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人生全程发展

上传人:油** 文档编号:240715832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章-人生全程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第10章-人生全程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第10章-人生全程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第1010章章-人生全程发展人生全程发展 人生全程发展第十章第十章 人生全程发展人生全程发展第一节第一节发展及其相关概念发展及其相关概念第二节第二节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第三节第三节语言与认知的发展语言与认知的发展第四节第四节社会性发展社会性发展第五节第五节成年以后的发展成年以后的发展 人生全程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发展及其相关概念发展及其相关概念一、生命的各个时期一、生命的各个时期二、影响发展的因素二、影响发展的因素三、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与个别差异三、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与个别差异四、毕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四、毕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 人生全程发展一、生命的各个时期一、生命的各个时期发展阶段:发展阶段:在人的一生中,身心特征的发展既是一个连在人的一生中,身心特征的发展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同时也可以分为续的过程,同时也可以分为不同阶段不同阶段,这就是发,这就是发展阶段。展阶段。发展任务发展任务(development taskdevelopment task):):个体发展到一定的年龄阶段,会表现出与个个体发展到一定的年龄阶段,会表现出与个体年龄相符合的行为特征。这种体年龄相符合的行为特征。这种社会期待性的行社会期待性的行为特征标准为特征标准就叫做发展任务。就叫做发展任务。下表下表是人生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是人生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人生全程发展各个时各个时期名称期名称时间段时间段主要发展任务和发展特点主要发展任务和发展特点产前期产前期受精出生受精出生 生理发展生理发展婴幼婴幼儿期儿期出生出生3 3岁岁身体成长和动作发展身体成长和动作发展社会性依附:亲子关系社会性依附:亲子关系初步的认知能力、语言发展初步的认知能力、语言发展儿童儿童早期早期3 36 6岁岁力量增加、粗大和精细动作发展力量增加、粗大和精细动作发展认知发展:创造力、想象力认知发展:创造力、想象力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儿童儿童后期后期6 61212岁岁力量和运动技能发展力量和运动技能发展认知发展:有逻辑的具体思维、书面认知发展:有逻辑的具体思维、书面语言、记忆语言、记忆社会性发展:同伴关系、自我概念与社会性发展:同伴关系、自我概念与自尊自尊 人生全程发展青年期青年期12122020岁岁生理发展:身体的迅速改变、生理成熟生理发展:身体的迅速改变、生理成熟认知发展:抽象思维认知发展:抽象思维社会性发展:人格独立、两性关系建立社会性发展:人格独立、两性关系建立成年期成年期20204040岁岁职业与家庭职业与家庭认知能力处于颠峰之后逐渐下降认知能力处于颠峰之后逐渐下降社会性发展:父母角色、社会职业角色社会性发展:父母角色、社会职业角色中年期中年期40406565岁岁生理机能出现某些衰退、活力下降生理机能出现某些衰退、活力下降认知技能复杂化: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认知技能复杂化: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学习新知识能力下降学习新知识能力下降社会性发展:性格有一定改变社会性发展:性格有一定改变老年期老年期6565岁以上岁以上生理机能衰退生理机能衰退智力与记忆能力有些衰退、反应变得缓慢智力与记忆能力有些衰退、反应变得缓慢需调适多方面损失(如身体机能衰退等)需调适多方面损失(如身体机能衰退等)找出生命的意义、面对越来越近的死亡找出生命的意义、面对越来越近的死亡 人生全程发展二、影响发展的因素二、影响发展的因素v遗传(遗传(heredityheredity):):指与遗传基因联系着的生物有机体的内在因指与遗传基因联系着的生物有机体的内在因素,包括生理的因素。素,包括生理的因素。v环境(环境(environmentenvironment):):指个体生存空间中所有可能影响个体的因素。指个体生存空间中所有可能影响个体的因素。分为分为两类两类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物理环境人类的社会环境 人生全程发展二、影响发展的因素二、影响发展的因素v两种观点的分歧:两种观点的分歧:人生全程发展二、影响发展的因素二、影响发展的因素v皮亚杰皮亚杰交互作用效应模型交互作用效应模型 认为,遗传和环境在个体发展中是相认为,遗传和环境在个体发展中是相互作用的,表现在以下方面:互作用的,表现在以下方面:优越的遗传不良的遗传良好的环境差的环境+人生全程发展二、影响发展的因素二、影响发展的因素v萨米诺夫:萨米诺夫:遗传和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是相互影响遗传和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是相互影响的,个体一旦开始发展历程,其遗传特性就会受的,个体一旦开始发展历程,其遗传特性就会受到环境和个体经验的影响,而个体经验同样也会到环境和个体经验的影响,而个体经验同样也会受到遗传特性的影响。受到遗传特性的影响。环境影响了遗传特性起作用的方式、程度和环境影响了遗传特性起作用的方式、程度和途径,而遗传特性影响着环境中某些因素其作用途径,而遗传特性影响着环境中某些因素其作用以及作用的方式和程度。以及作用的方式和程度。人生全程发展三、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与个别差异三、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与个别差异 个别差异:个别差异:发展中的个体在功能特征和行为上表现出来发展中的个体在功能特征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的多样性多样性,即个体之间的差异。,即个体之间的差异。