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715683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穴位贴敷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穴位贴敷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穴位贴敷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穴位贴敷治疗穴位贴敷治疗一、概述一、概述穴位贴敷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选用某些特定药物,用介质(如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撒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它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从针灸学角度看穴位贴敷疗法属于灸法的从针灸学角度看穴位贴敷疗法属于灸法的延伸,多选用具有刺激性及芳香走窜特性延伸,多选用具有刺激性及芳香走窜特性的药物,具有一定的的药物,具有一定的“发泡疗法发泡疗法”特征。特征。常用于久咳久喘、腹泻、痹证、喉瘖病、常用于久咳久喘、腹泻、痹证、喉瘖病、口疮、小儿遗尿等方面的病证。穴位贴敷口疮、小儿遗尿等方面的病证。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典型代表,具有方便、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典型代表,具有方便、效佳、价廉、副作用小等特点。效佳、价廉、副作用小等特点。基本操作方法基本操作方法辨证选穴用药辨证选穴用药1.腧穴选择及配伍:腧穴选择及配伍:(1)辨证选穴: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辨证)辨证选穴: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辨证论治选取贴敷的腧穴组方,组穴宜少而精,一般论治选取贴敷的腧穴组方,组穴宜少而精,一般不超过不超过2-4穴。如风寒咳嗽选肺俞、风门等。穴。如风寒咳嗽选肺俞、风门等。(2)辨病选穴、神经节段选穴:根据疾病诊断,选)辨病选穴、神经节段选穴:根据疾病诊断,选取患病脏腑相应经络的腧穴;或根据病症所属相取患病脏腑相应经络的腧穴;或根据病症所属相应的神经节段选取腧穴进行贴敷。应的神经节段选取腧穴进行贴敷。3)局部选穴:选择离病变组织器官最近、最直接的)局部选穴:选择离病变组织器官最近、最直接的相应穴位敷贴;或在病灶局部选择适当的阿是穴;相应穴位敷贴;或在病灶局部选择适当的阿是穴;也可在患病脏腑相应的体表选择腧穴或选用相应也可在患病脏腑相应的体表选择腧穴或选用相应的背俞穴。如胃脘痛选中脘、胃俞等。的背俞穴。如胃脘痛选中脘、胃俞等。(4)远端取穴:)远端取穴:根据上下相引的原则,上病下取,根据上下相引的原则,上病下取,下病取上,如鼻衄、口疮取涌泉,脱肛取百会穴下病取上,如鼻衄、口疮取涌泉,脱肛取百会穴等。等。.敷贴法选药规律(药物组方):敷贴法选药规律(药物组方):(1)气味俱厚的选药特点)气味俱厚的选药特点药物多选气味俱厚之品,有时甚至选用力猛有毒药物多选气味俱厚之品,有时甚至选用力猛有毒的药物。补法可用血肉有情之品。在此基础上适的药物。补法可用血肉有情之品。在此基础上适当配伍通经走窜、芳香开窍、活血通络之品,以当配伍通经走窜、芳香开窍、活血通络之品,以促进药物吸收,如冰片、麝香、沉香、丁香、檀促进药物吸收,如冰片、麝香、沉香、丁香、檀香、菖蒲、花椒、白芥子、姜、肉桂等。一则易香、菖蒲、花椒、白芥子、姜、肉桂等。一则易透入皮肤起到由外达内之效;二则气味俱厚之品透入皮肤起到由外达内之效;二则气味俱厚之品经皮透入,对穴位局部起到针灸样刺激作用;三经皮透入,对穴位局部起到针灸样刺激作用;三是所含芳香性物质,能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也是所含芳香性物质,能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也即起到皮肤渗透促进剂的作用。即起到皮肤渗透促进剂的作用。(2)多效联合的组方特点)多效联合的组方特点敷贴药常以药不止走一经治一症,用多味敷贴药常以药不止走一经治一症,用多味药物汇而集之,以一膏统治多种病,疾病药物汇而集之,以一膏统治多种病,疾病虽有多种,而其病机则不外气滞血凝及阴虽有多种,而其病机则不外气滞血凝及阴有寒湿,阳有燥热而已,关键在于把握其有寒湿,阳有燥热而已,关键在于把握其要害,而把握要害的方法,可用一个要害,而把握要害的方法,可用一个“通通”字概括,字概括,“理通则治自通理通则治自通”。(3)辨证加药的组方配药特点)辨证加药的组方配药特点外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以单验方外治形式而问世的,外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以单验方外治形式而问世的,但后来辨证施治治疗原则逐渐渗透于这一治法中,但后来辨证施治治疗原则逐渐渗透于这一治法中,给这一治法赋以辨证施治的选药思想,使其疗效给这一治法赋以辨证施治的选药思想,使其疗效更加肯定。在临床应用时,常需辨证论治、三因更加肯定。在临床应用时,常需辨证论治、三因制宜,而在临证灵活加入糁药,一般要求加药与制宜,而在临证灵活加入糁药,一般要求加药与膏药相应,膏统治而加药专治,重症还可加入劫膏药相应,膏统治而加药专治,重症还可加入劫药如巴豆等,所加糁药原则上选用治疗这一病症药如巴豆等,所加糁药原则上选用治疗这一病症的主要药或选效验方和单方为主以提高疗效。如的主要药或选效验方和单方为主以提高疗效。如治热秘除用膏敷贴外,常在膏上糁以芒硝、大黄治热秘除用膏敷贴外,常在膏上糁以芒硝、大黄等,再贴于脐腹部。等,再贴于脐腹部。贴敷方法贴敷方法1.贴法:将已制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然后外贴法:将已制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然后外敷胶布粘贴;或先将药物置于胶布粘面正中,再对敷胶布粘贴;或先将药物置于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腧穴进行粘贴。