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设计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231598157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马光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司马光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司马光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一) 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司马光吗?你们对他了解多少,能对大家说一说吗? (学生依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教师介绍:司马光是 900 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复姓司马,单名光,著有资治通鉴。今日我们就学习一个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索。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3)标出课文有几个小节。 4、教师检查读文状况。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2)出示带点字,学生沟通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 (3)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引读第一自然段。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答复。) 2、学习课文其次自然段: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是谁? (3)出示句子,比拟: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读这一段其次句话,把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读清晰。(学生自由读。) (此环节设计旨在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力量。) (5)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6)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水缸毕竟有多大?缸里的水多不多?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读出来吗?(学生练读、评读。)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什么叫“一不当心”? (3)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焦急吗?用焦急的语气读读。 (学生练读、评读。)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反应、沟通、争论) 出示句子: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1)理解“都慌了”,指导读词。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引读,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教师板书:慌、叫、喊、跑、找。 (3)谁来学他们喊一喊?怎么喊?喊些什么? (4)表演读这句话。 (5)你能用“有的有的”来说话吗? 5、谁画了司马光怎么做的句子?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1)指导读词:“没有慌”“用劲”。 比拟朗读句子:(学生读句子,比拟异同。)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用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板书:没有慌 举 用劲砸 (2)司马光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3)结果呢? 6、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小孩得救了,大家快乐吗? (2)指导朗读最终一句话。用轻松开心的语气读一读。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由读,指名读)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你喜爱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方法救人? 五、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 2、将司马光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慌”的意思。 3、通读课文,了解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体会其镇静冷静、机灵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司”“爬”两个生字,能有感情朗读课文。 2、了解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体会其镇静冷静机灵救人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日我们班级来了一位小英雄(出示图片司马光)。你们看,他穿的衣服和我们不同,他是古时候的人,他是谁(一起说)留意读准“司”司是平舌音,我们一起读好它,而且啊它还是我们的生字呢,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同”字少一竖)用儿歌记住:同字左边藏起来就是司。板书课题。 2、知道了他的名字,我们来看看司马光自我介绍吧! 出示课件:司马光资料语文教师姓一个字郑,而他姓两个叫司马,司马是复姓。 再 齐读课题,留意词的节奏:司马 光 3、司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来和我们见面,假如我们想要熟悉他,和他交上朋友,让我们走进他,看看他是怎样的小英雄。 请翻开书本,听课文录音,思索一下课文究竟说一个什么故事? (听完录音,表扬听得仔细的小朋友) 二、检查生字词 过渡:下面我来检查一下小朋友们的预习状况。下面的生字谁敢来挑战一下。 我会读:(红字显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 司马光 假山 水缸 别人 惊慌 吓哭了 叫着 一块 用劲 砸缸 破了 得救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渡:大家生字都把握了,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吧。 1、 出示图片,请小朋友观看图片,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呢?指名说。 出示: 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你们玩的时候心情会怎样啊?(说一下“他”是指司马光) 2、你瞧,孩子们你躲我藏玩的多快乐啊。谁来快乐地读一读。 3、读的真快乐呢,那我们再来看看,花园里还有什么呢?(出示图片) 你感觉这个水缸怎么样?和我们小 朋友的个子比一比呢?它不仅大还怎么样啊?我请小朋友来读一读。(真大啊) 出示: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谁能通过朗读把这口水缸的大和满表达出来呢?(1 个) 4、 看到这个假山你想干嘛?(爬上去) 随文识字:我们常常说什么爬啊,手和脚都巴在地上,动物的手与脚又称为爪子,所以我们用个儿歌来记住它:伸长爪,翘尾巴,顺着地面爬呀爬。 有一个小朋友和你有一样的想法,他爬上来假山,但是结果怎样? 出示: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当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5、 有个小朋友 “ 一不当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 。那么别的小朋友们都怎样了?(都慌了) 别的小朋友为什么都慌了?( 小朋友有着生命危急) (1 )什么叫“慌”呀?你瞧这个“慌”字。(出示)是一个(竖心旁)的字。