共同规律:共同规律:指个体发展中表现出来的指个体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发展状况一般发展状况。它。它是从是从某一群体的平均水平某一群体的平均水平得到的,反应了特定群得到的,反应了特定群体共同的发展特点。所谓的儿童发展的体共同的发展特点。所谓的儿童发展的“里程碑里程碑”指的就是这一点。指的就是这一点。人生全程发展四、毕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四、毕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一)纵向研究(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researchlongitudinal research)在在一段时间内追踪一段时间内追踪研究研究相同相同的被试。的被试。例:例:研究大学生的社会性成熟过程。研究大学生的社会性成熟过程。优点:优点:可以研究变量在时间因素中的变化发展可以研究变量在时间因素中的变化发展 缺点:缺点:1 1、需要较长时间,资金投入较多。、需要较长时间,资金投入较多。2 2、由于时间较长,被试会逐渐流失,导致研、由于时间较长,被试会逐渐流失,导致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下降。究结果的可信度下降。人生全程发展四、毕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四、毕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二)横断研究(二)横断研究(cross-sectional cross-sectional researchresearch)在同一时间内,在同一时间内,研究不同年龄的被试。其中每一研究不同年龄的被试。其中每一个年龄组的被试叫做一个个年龄组的被试叫做一个“群体群体”。例:例:研究大学生的社会性成熟过程。研究大学生的社会性成熟过程。优点:优点:避免了纵向法时间过长、耗资较多和流失被试避免了纵向法时间过长、耗资较多和流失被试的不足的不足 缺点:缺点:不同的群体受环境的影响可能不同不同的群体受环境的影响可能不同,所以他们,所以他们之间可能无法比较之间可能无法比较 人生全程发展四、毕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四、毕生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三)群体(三)群体连续研究(连续研究(cohort-cohort-sequential researchsequential research)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群体进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再对各个群体进行纵向追行研究,然后再对各个群体进行纵向追踪研究。踪研究。人生全程发展第二节第二节 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一、一、胎儿期的发展胎儿期的发展二、二、婴幼儿的生理发展婴幼儿的生理发展三、三、婴幼儿的动作发展婴幼儿的动作发展四、四、感知觉的发展感知觉的发展 人生全程发展一、胎儿期的发展一、胎儿期的发展(一)出生前的身体发展(一)出生前的身体发展三个时期:三个时期:胚芽期胚芽期(0-20-2周):周):从单细胞分裂形成细胞团,着床于子宫壁。从单细胞分裂形成细胞团,着床于子宫壁。胚胎期胚胎期(2 2到到8-128-12周):周):产生主要身体系统:心脏搏动,脑部、肾产生主要身体系统:心脏搏动,脑部、肾 脏和消化道结构、头颅、眼睛、耳朵、嘴及四肢,脏和消化道结构、头颅、眼睛、耳朵、嘴及四肢,性别已经分化。性别已经分化。胚胎期最容易受到环境的伤害,各种生理缺胚胎期最容易受到环境的伤害,各种生理缺陷(聋、哑、盲等)以及流产主要发生于这个时期。陷(聋、哑、盲等)以及流产主要发生于这个时期。胎儿期胎儿期:出现了骨骼细胞、反射,形成了外形特征,出现了骨骼细胞、反射,形成了外形特征,身长、体重增加。身长、体重增加。3030周具备离开母体生存的可能性。周具备离开母体生存的可能性。人生全程发展一、胎儿期的发展一、胎儿期的发展(二)影响胎儿发展的不利环境因素(二)影响胎儿发展的不利环境因素1 1、德国麻疹德国麻疹:影响眼睛、耳朵、心脏等:影响眼睛、耳朵、心脏等2 2、X X射线射线:基因突变:基因突变3 3、性病性病:智力障碍、盲及其他生理疾患:智力障碍、盲及其他生理疾患4 4、香烟香烟:流产、早产、心跳不正常:流产、早产、心跳不正常5 5、酗酒酗酒:智力障碍、身体小、大脑小:智力障碍、身体小、大脑小6 6、吸毒与药物吸毒与药物:影响各方面的正常发育:影响各方面的正常发育 人生全程发展二、婴幼儿的生理发展二、婴幼儿的生理发展外在生理发展:外在生理发展: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方面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方面内在生理发展:内在生理发展:大脑的发展大脑的发展 内在生理发展的两方面:内在生理发展的两方面:1 1、脑和大脑皮层的发展、脑和大脑皮层的发展体积:体积:6 6个月时,达到成人一半,个月时,达到成人一半,2 2岁时为四岁时为四分之三,分之三,4 4岁时与成人接近。岁时与成人接近。2 2、突触生长与神经纤维髓鞘化、突触生长与神经纤维髓鞘化突触数目迅速增加,建立新的神经回路,神突触数目迅速增加,建立新的神经回路,神经元和神经纤维髓鞘化,神经冲动传导加快。经元和神经纤维髓鞘化,神经冲动传导加快。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和可塑性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和可塑性案例:案例:6 6岁失明儿童岁失明儿童 人生全程发展三、婴幼儿的动作发展三、婴幼儿的动作发展婴幼儿各种运动和动作的发展是其活动和认婴幼儿各种运动和动作的发展是其活动和认知发展的重要前提,动作的发展与婴幼儿的空间知发展的重要前提,动作的发展与婴幼儿的空间认知、概念形成、社会交往、去自我中心化有密认知、概念形成、社会交往、去自我中心化有密切关系。切关系。婴幼儿的动作发展遵循一定的婴幼儿的动作发展遵循一定的顺序:顺序:由上到下由上到下由中心到四周由中心到四周由简单的、无意识动作到复杂的、有意由简单的、无意识动作到复杂的、有意识的动作识的动作 人生全程发展四、感知觉的发展四、感知觉的发展(一)触觉(一)触觉这是这是最早发展最早发展的感觉。的感觉。婴儿对外界的探索主要体现在婴儿对外界的探索主要体现在口腔触觉口腔触觉和和手的触觉手的触觉上。上。口腔触觉的研究口腔触觉的研究:新生儿对吸吮过的特殊:新生儿对吸吮过的特殊形状的奶嘴注视时间长于光滑的普通的奶嘴。形状的奶嘴注视时间长于光滑的普通的奶嘴。手的触觉的研究手的触觉的研究:0-30-3个月出现的个月出现的前够物前够物行为行为:在可触及范围内若存在物体,手臂活:在可触及范围内若存在物体,手臂活动越多。动越多。