人”、“克己克己复礼复礼”仁:孝悌、爱人、忠恕。反对仁:孝悌、爱人、忠恕。反对统治者苛政和任意刑杀,要求统治者苛政和任意刑杀,要求体贴民情,主张体贴民情,主张“为政以德为政以德”礼:周礼:君臣父子,四勿礼:周礼:君臣父子,四勿有教无类、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方式式教学方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则殆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接续接续文明文明杏坛说杏坛说仁仁为政以为政以礼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论语雍也)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讨论:孔子思想有哪些积极、消极的影响?孔讨论:孔子思想有哪些积极、消极的影响?孔子死后为什么会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子死后为什么会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1 1)他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他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仁仁”“”“德德”“”“礼礼”都有利于稳定封建秩序。都有利于稳定封建秩序。(2 2)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提出适应君)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自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地位也提高了。自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地位也提高了。(3 3)历史上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孔)历史上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孔子受到重视;社会动乱时,孔子首当其冲受子受到重视;社会动乱时,孔子首当其冲受到批判。到批判。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孟子的思想孟子的思想荀子的思想荀子的思想3 3、战国时期儒家代表、战国时期儒家代表把孔子把孔子“仁仁”的思想发展为的思想发展为 思想思想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在伦理观上主张在伦理观上主张施政用施政用 和和 ,民本思想,提出民本思想,提出在伦理观上主张在伦理观上主张孟子和荀子的贡献孟子和荀子的贡献总结改造,蔚然大宗总结改造,蔚然大宗P5“仁政仁政”“民贵君轻民贵君轻”“性本善性本善”“仁义仁义”“王道王道”“以德服人以德服人”“君舟民水君舟民水”“性恶论性恶论”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学派学派 代表代表 主要思想主要思想墨家墨家 墨子墨子道家道家 老子老子庄子庄子法家法家 韩非韩非子子“兼爱兼爱”用用“道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演变、演变、“非攻非攻”“尚贤尚贤”继承老子的学说,认为继承老子的学说,认为 世界是世界是“我我”的主观产物的主观产物历史向前发展、历史向前发展、政治改革政治改革主张主张法治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政治上主、政治上主张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节俭节俭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以柔克刚以柔克刚滴水穿石滴水穿石杯满则溢杯满则溢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无为才能有为无为才能有为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儒家学说儒家学说 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道家学说 构成了构成了2000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哲学思想法家学说法家学说 其中的其中的变革思想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孔子孔子孟子孟子荀子荀子同同仁的思想仁的思想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异异人性论人性论爱人爱人为政以德为政以德足食足食民信之民信之性相近性相近仁政仁政仁义仁义民贵君轻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君舟民水性善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恶论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3、6、5、4、性本善性本善,君主应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主应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小国寡民固然好,但我更喜逍遥,与天地万物一,小国寡民固然好,但我更喜逍遥,与天地万物一,旁观现实,欣赏自然旁观现实,欣赏自然 治道因时而异。人性本恶,惟法为治,轻罪重刑。治道因时而异。人性本恶,惟法为治,轻罪重刑。君主须集中权势,运用权术,以静制动。君主须集中权势,运用权术,以静制动。我尊孔子,但主张性本恶。君船民水,故人君者,我尊孔子,但主张性本恶。君船民水,故人君者,降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降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治国本应爱民,统治者不要干预民生、民利,治国本应爱民,统治者不要干预民生、民利,这叫这叫“无为而治无为而治”。荀子荀子韩非韩非子子庄子庄子孟子孟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尊卑有序,齐之以礼。1、2、孔子孔子老子老子思考讨论之一:如何归类?谁的主张?理由是什么?思考讨论之一:如何归类?谁的主张?理由是什么?思考讨论之一:如何归类?谁的主张?理由是什么?思考讨论之一:如何归类?谁的主张?理由是什么?吸引你眼球的是哪些话或者主张?吸引你眼球的是哪些话或者主张?吸引你眼球的是哪些话或者主张?吸引你眼球的是哪些话或者主张?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 1今天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今天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它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它是是 “仁者,爱人仁者,爱人”贵贱有贵贱有“序序”“”“己所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有教无类”A A B B C C D D2 2到山东旅游,导游会带我们去亚圣庙,到山东旅游,导游会带我们去亚圣庙,“亚圣亚圣”的政治主张是的政治主张是 A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B“仁爱待仁爱待民,以德服人民,以德服人”C”C“天道自然,无为而治天道自然,无为而治”D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以法治国,中央集权”3 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该该材料反映了哪一派别的思想材料反映了哪一派别的思想 A A道家道家 B B儒家儒家 C C墨家墨家 D D法家法家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4 4关于墨子的思想,下列评述正确的是关于墨子的思想,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 A主张主张“兼爱兼爱”与孔子的与孔子的“仁者爱人仁者爱人”一致一致 B B主张主张“非攻非攻”、“节用节用”,反映了下层人,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民的要求 C C提倡提倡“尚力尚力”,强调武力的重要性,强调武力的重要性 D 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一直受到统治者重视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一直受到统治者重视5 5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上体现出积极进取精神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上体现出积极进取精神的是的是 A A“天道自然无为天道自然无为”B”B“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C C“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生死有命,富贵在天”D”D天与人天与人“不相胜不相胜”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试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主体特征,试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主体特征,并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加以说明。并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加以说明。特征:特征: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及封建社会形成的社会大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及封建社会形成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变革时期。说明:经济上说明:经济上,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私田大量,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私田大量开垦,井田制日益瓦解;封建剥削方式出现。战国时,开垦,井田制日益瓦解;封建剥削方式出现。战国时,除农业、手工业发展外,商业兴盛,新兴封建城市出除农业、手工业发展外,商业兴盛,新兴封建城市出现。现。政治上,政治上,出现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战争,这些战争出现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战争,这些战争客观上促进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客观上促进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新兴地主势力强大,要求取得政权,各国制的确立,新兴地主势力强大,要求取得政权,各国先后开展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先后开展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逐步确立。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这是社会政治、经济变,出现百家争鸣,这是社会政治、经济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思考讨论之二:思考讨论之二:1988年年1月,全球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在法国月,全球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道: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道:“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请谈谈你的感想或者认识。请谈谈你的感想或者认识。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古为今用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儒家的“仁政仁政”“以德治国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爱和平、反对战争hemt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