说明(和心理活动)有关。想想看,你在场,心情怎么样? (为什么会这么担忧啊?由于状况紧急。) (2 )看图边读边思索:别的小朋友“ 慌” 成了什么样子了。 是的,你看这个小朋友他(摸着脑袋,不知道该什么办),他慌了;这个小朋友他(吓得都哭了),他慌了;那这个小朋友(他喊着去找大人),他也慌了;他、他、他,他们都慌了你们说的和课文一样呢, 出示课文(出示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我会说:练习“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 同学们,想想当时的场景,孩子们都慌了,谁能用朗读,把你的感受传递给我们?。 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急?你在担忧什么? 过渡:缸里的孩子危在旦夕,其他小朋友都慌成一片,但是司马光又是怎么样的呢?他想出了什么方法? (他搬起一块大石头,用劲砸那口缸。) (1 ) 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石头很重,司马光很费劲气。 (2 )指名读第一句。 你能学这他的动作来读一读吗? 5、结果怎么样呢? 谁来读读?你读,你读,全班读。 6、孩子得救了,这时孩子的父母和其他家长还要那四个小伙伴过来了,他们会对司马光说什么呢? 7、孩子得救了,假如你就在司马光的旁边,你会怎么夸夸他? 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夸夸司马光吧!一起读读第三段。 8、最终让我们捧起书本,用朗读来把这个故事呈现出来。男生读第一节,女生读其次节,第三节我们一起读。 四、指导生字词 过渡:小朋友们课文读的真好,我想下面的这些生字对于你们来说也很简洁了,那我们就来摘下苹果吧。 1、嬉戏,摘苹果 2、指导生字:出示司。司是半包围构造的字,右上包围左下,写这个字要注一和口要伸出外面一点点。教师范写。 出示爬。左右构造,第一笔平撇,其次笔直撇,张开幅度不能打,与竖靠得很近,捺张开的角度稍大,以便托住巴字。儿歌:伸长爪,翘尾巴,顺着地面爬呀爬。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 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 1、师:过了字词关,这节课让我们连续来学习其次十课司马光, 齐读课题。拿出你的小手来,和教师一起书写课题。 2、谁来轻轻地读出他的名字,瞧!他来了!(出示ppt ) 谁来介绍他?指名生补充司马光相关课外资料,随机理解词语“古时候”就是离现在年月很长远的北宋。出示并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3、师:司马光究竟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能被写到课文里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呢,请小朋友们轻轻把课本翻开自由朗读,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生汇报沟通。 二、品读课文,探究沟通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来看看古时候的这个花园发生的故事 (一)学习其次自然段 1.PPT 出示孩子在公园捉迷藏画面, 生观图说话 生:我看到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是在花园里玩捉迷藏。 生:我看到了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还装满了水。 2、师:大家观看真认真,你们看到的和故事里介绍的一样,(出示课文其次自然段) 3、订正“假山”的读音,熟悉多音字“假” 师:你怎样识记 “ 缸” 字呢? 师:这是加一加的方法,左边的这个字读作“fu” ,是古代的一种瓦器。 3 、生练读、评读 第三自然段,比一比谁的水缸大,哪口缸里的水更满。 (二) 学习第三自然段 就在小朋友们你躲我藏、你追我赶的快乐劲中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同学们齐讲故事的第三自然段。 1、师:哎呀!遭啦!原来是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了!你的心情怎么样?用你的语气读出来!谁能比他读得更令人担忧、着急? 2、师:掉进去为什么不自己爬出来呢? 3、师:水缸这么大,水又满满的,小朋友掉进去会有生命危急的? 这时的状况真是非常危险,谁来读? 4、师: 从你们的朗读声中我听出来了这个小朋友遇到危急了,假如不准时抢救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师板书:遇险) (三) 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当他遇到危急的时候,与他一起玩的别的小伙伴又是什么表现呢?谁来接着讲故事的第四自然段? 1、体会“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场景。 学生读 师:“ 慌了” 是什么意思? 小朋友“ 慌” 得都怎样了? 生汇报“有的 有的 ” 师:嗯,很慌乱!请同学们圈起表示他们动作的词语。 学生汇报动词, PPT 出示课文“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师:我们来看这些表示动作的词大都有“口”,比方“吓”和“叫”中的口就表示嘴巴张得大大的。指导书写、组词。 师:吓哭、叫喊 嗯,确实很可怕、恐惊、忙乱慌了! (板书: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师:从小伙伴们的动作中感到的确很慌乱!任教师还想从你们的声音中感受一下。谁想试试?学生练读,评读。谁想试试? 2、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练习说话。 ( 四) 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越慌越急越急越慌,哭一点也没用,喊比哭好,但四周没有人在的话也没用,跑去找大人需要肯定的时间,即使有人来也怕晚了,总之,都不是可行之法。 就在这千钧一发,万分紧急的时刻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么做的呢?谁来接着讲故事? 1、出示比照句:“司马光没有慌,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比拟这两句的不同之处,抓住“举起”、“用劲砸”来理解司马光的聪慧,冷静,救人心切的品质。 2、学生表演司马光当时的动作,体会此时他不喊不叫不慌不乱是怎么想的?(在想方法) 4、建议怎样把这个动作做得更好些?(举双手、对准了、要用力) 4、男女生 比照读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表现之后,进而体会司马光没有慌(师板书:司马光 没有慌)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过渡:就在司马光如此用劲中,“哐当”一声,结果怎样?谁来讲故事的第六自然段。 1、缸砸破了,这一刹那你的心情怎样? 2、师:让我们 带着这份放松、这份快乐齐读课文最终一自然段。 三、说话训练,升华情感 看着了死里逃命的小朋友 得救了,任教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大家这颗悬着的心也落下了: 1、假设你是得救的小朋友,你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2、假设你是边上的小朋友,看到司马光救出了小伙伴, 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3、假设你是这个落水小朋友的父母,知道是司马光救出了自己的孩子,又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4、现在,你看到这感人的一幕,还想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师相机板书:机灵英勇) 师: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方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特别出名的人, 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个故事,不但被写进了我们的课本里,还被画成了连环画,绣在了丝绸上,还被邮政局画在了邮票上 ,以各种形式进展传颂,请 观赏歌舞。 四、布置作业、拓展思维 1、把司马光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说给家人和伙伴听。 2、推举小故事:王冕四岁学画王羲之七岁通书法曹植作七步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