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疗法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715670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穴位埋线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穴位埋线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穴位埋线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穴位埋线疗法穴位埋线疗法前 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业余时间的不断减少,人们越来越需要一种见效快、痛苦小、治疗次数少、经济安全、作用持久、疗效巩固的方法来祛病强身。据说,他的父亲长期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所困扰,服药无效,唯有针刺中脘穴可迅速止痛,但取针后又开始疼痛,于是便想到用缝合线从该穴穿过,外面打个结,疼痛时自己拉动线来刺激穴位,可外面的线头会增加感染的机会,于是又改用医用羊肠线埋入穴位,效果果然很好,身体也逐渐恢复,以后屡试屡验,就这样流传开来,70年代前后迅速发展至全国。由 来 后来逐渐扩展出穴位埋兔垂体、狗脾组织及激素药片等但仍以埋线应用最为广泛问题1为什么用动物垂体,和动物肝脏脾脏肾脏 临床也有用动物的其他内脏的,比如淋巴节等大都和激素有关。2人体用这些东西原理是什么,人体会产生什么反应,治疗取何种作用,人体都会能产生什么反应,人体的正反作用,你如何预见预防以及处理。3我想说的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问题1万变不离其宗2一是任何药只有通过人体才会产生作用,3药物,垂体,腺体,激素,自己本身的特性,作用,4身体的特殊性。55药物作用人体产生的各种反应6各疗法的治病理论,原理。产生的生理病理反应。以及自己采取的措施预防处理。概 述该疗法是在针灸经络理论和现代生物全息论指导下,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经过多种因素持续刺激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概 述 由于“线”似活针,将针刺疗法的进针、留针、行针、起针融为一体,埋一次线相当于针刺几十次的效能,巩固和提高了针刺疗效,故亦称“长效针感疗法”。概 述 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证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疗法。是目前最理想的穴位刺激疗法之一。优 点 原理简明科学操作简便易懂治疗次数不多临床适应症广治病见效迅速远期疗效持久安全少痛实用“两个效益”高穴 位 埋 线2006年被正式确定为:国家卫生部“十年百项”卫生推广计划项目之一基 本 原 理一、穴位封闭原理:针刺并局部注射麻醉药,既能防止术中疼痛,还可抑制相应神经节段所支配的内脏器官的病理信息传递,使神经系统获得休息与修复的 机会而逐渐恢复正常机能活动,同时穴位局部血管可轻度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使局部新陈代谢正常化,改善了机体营养状况基 本 原 理二、创伤修复的原理:埋线时局部组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直接使受损组织细胞释放出某些化学因子,诱导局部穴位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损伤信息便通过神经传导,激发出体内特定的生化物质组合,而产生一种特有的修复调整作用,并迅速通过体液循环在体内广泛分布,因此患病部位的穴位组织也同时被修复和调整,从而使疾病得以治疗。这也是穴位埋线能够迅速缓解某些急性疾病症状的原因。基 本 原 理三、针刺留针原理:埋线时可产生强烈的酸、麻、重、胀的针感,羊肠线入穴后又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刺激穴位,可产生一种为时24周的“长效针感效应”,从而对人体不断发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协调脏腑、平衡阴阳、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的作用,取得“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效果,达到祛顽疗痼、防病治病的目的基 本 原 理四、刺血疗法原理:埋线时往往会刺破穴位处血络,致针眼处有少量出血、渗血或瘀结皮下,从而产生了刺血效应。