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4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23910879 上传时间:2021-06-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4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4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4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4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文言文阅读 (共5题;共88分)1. (18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湖中人鸟声俱绝_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2) 下列句子中“一”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上下一白B . 余拏一小舟C . 一童子烧酒D . 湖心亭一点(3) 翻译下列句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4) 文中写景的句子有哪些?作者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 (5)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所展现的景色。 (6) 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个“痴”字,表现了作者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B . 文章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C . 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D . 文章委婉地传达出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2. (17分) 课内阅读阅读河中石兽全文,回答下列问题。(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一寺临河干_竟不可得_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遂反溯流逆上矣_(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求之地中,不更颠乎?(3) 讲学家是一个怎样的人?(4) 老河兵的判断为什么是正确的?(5) 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3. (16分) (2019长春)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1) 本文作者是_代文学家_(人名)。 (2)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每假借于殿书之家_从乡之先达执经叩向_负箧曳展_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_(3) 选择文中恰当的画线句,将其序号填写到对应横线上。 作者家贫无书,却能“遍观群书”,离不开他“_”的勤奋刻苦精神,离不开他“_”的诚信守时品质。(4) 阅读选文结尾句,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5) 学完本文后,小强同学想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副对联,请你使用以下短语帮他将对联补充完整。 圣贤之道 德隆望尊 色恭礼至 君子之名上联:先达_传_上联:弟子_成_4. (19分) (2017八上岳阳期中) 文言文比较阅读,完成下列小题。【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乙】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1) 解释划线的词语。沿溯阻绝_素湍绿潭_飞漱其间_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_(2) 翻译下面句子。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3) 用原文句子填空。甲文描写三峡夏季景色,以船行之快侧面烘托江水湍急的句子是“_”;乙文说明的对象是人滩,直接说明其得名原因的句子是“_”。5. (18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各题。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900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1) 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发闾左適戍渔阳900人,屯大泽乡。B .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C . 等死,死国可乎?D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2) 解释划线词语。適戍( ) 会天大雨( ) 为天下唱( ) 或以为亡 ( )(3) 联系上下文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会天大雨,道不通。