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从军行(王昌龄)

上传人:Tomo****.明天 文档编号:240718530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7.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从军行(王昌龄)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三年级.从军行(王昌龄)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三年级.从军行(王昌龄)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管小学肖瑶 当代诗人石祥曾写过一首歌十五的月亮,听过吗?这首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红遍大江南北这是其中的几句歌词,谁来读一下。十五的月亮,照在边关照在家乡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你感受到了什么?家人在思念边关的亲人那身在征途的将士们又作何感受呢?清代诗人纳兰性德也曾写过一首饱含深情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故园无此声。征人戍边之苦,思念亲人之情,曾让无数征人戍边之苦,思念亲人之情,曾让无数诗人动容,宋代诗人范仲淹也曾这样写过诗人动容,宋代诗人范仲淹也曾这样写过 渔家傲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读出了什么?将士为什么而白发,为什么而流泪呢?一首渔家傲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感人致深。像这样描写边塞风光与军民生活的诗歌称为边塞诗(指名读)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诗人有岑参、高适、王昌龄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王昌龄的从军行学生简介王昌龄解释诗题王昌龄,边塞诗人,字少伯,江宁(今山西太原)人。其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称号。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作者简介文题背景 从军行是汉代乐府是汉代乐府平调曲平调曲名,内容多数写军队的战斗生活。名,内容多数写军队的战斗生活。唐代以来,王昌龄等都有以此为名的唐代以来,王昌龄等都有以此为名的诗篇流传,表达一种士子从戎,征战诗篇流传,表达一种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有事,匹夫有责的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的豪迈情怀。现在就让我们奔赴唐朝的边塞,去领略一下当时的边塞风光,看看将士们的作战情况吧。自学提示 1 自由朗读古诗,划出节奏。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读出古诗的特点?从军行(之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结合课下注释,了解 古诗大意。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哪句最能体现这一情感?自学提示 2青海湖上空的乌云把祁连大雪山都遮暗了。“青海长云暗雪山青海长云暗雪山”驻守边疆孤城的战士,向西遥望就是玉门关。“孤城遥望玉门关孤城遥望玉门关”将士们在沙漠中身经百战,连铁甲战衣都磨透了。“黄沙百战穿金甲黄沙百战穿金甲”他们下定决心,不打败入侵的敌人誓死不回家。“不破楼兰终不还不破楼兰终不还”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关。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外来之敌,他们将誓死不回家园!全诗意境全诗意境1(课件)雪山指的是祁连山,(课件)它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终年积雪,银光闪耀,异常壮丽这一青一白两道风景,本应带给我们纯洁的美感,可是为什么作者用了一个“暗”字呢?(风云变幻,转眼间长云翻滚,高原气候变化大,气候恶劣;黄沙漫天,地理环境差;还有战事不断,连年的烽火,四起的硝烟,也遮暗了雪山)你从诗中读到了边塞的哪些物?青海湖本是碧波荡漾,美丽宁静的 雪山指的是祁连山,它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终年积雪,银光闪耀,异常壮丽 这一青一白两道风景,本应带给我们纯洁的美感,可是为什么作者用了一个“暗”字呢?1.风云变幻,转眼间长云翻滚,高原气候变化大,气候恶劣;2.黄沙漫天,地理环境差;3.还有战事不断,连年的烽火,四起的硝烟,也遮 暗了雪山还有什么景物?这孤城正是将士们戍守的营地,与之遥遥相对的玉门关,至今仍留有遗迹。引读引读 大漠荒凉,只有呼啸的狂风和漫天的黄沙相伴,守边的大漠荒凉,只有呼啸的狂风和漫天的黄沙相伴,守边的将士怎能不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所以眼前的景物让他们感将士怎能不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所以眼前的景物让他们感到到 青海长云暗雪山青海长云暗雪山*茫茫大漠,无边的戈壁,人迹罕至,前有劲敌,后无援茫茫大漠,无边的戈壁,人迹罕至,前有劲敌,后无援军,城中的将士可谓是孤军奋战,怎能不倍感孤独?正是军,城中的将士可谓是孤军奋战,怎能不倍感孤独?正是 孤城遥望玉门关孤城遥望玉门关4可是将士们要面对的仅仅是这些吗?还有频繁的战事,总是要打仗的!诗中怎么说?(黄沙百战穿金甲)小结:诗人移情入境,用“暗“和”“孤”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孤寂、苍凉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边塞之地的气候恶劣;环境艰苦;生活孤寂。