巴布剂、硬膏剂可直接将巴布剂准腧穴进行粘贴。巴布剂、硬膏剂可直接将巴布剂或是硬膏中心对准穴位贴牢即可。适用于膏药、巴或是硬膏中心对准穴位贴牢即可。适用于膏药、巴布剂、丸剂、饼剂、磁片的腧穴贴敷。布剂、丸剂、饼剂、磁片的腧穴贴敷。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敷在穴位上,外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敷在穴位上,外复塑料薄膜,并以纱布,医用胶布固定即可。适用复塑料薄膜,并以纱布,医用胶布固定即可。适用于散剂、糊剂、泥剂、浸膏剂的腧穴贴敷。于散剂、糊剂、泥剂、浸膏剂的腧穴贴敷。注意:注意: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用绷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带固定贴敷药物。贴敷时间贴敷时间根据疾病种类、药物特性以及身体根据疾病种类、药物特性以及身体状况而确定贴敷时间。一般情况下老年、儿状况而确定贴敷时间。一般情况下老年、儿童、病轻、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宜短,出现童、病轻、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宜短,出现皮肤过敏如瘙痒、疼痛者应即刻取下。皮肤过敏如瘙痒、疼痛者应即刻取下。1.刺激性小的药物每次贴敷刺激性小的药物每次贴敷4-8小时,可每隔小时,可每隔1-3天贴治一次。天贴治一次。2.刺激性大的药物,如蒜泥、白芥子等,应刺激性大的药物,如蒜泥、白芥子等,应视患者的反应和发泡程度确定贴敷时间,视患者的反应和发泡程度确定贴敷时间,约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多在约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多在1-3小时);小时);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后再敷药,或改用其他有效腧穴交替贴敷。后再敷药,或改用其他有效腧穴交替贴敷。3.敷脐疗法每次贴敷的时间可以在敷脐疗法每次贴敷的时间可以在3-24小时,隔日小时,隔日1次,所选药物不应为刺激次,所选药物不应为刺激性大及发泡之品。性大及发泡之品。4.冬病夏治贴敷从每年夏日的初伏到末冬病夏治贴敷从每年夏日的初伏到末伏,一般每伏,一般每7-10天贴天贴1次,每次贴次,每次贴3-6小时,连续三年为一疗程。小时,连续三年为一疗程。贴敷疗法的特点贴敷疗法的特点1.作用直接,适应证广作用直接,适应证广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其适应证遍及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其适应证遍及临床各科,临床各科,“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之不及”,对许多沉疴痼疾常能取得意想,对许多沉疴痼疾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显著功效不到的显著功效。2.用药安全,诛伐无过用药安全,诛伐无过穴位贴敷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穴位贴敷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弊,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不之弊,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不犯上下。即使在临床应用时出现皮肤过敏犯上下。即使在临床应用时出现皮肤过敏或水泡,亦可及时中止治疗,给予对症处或水泡,亦可及时中止治疗,给予对症处理,症状很快就可消失,并可继续使用。理,症状很快就可消失,并可继续使用。3.简单易学,便于推广简单易学,便于推广穴位贴敷有许多较简单的药物配伍及穴位贴敷有许多较简单的药物配伍及制作,易学易用,不需特殊的医疗和制作,易学易用,不需特殊的医疗和仪器。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或家属,仪器。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或家属,多可兼学并用,随学随用。多可兼学并用,随学随用。4.取材广泛,价廉药俭取材广泛,价廉药俭穴位贴敷法所用药物除极少数是名贵药材穴位贴敷法所用药物除极少数是名贵药材外(如麝香),绝大多数为常见中草药,外(如麝香),绝大多数为常见中草药,价格低廉,甚至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用品,价格低廉,甚至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用品,如葱、姜、蒜、花椒等。且本法用药量很如葱、姜、蒜、花椒等。且本法用药量很少,既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节约少,既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节约大量药材。大量药材。5.疗效确切,无创无痛疗效确切,无创无痛穴位贴敷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所长,穴位贴敷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所长,所用药方配伍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经所用药方配伍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经过了漫长岁月和历史的验证,疗效显著,过了漫长岁月和历史的验证,疗效显著,且无创伤无痛苦,对惧针者,老幼虚弱之且无创伤无痛苦,对惧针者,老幼虚弱之体,补泻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体,补泻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为适宜。