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二首《锦瑟》课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1951771 上传时间:2021-05-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商隐诗二首《锦瑟》课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李商隐诗二首《锦瑟》课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李商隐诗二首《锦瑟》课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商隐诗二首锦瑟课案教学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2领会这首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重点难点: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一相关链接关于锦瑟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 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论诗三十首 )意思是说,像锦瑟(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诗)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 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二、诗歌赏析1、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心绪?【明确】诗人由“五十弦”想到了年近半百的自己,进而由第 1页“锦瑟”想到了自己的青年时代。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2、本诗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明确】共用了四个典故:庄周梦蝶化蝶(曾经有过梦想,曾经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望帝魂化杜鹃(曾经害过相思,有过殷切的思念) ;南海鲛人珠泪(对梦想和理想破灭的伤心);蓝田山产玉(梦想和思想都破灭后的迷惘)。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3、品典品典一:庄生晓梦迷蝴蝶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它写得轻灵飘渺, 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品典二: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不幸国亡身死,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生而不能,死则第 2页续梦!品典三:沧海月明珠有泪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计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美好的事物总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满。这里是指佳人红颜命薄,还是指诗人才命相妨?(意为才气与命运不能两全),我们无从知道。品典四:蓝田晶暖玉生烟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所涵一致。4. 用典作用:用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蕴;还可以借题发挥,创造出古典新义来。 5、结构与主题首联: “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以“锦瑟”比兴,思忆青春年华,一种惋惜、伤感和无可名状的情绪同上心头。颔联、颈联为全诗的主体部分, 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 3 4 句:表现出对过去美好事物或情感的怀恋,以及惆怅、迷惘之情 5 6 句:写才美不外现,或美好的事物不能常在,寄寓了悲伤嗟悼之情。 尾联以感叹作结。 78 句:从“追梦” 中醒来,并知道那梦已远去,当时并不甚分明,流露第 3页出无可奈何的情怀。三、总结归纳1、究竟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是什么?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对于锦瑟一诗的主旨,历来歧见纷纭,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1咏瑟诗。有人以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咏“瑟”这种乐器的,言“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句是分别写了瑟的适、怨、清、和四种乐调。2悼亡诗。认为诗人是在孤独凄凉中思念亡妻,躬自哀悼。3政冶诗。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4爱情诗。认为锦瑟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5伤世诗。认为此诗的主旨是“怅触人生,情怀历乱”。它向读者传达的是一种人生的感受、感悟和迷惘之情。诗歌约作于作者晚年, 当是他回忆往事, 对一生坎坷而发的感慨,尽管描写委婉,旨意朦胧,但显然有其寄托。李商隐在诗中隐去了平生所历具体之事,以缘情造物的写法,含蓄委婉地从多个不同角度抒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逝、抱负成空。6理想诗。认为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思念和追求。第 4页等等,不一而足。我们认为:(并不要求学生认同)这首诗应该是感时伤世诗。锦瑟这首诗全篇笼罩着一层浓重的哀伤低徊、凄迷朦胧的情调氛围,反映出一个衰颓没落的时代中正直而不免软弱的知识分子典型的悲剧心理。它向读者传达的是一种人生的感受、感悟和迷惘之情。含蓄委婉地从多个不同角度抒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逝、抱负成空。2、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比喻象征用典,形象鲜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锦瑟”“蝴蝶”“杜鹃”“珠”“玉”象征着美好事物。意蕴深厚,朦胧梦幻锦瑟一诗,无论是“锦瑟”,还是“蝴蝶”“杜鹃”“珠”“玉”等, 它们表现的情调心知肚明, 完全意会,但究其具体,却云雾遮目,不甚明了。虽不能说李商隐开启了朦胧诗的先河,但这种艺术尝试和创新是独特的,对后世影响很大,也许,正是李商隐诗歌中表现出的这种意蕴深厚的朦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 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第 5页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四、高考链接流莺李商隐流莺飘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这首诗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流莺的飘荡不自持来表现了诗人自身漂泊无依的境遇,借流莺的徒自巧啭难遇佳期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精神苦闷。第 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