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炼字专题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240506888 上传时间:2024-04-1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炼字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炼字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炼字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 炼字专题炼字专题 炼之一字,众妙之门炼之一字,众妙之门 古人写诗作词,十分讲古人写诗作词,十分讲究炼字究炼字,可以说煞费苦心。如我们可以说煞费苦心。如我们所熟悉的所熟悉的“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须”、“两句三年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一吟双泪流流”、“语不惊人死不休语不惊人死不休”古人孜孜以求的这个极具表现力的古人孜孜以求的这个极具表现力的字往往被称作字往往被称作“诗眼诗眼”或或“词眼词眼”。在高考中炼字题也属重要题型,在高考中炼字题也属重要题型,20102010年全国有四套试卷有所考查,年全国有四套试卷有所考查,需要掌握解题方法和答题步骤。需要掌握解题方法和答题步骤。n高考炼字题的一般提问方式:高考炼字题的一般提问方式:(1)(1)这一联中最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的是什么字?为什么?么?n n(2)(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好在哪里?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或与其它某字比较哪个更好哪个更好。n n(3)(3)请结合全诗赏析某请结合全诗赏析某字字的的妙处妙处。n n(4)(4)本诗(某联)的本诗(某联)的“诗眼诗眼”是什么?(诗是什么?(诗眼:最生动传神的字或词)眼:最生动传神的字或词)(5 5)请鉴赏一下某字的)请鉴赏一下某字的表达效果表达效果(或艺术效或艺术效果果)。高考常出炼字题的诗句高考常出炼字题的诗句n1 1、侧重、侧重写景写景的诗句的诗句n2 2、侧重、侧重写人写人的诗句的诗句2010年全国高考四川卷年全国高考四川卷减字木兰花减字木兰花向子湮向子湮 斜红叠翠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注注】向子湮向子湮,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问:问:“斜红叠翠斜红叠翠”一句,一句,“红红”“”“翠翠”和和“斜斜”、“叠叠”四字对春景的描写各四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有其妙妙,请简要分析。(,请简要分析。(4 4分)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红红”、“翠翠”点明了花和叶点明了花和叶的色彩的色彩,(1 1分)分)以以“红红”借代花,以借代花,以“翠翠”借代叶,含借代叶,含蓄而形象。(蓄而形象。(1 1分)分)“斜斜”、“叠叠”描写花叶的形描写花叶的形态,(态,(1 1分)分)“斜斜”字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叠”字则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凸显了枝叶的繁密。(1 1分)分)(解释含义)(解释含义)(解释含义)(解释含义)(分析效果)(分析效果)(分析效果)(分析效果)(1 1)这两个字是)这两个字是“喧喧”和和“狎狎”字。(仅指出字。(仅指出“喧喧”与与“狎狎”而无分析,不得分。)而无分析,不得分。)鹊声鹊声“喧喧”为为“喧闹、喧哗喧闹、喧哗”之意,之意,借喜鹊的呜叫表达对借喜鹊的呜叫表达对“日出日出”的喜悦。(的喜悦。(1 1分)分)“狎狎”是是“亲热、游戏亲热、游戏”之意,雨霁天晴,波平如镜,鸥鸟尽情嬉戏。之意,雨霁天晴,波平如镜,鸥鸟尽情嬉戏。(1 1分)分)这两个字写出了动物在雨洗日照后的山中自由、欢这两个字写出了动物在雨洗日照后的山中自由、欢快的情景。(快的情景。(1 1分)分)(2 2)表达了作者对怡人山色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怡人山色的喜爱之情。(1 1分)分)首联首联用拟人化手法写浮云在碧空里来来往往,忙忙碌碌地用拟人化手法写浮云在碧空里来来往往,忙忙碌碌地“议议”天阴天晴。天阴天晴。颔联颔联描绘了夏日山中雨后凉爽惬意的景象,描绘了夏日山中雨后凉爽惬意的景象,“荷雨荷雨”、“萍风萍风”说明风雨不大,让人舒服。说明风雨不大,让人舒服。颈联颈联写喜鹊喜晴,鸥鸟嬉戏的情景。写喜鹊喜晴,鸥鸟嬉戏的情景。尾联尾联写经过雨洗日照后的明净秀丽的山色能使人神清气爽,困写经过雨洗日照后的明净秀丽的山色能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此处运用拟人化手法加强艺术感染力。(意全消。此处运用拟人化手法加强艺术感染力。(4 4分,一联分,一联1 1分)分)答题步骤:答题步骤:一、一、解释含义解释含义:在诗句语境中解:在诗句语境中解释字义释字义 二、二、分析效果分析效果:点出:点出手法手法,写景,写景的诗句说明所描写的的诗句说明所描写的景象景象或或意境意境;写人的诗句分析所传达的写人的诗句分析所传达的情感情感。1)爽籁发而清风生)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纤歌凝而白云遏(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如怨如慕)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如泣如诉(4)榆柳荫后檐)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桃李罗堂前注:每空注:每空1分,多写、少写、错写均不得分,多写、少写、错写均不得分。分。2007年全国高考广东卷年全国高考广东卷 溪溪 亭亭 林景熙林景熙 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独行穿穿落叶,闲坐落叶,闲坐数数流萤。