4-54-5个月:婴儿开始有较个月:婴儿开始有较成熟的够物成熟的够物行为行为,能抓住运动的物体。,能抓住运动的物体。人生全程发展四、感知觉的发展四、感知觉的发展(二)视觉(二)视觉最初发生:最初发生:胎儿中晚期胎儿中晚期 新生儿的视觉功能:新生儿的视觉功能:新生儿会对灯光眨眼,视线可以随着灯光新生儿会对灯光眨眼,视线可以随着灯光的移动而移动,可以追随移动的目标。的移动而移动,可以追随移动的目标。与成人的区别:与成人的区别:眼睛小,网膜结构不完整,视神经发育不眼睛小,网膜结构不完整,视神经发育不完全。完全。人生全程发展四、感知觉的发展四、感知觉的发展(二)视觉(二)视觉 婴幼儿视觉能力发展的表现:婴幼儿视觉能力发展的表现:1 1.视觉调节视觉调节 2 2.视觉辐合视觉辐合 3 3.视觉分辨视觉分辨 4.4.颜色知觉颜色知觉 5.5.立体视觉立体视觉:视崖实验:视崖实验 人生全程发展视崖实验中的婴儿 人生全程发展四、感知觉的发展四、感知觉的发展(三)听觉(三)听觉 胎儿:胎儿:5-6 5-6个月,开始建立听觉系统,可以透过母体个月,开始建立听觉系统,可以透过母体听到外界的声音。听到外界的声音。新生儿:新生儿:可以把头转向声音来源,并具有视听协调能可以把头转向声音来源,并具有视听协调能力,如当说话声音和面部表情相吻合时,注视时力,如当说话声音和面部表情相吻合时,注视时间比不吻合时更长。间比不吻合时更长。婴幼儿婴幼儿:听力不断增强,视听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听力不断增强,视听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人生全程发展第三节第三节 语言与认知发展语言与认知发展一、一、儿童的语言发展儿童的语言发展二、二、认知发展认知发展皮亚杰关于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人生全程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一)语言获得的理论(一)语言获得的理论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ylearning theory):):强调后天学习和经验和语言获得的基强调后天学习和经验和语言获得的基础,也叫经验论。础,也叫经验论。先天论先天论(nativismnativism):):主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主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人生全程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语言活动和其他任何技能一样,是在刺激和语言活动和其他任何技能一样,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结。人类语言的获得是学习和强反应之间建立联结。人类语言的获得是学习和强化的结果。化的结果。模仿理论:模仿理论:认为婴儿语言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但这种认为婴儿语言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但这种模仿不是即时的或一一对应的,婴儿在语言学习模仿不是即时的或一一对应的,婴儿在语言学习中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中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人生全程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 乔姆斯基乔姆斯基 普遍语法(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universal grammar):):人类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的一种基本语言形人类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的一种基本语言形式,而且人类习得语言的时间和方式也存在普遍式,而且人类习得语言的时间和方式也存在普遍性。性。语言获得装置(语言获得装置(LADLAD):):人脑具有一种先天的对语言进行加工的装置。人脑具有一种先天的对语言进行加工的装置。婴儿具有充分的天赋去从原始语言材料中获得语婴儿具有充分的天赋去从原始语言材料中获得语法。法。人生全程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 共识:共识:在儿童与成人的相互作用中,婴儿的确有在儿童与成人的相互作用中,婴儿的确有许多可以模仿和得到强化的机会许多可以模仿和得到强化的机会 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互动是影响儿童语言获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互动是影响儿童语言获得的重要基础得的重要基础 LAD LAD的存在虽然没有得到神经生理学研究的的存在虽然没有得到神经生理学研究的支持,但语言作为人类与动物区别的最重要标志,支持,但语言作为人类与动物区别的最重要标志,可能存在独特的脑机制。可能存在独特的脑机制。人生全程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二)语言发展的阶段(二)语言发展的阶段 不同的民族之间,儿童掌握母语的阶段和不同的民族之间,儿童掌握母语的阶段和各阶段表现出来的特征各阶段表现出来的特征极为相似极为相似。各阶段及其特征如下表各阶段及其特征如下表:人生全程发展儿童口语获得的阶段和特征儿童口语获得的阶段和特征口语习得的年龄阶段口语习得的年龄阶段口语习得各阶段的特征口语习得各阶段的特征 刚出生后刚出生后 9 91212个月个月 18 182424个月个月 3 34 4岁岁 7 7岁前岁前能够分辨语音刺激和其他声音能够分辨语音刺激和其他声音刺激刺激说出第一个指示词说出第一个指示词出现双词语出现双词语出现完全符合语法的句子出现完全符合语法的句子获得完全符合语法的口头语言获得完全符合语法的口头语言 人生全程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一、儿童语言的发展(三)影响语言获得的因素(三)影响语言获得的因素1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一项研究一项研究1 1岁前儿童的沟通能力发展速岁前儿童的沟通能力发展速度与亲生父母的智力有显著相关,但与养父母度与亲生父母的智力有显著相关,但与养父母智力无相关。智力无相关。2 2、出生前因素、出生前因素:如母亲的年龄、疾病、营养状况等。如母亲的年龄、疾病、营养状况等。3 3、语言环境、语言环境:父母是否内向,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需父母是否内向,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需要的敏感性等。