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油泵检修作业程序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点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40587657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卸油泵检修作业程序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卸油泵检修作业程序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卸油泵检修作业程序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卸油泵检修作业程序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点8.1工作流程工作前的准备解体前的准备设备的解体零部件的检修泵的组装试运行工作结束泵的安装8.2作业程序、技术要求、质量控制点序号作业名称作业程序技术要求质量控制点1工作前准备提前了解停运前设备运行状况:两侧轴承温度的变化;泵体的振动;有无异常声音;出口压力;油的温度;有无渗漏;温度80振动0.08mm填写设备运行状况表备品备件材料工机具的准备。安全措施完善、工作票已签证工作票已签证检查起重设备是否完好。2解体前准备与系统断开:拆对轮罩,测量对轮间隙并做好记录。在对轮上做好标记,用梅花扳手拆对轮螺栓;松进出口法兰连接螺栓;松泵体地脚螺栓;将泵体内的柴油放干净;拆下压力表,用塑料布将泵进出口及压力表接口包好;将泵体外表面清理干净;将泵吊运至检修场地;螺栓、螺母配套放好做检修记录3泵的解体解体前先在各配合处做好标记;拆泵盖与泵体连接螺栓,将泵体拆出;松叶轮螺母,将叶轮拆下;松泵盖与悬臂架连接螺栓,将泵盖拆出;拆挡水圈、轴承压盖,将轴抽出; 装配连接处做好标记4零部件的检修轴承的检查或更换:检查轴承内外圈和滚动体的磨损状况,若有暗斑、凹痕、擦伤、剥落或脱皮等其中一种现象,应更换轴承;检查轴承与轴、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其配合公差应符合图纸要求,否则应进行更换;检查轴承的径向间隙不允许有暗斑、凹痕、擦伤、剥落或脱皮现象;与轴承座孔的配合及轴的配合公差应符合图纸要求;轴承的径向间隙为轴承箱的检查: 是否有裂纹、密封面是否密封不严,油孔是否堵塞无裂纹,油孔畅通,油窗明亮清晰叶轮及密封环的检查:查叶轮磨损状况,严重磨损应更换;检查叶轮密封环的磨损,严重磨损应更换密封环无严重磨损不平衡重量3g两端面的跳动1.5mm油封的检查:检查密封元件,若磨损或老化,应更换;检查轴套的磨损,磨损严重应更换轴承压盖及填料压盖的检查:是否有裂纹,结合面是否平整,否则更换轴的检查:检查轴的表面是否损伤,磨损是否严重;弯曲度是否超差轴的径向跳动0.05 mm轴径的椭圆度、圆柱度00.03mm5泵的组装部件组装:将所有零部件进行清洗,然后将油封装在泵盖内;将毛毡装在轴承压盖内;将密封环装在泵体上;将油标、丝堵、加油盖装在轴承箱上;密封环与叶轮配合部位的间隙0.15mm0.25mm泵的装配:将滚动轴承装到轴上,然后装到悬架内,再合上压盖,压紧滚动轴承,并在轴上套上挡水圈将轴套装到轴上,然后将泵盖装到悬架上,然后再将叶轮、止动垫圈、叶轮螺母等装上,用套筒扳手拧紧将泵体与泵盖、悬臂架连接叶轮与轴的配合,符合设计要求;6泵的安装将组装好的泵吊运就位调整泵轴水平,找平后适当上紧螺母,待调节完毕后再安装电机电机联轴器与泵联轴器之间应留2mm5mm间隙打表找正对轮连接进出口法兰、压力表安装对轮罩整体检查,清理现场与值长联系,接通电源对轮同心度0.08mm7泵的试运行往泵内注入柴油试运行:检测轴承温度、泵的振动、出口压力轴承温度75振动0.08mm出口压力0.45MPa8工作结束一切正常,工作结束,办理撤票手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