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仪67313

上传人:Tomo****.明天 文档编号:240718913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7.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礼仪67313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国传统礼仪67313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国传统礼仪67313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辞源对礼的解释:地神;古代酒器的托盘;禮即祭神以改福的意思。辞海对礼的解释为:本谓敬神,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为表敬意或表隆重而举行的仪式;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由此可见,礼仪涵义非常丰富,可以理解为:礼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周礼、仪礼、礼记三部礼仪专著的出现标志着礼仪的发展已相对系统化了。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周礼又称周官,为典章制度之本,讲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为人事、举止进退和社会的规范。礼记则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其中既有礼仪制度的记述,又有关于礼的理论及其伦理道德、学术思想的论述。周礼 礼仪礼记古代所谓礼仪,包括的范围内容和形式非常广泛,诸如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害祈禳、学校科举、军队征战、行政区域划分、房舍陵墓营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无不与礼仪有关,它几乎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的概念。直到近代以后,礼仪的范畴才逐渐缩小,现在则一般只有礼节和仪式的意思。华夏传统交手礼华夏传统交手礼礼仪动作有十,常规礼仪动作有二。携带双向对等、有序有位,缺一不可、两相适宜的交往原则和做人原则。十种礼仪动作是:拱手礼、一拜礼、两拜礼、三拜礼、叩首礼、执手礼、推手礼、交手礼、揖礼、鞠躬礼。两种常规礼仪动作是:初相见、敬父母行一拜之礼,朋友同学同事行拱手礼。礼名礼名动作动作适用范围适用范围礼义礼义拱手礼拱手礼胸前拱手,后收,前推日常礼仪恭敬,接受,礼让揖揖 礼礼曲臂,抱手,躬身常规礼仪恭敬,给予,接受一拜礼一拜礼臂,拢手,躬身30度初相见,敬长恭敬,接受,给予两拜礼两拜礼展臂,拢手,躬身45度,两次常规大礼恭敬,接受,报答三拜礼三拜礼高揖至额,躬身90度,三躬敬天地祖师国恭敬,接受,报答叩首礼叩首礼踞坐至地,拜,叩首特定大礼恭敬,接受,报答执手礼执手礼双手出,长下幼上,长执幼行于长幼之间父慈子孝,师道生尊交手礼交手礼双手交叉胸前,推出,平示代孔夫子还礼推让,给予,示之鞠躬礼鞠躬礼垂手,躬身,可深可浅通行礼仪谦恭,接受,礼让附手礼附手礼双手附胸腹间,上手男左女右行大礼前站姿诚意正心大礼站着行要行三个,叫“再拜额手”,相当于古代的“再拜稽首”。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竞争,将会越来越多地在文化领域中展开。文化是民族的基本特征,文化存则民族存,文化亡则民族亡。古往今来,真正灭绝于种族屠杀的民族并不多,而灭亡于固有文化消失的民族却是不胜枚举。中国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发生过文化中断的文明。在未来的世纪中,中华文明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基本前提之一,就是能否在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强势的本位文化,这无疑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礼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能否将它的精华发扬光大,对于本位文化的兴衰至关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