要的敏感性等。人生全程发展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一)发生认识论(一)发生认识论(genetic genetic epistemologyepistemology)主要观点:主要观点: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思维的基础。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的认知结构,叫图式(图式(schemaschema)。人类所有的心)。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结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理反应归根结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机体与环境的平衡。人生全程发展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一)发生认识论的主要观点(一)发生认识论的主要观点 适应有两种不同形式:适应有两种不同形式:同化(同化(assimilationassimilation)指将新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指将新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顺应(accommodationaccommodation)指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指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环境和信息。环境和信息。人生全程发展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二)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二)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sensorimotor stage)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pre-operational stage)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formal operational stage)人生全程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1.1.感知运动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 02 2岁)岁)认知能力初步发展,婴儿靠认知能力初步发展,婴儿靠感觉和动作感觉和动作认认识世界,逐渐能识世界,逐渐能将自己与他人、与物体分离将自己与他人、与物体分离。“客体永存性客体永存性”的发展:的发展:4-6 4-6个月:当个体看不见物体时,就以为个月:当个体看不见物体时,就以为物体消失了。物体消失了。6 6个月以后:婴儿开始用视线追随物体个月以后:婴儿开始用视线追随物体 2 2岁:当物体被掩盖时,还会去寻找。岁:当物体被掩盖时,还会去寻找。人生全程发展v这一阶段又可分成六个分段:这一阶段又可分成六个分段:v从出生到一个月左右。行从出生到一个月左右。行为表现以遗传性反射的图式为表现以遗传性反射的图式为特征,以几个简单的先天为特征,以几个简单的先天反射应付所有的刺激。反射应付所有的刺激。38v 从一个月到四个半月左右。行为以习惯的获得为特征,形成一些简单的习惯,如吮吸手指、移动头部等等。v从4.5个月开始至8、9个月,是意象行为,或称有目的的行为形成时期,如睡在摇篮中的婴儿学会拉动一根下垂的线,使悬在线上的铃铛发出响声,并重复拉动。但是这种意象行为所体现的目的还只是笼统的、初步的,还不具备明确的目的。v8至12个月这一年龄期间是这一阶段的第四分段,在此阶段,儿童的行为已具有明确的目的,并能利用某些间接手段达到目的,如拉动成人的手获得某物等等。这说明儿童已建立了手段与目的的协调,智慧行为已经开始萌芽。v12个月至18个月左右,出现了客体永存性,了解了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如拉动床单获得玩具。v 最后一个分段出现在大约一岁半左右,此段时间里,儿童的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向表象图式过渡,在解决某些问题时不必依赖于具体的感觉和行为,而可以利用心理表象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2.2.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2 27 7岁)岁)语言语言得到了显著的发展,逐渐能够用得到了显著的发展,逐渐能够用符号符号表表征事物,并用符号从事简单的思考,即开始有了征事物,并用符号从事简单的思考,即开始有了一定的一定的符号功能符号功能。儿童的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表象图式开始出儿童的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表象图式开始出现,但是逻辑运算还没有形成。在这个阶段,儿现,但是逻辑运算还没有形成。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使用表象和语言来认识世界,其思维表现童开始使用表象和语言来认识世界,其思维表现出如下特征:出如下特征:人生全程发展v 自我中心v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每一件事,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一切事件都是以他为中心的,他不会考虑别人的意见,也不会协调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例如皮亚杰在一次实验中,让儿童挑选自己和对面模型的图片。结果发现儿童可正确的选择自己一面的图片,但是年龄较小的儿童不能正确选择对面的木偶所看到的图片。v并不意味着儿童是自私的。造成这种特征的原因是儿童还不能明确区分主体和客体,自我和客体还处在笼统的一体中。v 表象思维v在此阶段,由于语言的发展,儿童可以频繁地使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进行表象思维。凭借表象思维,儿童可进行各种象征性的游戏,可进行延迟的模仿。但是儿童此时的表象思维是无系统的和缺乏逻辑的。v 直观思维v直观思维的特征之一是思维依赖于知觉表象,认识依赖于直接感知到的形象;v例如,同形状的两个杯子,投入等量的液体,然后其中的一杯倒入另一个细长的杯子中,要儿童判断哪一个杯子里液体多,儿童要么注意到杯子的长度,要么注意到杯子的宽度。