真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可是将士们要面对的仅仅是这些吗?还有频繁的战事,总是要打仗的!诗中怎么说?黄沙百战穿金甲黄沙百战穿金甲1、从哪能看出来战事频繁?“百战”真的是 一百次吗?2、还从哪能看出来?3、金属制作的盔甲都磨破了,不可思议啊!是什么磨破了金甲呢?(黄沙:戍边时间长,长年累月在沙漠里摩爬滚打,金甲都磨破了)还可能是怎么穿破的?(敌人的刀剑刺穿的。说明敌人强悍,战斗艰苦)将士们面对面的不仅是恶劣的环境,更要屡战敌军。很可能就在明天,又有一次战斗要打响,很可能又有将士被刺穿金甲,伤痕累累,甚至血流成河,也可能又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在沙场上戛然而止,化为累累白骨。就算这次战斗胜利了,可是敌人没有彻底消灭,边关何时才有宁日?何时才能与家人团聚呢?是不是有人又要重蹈“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凄凉呢?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那荒凉的无定边的累累白骨,竟然是年轻的妻子梦里想念的亲人啊!我看到大家的心情很沉重,很伤感,很苦闷。大家已经进入了诗境,你是在为戍边将士悲壮的生活而痛心。可是孩子们,请不要这样低靡,边关的将士们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齐读后两句黄沙黄沙百百战战穿穿金甲,金甲,不破不破楼兰终楼兰终不还不还。尽管身经百战,尽管金甲易损,戍边战士报国的意志却从未消减,所有的豪情,所有的气势都融进了这两句诗中黄沙黄沙百百战战穿穿金甲,金甲,不破不破楼兰终楼兰终不还不还。刀光剑影,九死一生,将士们为保家卫国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但是没有什么能撼动他们的铮铮誓言黄沙黄沙百百战战穿穿金甲,金甲,不破不破楼兰终楼兰终不还不还。1、豪壮的誓言中,你感受到将士们一颗怎样的心?(报国的忠心报国的忠心)2、可是将士们啊,你的家人日夜为你牵肠,苦盼与你团聚,你为什么终不还呢?(国破家必亡,有国才有家!)国破家必亡,有国才有家!)3、好一个博大的心胸,好一个顶天立地的真英雄,好一群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只有这些铁血柔情的将士,才有了国泰民安;没有黄沙漫漫下的忠魂铁骨,又怎能有万家团圆?有心中这份坚定的信念做支撑,昏暗的雪山可怕吗?(不可怕!不可怕!)3、大漠中的孤寂可怕吗?(不可怕!)不可怕!)4、敌人的铁蹄、刀剑可怕吗?(不可怕!不可怕!)5、此刻震撼我们心灵的只有这豪壮的七个字“不破楼兰终不还不破楼兰终不还!”短短28个字,让们领略了绵亘千里的边塞风光,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边关将士奋勇杀敌,舍身报国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就是王昌龄留给我们的边塞诗。它激励着世代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豪情。让我们一齐来朗诵这首 从军行从军行青海青海长云长云暗雪山,暗雪山,孤城孤城遥望遥望玉门关。玉门关。黄沙黄沙百百战战穿穿金甲,金甲,不破不破楼兰终楼兰终不还不还。战争是残酷的,是我们所有的痛恨的事。可是自古以来,天下从未真正太平过。此时此刻,仍有一些国家的人民在经受战火的折磨。钓鱼岛是我们中国的日本人硬说钓鱼岛是他们的我想听听你们是怎么想的?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的,我们希望在和平中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但是毛主席曾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如果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肯让步,那中国人也绝不示弱!一旦有一天战火燃起,一旦有一日,我们也踏上战场,我们的耳畔也会响起千百年来爱国将士的豪壮誓言:黄沙百战穿金甲,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不破楼兰终不还!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军行”是乐府旧题。B全诗四句借景抒情,真实地再现了边塞环境的艰苦,刻画了征人的心理活动。C这首诗表现了戌边将士不畏环境艰苦,不惧战争残酷,誓死破敌,报国卫边的壮志。D这首诗境界阔大,气势雄浑,格调高亢,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青海长云暗雪山”,此句表现出什么画面?雪山的山影倒映在青海湖面上 青海上空,长云弥漫;北面横亘着隐隐的雪山 青海与雪山绵延成一线,四周黑云围绕雪山的山谷中,有个终日白云缭绕的青海湖。对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写青海湖上空浓云密布,使雪山也显得暗淡无光。展示了戌边将士恶劣的生活环境。B“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写边塞的遥远及戌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C“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写战争的频繁和残酷。D“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写戌边将士有家不能归的怨愤之情。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青海长云暗雪山长云暗雪山)主要是表现戍边将士()A.艰难困苦的生活 B.出生入死的经历C.报国御敌的壮志 D.思念家乡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