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工业文明的前奏——近代前期的世界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1709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工业文明的前奏——近代前期的世界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工业文明的前奏——近代前期的世界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工业文明的前奏——近代前期的世界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跟踪检测(十) 工业文明的前奏近代前期的世界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安阳二模)15世纪后半期,某哲学家借上帝之口说:“亚当啊,我们不给你固定的地位,固定的面貌。”“其他受造物,我们将它们的天性限制在我们已经确定了的法则中,而我们却给了你自由,不受任何限制。”这种“人的自由观”()A使得自由理性运用社会现象的研究B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对自然界的态度C确立了实验原则和数理逻辑结合观念D恢复和确立了人的自由本质的观念解析:选D材料中“其他受造物,我们将它们的天性限制”并非研究社会现象,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运动改变了对人而非对自然界的态度,故B项错误;C项说的应是经典力学,故C项错误;材料中“给了你自由,不受任何限制”反映了人的自由本质,故D项正确。2(2019届高三泸州诊断)某一时期的部分文艺作品具有共同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米开朗琪罗哀悼基督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拉斐尔西斯廷圣母以宗教为题材,但画中圣母和圣子反映了人间母子亲情但丁神曲记述作者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与立场A.宗教神学影响根深蒂固B害怕遭受教会势力的宗教迫害C资本主义发展但不充分 D享乐思想与禁欲主义矛盾尖锐解析:选C从表中可知三部文艺作品都以宗教为题材,但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但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封建势力比较强大,故C项正确。 3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涉及上帝观、自然观和人性观三个层面的重大转变,都直接或间接地为近代科学之树的破土而出松动了土壤,输送了营养。其含义是指宗教改革()A为近代科学发展消除了体制障碍B为近代科学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C从根本上消除了科学与宗教对立D直接呼唤了科学革命时代的到来解析:选B思想解放成为近代科学兴起的前提,与材料中宗教改革“为近代科学之树的破土而出松动了土壤,输送了营养”相符,故B项正确。4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由此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A两者都摆脱了宗教的束缚B后者的社会基础比较广泛C两者斗争的形式基本相同D前者反封建的力度更彻底解析:选B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揭露,因而影响面主要集中在上层知识分子中;宗教改革则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人文主义思想,波及广大信徒,因而宗教改革的社会基础比较广泛,故B项正确。5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见()A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印度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解析:选C从材料中哥伦布“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可知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反映出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故C项正确。6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变化巨大: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王权逐步高于教权、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新教派的兴起。材料反映出()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西欧社会的转型C国际格局的初步形成D世界市场的雏形解析:选B题干论述的四个变化,充分体现了西欧社会的转型,即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故B项正确。7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地流入中国。这反映了()A白银流入促进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B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D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解析:选C据材料“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地流入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手工业发达,手工产品竞争力强,满足西、葡的市场需求,故C项正确。8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三角贸易示意图。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该贸易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导致了非洲人口的急剧下降B加快了美洲各地的开发速度C引发了全球人口的迁移热潮D增加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解析:选D欧洲通过三角贸易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从而推动了欧洲文明整体的进步,因此增加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是三角贸易最深远的影响,故D项正确。9有学者指出:“虽然1688年革命缺乏前一个时期的丰富多彩的细节,但其结果对英国本身的发展和英国成为欧洲强国更具有确定性和决定性的意义。”据此可知,光荣革命()A使英国找到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B保留了英国的君主制传统C开启了温和地实现社会变革的方式D实现了议会对权力的控制解析:选A据材料“其结果对英国本身的发展和英国成为欧洲强国更具有确定性和决定性的意义”可知光荣革命对于英国发展壮大起到了很大作用,使英国找到了适合国情的政体,故A项正确。10(2018济南二模)1701年,英国国会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英国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英国国王必须参加英国国教会。依附国王的人不能担任下议院议员,法官的任免权归议会。据此可知英国()A权力斗争延伸到宗教领域B实现了国王“统而不治”C国王和议会斗争仍在延续D司法权由议会下院掌握解析:选C英国16世纪进行了宗教改革,材料中对国王宗教信仰的规定是政治领域的斗争,故A项错误;此时英国尚未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仍有行政权,尚未实现国王“统而不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对国王和议会权力的规定可知国王和议会斗争仍在延续,故C项正确;法官的任免权归议会并不意味着议会掌握了司法权,议会掌握立法权,并且此时议会下院权力有限,故D项错误。