v这也说明儿童此时的思维具有片面性、不可逆性、和非守恒性。(排列小圆片的实验:红、绿色,只要长度一样就认为两排数量相等,思维的方式完全依赖于视觉形象,不能形成数量守恒的概念。)守恒视频v相当于小学阶段,时间大致从7岁至12岁。在此阶段,儿童的思维由表象图式进入具体运算图式。所谓的运算指的是内化的动作,动作本来是外在的和在实物上进行的(如推动或分开物体),但是运算则是在思维中进行的动作,是动作的内化。v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是:3.具体运算阶段v 守恒性v运算的基本特点是守恒。守恒是内化的和可逆的动作。在前运算阶段,儿童产生了内化的动作表象,但是因为思维的直观性而无法进行可逆的操作,因此不能达到守恒。只有当动作既是内化的,又是可逆的,才算达到了守恒。v当思维达到了守恒以后,儿童能认识到物体不会因形状和位置或状态的变化而导致质量的改变。换句话说,儿童可以把握事物的本质,不为事物具体的和表面的变化所迷惑。v守恒是通过儿童思维的同一性、补偿性、可逆性实现的。在上例中,儿童认识到,你没有拿走小珠,也没有加进小珠(同一性);杯子虽然长一些,但也细了一些(补偿性);如果把小珠倒回原来的杯子,数量还是一样(可逆性)。v 群集运算v群集(grouping)是数理逻辑中的一个概念。皮亚杰以群集运算来说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群集运算的典型特点是能对事物的类进行整体的分析与综合,正确的分类、排序,并进行不同的组合。v分类: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正确的分类,并进行类的运算。例如,给出18只红色的木珠,2只白色的木珠,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也能正确地依照颜色分类,但是如果问他们红珠多,还是木珠多,儿童会回答红珠多,因为他们还不能区分事物的类和属;但是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就能正确地回答,因为 A(红珠)+B(白珠)=C(木珠),C-B=A,所以A和A、B、C、D,又要EB,BC,则AC。v但是这个阶段的运算还是具体运算,因为第一,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如果进行纯粹的形式逻辑推理,会感到困难。v如,甲比乙白,甲比丙黑,问谁最黑?(乙最黑)如果三人立在面前,解决问题并不困难,但是以命题的形式进行推理,则会感到困难。第二,运算还是孤立的、零散的,还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组合系统,儿童此时不是不能进行命题运算,而是不能进行命题间的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v 儿童从12岁左右开始,可以脱离具体的事物来进行逻辑运算,这就是所谓的的形式运算。v形式运算是一种命题运算,是离开具体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分离的、根据假设来进行的逻辑推理过程。在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v 假设-演绎性v皮亚杰指出:形式运算的主要特征是它们有能力处理假设而不只是单纯的处理客体。由于儿童的思维可以离开具体的事物,因此儿童的思维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以假设为基础进行逻辑推演,这时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在纯形式的水平上,以命题的形式,利用假设而得出结论。这样儿童思维的范围就大大扩展了。v.组合分析v组合分析意味着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组成某一问题的全部因素作各种可能的结合,并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v例如,皮亚杰曾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给儿童A、B、C、D、E 5瓶药水,其中A、C、E 3瓶药水混合后能形成一种黄色液体,B是一瓶清水,D是漂白剂。然后让儿童设法配成黄药水。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只知道把任意两瓶水溶在一起,即AB、AC、AD、AE或BC、BD、BE等等,当这些尝试失败后,他干脆就把5瓶水倒在一起,但是由于漂白剂的作用,还是不能达到目的。v而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在两两溶合失败以后,开始尝试3瓶的结合,即ABC、ABD、ABE、BCD等,直到ACE的成功结合。可以想像,若这样还不能成功,他们还会尝试4瓶分别结合。这说明,这一阶段的儿童具有了组合分析能力。v但是皮亚杰又认为,上面所谈的组合分析还只是物体的组合分析,物体的组合分析仅仅是低层次的,更能表现形式运算本质的组合分析是命题的组合分析。v 四变换群v四变换群即INRC变换群。它是形式运算阶段出现的一种认知结构。它的基本含义是:任何一个两元命题运算都有相应的四个变换命题的运算。换句话说,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在对任何一个两元命题进行逻辑推理时,都存在着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可能性。例如,在观察物体的运动与灯亮和灯灭之间的关系时,所进行的推理是:v正命题:因为灯亮,所以物体动;v逆反命题:灯亮而物体不动;v互反命题:因为物体动,所以灯亮;v对射命题:灯不亮,物体也动。v因此,对于每一正面运算来说,在逻辑上必有一逆反运算,在关系上必有一互反运算,而互反的逆向则为对射运算。v儿童在考察两种现象之间的关系时,思维可依据上述四种方式进行。四变换群的建立意味着儿童的思维从单一的命题运算进入到命题间的运算,已具备了整体性的逻辑运算能力。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贡献:贡献:得到了心理学家的普遍承认,对研究得到了心理学家的普遍承认,对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批判:批判:可能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可能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 人生全程发展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前运算阶段,自我中心前运算阶段,自我中心“三山实验三山实验”人生全程发展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二、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警察抓小偷警察抓小偷”实验实验 人生全程发展第四节第四节 社会性发展社会性发展 社会化(社会化(socializationsocialization):):个体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个体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人生全程发展第四节第四节 社会性发展社会性发展一、依恋行为一、依恋行为二、道德发展二、道德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三、社会化中的人格 人生全程发展一、依恋行为一、依恋行为1.1.