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1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1267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1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1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1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一)时间:15分钟分值: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2018河南省郑州市高三模拟)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A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 B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C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D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答案:C解析:从材料来看,战国时期的变法通过改革选官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和加强君主集权等方式,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准备,故答案为C项。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秦朝统一后建立起来,排除A项;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排除B项;西周后期分封制已走向崩溃,排除D项。2(2018合肥市高三模拟)西汉初期的法律条文记载:根据不同的等爵,每个人都可以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农民从国家那里得到土地,相应地交纳田租,服徭役、兵役。国家再通过爵位继承制、犯罪罚没和户绝收回等配套措施,形成一个土地有授有还的循环系统。这反映出西汉初期的土地政策()A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B确保土地分配相对公平C旨在建立完整的赋役体系 D能够抑制土地兼并的发展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农民从国家那里得到土地”“形成一个土地有授有还的循环系统”来看,西汉初期的土地政策能够保证农民有地可种,土地政策实用性较强,对推动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反映出西汉初期的土地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故答案为A项。B、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因此西汉的土地政策不能抑制土地兼并,排除D项。3(2018兰州市高三模拟)唐代中后期,御史台的御史在言事监察之前,一定要向御史台的长官汇报将纠弹什么事情。宋代取消了这一规定,每个台官言事不必对长官汇报,台官与谏官之间、台谏与台谏之间在言事上也互不通告。这一变化()A使监察官员敢于监察一切事务 B增强了监察官员工作的独立性C使监察机构摆脱了外在的制约D有利于扩大御史台的监察范围答案:B解析:“每个台官言事不必对长官汇报,台官与谏官之间、台谏与台谏之间在言事上也互不通告”表明御史行使监察职权时所受约束减少,因此这一变化增强了监察官员工作的独立性,故答案为B项。A、C项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信息没有反映监察范围的变化,排除D项。4(2018武汉市高三模拟)乾隆帝认为:“乾纲在上,不致朝廷有名臣、奸臣,亦社稷之福耳。”并标榜,“前代所以亡国者,曰强藩,曰外患,曰权臣,曰外戚,曰女谒,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今皆无一仿佛者”。上述材料表明,乾隆帝时期()A政治统治比较清明 B官员管理比较严格C注重对官员的控制 D善于提高官员品德答案:C解析:乾隆帝认为造成前代内乱或亡国是由于中央或地方官员权力太大,因此材料表明乾隆帝时期注重对官员的控制,故答案为C项。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息并非只是强调对官员的管理,而是强调官员权力不能太大,排除B项;D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5(2018福州市高三模拟)下面是关于近代上海及其近郊的几则史料。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史料出处 (宝山县江湾里)“近自商埠日辟,向以农业为生者,辄种植蔬菜、杂莳花卉,至沪销售,获利颇不薄”民国江湾里志卷5(宝山县农村)“菜圃之成熟,岁可七八次,灌溉施肥功虽倍而潜滋易长,获利颇丰。凡垦熟之菜圃,地价视农田几倍之。邑城内外业此者甚多,各市乡近镇之四周亦属不少”民国宝山县续志卷6(上海县)“洋葱,外国种,近因销售甚广,民多种之”;土豆,“每亩收获少者三四十担,多者七八十担。吴淞江、蒲汇塘两岸间,种植甚富。近十余年来,为出口物之大宗”民国上海县续志卷8一个颇有规模的、以供应市场为目的的菜园行业已经兴起,这种形式正在广泛地被采用,特别在上海近郊1912年海关报告A.上海通商带动周边种植结构的变化 B上海近郊蔬菜生产受国际市场影响C上海开始引种洋葱、土豆等国外品种 D上海郊区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市场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在开辟为通商口岸之后,上海近郊的农业生产由种植粮食为主转向种植蔬菜为主,说明上海通商带动周边种植结构的变化,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国际市场变化对上海近郊蔬菜生产的影响,排除B项;C项“开始”说法错误,材料信息只是反映这一时期种植洋葱、土豆发展较快,排除;D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6(2018长沙市高三模拟)有学者指出,科举制度的废除砸了数十万举贡生员的饭碗,断绝了他们的仕途。为解决这一窘境,士绅阶层作为历史上地方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借清政府开办新政之机,利用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声望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直接同清朝中央政府分庭抗礼。