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4) 按照提示用原文中的句子填写。文中交代陈胜起义直接原因的句子是:。文中交代陈胜起义根本原因的句子是:。文中与“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相照应的句子是 (5) 从陈胜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二、 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121分)6. (22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行道树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其实这一点,我们知道得比谁还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度给予我们。当夜来的时候,整个城市里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过来,贪婪地呼吸着鲜洁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着不被珍惜的清新。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1) 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有偏差的一项是( )。A . 作者赋予了行道树以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感,道尽了行道树真实而坦诚的心路历程。B . 离开原始森林的行道树把自己立在城市飞尘里,他们并不知晓自己 的痛苦,他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那样的深沉!C . 在行道树看来,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D . 和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行道树抛弃了优越自 在的生活环境,总是一身烟尘;和城市里欢度夜生活的人民相比,它们寂寞,孤独,苦熬。(2) 选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行道树形象?(3) 如何理解“立在城市的灰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这句话?7. (21分) (2017八下固镇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别急,再嚼一会儿野薄荷孙丽当目光掠过琳琅满目的货架,定格在第三排中间的位置时,我终于知道自己要找寻的是什么了。那是一盒薄荷糖,包装封面上碧绿的薄荷叶对着我微笑,细蜜忠叶脉像祖母脸上淡起的笑纹。付款后,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颗放入嘴里,合上双眼,闭紧嘴巴,拼命地吮吸,任凭它的香味在我的口腔里蔓延、扩散。那是无数次在回忆中撕扯我的味道,我怀念的味道多年前,那个明媚的春日,懵懂无知的我初入社会,如同一只蹒跚学步的小鹿,一 路上跌跌撞撞后来有一天,我以看望祖母为由,悄悄地回到祖母身边“舔舐伤口”。祖母正在厨房里忙碌,我一头扑上去,紧紧地抱着她。祖母被我扑得身子一颤,笑声连成了串儿。满是白面的双手无处搁放,只好抬着胳膊任由我抱着她撒娇。一段时间不见,她的类上爬满了银丝。我的心,忽地紧了一下。午饭是我爱吃的手擀面。灶台边放置了一个竹篮,上面菝盖着藏蓝色的碎花布。 这是什么?我一把揭开了盖布,一筐绿油油的“大自然精灵”亮晶晶地闪着光。“野薄荷!”我惊奇地叫道,拿起一片放到嘴里。一股辛辣的味道猛烈地袭击了我的味蕾,刚要吐掉,祖母说:“别急,孩子,再嚼一会儿。”随后,一缕薄荷独有的清香轻柔地 送来了安抚,唇齿之间顿时溢满了芬芳。“馋丫头,急猴似的!”祖母笑望着我,开始和面。祖母耐心地告诉我,和面很有讲究,不但事先要顿测水量,而且还要掌控水温。煮面条和饺子要用冷水,烙饼和蒸饺子、 包子、馒头要用温水,所做的食物不同,水的温度也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这令我想到 了自己目前的工作状况,因未经考量,对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做事情屡屡碰壁。祖母的“和面理论”虽然通俗,却正对我路,与这手中清凉的野薄荷一道入了我的心,令我深思、顿悟。祖母的面条擀好了,一旁锅里的水已经滚开,一朵朵水莲花争先恐地着。祖母将面条小心地拾起,抖落掉多余的薄面后放入锅中。水蒸气裹挟着面香一同跑了出来,我贪婪地深吸着。祖母把野薄荷放到盆里清洗,“我准备给你做一个特别的面条卤。”她神秘地说。我满怀期待地帮祖母把薄荷叶一片片地清洗干净。祖母用热水将它们焯好备用,水沾染了一身的绿,仿佛也有了灵气。祖母将薄荷叶切碎和肉末一起炒,不一会儿,香绿喜人的薄荷卤就做好了,祖母给我盛了一大碗手擀面,放上一勺薄荷卤,手擀面衬托得薄荷卤更加碧绿青翠。透过腾腾的热气,望见祖母慈爱的面容,我心生感动,很乖巧地说了句:“谢谢奶奶,奶奶辛苦啦!”“我孙女爱吃,奶奶就不累。”祖母看着我吃,也是一脸的幸福。来之前凉凉的心, 顿时暖乎乎的,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如今,祖母已然离世,但永不逝去的是野薄荷的清香,还有祖母的那句话:“别急, 孩子,再嚼一会儿。”生活就如这野薄荷,不论多么辛辣、多么苦涩,只要我们耐心咀嚼,总会品尝到它的芬芳。(选自知识窗,有改动)(1) 文章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2) 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那是一盒薄荷糖,包装封面上碧绿的薄荷叶对着我微笑,细密的叶脉像祖母脸上漾起的笑纹。