11(2019届高三日照校际联考)按照美国宪法,法案在完成参、众两院的立法程序后,必须经总统签字才能生效,而总统则有权否决法案,或在规定的10天期限内不签字,如果总统否决或不签字,国会需要再对法案投票,如果有三分之二议员投赞成票,总统的否决可被推翻,法案自动成为法律。这样的运作程序表明()A国会对总统行政权形成有力的制衡B国会的立法权受到总统的有力限制C国会在立法实践中起最终决定作用D参、众两院协调一致是立法的关键解析:选B材料“法案在完成参、众两院的立法程序后,必须经总统签字才能生效总统否决或不签字,国会需要再对法案投票,如果有三分之二议员投赞成票,总统的否决可被推翻”,反映了享有立法权的国会,受到总统行政权的制约,故B项正确。12近代人文主义的兴起,将人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但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方面验证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类在自然界地位不断降低。这主要反映出()A自然科学发展制约人文主义发展B自然科学彻底摆脱了神学束缚C自然科学发展有助于“认识人自己”D宗教神学束缚了人文主义发展解析:选C根据材料“一方面验证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类在自然界地位不断降低”,表明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逐渐认识了人在自然界的地位,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但是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我这里只举两个例子。 法国共有十三个最高法院,它们绝大部分有权解释法律,而且不准上诉。另外,一些称为“国中国”的省份,在负责代表国家的最高当局制定税法时,有权拒绝同最高当局合作。 而在美国,正像只有一个立法机构可以立法一样,只有一个法院可以解释法律。因此,在这两个主要点上,美国比旧法兰西王国还要集权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材料二(1791年乾隆谕旨)国初(建立)以来,设立(世袭的清朝贵族)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议政)王大臣承充办理(军国大事)。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应皇帝)召对,承旨遵办,而满洲(内阁)大学士(各部)尚书,向(来)例俱兼议政(王大臣)虚衔,(非军机大臣则)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朕向来办事,祗崇实政,所有议政空衔,著不必兼充,嗣后该部亦毋庸奏请。 摘编自清高宗实录卷一三八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旧法兰西王国相比,美国政治制度所具有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91年乾隆谕旨所体现的清朝前期中央政治机构的制度性变化。(4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时中美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13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中的第一段话和第三段话分别概括即可。 第(2)问,由材料二中清初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承办国家大事,后来由军机处“承旨遵办”,说明中央权力决策机构发生改变;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了完全听命于皇帝的军机处。第(3)问第一小问,从性质、政体两方面进行比较。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形态、经济体制两方面比较归纳。答案:(1)特点:民主共和、联邦制;中央政府更有权威;立法权更集中;法律解释权唯一。(2)变化:中央权力决策机构发生改变;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了完全听命于皇帝的军机处。(3)不同之处:性质不同:美国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国是封建制度。政体不同:美国是三权分立制度,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制衡;中国是君主专制,军机处为执行机构。经济根源: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资产阶级力量较为雄厚,民主力量比较强大,通过1787年宪法将美国的资产阶级政治成果用宪法形式固定下来。而当时中国是小农经济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君主专制存在和发展的根源。(言之有理即可)14(2018安徽皖南八校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516世纪是一个公认的历史分水岭,它标志着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但有学者却认为这一时期理性精神仍然受到压抑,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西欧社会真正的变化是从17世纪才开始的,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社会才真正产生。因此,西方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严格来说不应该放在1516世纪,而应该放在1718世纪。 摘编自赵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解析:本题为开放型的论述题,无论是选取1516世纪抑或1718世纪作为中世纪与现代的分水岭都是可以的,只需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角度进行切入即可。答案:(示例一)1516世纪是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在1516世纪以前,西欧经历了千年之久的黑暗、愚昧和落后的中世纪;到了1516世纪,西欧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两场重要的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兴起,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在宗教领域中的反封建斗争,它们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经济领域,15世纪前后发生了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在政治领域,王权正在加强,民族国家正在形成。总之,15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转型,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已经出现。(示例二)1718世纪才是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社会的转型并非通过一、两场运动就可以实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虽然弘扬了人文主义,但理性精神却仍然受到压抑,只有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们猛烈批判封建等级和宗教神权思想,构想了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航路开辟只是形成世界市场的雏形,只有到17世纪,随着殖民扩张加剧,世界市场才得以拓展。紧接着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展示了新型生产力的巨大能量。总之,1718世纪西欧社会发生剧变,工业文明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