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静物入门基础

上传人:1395****376 文档编号:240717690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描静物入门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素描静物入门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素描静物入门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描静物入门基础素描静物入门基础l 静物素描写生是石膏几何形体写生的延伸和发展,静物素描就不面对洁白的石膏几何体了,静物都有自已不同的顏色,静物素描还要表现物体的质感,重量感,虚实及空间远近变化!l l 相比画石膏几何体要难一点,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还是容易画好的!静物素描它描绘的范围很广,瓜果、蔬菜、花卉、瓶罐、文具等都可作写生的内容。但无论画什么都一定要表达出素描关系来,所谓的素描关系,可以简单理解为,画面上物体与物体间,物体各部份之间,物体与背景或者衬布之间的明暗对比程度,虚实对比程度的总和.2-1-1素描静物与石膏几何形体的联系素描静物与石膏几何形体的联系l静物的形体结构实际上仍是不同的几何形体的组合,但它比石膏几何形体更不观则、更复杂。这样我们在静物写生中,更应该强调对形体组合关系和结构关系的理解。l一切复杂的形(包括人物)都可以用几何形体进行概括。通过对几何形体的研究、训练,我们可以掌握自然界中多种不同形体在构造上最基本的规律。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2-1-2构图构图l构图最重要的是要均衡与对称,二者都会使画面表现出稳定感。稳定感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因此,只有符合这种审美观念的造型艺术才能给人以美感。具体作画时,要做到画面物体组合疏密、高低有致、聚散自然,根据画面需要主观调整物体间的间距,这样画面才会有节奏感。一些考生往往容易把物体画得太小或太大,过于集中或过于松散,这样的画面都不会给人以美感,也就失去了构图的意义。画面的构成除了要注意物体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外,还要注意画面的重心。重心不稳,偏上、偏下、偏左或偏右都会让人感觉不舒服。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物体之间在方向上的平衡,不能所有东西都朝一个方向,或是朝向完全相仿,这两种极端的构图方式都会给人留下不舒服的视觉印象,也会破坏画面的平衡与美感。构图是对画面的合理规划和对物体的科学摆放构图是对画面的合理规划和对物体的科学摆放,不能太空不能太空,也不能太满也不能太满,要保持左右均衡。下面是要保持左右均衡。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构图形式。几种常见的构图形式。以下几种常见的构图问题以下几种常见的构图问题A画面空旷,单调,物象与空间失去恰当的比例关系,造成过分悬殊的画面空旷,单调,物象与空间失去恰当的比例关系,造成过分悬殊的对比,削弱了两者之间的整体联系。将物象加大一些,运用衬布的变化充对比,削弱了两者之间的整体联系。将物象加大一些,运用衬布的变化充实和丰富画面,可加强物象与空间的统一因素(实和丰富画面,可加强物象与空间的统一因素(“空”丰富画面求得充实B画面闷塞,“不透气”,物象与画面空间过分“统一”,缺少对比与变化因素。缩小物象,增加“透气”的空间,使两者构成恰当的比例关系。在空间的衬托下,使物象集中而鲜明地呈现于画面“闷”缩小物象求得对比C画面呆滞、刻板、完全对称的布局,造成画面呆滞、刻板、完全对称的布局,造成“统一统一”有余,变化不足。适有余,变化不足。适当调整物象的空间位置打破完全对称的布局,加强变化的因素,构成均衡当调整物象的空间位置打破完全对称的布局,加强变化的因素,构成均衡的构图形式。通过主次,轻重的对比求得变化,增强构图的美感(图的构图形式。通过主次,轻重的对比求得变化,增强构图的美感(图78)。)。“板”打破对称求得变化D画面只有画面只有“聚聚”的统一,而无的统一,而无“散散”的变化,造成的变化,造成“挤压挤压”感。要改感。要改变物象过分聚集的布局,形成前后左后,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变物象过分聚集的布局,形成前后左后,疏密有致,高低错落,互相响应的布局,在统一中变化,增强构图的美感(图互相响应的布局,在统一中变化,增强构图的美感(图79)。)。“聚”疏密对比求得变化E画面重心偏移失去均衡。物象集中偏向画面一侧,虽有变化但失去统一,画面重心偏移失去均衡。物象集中偏向画面一侧,虽有变化但失去统一,造成画面的不稳定感。适当调整物象的空间位置,构成异形同量的均衡布造成画面的不稳定感。适当调整物象的空间位置,构成异形同量的均衡布局,以局,以“异形异形”求变化,求变化,“同量同量”求统一,保持重心稳定,取得统一而富于变求统一,保持重心稳定,取得统一而富于变化的构图化的构图“偏”调整重心求得稳定黄金分割线的比例为:黄金分割线的比例为:q:b=(q+b):q、1:0.618=1.618:1。