(3) 请简要分析文中的“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4) “我”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思考?请结合文章,写出两点启示。 8. (17分) (2011普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春天里种植自己王清铭3岁的时候,在一个小煤窑打工的父亲因塌方被埋在土中,撒手而去。父亲被埋葬的那天,别人哭得声嘶力竭,他黑着脸,就是不哭。大人就对他说,你爸过世了,再也回不来了。他不说话,只是把头摇得像风中的小草。他不相信那个老是用宽大的手掌抚摩他,用粗硬的胡须扎他小脸蛋的父亲,会永远消逝,像一颗不发芽的种于。他跟母亲在房前的空地种过南瓜,一粒种子点下去,浇一些水,隔一段时间,就长出嫩叶,然后藤蔓爬满架子,最后结出很多很大的瓜。他问母亲:把爸爸种进上里,什么时候再长出来呢?母亲看着他明亮的眼睛,不忍心伤害一个孩子的心,就连声说:快了,快了,明年春天的时候。于是,他经常坐在屋门前,眼望着后山,希望看到婆娑的树影里他的父亲正大步走回冢中。第二年清明节时,他跟。母亲去上坟,坟土的树跟他一样高了,但他的父亲还是没有从地里长出来。他问母亲:爸爸怎么还不长出来,是不是我们没有浇水呢?母亲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他有点明白过来了,也哭了,眼泪把整个衣襟都弄湿了。13岁的时候,祸不单行,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又被一场车祸吞噬了生命,他成了孤儿。埋葬娘的那天,天下起瓢泼大雨,但他不哭。也不再相信娘种进土里后,会再长出来。13岁的孩子没有谋生能力,邻居东凑一把米,西给一捆柒,衣服破了,有人争着拿回家缝补。他和村里的孩子打架了,那些孩于回去肯定挨父母的打。谁家里煮了背东西,一定要派孩子来叫他,以致有些孩子怀疑他是父母送给别人的兄弟。父亲就对孩子黑着脸,说:就是,就是,你以后要把他当兄弟。13岁的时候他在村里有了许多的兄弟姐妹,虽然村里的生活很贫困,但他的生活很幸福。23岁时大学毕业,他要求分配回村里的小学当教师,他的理由很简单,他要报答村人的恩情,他的学费是村里人用米和鸡蛋换来的。他的工资除了留一点生活费,仝部补贴给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孩于。为了报恩,他娶了村里一位大字不识一个的女子,只因为 这女子的母亲把家里最后一只母鸡卖了,凑足他的学费。恩情似山顶的天空压在他的心头,但他瘦弱的身体不是嶙峋的山峦。有时侯,他偷偷跑到父母的坟前,让泪水漫过他孤独无助的心灵。他想到三岁时的梦想:假如父母种进土里,能够再长出来该多好啊,至少他现在不会觉得欠了村里人很多的情,这份情是一辈子都还不完的。33岁的时候他决定离开家乡,想法很简单,离开这些给予他养育之恩的村人,他不想再背负这沉重的负担了。决定离开的时候,妻子骂他忘恩负义,他摇了摇头,给了这个他从来就没有爱过的女子一巴掌,然后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一抹嘴角的血,他走了,再也没有回。43岁的时候他在城里当了老板,每年都拿出很多的收入交给农村教育基金会,并指定要捐给他上作过的那个乡村小学,他不留名,也拒绝记者采访。我成为他的朋友是后来的事情了。有一次酒酣时,他说起了这段经历。我沉默了许久,然后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你现在是把自己种进了生活过的那个乡村了。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树,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得到阴凉。”我成为他的朋友是后来的事情了。有一次酒酣时,他说起了这段经历,我也沉默了许久。然后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你现在是把自己种进了生活过的那个乡村了。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大树,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得到荫凉。”(1) 第段中父亲死后“他黑着脸,就是不哭”与第段中母亲死后“但他不哭”,两次不哭的原因一样吗?请简要分析。(2) 从段中找出与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3) 心存感恩之心的他,为什么又要逃离养育他的那个村子?(4) 第段细致描写了村人对失去双亲的“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你从中看到村人具有哪些品质?(5) 请说说文章标题“春天里种植自己”妙在何处?(6) 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结尾一段中“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大树”这句话的理解。9. (34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红枣女孩郑渊洁当女孩儿第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时,她发现自己的妈妈是一棵枣树。女孩儿看到了自己的姊妹和她一样牵挂在妈妈身上,每位女孩儿都 是一朵小小的枣花,在蓝天下用笑容彰显美丽。妈妈对自己的每个孩子都悉心呵护,她不遗余力地从贫瘠的土地汲取营养,再通过自己的躯干将营养传输给每一个女儿,促使她们女大十八变。妈妈有时力不从心,她每天只能给孩子们吃两顿饭。一天,女孩儿问妈妈:“世界上的生命都是我这个样子吗?”妈妈说:“不都是你这个样子。还有很多种,比如有的生命会飞,刚才落在你身边的叫鸟。”女孩儿:“我为什么不会飞?”