能服药之症,尤为适宜。禁忌症禁忌症1.颜面部慎用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颜面部慎用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严防有强烈刺激性的药物及有毒药严防有强烈刺激性的药物及有毒药物误入口、鼻、眼内。物误入口、鼻、眼内。2.对于可引起皮肤发泡、溃疡的药物需注意:对于可引起皮肤发泡、溃疡的药物需注意:(1)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或禁用;)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或禁用;(2)孕妇及瘢痕体质者禁用;)孕妇及瘢痕体质者禁用;(3)眼、口唇、会阴部、小儿脐部等部位)眼、口唇、会阴部、小儿脐部等部位禁用。禁用。3.过敏体质者或对药物、敷料成分过过敏体质者或对药物、敷料成分过敏者慎用。敏者慎用。4.贴敷部位皮肤有创伤、溃疡者禁贴敷部位皮肤有创伤、溃疡者禁用。用。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中医特别讲究治养结合,要在饮食、生活上中医特别讲究治养结合,要在饮食、生活上有所节制,不要贪凉,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有所节制,不要贪凉,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如空调适度、少吃冷饮、睡眠充足和果,如空调适度、少吃冷饮、睡眠充足和情绪乐观。治疗期间,特别要注意以下几情绪乐观。治疗期间,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点:1.治疗前清洁皮肤,以防感染;治疗前清洁皮肤,以防感染;2.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腧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腧穴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穴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刺激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刺激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或发生药物中毒。3.对于幼儿、久病、体弱者一般不贴对于幼儿、久病、体弱者一般不贴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同时注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同时注意使用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意使用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有无不良反应。4.治疗不宜空腹进行,贴药时注意休治疗不宜空腹进行,贴药时注意休息,饮食不宜吃生冷、海鲜、辛辣息,饮食不宜吃生冷、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等刺激性食物。5.敷药治疗后尽量减少出汗、注意敷药治疗后尽量减少出汗、注意局部防水。局部防水。6.本疗法会出现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本疗法会出现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潮红、微痒、烧灼感、疼痛、轻微潮红、微痒、烧灼感、疼痛、轻微红肿、轻度处水疱等反应,可自然红肿、轻度处水疱等反应,可自然吸收,无需特殊处理。如贴敷处有吸收,无需特殊处理。如贴敷处有烧灼或针刺样剧痛,发红、起疱,烧灼或针刺样剧痛,发红、起疱,无法忍受,可提前揭去药物。无法忍受,可提前揭去药物。7.外敷药物须妥善保管,不宜内外敷药物须妥善保管,不宜内服,服,谨防儿童误食中毒。谨防儿童误食中毒。8.小儿皮肤娇嫩,贴敷时间不宜过长,小儿皮肤娇嫩,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一般2-4小时。小时。9.贴敷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范围较贴敷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瘙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瘙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极少数过敏体质者,对某种处理、极少数过敏体质者,对某种药物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应药物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及时到医院就诊。10.贴敷部位出现水疱或溃疡者,待贴敷部位出现水疱或溃疡者,待皮肤愈后再行治疗。小的水疱一般皮肤愈后再行治疗。小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大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大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刺破,排尽疱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刺破,排尽疱内液体,涂以碘伏等消毒,覆盖消内液体,涂以碘伏等消毒,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毒敷料,防止感染。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