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请评析第三联中请评析第三联中“穿穿”、“数数”二字的二字的艺术效果艺术效果。(。(4分)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穿穿”字表明诗人独自在落叶飘字表明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零的树林中穿行穿行,(,(1 1分)分)(解释(解释含义)含义)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徊的情绪。(1 1分)分)(分析效果)(分析效果)“数数”字表明诗人坐在林中又字表明诗人坐在林中又百无聊赖地百无聊赖地清点清点起了流萤,(起了流萤,(1 1分)分)(解释字义)(解释字义)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闷无聊的心境。(1 1分)分)(分析效(分析效果)果)答题步骤:答题步骤:一、一、解释含义解释含义:在诗句语境中解:在诗句语境中解释字义释字义 二、二、分析效果分析效果:点出:点出手法手法,写景,写景的诗句说明所描写的的诗句说明所描写的景象景象或或意境意境;写人的诗句分析所传达的写人的诗句分析所传达的情感情感。20032003年全国高考年全国高考过香积寺过香积寺 王维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毒龙:指世俗欲念。世俗欲念。问:问: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结合全诗简要赏简要赏析。析。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诗眼诗眼”分别是分别是“咽咽”、“冷冷”。“咽咽”字写山字写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呜咽之声。之声。“冷冷”字写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字写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阴冷。(解(解释含义)释含义)“咽咽”、“冷冷”两字运用两字运用拟人、拟人、通感通感的修辞手法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营造出山中幽静冷寂的意境。神地营造出山中幽静冷寂的意境。(分析效果)(分析效果)(2008年全国高考上海卷年全国高考上海卷)壬辰寒食 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注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冶城:古地名,在南京市西。联系全诗联系全诗,赏析,赏析“雪雪”和和“朱朱”的表达效果。的表达效果。(4(4分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雪雪”隐喻了白发(隐喻了白发(1 1分)。与分)。与红色的红色的“朱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彩对比(1 1分)。分)。(解释含义)(解释含义)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早衰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悲叹之情(老的悲叹之情(1 1分)。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为深沉(1 1分)。分)。(分析效果)(分析效果)2006年辽宁卷年辽宁卷 东坡东坡 苏轼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荦确:山多大石。大石。请结合全诗赏析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铿然”一词的一词的妙用。妙用。(5分分)参考答案:“铿然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明对比;(3分分)(解释含义)(解释含义)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旷达的情怀。(2分分)(分析效果)(分析效果)课堂小结:1 1、答题前应先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答题前应先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知。2 2、答题时注意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答题时注意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结合全诗来理解。结合全诗来理解。3 3、组织答案力求步骤规范,语言、组织答案力求步骤规范,语言严谨、顺畅。严谨、顺畅。作业1:2010年湖南卷 好事近好事近 陆游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蘋红蓼,两岸白蘋红蓼,映映一一蓑蓑新绿。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注】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作业2:20062006年福建卷年福建卷 端端 居居 李商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只有空床敌敌素秋。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雨中寥落月中愁。注注端居:闲居。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素秋:秋天的代称。思考:思考:这首诗第二句中的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敌”可否换成可否换成“对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