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必修一 第二单元文言文总复习 PPT

上传人:1505****484 文档编号:240728946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8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必修一 第二单元文言文总复习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高中语文 必修一 第二单元文言文总复习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高中语文 必修一 第二单元文言文总复习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 必修一必修一 第二单第二单元文言文总复习元文言文总复习 PPT PPTv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是一部国别体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战国时期的时期的纵横家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西汉末末刘向刘向编定为三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高诱注,今残注,今残缺。缺。v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v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v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v缒缒 济水济水 鄙鄙 共共 逢孙逢孙 戍守戍守 阙阙 说说 知知v淬忤徵濡缕创痛卒揕拊掌v骨髓提箕踞目眩樊於期1.1.注音释义注音释义旦日旦日飨飨士卒士卒 鲰生鲰生说说我曰我曰 戮戮力力 瞋瞋目目 目目眦眦尽裂尽裂 按剑而按剑而跽跽 彘彘肩肩 刀刀俎俎(飨,飨,xing xing 用酒食款待用酒食款待)(鲰,鲰,zu zu 短小,浅陋短小,浅陋)(戮,戮,l l 联合,一同联合,一同)(瞋,瞋,chn chn 发怒时睁大眼睛发怒时睁大眼睛)(眦,眦,z z 眼角眼角)(跽,跽,j j 挺直上身,两腿跪着挺直上身,两腿跪着)(彘,彘,zhzh 猪猪)(俎,俎,zz 切肉用的砧板切肉用的砧板)通假字:通假字:今老矣,无能为也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行李之往来,行李之往来,共共其乏困其乏困若不若不阙阙秦,将焉取之秦,将焉取之失其所与,不失其所与,不知知秦伯秦伯说说,与郑人盟,与郑人盟夫晋何夫晋何厌厌之有之有“已已”通通“矣矣”,句末语气词,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表陈述“共共”通通“供供”,供给,供给“阙阙”通通“缺缺”,损害,损害“知知”通通“智智”,明智,明智“说说”通通“悦悦”,高兴,高兴“厌厌”通通“餍餍”,满足满足古今异义古今异义东道主东道主行李行李夫人(微夫人(微夫人夫人之力)之力)亦去之亦去之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今义:现在一般引申为泛指宴客的主人。现在一般引申为泛指宴客的主人。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所带的包裹、箱子。古义:哪个人。古义:哪个人。今义:妻子的尊称今义:妻子的尊称古义:离去。古义:离去。今义:常用于从今义: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晋晋军军函陵,秦函陵,秦军军氾南氾南:越国以越国以鄙鄙远远:与郑人与郑人盟盟:唯君唯君图图之之:名词名词动词动词驻军,驻扎驻军,驻扎意动,以意动,以为边邑为边邑订了盟约;建立同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计划,考虑计划,考虑夜夜缒而出缒而出:既既东东封郑,又欲肆其封郑,又欲肆其西西封封:名词名词状语状语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在东边;在西边在东边;在西边在晚上,当晚在晚上,当晚君亦无所君亦无所害害:且君尝为晋君且君尝为晋君赐赐矣矣:动词动词名词名词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害处害处恩惠,好处恩惠,好处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形容词形容词名词名词臣之臣之壮壮也也:越国以鄙越国以鄙远远:共其共其乏困乏困:壮年壮年远方,边远的地方远方,边远的地方缺少的东西缺少的东西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1 1、贰、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左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不贰过。(论语论语)。2 2、许、许许君焦、暇许君焦、暇杂然相许。杂然相许。(愚公移山愚公移山)约潭中鱼可百许头。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小石潭记)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陶渊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二二”的大写的大写从属二主从属二主再,重复再,重复答应,听从答应,听从赞同赞同约数约数表处所表处所3 3、阙、阙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ququ两连山,略无阙处两连山,略无阙处ququ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juju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 4、以、以以其无礼于晋以其无礼于晋敢以烦执事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焉用亡郑以陪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宫殿宫殿通通“缺缺”挖掘挖掘使侵损,削减使侵损,削减因为,连词因为,连词拿,用,介词拿,用,介词表顺承,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顺承,连词把,介词把,介词5 5、而、而今急而求子今急而求子夜缒而出夜缒而出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若亡郑而有利于君朝济而夕设版焉。朝济而夕设版焉。6 6、焉、焉子亦有不利焉。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邻?焉用亡郑以陪邻?