据测,刺血对微血管的血色、流变、瘀点、流速具有改变作用,并可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和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帮助机体组织恢复,调动和激发人体免疫机能。故在某些疾病操作时,还会有意识的刺破血络,挤出血液,以加强疗效。基 本 原 理五、组织疗法原理:羊肠线入穴后,逐渐与活体组织产生异体组织的生理、物理、化学反应,在软化、膨胀、分解、液化并吸收的过程中,体内肌肉合成代谢升高,分解代谢降低,肌蛋白,糖类合成增高,乳酸、肌酸分解降低,从而提高了肌肉神经的营养与代谢。基 本 原 理 如同异种组织移植、其中的抗原可使人体淋巴细胞致敏,致敏细胞又配合体液中的抗体、巨噬细胞等反过来破坏、软化、分解、液化羊肠线,使之变为多肽、氨基酸等,最后被吞噬吸收,同时产生多种淋巴因子,这些抗原刺激物对穴位产生物理化学刺激,使局部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甚至出现全身反应,从而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激发人体免疫功能,使活跃趋于平衡使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激发1这就讲到人体特殊性了,举一列说明:大家就会明白,人体起初感染病毒为何最早反应轻,不能像感染细菌人体迅速作出反应,迅速有效的消灭细菌,这就是人体的缺陷,也就是人体的特殊性,人体不能我们医生就可以给与干预,我用埋羊肠线给予机体一个有效的刺激,告诉它某一部位生病了,需要他治疗。所以我们在临床治疗肺部感染时,埋线在肺的局部,就好比给指挥部在敌区中心插了一面引导总部炮击的目标确定。当然也有穴位的调节做用在里面。适 应 症 其临床适应症同针灸,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顽固性和部分急性疾病以及时间紧、害怕针刺痛苦的人群。适 应 症 主要包括:1、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类骨质增生症、肌肉劳损、退行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适 应 症2、各种急慢性头痛、胃痛、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胆囊炎、遗尿、癫痫等。3、面瘫、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脑性瘫痪等。适 应 症 4、对于时尚爱 美人士和亚健 康人群,还有 减肥、美容、保健的功效。选 穴 与 配 穴一、选穴原则(一)针灸选穴原则 1、近部选穴:局部治疗,即局部腧穴和阿是穴 2、远部选穴:“经络所过,主治所及”3、辩证选穴:根据病因病机选穴,即治病求本 4、对症选穴:具有特殊功效,即”经验取穴”,如经外奇穴 选 穴 与 配 穴(二)神经定位诊断选穴原则 1、脊髓节段与所支配的皮肤 2、脊髓节段与所支配的肌肉,S1神经所支配腓肠肌萎缩 3、脊髓节段与所支配的内脏,C4神经支配的顽固性呃逆选 穴 与 配 穴 二、配穴方法 (一)按部配穴:按腧穴分布取穴 1、远近配穴 2、上下配穴,即腰部以上和以下腧穴相配 3、前后配穴,即俞募配穴 4、左右配穴:左右同取及交叉取穴 选 穴 与 配 穴(二)按经配穴 1、本经配穴 2、表里经配穴: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原络配穴法的具体体现 3、同名经配穴:手足同名经腧穴配合 4、子母经配穴:“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选 穴 与 配 穴其他配合选穴方法:头针区埋线选穴足疗区埋线选穴掌骨全系埋线选穴操 作 方 法 穴位埋线疗法具体操作方法主要分为:1、穿刺针埋线法 2、三角针埋线法,相当于穴位结扎法 3、切开埋线法。操 作 方 法 其中,穿刺针埋线法在临床中应用最为普遍,过去多用经改制的替用品操作,如:经改制的12号腰穿针和一次性注射器配套自制的针灸针针芯等。随着该技术的日趋成熟,专用埋线器具和一次性埋线器具现已逐渐被推广使用,从而杜绝了交叉感染,操作更加简便安全快捷操 作 方 法操 作 步 骤1、选择合适的体位,一般先埋背侧,再埋正面穴位。2、选准穴位,做好标记,通常选在穴位下方0.6寸处进针埋线,一般410个穴位为宜。3、佩戴手术口罩、帽子及手套。4、以进针点为中心,皮肤常规消毒铺巾。