在构图中,通过物体的长短大小,空间位置、以及黑、白、灰布在构图中,通过物体的长短大小,空间位置、以及黑、白、灰布局,在画面空间的分割中寻求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恰当比局,在画面空间的分割中寻求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恰当比例,将使构图在变化中更富于和谐的秩序美。例,将使构图在变化中更富于和谐的秩序美。2-1-3空间空间l虚实、遮挡、前后、透视是表现画面空间的主要手段,应遵循亮实暗虚、近实远虚的基本规律。表现物体的前后遮挡关系时,要注意遮挡物体形的连贯性。不同物体的透视关系要协调一致,注意画面大的黑、白、灰的构成关系。2-1-4质感质感l质感是物体在光下产生的光感。每种物质都有不同的属性,我们可以据此在绘画过程中利用虚实等素描关系来刻画不同物体的质感,以达到逼真表现其形象的目的。玻璃器皿 一般玻璃器皿都是透明或半透明的,它有重量和体积,也有丰富而复杂的色调层次,因此,刻画时绝对不要把他们看作是孤立存在的物体,应将玻璃器皿同特定环境中它所处的背景结合起来加以刻画。同时,还要将器皿口边沿的体积和形体结构的变化关系,及里外空间透明度的不同关系准确的表达出来。画好背景,准确地画出玻璃的基本形,再用简洁的线条表现好形体,再画反光点。注意突出高光,要分清主次,不能画得太花,暗部不要太重,黑白灰对比要大一些,还有光透过透明物体的投影也是不一样的,这些细节也要注意。l瓷器l瓷器的特点为感光性强,暗部受环境影响大,高光、反光明显。瓷器制品由于表面光滑,对环境色的反应能力极强。另外,高光轮廓清晰,浅色的瓷瓶要特别注意亮部明度变化,尽量画得透而薄。l陶器l陶器质地光滑,应多注意反光及边缘线的处理;带手柄陶罐的部分有明显的反光,高光表现手法与瓷罐相同,反光相对较弱,黑、白、灰关系明确。陶罐在静物中经常作为主体物出现,它的形体各异,种类也多,表现时要进行认真观察、分析。上釉的陶罐表面光滑,高光明显;不上釉的无明显的高光,但明暗层次丰富、色彩变化微妙。l金属的质感l金属表面光滑,具有很强的反光性,质地细腻。刻画时要明确表现出高光和反光区域,反光区域要体现周围的环境,用笔硬朗细致。l金属与木料或纸等材料不同,金属有反射光,表面有光泽。因此画光泽面时,亮的部分与阴影部分要以较强的对比来表现。描绘金属时一个重点是要表现出金属的质感。无论什么形状的金属,在黑白灰的处理上对比强、反光强,注意和环境结合起来表现,使画面看起来完整统一。l有镜面效果的不锈钢器皿,明确地衬出周围环境,表现时应注意映衬的环境随着器皿本身的形体而产生变化。作画的步骤作画的步骤l第一步:构图与打形l口诀:整体先行、眼观六路、长线切形、准确肯定、宁方勿圆。l需要解决的问题:方位、线造型。l铅笔的使用:一般用34B的铅笔,软硬适中。l需要注意的问题:比例、透视、结构。l常出现的问题,局部打形,死扣边线。l构图原则:普遍情况下为天薄地厚、左右均衡,一般把画面的中心和重心的中点作为画心。附:打形三步走方法附:打形三步走方法:l 第一步:整体的形状,即物体最高、低、左、右的连线。l 第二步:单个物体的雏形,即高、低、左、右的连线,确定其位置和大小。l 第三步:单个物体具体的形状,包括结构线、明暗交界线、投影线以及衬布的形状。l 观察与比较是把形打准的真理。如何避免人的直觉、错觉和感觉,请一定要作辅助线。一,水平线定高低;二,垂直线定宽窄;三,关联线定相互之间的联系。l总结:这一步客观性强,主要是解决“形”的问题。俗话说“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打完形后再认真检查,近观远观,正观侧观。认真检查物体之间的比例和透视问题。另外还要注意衬布的形状,衬布尽量做到简化、准确。打形的过程没有必要把形体的任何细节都呈现出来,但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l 第二步:铺大色调第二步:铺大色调l口诀:整体着手、大刀阔斧、胆大心细、亮暗分开、色调拉开。l需要解决的问题:素描关系、色调。l铅笔的使用:从软到硬。l需注意的问题:虚实、空间、对比、结构、整体感。l常出现的问题:灰、花、脏、浮、板。l总结:这一步主观性强,解决的是“体”的问题。很多人画完第一步之后就喜欢个个击破,这样很容易使得画面失去整体感,即花了时间和精力,效果还不好。这一步同时也是提高速度的黄金阶段,先可以大胆的放开的画,但是要控制在你能掌握的范围之内,不然就无法收场。体积的塑造离不开光影,很多人画灰的原因是因为现场的光线很复杂,所以要学会主观处理。画好这一步,停一下,放远处看一看。l l 第三步:深入刻画与调整第三步:深入刻画与调整l口诀:整体观察、局部入手、精雕细琢、丰富传神、视觉强烈。l需要解决的问题:生动、传神、视觉效果。l铅笔的使用:2B及以下l需注意的问题:空间、虚实、光感、质感、边缘线的处理、画心的刻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l常出现的问题:画面四分五裂没有整体感、节奏感。l总结:这一步主客观结合,解决“神”的问题。艺术的个性,生命在这一步体现。画画最终要做到画什么像什么,还原物体本质,赋予物体生命。l所以这一步强调的是美感和艺术效果。需要细心认真,多看少画,紧抓视觉中心,画面的效果就出来了。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