依恋(依恋(attachmentattachment):):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互相给予温暖和支持的的亲密感受以及互相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关系。关系。开始于:婴儿期开始于:婴儿期 表现在:婴儿与其看护者(母亲)表现在:婴儿与其看护者(母亲)之间之间 人生全程发展一、依恋行为一、依恋行为2 2、相关理论、相关理论:(1 1)碗柜理论()碗柜理论(cupboard theorycupboard theory)母亲通过条件性强化,满足婴儿的各种母亲通过条件性强化,满足婴儿的各种生理需要生理需要,如给予,如给予食物和温暖食物和温暖,建立起依恋,建立起依恋行为。行为。(2 2)不仅是由于满足了生理需要,还有其他不仅是由于满足了生理需要,还有其他方面需要的满足,如情感需要的满足。方面需要的满足,如情感需要的满足。哈罗的实验:哈罗的实验:如图所示:如图所示:人生全程发展一、依恋行为一、依恋行为 人生全程发展一、依恋行为一、依恋行为3.3.依恋类型依恋类型1 1岁大的婴儿有三种依恋类型:岁大的婴儿有三种依恋类型:安全型安全型 逃避型逃避型 矛盾型矛盾型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安渥斯的安渥斯的“陌生情景陌生情景”实验实验 母子进入陌生的房间母子进入陌生的房间孩子自由玩耍孩子自由玩耍陌生陌生人进、母亲出人进、母亲出陌生人与孩子单独在一起陌生人与孩子单独在一起母亲母亲回来、陌生人出回来、陌生人出母亲离开、孩子单独留下母亲离开、孩子单独留下陌陌生人进生人进母亲进、陌生人离开母亲进、陌生人离开 人生全程发展三种类型的特点三种类型的特点安全型安全型逃避型逃避型矛盾型矛盾型母亲在场母亲在场以母亲为探索以母亲为探索基点、不时寻基点、不时寻求安慰求安慰不会寻求母亲不会寻求母亲帮助帮助生怕离开生怕离开母亲离开母亲离开哭泣、焦虑哭泣、焦虑很少哭泣很少哭泣不安不安母亲回来母亲回来很高兴很高兴设法逃避设法逃避想亲近、又想想亲近、又想拒绝拒绝特征特征比较合作,很比较合作,很少生气,对陌少生气,对陌生人友善生人友善经常有愤怒情经常有愤怒情绪,对陌生人绪,对陌生人不在意不在意很少探索周围很少探索周围环境,很难安环境,很难安抚,对陌生人抚,对陌生人不友好不友好 人生全程发展v依恋视频73导致不同依恋类型的原因:导致不同依恋类型的原因:母亲的待婴方式和婴儿自身的人格相互作用的结果母亲的待婴方式和婴儿自身的人格相互作用的结果 待婴方式:待婴方式:安全型安全型婴儿的母亲对婴儿的需要比较敏感:喂食的婴儿的母亲对婴儿的需要比较敏感:喂食的速度、时间、方式等都有规律,并经常抚摸孩子等。速度、时间、方式等都有规律,并经常抚摸孩子等。逃避型逃避型婴儿的母亲则易怒、不安、缺乏自信、很少婴儿的母亲则易怒、不安、缺乏自信、很少与孩子接触等。与孩子接触等。婴儿的人格:婴儿的人格:主要是气质上,如有些孩子生理活动有规律,主要是气质上,如有些孩子生理活动有规律,对周围世界感兴趣、也不会大哭大闹等。这样的对周围世界感兴趣、也不会大哭大闹等。这样的婴儿更讨母亲喜欢。婴儿更讨母亲喜欢。人生全程发展二、道德发展二、道德发展 道德道德(moralmoral):):为某一社会的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一套为某一社会的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一套行为准则。行为准则。道德发展道德发展(moral developmentmoral development):):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逐渐习得道德准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这些准则指导自己行为的过程。则并以这些准则指导自己行为的过程。人生全程发展(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两阶段理论(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两阶段理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4 41212岁儿童的道德概念岁儿童的道德概念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两难问题两难问题 “打破杯子打破杯子”A偷吃东西打破了一个杯子偷吃东西打破了一个杯子B帮妈妈洗碗打破了三个杯子帮妈妈洗碗打破了三个杯子结论:结论:道德发展经历两个阶段:道德发展经历两个阶段:道德的道德的他律阶段(他律阶段(5-85-8)道德的道德的自律阶段(自律阶段(8-128-12)人生全程发展他律和自律阶段的特征比较他律和自律阶段的特征比较他律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自律阶段从结果进行道德判断,从结果进行道德判断,很少考虑行为动机很少考虑行为动机从行为的动机来进行评价从行为的动机来进行评价道德判断简化:道德判断简化:“全对全对”或或“全错全错”认为行为结果可能不止一种、认为行为结果可能不止一种、道德判断开始呈现多样化。道德判断开始呈现多样化。难以设身处地从他人立难以设身处地从他人立场来看问题场来看问题能够设想他人的立场来判断能够设想他人的立场来判断相信道德准则是权威制相信道德准则是权威制定,不可改变定,不可改变认识到没有绝对不变的道德准认识到没有绝对不变的道德准则,规则是人定的,可以修改。则,规则是人定的,可以修改。人生全程发展(二)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理论(二)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两难故事两难故事 “海因斯偷药海因斯偷药”结论结论:人们以独立的方式做出道德判断,而不是将父人们以独立的方式做出道德判断,而不是将父母、老师或同伴的标准加以内化而得到的。母、老师或同伴的标准加以内化而得到的。道德推理有三个发展时期,每个时期有两个阶道德推理有三个发展时期,每个时期有两个阶段。但段。但不是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所有阶段,不同个体道德每个人都会经历所有阶段,不同个体道德推理达到的程度不同。推理达到的程度不同。