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句子专项复习题

上传人:hao****021 文档编号:240714951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73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句子专项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句子专项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句子专项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句子专项复习题六年级上册语文句子专项复习题一、仿写、改写句子。一、仿写、改写句子。1.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仿写)2.雨悄悄地来了。(改拟人句)3.浪花拍击着海岸。(改拟人句)4、我们热爱大地,就像热爱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仿写)5.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仿写)6.细雨被秋风扭着卷着。(改比喻句)7.时间好比清风,它能帮助我们驱散心头的愁云。(仿写)时间好比清风,它能帮助我们驱散心头的愁云。(仿写)8.腊梅在三味书屋的后院开得正盛。(改比喻句)腊梅在三味书屋的后院开得正盛。(改比喻句)9.妈妈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仿写)妈妈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仿写)10.月亮穿过微云。(改写比喻句)月亮穿过微云。(改写比喻句)11.星星在天空中一闪一闪的。(改写拟人句)星星在天空中一闪一闪的。(改写拟人句)12.书是明灯,能照亮道路。(照样子仿写)书是明灯,能照亮道路。(照样子仿写)13.枯黄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枯黄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二、缩写与扩充句子。二、缩写与扩充句子。1.“村民们”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缩写句子)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缩写句子)3.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缩写句子)4.在一片欢笑声中,我慢慢地了解到这个西瓜不平常的来历。(缩写句子)5.一匹匹枣红色的骏马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奔跑。(缩写句子)6.守书摊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缩写句子)7.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缩写句子)8.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被撕破了的鱼网走进来。(缩写句子)9.得到特别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缩写句子)10.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缩写句子)11.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缩写句子)12.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缩写句子)13.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缩写句子)14.他用粗短的手指捻着那张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缩写句子)15.爸爸的书房里,挂着一幅从森林里捡来的大鹿角。(缩写句子)16.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写句子)17.天空中挂着明月。(扩写句子)18.蒙娜丽莎是肖像画。(扩写句子)19.学校开展了活动。(扩句,至少扩充两处)20月光照在姑娘的脸上。(扩句,至少扩充两处)三、修改病句。(原则:不能改变句子愿意。三、修改病句。(原则:不能改变句子愿意。能改不删。能添不去。)能改不删。能添不去。)(1)成分残缺(2)前后矛盾(3)指代不明(4)词序颠倒(5)重复罗嗦(6)不合事实(7)归类不当(8)用词不当(9)搭配不当(一)成分残缺:1、始终艰苦生活。2、在课堂上认真听讲。3、开展学雷锋,学赖宁活动。4、我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二)前后矛盾:1、这次春游,同学们基本到齐了,没有一个缺席。2、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3、家里人都去看电影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4、五颜六色的红旗飘扬在天安门。5、我们大概用了整整一学期,把小花圃修好了。(三)指代不明:1、张老师把陈力和许清喊到跟前对他说:“以后上课要认真听。”2、张燕和李勤约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业。3、小丽和小红是好朋友,她常帮她复习功课。4、李红和小丽到我家来,我借了一本书给她。(四)词序颠倒:1、这篇童话对我产生了兴趣。2、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3、春天里,种子在长叶、生根、发芽。4、近来,全班同学普遍的语文成绩提高了。5、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已经学会的成语。(五)重复罗嗦:1、他仔细端详这位老奶奶。2、他告诉了我过去一段愉快的往事。3、他的心情十分激动的很。4、下课了,校园里顿时就一下子沸腾了。5、这篇文章内容很丰富,不贫乏。(六)不合事实:1、皎洁的圆月边聚集着无数小星星。2、稻子熟透了,稻田里像铺了一张绿色的地毯3、小孙子摔倒了,老奶奶飞快的奔上去。(七)归类不当:1、妈妈买了香蕉、苹果、梨子和水果。2、姑姑买了许多食品、巧克力、蛋卷、羽毛球、果冻等等。3、体育用品商店摆满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许多体育器材。4、昨天,参加国庆节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小学生、解放军、青年、干部等。5、奶奶家养了许多家禽:鸡、鸭、马、牛等。(八)用词不当:1、爱迪生经过努力,发现了电灯。2、革命烈士十分顽固,誓死不说出党的秘密。3、小明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繁重。4、江辉这学期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九)搭配不当:1、他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2、同学们明确了自己的学习态度。3、家乡的春天是个迷人的地方。4、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革命事业。5、“六一”那天,李明获得了“三好学生”。二、修改病句综合练习。1.怀念母亲的作者是季羡林写的。2.他把想法毫无保留的全部讲了出来。3.我总是不由得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4.公路两旁,种植着茂密的苹果园。5.通过一位耳聋老人的鼓励,使我增加了拉琴的自信。6.桑娜听着狂风的怒吼和汹涌澎湃的海浪,感到心惊肉跳。7.一轮明亮的圆月挂在空中,元宵佳节马上终于来到了,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8.马路边,张小冬和刘文斌由他爸爸带着,拉着兔子灯跑来跑去,表情多么舒畅啊!9.六年级(2)班的同学通过并讨论了保护母亲河计划。10.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11.公园里十分安静,只有两位老人在高谈阔论。12.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他冒着风雪和泥泞艰难地前进。14.欢乐的歌声在眼前回荡。15.新年联欢会上,同学们表演的美好节目,把大家吸引住了。16.集贸市场有许多蔬菜和许多白菜。17.经过老师的教育,小明同学端正了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18.通过学习,使我有很大的收获。把直接引语(陈述句)变为间接引语(转述句)。把直接引语(陈述句)变为间接引语(转述句)。1、老师对我说:“萍萍身体不好,你要多关心她。”2、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3、晏子拱了拱手,说:“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4、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再美些。”5、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6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7他问小刚:“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吗?”8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先生,我的钱不够。9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10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二)把下列间接引语(转述句)改为直接引语(直把下列间接引语(转述句)改为直接引语(直述句)。述句)。1、老师对他说,老师教他怎么写。2、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3、董存瑞坚决地说,他去炸掉它!4、老师对他说,要他回去吧,老师还要批改作业。5、萌萌把馍递给老师,要老师吃,吃了身体就有劲了。6、那挑山工想了想说,他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7、列宁问,他应该排在哪一位同志的后面?8、小马嗒嗒嗒地跑过去,问牛伯伯,这条河,它能趟过去吗?9、周总理笑呵呵地说,他做得对,应该按制度办事。双双 重重 否否 定定双重否定有两种形式:1、由两个不构成。如:这件事我不得不做。2双重否定句就是表示肯定的意思,语气比陈述句强烈双重否定词,有那么几个可以用:不得不,不能不,不可能不,不会不,不是不 等。还有一种双重否定句,句子里前后连用两个否定副词,如“不不”,“非不”“没有不”等格式。一、把下面的句子改为肯定句。1、我不得不佩服曾老师。2、从此,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3、没有一个人不佩服他。4、我无法不原谅他。5、她的话未必没有道理。二、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意思不变。1、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2、我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3、我只好把书还给他。4、楚王只好向晏子赔不是。5、我们确实需要努力了。6、你应该知道这件事。7、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8、这是伟大的奇观。9、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10、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11、燕子飞过大海,肯定非常辛苦、艰难。12、爹妈都不在家,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13、在共产党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14、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都高兴。15、我知道这件事非常重要,只是实在没有时间来处理。六、反问句六、反问句(一)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1、象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2、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3、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4、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5、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6、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7、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8、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9、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10、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4、把句子整理通顺。一般来说,反问句在文章中起到的是一个强调的作用,那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时,最好也要加入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1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2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5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6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7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登上高峰。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8这个胆瓶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9、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10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