妈妈:“如果所有生命都会飞,世界就乱了。坚守同样光荣。”女孩儿:“还有别的生命吗?”妈妈:“有的生命会造汽车。”女孩儿:“什么是汽车?”妈妈:“现在从远处开过来的那东西就是汽车。”女孩儿:“能造汽车的生命很了不起吧?”妈妈:“所有生命都了不起。咱们不会造汽车,但他们不会开花。”女孩儿:“我想坐汽车。”妈妈:“那你就要克服很多困难,坚持成长。等你成为果实时,就会坐上汽车周游世界。”妈妈所说的困难,女孩儿很快就领教了。烈日当头,女孩儿无处藏身,她咬牙坚持,就为了坐汽车的愿望能实现。没有一滴水,没洗过 一次澡,女孩儿每天风浴,灵魂一尘不染。一些姊妹坚持不住,从妈妈身上逃脱,女孩儿目睹她们化为腐朽。女孩儿在贫困、干旱和酷日下凝聚生命,由青变红,成为一颗魅力四射的红枣女孩儿。这天,一辆汽车开到枣树下。妈妈对女孩儿说:“祝贺你,你坐汽车的时候到了。”女孩儿:“您怎么知道?”妈妈:“因为你红了。”女孩儿:“我的红皮肤很好看吧?”妈妈:“那是血的颜色。”女孩儿:“血是什么?”妈妈:“造汽车的生命离不开血。如果没有血,他们就造不出汽车了。”女孩儿急了:“他们会缺血吗?”妈妈:“会。”女孩儿:“那怎么办?”妈妈:“你可以为他们补血,你是红枣女孩儿,你的颜色就是血的颜色。你愿意吗?”女孩儿:“我愿意。”妈妈:“会造汽车的生命中也有女孩儿,她们会失血,她们最需要你的帮助。”女孩儿:“我要去帮助她们,为她们补血。”女孩儿坐着汽车离开了贫瘠的土地,用自己的生命去给别的生命补充血液。(1) “妈妈所说的困难,女孩儿很快就领教了”,女孩儿领教了哪些困难?(2) 文中画横线句富有哲理,说说它给你的启示。(3) 文中画横线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何作用?(4) 文中哪句话表现了红枣女孩儿的愿望实现了?从这句中你读出了她的什么精神?她的精神让你联想到了哪些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10. (27分) (2017九下揭西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隐忍的痛 恣意的爱医院里。医生瞅了X光片半天,让母亲走两圈。母亲走得很慢,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医生问,这样瘸着多久了?我有些不高兴,一直都这样,哪是瘸呀?母亲忙说,17岁时上地里干活,跨一个沟坎时闪了一下,就这样了。医生眼镜后的眼珠凸出来,就这样走了30年?不疼?父亲说,一直都疼,前两年活重,下地拾棉花,她弯不下腰,就跪着一步一步地挪。我和弟弟都瞪直了眼睛。医生摇着头,不可能啊。腿骨脱臼了,怎么走呢?他指着片子说,你看,腿骨脱出骨巢,偏向一边,骨巢里已长满了厚厚的细胞,都长平了。现在腿是靠着臀部的肉支撑着,上面的肉都磨死了,成硬硬的结块。即使手术把骨巢刮平,要让骨头重回原位也是不可能了。一股深秋的风从窗外吹过,吹动了母亲额前那一绺枯黄的头发,母亲似乎瑟缩了一下。医生感叹道,真是奇迹!你看她全身都变形了,怎么不觉得整个身体都疼呢?在我们的目光下,母亲两手扭着衣角,低头掩饰着不自在。我鼻子一酸,急忙转开脸。记忆中,家中光景很是贫窘,父亲的腿不能干重活,矮小的母亲就扛起了重担,背起沉重的喷雾器给秧苗打药,弯着腰除草,低着头做饭、缝衣竟然搜索不到静坐的记忆。近几年,我师范毕业,弟弟下学打工,父亲的腿也渐渐康复。谁知弟弟又早早有了孩子,母亲忙前忙后,日夜都抱着孙子回去的时候,离车站不过200米,我们却用了很长时间。父亲扶着母亲走在前面,母亲不愿被弟弟背着。她说,以后的路还长呢,都要你们背着?每次出门,我们总是走在前面,嫌母亲走得慢,现在,我们的目光终于落到这个世界上离我们最近,却最少注意的那两个人身上。一直以来,我们的目光,只看向自己,灼热地投向神秘的前方,从来没有回过头看一看,始终把整个生命都投注在儿女身上的父母,他们的目光里有没有隐忍的痛、化不开的渴望?深秋的阳光静静洒下来,落到因萧索的风吹得有些苍凉的母亲身上。母亲的背影一如20来年的老样子,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这一次,我却仿佛听到骨肉厮打,血肉模糊的呻吟,每一步都像尖锐的刀深深刺到我的心里,心里也是一片血肉模糊。我任凭汹涌的泪水肆意流淌在秋风中,母亲,30年来,是什么力量竟能支撑一条瘸掉了的腿,挑起我们晴朗蔚蓝的天空,自如行走在天地间?泪眼蒙眬中,我听到弟弟重重地说,明天我们就去省城大医院里看。真不行,我和姐就是您的双腿。不知是不是泪眼闪动的关系,我看到,母亲单薄的肩膀在颤抖着。她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像极了舞蹈着的美人鱼。那是喂养我们、给我们无穷力量的姿势,那是生命华美的律动,那是为爱在刀尖上舞蹈着的奇迹!(1) 随着对母亲病情的了解,“我”对母亲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文中画横线处三次写到“母亲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这样写在结构与内容上有什么作用?(3) 有人把本文的题目改为刀尖上的舞蹈你认为怎样?为什么?(4) 谈谈段中“一直以来,我们的目光,只看向自己,灼热地投向神秘的前方,从来没有回过头看一看,始终把整个生命都投注在儿女身上的父母,他们的目光里有没有隐忍的痛、化不开的渴望”这句话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文言文阅读 (共5题;共88分)1-1、1-2、1-3、1-4、1-5、1-6、2-1、2-2、2-3、2-4、2-5、3-1、3-2、3-3、3-4、3-5、4-1、4-2、4-3、5-1、5-2、5-3、5-4、5-5、二、 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121分)6-1、6-2、6-3、7-1、7-2、7-3、7-4、8-1、8-2、8-3、8-4、8-5、8-6、9-1、9-2、9-3、9-4、10-1、10-2、10-3、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