各阶段及其特征如下表:各阶段及其特征如下表:人生全程发展道德推理不同阶段的特征道德推理不同阶段的特征时时期期阶阶段段特特征征习俗前道德习俗前道德(4-104-10岁)岁)避免惩罚的避免惩罚的服从阶段服从阶段专注行为结果、以避免惩罚、专注行为结果、以避免惩罚、得到奖赏为准则得到奖赏为准则相对功利阶段相对功利阶段以自己利益和他人给予的回报为以自己利益和他人给予的回报为准则来服从,以被满足的需要来准则来服从,以被满足的需要来评价行为评价行为习俗道德习俗道德(10-1310-13岁)岁)寻求认可阶段寻求认可阶段希望取悦他人,帮助他人希望取悦他人,帮助他人顺从权威阶段顺从权威阶段良心、责任感,现实对较高权威良心、责任感,现实对较高权威的尊重,力图维持社会秩序的尊重,力图维持社会秩序后习俗道德后习俗道德(1313岁以后)岁以后)法制观念阶段法制观念阶段理性思考、依法行事理性思考、依法行事价值观念阶段价值观念阶段行为依据内在标准行为依据内在标准 人生全程发展海因斯偷药的判断 一个患了癌症的妇女濒临死亡,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挽救她的生命,而这种特效药只有一家药店有售。于是病人的丈夫海因斯到这家药店买药,发现药价是2000元,是成本的10倍。海因斯四处借钱,只弄到了1000元,于是他哀求药店老板把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以后再将欠款还清,但是药店老板一口拒绝了,说卖药是为了赚钱。海因斯无奈,只好夜里闯入药店,将药偷走。海因斯这样做应不应该?为什么?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生命的头几年,儿童弗洛伊德认为,生命的头几年,儿童要处理自己身体、性驱力及其与社会要求要处理自己身体、性驱力及其与社会要求的冲突,这是人格发展的决定时期。的冲突,这是人格发展的决定时期。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发展分为不同的性心理时期,每一时期的发发展分为不同的性心理时期,每一时期的发展都集中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每一阶段的发展都展都集中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每一阶段的发展都通过试图满足力比多来实现,当某一阶段的需求通过试图满足力比多来实现,当某一阶段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过度沉溺其中时,就会产生得不到满足或过度沉溺其中时,就会产生固着固着(fixationfixation)。)。发展的某一阶段需要得到的满足过多或过少,使发展停滞在这一时期 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三、社会化中的人格时期时期特征特征发展顺利发展顺利发展不顺利发展不顺利口腔期(出生口腔期(出生12-1812-18个月)个月)快乐来源是口快乐来源是口腔的动作,满腔的动作,满足吮吸的需要足吮吸的需要开放、慷慨、开放、慷慨、乐观、形成安乐观、形成安全感全感悲观、退缩、悲观、退缩、依赖依赖肛门期(肛门期(12-1812-18个月个月3 3岁)岁)由排泄而得到由排泄而得到感官的满足,感官的满足,对幼儿来说要对幼儿来说要形成良好的排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便习惯形成主动控制形成主动控制强迫症、强迫强迫症、强迫人格人格浪费浪费(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三、社会化中的人格性器官期性器官期(3 3岁岁6 6岁)岁)通过性器官得到满足,通过性器官得到满足,开始认识到性别的不开始认识到性别的不同,同,“恋父恋父”、“恋恋母母”认同同性父母,认同同性父母,吸取其行为、特吸取其行为、特质,发展相应的质,发展相应的性别角色性别角色性变态或性变态或与其相联与其相联系的神经系的神经症症潜伏期(潜伏期(6 6岁岁1212岁)岁)兴趣转移到周围事物兴趣转移到周围事物和智力活动中,快乐和智力活动中,快乐主要来自学习和游戏主要来自学习和游戏培养能力、培养能力、形成自信形成自信两性期两性期/生生殖期(殖期(1212岁岁成年)成年)个体性器官成熟,在个体性器官成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良性生理和心理上的良性差异显著,到成年阶差异显著,到成年阶段,主要的满足来自段,主要的满足来自于两性关系的确立于两性关系的确立进入青春期和生进入青春期和生育阶段,完成成育阶段,完成成人社会化过程人社会化过程 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三、社会化中的人格v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阶段一阶段一 婴儿期,出生婴儿期,出生12-1812-18个月个月 任务任务:信任对不信任:信任对不信任 满足生理需求,发满足生理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即怀疑感。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即怀疑感。阶段二阶段二 儿童早期,儿童早期,1 13 3岁岁 任务任务:自主对羞愧、怀疑:自主对羞愧、怀疑 获得自主感,获得自主感,开始学会对自己的选择感到羞愧或怀疑,体验着开始学会对自己的选择感到羞愧或怀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意志的实现。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三、社会化中的人格 阶段三阶段三 学前期,学前期,3 36 6岁岁 任务任务:主动对内疚:主动对内疚 获得主动感和克服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尝试完成新事情、新想法,体验目的的内疚感,尝试完成新事情、新想法,体验目的的实现。实现。阶段四阶段四 学龄期,学龄期,6 61212岁岁 任务任务:勤勉对自卑:勤勉对自卑 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阶段五阶段五 青年期,青年期,1212岁岁1919岁岁 任务:任务:同一性对角色混淆同一性对角色混淆 建立同一感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确定自我意识,学习社会角和防止同一感混乱,确定自我意识,学习社会角色规范。色规范。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三、社会化中的人格 阶段六阶段六 成年早期,成年早期,1919岁岁2525岁岁 任务任务:亲密对孤独:亲密对孤独 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寻求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为事业定向,独感,寻求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为事业定向,体验着爱情的实现。