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

上传人:dfg****19 文档编号:240732009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四首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古代诗歌四首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古代诗歌四首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四首古代诗歌四首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断学习目标 v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准确朗读并默写四首诗歌。v2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v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v4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观沧海观沧海观沧海观沧海曹曹 操操曹操简介曹操,字孟德,曹操,字孟德,沛国谯(沛国谯(qio)人。东汉末年著名)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操的诗作具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建安九年,曹操占据邺城后,在中国北部创骨。(建安九年,曹操占据邺城后,在中国北部创造了一个以邺城为中心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在造了一个以邺城为中心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在这里形成了以这里形成了以“三曹三曹”为领袖,以为领袖,以“七子七子”为代表的,为代表的,庞大的邺下文人集团。他们战时大多随军,归来习庞大的邺下文人集团。他们战时大多随军,归来习文作诗,探讨文学,歌功颂德,抒发情怀,写征战文作诗,探讨文学,歌功颂德,抒发情怀,写征战之苦,述社会之乱,相互批评、磋商,共同提高写之苦,述社会之乱,相互批评、磋商,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发展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作水平,发展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建建安风骨安风骨”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建安七子建安七子”:孔融:孔融、陈琳、王粲(、陈琳、王粲(cn)、徐干、阮瑀()、徐干、阮瑀(y)、应玚)、应玚(yng)、刘桢。)、刘桢。“三曹三曹”:曹操、曹丕(:曹操、曹丕(p)、曹)、曹植。植。写作背景公元公元207207年,曹操亲率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部,消除了后患,统一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一统天下力,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了。观沧海是曹操观沧海是曹操北北征乌桓征乌桓(hunhun)归)归途中经过碣石山途中经过碣石山时所作。时所作。观观沧海沧海vv东临碣东临碣ji石,石,以观沧海。以观沧海。vv水水何澹何澹dn澹,山岛竦澹,山岛竦sng峙峙zh。vv树木丛生,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百草丰茂。vv秋风萧瑟秋风萧瑟s,洪波涌起。洪波涌起。vv日月之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中;vv星汉灿烂,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若出其里vv幸甚至哉幸甚至哉zi,歌以咏志。歌以咏志。诗歌理解:诗歌理解: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2.划分层次,哪些句子是实写?哪些划分层次,哪些句子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句子是虚写?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怀?全诗以全诗以“观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观”字展字展开,写登山所见。开,写登山所见。第一层第一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交代观海的地点,观海的地点,“观观”字领全篇。字领全篇。v第二层第二层(“水何澹澹水何澹澹”至至“洪波涌起洪波涌起”):描写: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和山岛,动静结合。(实写),动静结合。(实写)v第三层第三层(“日月之行日月之行”至至“若出其里若出其里”):借助: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概。(虚写)(虚写)v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内容无关。v“日月之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若出其里里”,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宏伟宏伟宏伟抱负。抱负。抱负。抱负。思想感情思想感情作者简介:作者简介:v王湾王湾,唐代,唐代诗人,诗人,洛阳人。洛阳人。往来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v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成熟于中晚唐时期。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v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v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首联,第二联叫颔联颔联,第三联叫颈联颈联,第四联叫尾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v 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 v 王王 湾湾v(首联)(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v(颔联)(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v(颈联)(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v(尾联)(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名句赏析名句赏析v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v“阔阔”是是“潮平潮平”的结果。的结果。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面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江岸平了,船上的人似乎与江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开阔了。视野也开阔了。“悬悬”是端端是端端直直高挂的样子。直直高挂的样子。只有只有和风,和风,帆才能帆才能“悬悬”。写景极为传神。写景极为传神。v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v海日生海日生于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冬。写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表现出景逼真、叙事确切,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新旧事物的交替新旧事物的交替,寄寓对寄寓对未来的希望。未来的希望。给给人以乐观、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量。小结:小结:vv 这首诗抒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这首诗抒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的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的怀乡情怀乡情思。思。白白居居易易作者简介:作者简介:v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著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春天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春天西湖赞美和热爱西湖赞美和热爱之之情。情。写作背景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vv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vv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vv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 m m 马蹄马蹄 t t 。vv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dd。诗歌理解诗歌理解v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初春的景色?v2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了?v3.“几处几处”为什么不是为什么不是“处处处处”,“谁家谁家”为什么不是为什么不是“家家家家”?v“水面水面初平初平”,写春水初,写春水初涨涨,同同堤堤岸齐岸齐平。平。“早莺早莺”“新燕新燕”“乱花乱花”“浅草浅草”这些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都是初春的景象。v“最爱湖东行不足最爱湖东行不足”说明诗人流说明诗人流连忘返连忘返。v只因是初春。所以不是处处,只因是初春。所以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中,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思想感情:思想感情:vv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行行行”字。全诗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明字。全诗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明字。全诗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明字。全诗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春天的赞美,体现出诗人游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春天的赞美,体现出诗人游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春天的赞美,体现出诗人游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春天的赞美,体现出诗人游湖时喜悦的心情。湖时喜悦的心情。湖时喜悦的心情。湖时喜悦的心情。天净沙天净沙 秋思秋思 马致远马致远作者简介作者简介v马致远,号东篱,元代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人,著名的杂剧和大都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散曲作家。v与关汉卿、白朴、郑光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v代表作:代表作:杂剧汉宫秋杂剧汉宫秋。因小令天净沙因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秋思脍炙人口,被称被称为为“秋思之祖秋思之祖”。诗歌理解v1.这首小令写了哪些景物?v2.写景的句子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v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v苍凉主旨v描绘了一幅暮色苍茫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他乡游子深沉的思乡愁绪和孤独寂寞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