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且焉置土石且焉置土石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永之人争奔走焉永之人争奔走焉表顺承,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连词语气词,表陈述语气词,表陈述疑问副词,为什么疑问副词,为什么疑问代词,哪里疑问代词,哪里疑问代词,哪里疑问代词,哪里代词,之代词,之兼词,于此兼词,于此特殊句式特殊句式辞曰:辞曰:“臣之壮也臣之壮也”:许君焦、瑕许君焦、瑕:敢以烦执事敢以烦执事: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句省略句主语主语宾语宾语介词介词主语主语以其无礼于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且贰于楚也:佚之狐言于郑伯佚之狐言于郑伯:何厌之有何厌之有:倒装句倒装句特殊句式特殊句式于晋无礼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于楚贰也于楚贰也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于郑伯言于郑伯言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有何厌有何厌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字词句字词句秦王必秦王必说说见臣。见臣。燕王拜送于燕王拜送于庭庭。而而卒卒惶急无以击惶急无以击轲。轲。往而不往而不反反者,竖者,竖子也。子也。秦王秦王还还柱而走。柱而走。说,通说,通“悦悦”庭,通庭,通“廷廷”卒,通卒,通“猝猝”反,通反,通“返返”还,通还,通“环环”通假字通假字古今异义古今异义今闻今闻购购将军之首。将军之首。樊将军以樊将军以穷困穷困来归来归丹。丹。图图穷穷而匕首见。而匕首见。愿大王少愿大王少假借假借之。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奉药囊提提轲。轲。古义:用重金收买。古义:用重金收买。古义:处境困难。古义:处境困难。古义:穷尽。古义:穷尽。古义:宽容。古义:宽容。古义:提,投掷。古义:提,投掷。一词多义一词多义荆轲荆轲奉奉樊於期头函。樊於期头函。轲既取图轲既取图奉奉之。之。诸郎中执诸郎中执兵兵。方急时,不及召下方急时,不及召下兵兵。秦秦兵兵旦暮渡易水。旦暮渡易水。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终已不顾顾。吾每念,常痛于骨髓,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顾计不知所出耳。计不知所出耳。双手捧着双手捧着献上献上兵器兵器士兵士兵军队军队回头看回头看不过,但不过,但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皆皆白衣冠白衣冠以送之。以送之。顷之未发,太子顷之未发,太子迟迟之。之。使使以使使以闻闻大王。大王。白,形容词作动词。白,形容词作动词。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着白色的帽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之为迟。之为迟。使动用法,使大王闻。使动用法,使大王闻。文言句式文言句式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而乃以手共搏之。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见燕使者咸阳宫。见燕使者咸阳宫。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判断句判断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2.2.通假字通假字 距距关,毋关,毋内内诸侯诸侯 要要项伯项伯 不敢不敢倍倍德德 不可不不可不蚤蚤来来 令将军与臣有令将军与臣有郤郤 因击沛公子因击沛公子坐坐 沛公不胜沛公不胜桮杓桮杓距通拒,把守的意思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内通纳,接纳要通邀,邀请要通邀,邀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蚤通早蚤通早郤通隙,隔阂、嫌怨郤通隙,隔阂、嫌怨坐通座,座位坐通座,座位桮通杯,杓通勺桮通杯,杓通勺鸿门宴为之奈何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沛公奉卮酒为寿刑人如恐不胜沛公不胜杯杓卮酒安足辞再拜献大王足下竖子不足与谋一词多义语 法C C对待替;出(设计)祝尽胜任值得足下:敬辞值得鸿门宴沛公居山东山东时约为婚姻婚姻将军战河北河北臣战河南河南备他盗之出入与非非常常也而听细说细说古今异义语 法C C崤(xio)山以东儿女亲家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不同一般,意外变故小人的谗言鸿门宴沛公军霸上沛公欲王关中亡去不义,不可不语籍吏民,封府库范增数目项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道芷阳间行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语 法C C驻扎称王说,禀告登记使眼色封(之)作王取道 项伯杀人,臣活之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使活活)从百余骑从百余骑(使使跟从跟从)素善留侯张良素善留侯张良(交好交好)动词使动用法动词使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鸿门宴吾得兄事之于是项伯复夜去常以身翼蔽沛公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语 法C C鸿门宴吾得兄事之于是项伯复夜去常以身翼蔽沛公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语 法C C像对待兄弟那样连夜像鸟儿的翅膀那样从小路在夜里鸿门宴若属皆且为所虏具告以事籍何以至此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为(我)击破沛公军将军战(于)河北特殊句式(举例)语 法C C被动句介宾短语后置宾语前置判断句省略句省略句(倒装)得 飨 婚姻之 说 季父善 亡 非常故 度 细说请 去 再拜跽 奉 吾属走 会 如胜 诛 游能够、得以能够、得以到、至、去到、至、去交好、友善交好、友善旧交、交情旧交、交情请允许我请允许我跪直身子跪直身子小跑小跑禁得起禁得起犒劳犒劳劝说劝说逃走逃走估计估计离开离开敬献敬献遇上遇上杀死杀死亲家,有亲戚关系亲家,有亲戚关系叔父叔父意外的变故意外的变故小人的谗言小人的谗言拜两次拜两次我们这些人我们这些人去去到到交游、游学交游、游学 3.一词多义举举(完毕,尽,完毕,尽,)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动词动词动词动词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举起,抬起,举起,抬起,)形容词形容词(整个整个)谢谢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乃令张良留谢乃令张良留谢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凋落凋落)(感谢,谢恩感谢,谢恩)(道歉、谢罪道歉、谢罪)(辞别辞别)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如如沛公起如厕沛公起如厕江城如画里江城如画里(到到去去)(像,如同像,如同)1 1、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2 2、所以遣将守头者,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所以遣将守头者,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3 3、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5 5、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皆且为所虏 7 7、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8 8、沛公安在、沛公安在 判断下列句式判断下列句式语法知识小结学习特殊句式的目的及方法v目的:翻译时能将省略,倒装的部分判断出来,然后将划线的文言语句翻译成为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顺序的流畅通顺的句子,即信,达,雅。