体验着爱情的实现。阶段七阶段七 成年中期,成年中期,2525岁岁5050岁岁 任务:亲代性对停滞任务:亲代性对停滞 获得繁殖感而避免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通过创造性的生产活动造福于下一代。停滞感,通过创造性的生产活动造福于下一代。阶段八阶段八 成年晚期,成年晚期,5050岁岁死亡死亡 任务:自我统合对绝望任务:自我统合对绝望 获得完善感并避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三、社会化中的人格 人格危机:人格危机:艾里克森认为艾里克森认为每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人格危机,都有人格危机,表现在表现在正面特质和负面特质的对立正面特质和负面特质的对立。危机解决:危机解决:在正面特质和负面特质之间在正面特质和负面特质之间取得了平取得了平衡衡,就可以成功的解决这些危机。,就可以成功的解决这些危机。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三、社会化中的人格v同一感: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的一串感觉:为理想中的人等的一串感觉:他感到自己是一他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有自己个性的个体;个独立的、独特的有自己个性的个体;自我本自我本身是统一的身是统一的 ;自我所设想的我与自我所觉察自我所设想的我与自我所觉察到的其他人对自我的看法是一致的到的其他人对自我的看法是一致的v自我同一感混乱:自我同一感混乱: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作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自己奋斗目标是什么?用和价值,自己奋斗目标是什么?人生全程发展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三、社会化中的人格(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social-learning theorysocial-learning theory)观察学习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observational learning):):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掌握运动技能、习得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掌握运动技能、习得态度和其他行为。态度和其他行为。替代强化替代强化(vicarious reinforcementvicarious reinforcement)内在强化(内在强化(intrinsic reinforcementintrinsic reinforcement)个体的任何人格特质,都是在社会环境中通个体的任何人格特质,都是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向他人学习获得的,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和过向他人学习获得的,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和模仿。模仿。人生全程发展第五节第五节 成年以后的发展成年以后的发展一、成年以后的生理与心理发展一、成年以后的生理与心理发展二、成年后的生活适应二、成年后的生活适应 人生全程发展一、成年后的生理与心理发展一、成年后的生理与心理发展1 1、成年期(、成年期(20204040岁)岁)2 2、中年期、中年期(40406565岁)岁)女性:女性:45455555岁,雌激素分泌较少、月经不规岁,雌激素分泌较少、月经不规则。则。男性:男性:55556565岁,雄激素分泌较少岁,雄激素分泌较少注意注意:有人认为情绪与性激素的分泌多少没有:有人认为情绪与性激素的分泌多少没有必然关系,更年期心理上的不适,主要由于生活中必然关系,更年期心理上的不适,主要由于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扰增加所导致。的问题和困扰增加所导致。人生全程发展一、成年后的生理与心理发展一、成年后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感知觉的变化:感知觉的变化:眼睛聚焦能力下降、听力下降、眼睛聚焦能力下降、听力下降、尤其对高频声音和味觉的敏感性下降尤其对高频声音和味觉的敏感性下降思维活动的思维活动的变化:变化:解决解决纯智力问题纯智力问题能力能力下降下降,解决,解决实际问题实际问题能力能力更强。更强。人生全程发展一、成年后的生理与心理发展一、成年后的生理与心理发展3 3、老年期(、老年期(6565岁以上)岁以上)感觉:感觉:视力、听觉、味觉和嗅觉视力、听觉、味觉和嗅觉 身体机能:身体机能:怕冷、力气减弱、耐力下降怕冷、力气减弱、耐力下降 认知与智力认知与智力:信息处理时间长、智力损伤信息处理时间长、智力损伤 健康:健康:出现各种疾病出现各种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癌症。人生全程发展二、成年期的生活适应二、成年期的生活适应(一)(一)健康问题健康问题(二)学习问题(二)学习问题(三)社会人际关系(三)社会人际关系(四)面对死亡(四)面对死亡 人生全程发展思考题1.1.研究人生发展主要有哪些方法?研究人生发展主要有哪些方法?2.2.试论述遗传和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试论述遗传和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3.3.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主要有哪些?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主要有哪些?4.4.试论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试论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5.5.成年后,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成年后,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人应该如何调试自己的生活?人应该如何调试自己的生活?人生全程发展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