这说明科举制的废除()A使得士人阶层失去参与政权的机遇 B增强了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地方力量C使士人阶层开始涉足地方政治建设 D削弱了清政府的凝聚力和统治基础答案:D解析:由于废除科举制,导致士绅阶层直接同清朝中央政府分庭抗礼,从而削弱了清政府的凝聚力和统治基础,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绝对,士人阶层还有其他的参与政权的机会,排除;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材料反映的是废除科举制对清朝统治的危害,排除;C项“开始”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7(2018南昌市高三模拟)1945年11月,民盟发言人指出:“当前中国第一件事是停止内战,避免内战,消弭内战。国家一切的问题,都应该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谁要用武力来解决党争问题,谁就负内战的责任,谁要发动内战,谁就是全国的公敌。”这从侧面反映出()A当时中国处于内战的严重威胁之中B内战的爆发激起民盟强烈的反战意识C当时全国人民的和平愿望进一步增强D国民党的专制独裁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45年11月”和“当前中国第一件事是停止内战,避免内战,消弭内战”来看,当时中国处于内战的严重威胁之中,因此民盟发言人发出这样的呼吁,故答案为A项。当时内战尚未爆发,排除B项;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反对内战,不是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排除D项。8(2018黄冈模拟)19661976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1966年为583元,1976年为575元,有小幅下降。全国职工工资总额1966年为296亿元,1976年为489亿元,增长65%。这说明()A人民生活水平长时间未得到明显改善B人口的急剧增长抵消了发展成就C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高涨D政府保证了城镇人口的充分就业答案:A解析:“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有小幅下降,说明人民生活水平长时间未得到明显改善,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发展成就的抵消,故B错误;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有小幅下降,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没有提高,故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充分就业的信息,故D错误。9(2018烟台市高三模拟)复旦大学历史学者黄洋指出,雅典民主是从公元前508年建立起来的。公元前411年,雅典通过政变建立的寡头政府仅仅维持了四个月,民主制就恢复了。公元前404年,斯巴达占领雅典后扶持的“三十僭主”寡头政体也仅仅统治了十个月就被民主政体所取代。这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A建立过程中充满曲折 B受到外部力量的干扰C得到雅典民众的拥护 D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雅典的寡头政府和“僭主政治”均不能维持长久,最终均被民主政体取代,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故答案为D项。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不符合材料总体信息反映出的问题,排除;材料没有反映雅典民众对于民主政治的态度,排除C项。10(2018成都市高三模拟)黑格尔认为宗教改革的实质内容就是:人通过自己本身被规定,要去自由地存在。这表明宗教改革()A打破了中世纪的宗教世界观 B推动了自由观念的发展C开启了欧洲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D结束了教会统治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人通过自己本身被规定,要去自由地存在”,可以看出黑格尔肯定的是宗教改革强调个人信仰自由,使人们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文艺复兴运动已经开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潮流,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11(2018汕头市高三模拟)1928年,苏联发生粮食收购危机后,斯大林认定危机是农民资本主义自发势力造成的,他认为基本农民群众在新经济政策时期一直在走“旧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个体农民是最后一个资本主义阶级”。斯大林的上述认识()A说明苏联政权面临严峻的困难B体现出苏联阶级斗争形势严峻C预示着苏联经济政策即将转变 D加快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步伐答案:C解析:斯大林认为农民群众在新经济政策时期一直在走“旧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则必须抛弃新经济政策,因此斯大林的上述认识预示着苏联经济政策即将转变,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斯大林关于“个体农民是最后一个资本主义阶级”的认识是错误的,不能体现这一时期苏联阶级斗争形势严峻,排除B项;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尚未开展,排除D项。12(2018河北省唐山市高三模拟)英国通过公民投票选择脱离欧盟。美国特朗普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明确指出,“从现在开始,将只能是美国第一”;“我们将遵循两条简单的基本法则:买美国货、雇美国人”。上述现象反映出()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受挫 B经济区域集团内部矛盾重重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受到挑战 D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欧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挫折,以及特朗普推行的“美国第一”的贸易保护主义,反映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受到挑战,故答案为C项。特朗普的主张不是对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反映的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内部矛盾,A、B项对材料信息概括不全面,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