v方法:先翻译后判断介词结构后置v.1介词结构“于”常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翻译的时候,就让它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作“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v2.介词结构“以”有时候放在谓语后作补语,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赤壁之战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定语后置v文言文里有时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就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加上“者”、“之”、“所”等字,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定语后置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几种情况:v(1)用“者”字结构将定语后置。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v这类定语后置有个特殊标志,总是用助词“者”来煞尾。v(2)借助于结构助词“之”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构成“中心词+定语”的格式,v(3)用“之者”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或“而者”结构,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表示定语后置。如:v(4)数量词定语后置。v文言文中数量词或数词作定语,可以前置,与现代汉语相同;也可以后置,与现代汉语相反。v(4)“所”字结构作定语后置。例v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v想找一个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但没有找到。(“求人可使报秦者”即“求可使报秦之人”)v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v即“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译为:处在高高的庙堂,就为那老百姓操心;住在远远的江湖,就为那君主担忧。v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v即“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劲的筋骨。”v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v因敲击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像这个一样。(中心词“石”后加“之”,作一短暂停顿,便进一步突出强调了定语“铿然有声”,“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v所谓宾语,就是动词所涉及的对象。在现代文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动词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如鸿门宴中“大王来何操?”句中的“何操”就是“操何”的倒装形式,即“带了些什么礼物?”那么如何辨析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呢?v一、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v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v二、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v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v三、通过“之(是)”提宾。v这是为了强调宾语,将宾语提到动词谓语之前,在宾语和动词之间加“之”作为标志来表示前置。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v四、用“唯是(之为)”的格式提宾,强调对象的一致性。如:孤臣唯命是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v五、介词“以”的宾语前置。这是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把宾语放到“以”之前,构成倒装了的介宾短语,放到动词前充当状语。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v六、动词谓语后用代词之字复指宾语,原宾语则置于动词之前。如: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鸿门宴)v例中,“珍宝”是宾语,“有”是谓语,“之”复指珍宝,为了强调珍宝,将它提到谓语“有”之前;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倒装句v被动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v倒装句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1 1、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2 2、所以遣将守头者,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所以遣将守头者,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3 3、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4 4、加彘肩上、加彘肩上 5 5、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皆且为所虏 6 6、籍何以至此、籍何以至此7 7、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8 8、沛公安在、沛公安在 9 9、具告以事、具告以事 1010、孰与君少长、孰与君少长A A、判断句、判断句 B B、因果判断句、因果判断句 C C、倒装句、倒装句D D、被动句、被动句 E E、省略句、省略句判断下列句式判断下列句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