5、用12%利多卡因1ml,在穴位处作局部浸润麻醉,拔针后再次消毒。操 作 步 骤6、将所需羊肠线放入埋线针头内,右手持针,左手持棉球,对准标记点进针,将羊肠线缓慢推入后取针。待少量出血后(不出血者宜挤出少量血液),再用棉球压迫针眼片刻,最后用敷贴保护针眼。操 作 步 骤7、术毕向患者交代好有关 注意事项,如保护针眼清洁,三天以内不能沾水;三天后可予局部热敷、按摩;同时配合口服消炎抗过敏等药物及门诊随访等注 意 事 项1、掌握禁忌症: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溃疡时,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时禁用。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3、最好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部位可埋入肌层,线头进入皮下0.5公分以上为宜,不宜埋入脂肪组织之中,这种情况很少,因为一般只有手指穴浅,线头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或露出线头,如见到线头,需抽出后,重新埋入。胖人得气后相应的要深点。注 意 事 项4、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线深度,不可伤及内脏、大血管、神经干,以免造成功能障碍和疼痛。5、羊肠线用完后可浸泡在75%的酒精中,需用时再用生理盐水浸泡30min即可6、在一个穴位上做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部位。注 意 事 项7、注意术后反应,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8、按疗程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控制后,最好再埋线12次以巩固疗效。反 应 和 处 理穴位埋线术后反应及处理:1、由于损伤和羊肠线刺激,人体体温可于埋线后424h开始升高并维持在38左右,24天后恢复正常。在15天内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等无菌性炎症反应,个别穴位可出现发麻感、结节等,此属于正常反应,一般不需处理。如伴针眼轻微渗液,而无其它不适,此属肠线液化的正常反应,只需作局部换药处理即可。反 应 和 处 理2、治疗一周后如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并伴持续发热,可能因为无菌操作不严或伤口保护不好,造成感染,此时应予局部热敷、理疗等,促使其自行消失,并应及时抗感染处理。一旦针眼溢脓者,不管埋线时间长短或有无炎症反应,均必须及时抽出羊肠线,作相应处理,12天后伤口即愈,不留后遗症。反 应 和 处 理3、极个别病人埋线后出现局部红肿、瘙痒、发热,甚至伤口处脂肪液化、羊肠线溢出,或每次埋线后都要化脓,此属过敏反应,应抽出羊肠线及抗过敏等适当处理。需再埋线者,可于治疗前三天连服抗过敏药或治疗时加用抗过敏穴位。反 应 和 处 理4、如神经损伤引起局部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时,应及时抽出羊肠线,并给予针灸、理疗等对症处理。结 束 语 穴位埋线疗法是传统针灸医学的一个进步,一次升华。由于其长效、微创、安全,减少了患者求诊次数,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技术含量;快速上手总结埋线就是针灸理论,前胸后背横刺,防止气胸,扎针过程中患者有强烈神经被刺激传到的感觉,提起点针,或者适当改变一下位置在埋入线,穴位浅的埋细线,短线,第一次埋的问一下患者是否有不适合埋线的疾病等,在这说一下大家临床选病人非常重要,埋入肌层的可以线粗点长点,如果操作中出现勿刺伤动脉加压按压一般问题不大,如果埋线离神经太近,难免在羊肠线液化的过程中对神经刺激大患者会感觉不适,或者有传导通,那可以加速线的吸收,那就是局部做热敷,8以上问题:还有更好的预防那就是水解线,靓紫丝线,蛋白线的替代羊肠线的使用,这累线因为水解最终产物就是水,缺点就是没有化学反应作用,只有对穴位的刺激针感。保定君恒医疗管理培训中心姚军:电话13722279336李颖“18630236328QQ:2261204976-QQ群338388941QQ群294331423常年培训疼痛各项技术,椎间孔镜,针刀,射频,激光消融,低温等离子,内热针,埋线,穿线,拨针,钩针,阻滞,水针刀,臭氧注射,熬制黑膏药,各种丹的制作1688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