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项练习2-1-3人口迁移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21409533 上传时间:2021-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专项练习2-1-3人口迁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专项练习2-1-3人口迁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专项练习2-1-3人口迁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 高考地理专项练习2-1-3 人口迁移【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2017 马鞍山模拟 ) 人口性别比为平均每 100 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的数量。下图为四个区域人口性别比例曲线,读图回答 12题。1、曲线所代表地区1950 年的性别构成可能带来的问题有()A、劳动力充足,社会充满生机B、男女比例协调,婚姻家庭安定和谐C、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D、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社会缺乏生机2、曲线代表我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的性别比例,造成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性别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有()A、当地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B、轻工业发达,大量女性劳动力迁入C、重工业发达,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D、不同性别死亡率不同造成的一种自然现象答案: 1.D2.B解析:第 1 题,曲线所代表地区 1950 年的性别构成的主要特点是男性数量较少, 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缓慢、 停滞甚至负增长,社会缺乏生机。第 2 题,20 世纪 80 年代恰逢珠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大量的农民工涌入该地区, 由于珠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纺织、电子、服装、玩具等产业均需要大量的女性劳动力。(2017 南京二模 ) 近年来,每年农历新年过后, 都会形成农民离乡外出打工大潮,与往年不同的是 2017 年春节后,浙江、江苏、广东等传统用工大省出现了“用工荒” 。而在湖北、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当地政府和企业出台了更多的措施 “截留”农民工。据此完成 34 题。3、导致“用工荒”出现的主要原因有()A、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限制民工的流动B、沿海省份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量大幅上升C、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提供相对更好的工资待遇D、劳务输出省份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民工需求量增大4、关于“用工荒”影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成为沿海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的一大推力B、导致沿海经济出现整体下滑的趋势C、促进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D、制约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答案: 3.D4.A解析:第 3 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劳务输出省份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民工需求量增大。 第 4 题,沿海传统用工大省出现的 “用工荒”,促使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下图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读图,完成 56 题。5、深圳户籍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A、农村剩余劳动力多B、自然资源短缺C、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D、生态移民较多6、大规模人口迁移 ()A、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B、扩大了地区间的经济差距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答案: 5.A6.C解析:第 5 题,四川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口数量多,增长快,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流向东部沿海的大城市, 以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 第 6 题,大规模人口迁移, 有利于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促进劳动力资源和产业布局的优化组合,但同时会加大交通运输的压力。( 湖南常德 2017 2017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检测 ) 下图为“某地 2007 年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 ,据此回答 78 题。7、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的是()A、人口的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8、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存在明显关联性的是 ()A、甲、乙 B 、甲、丙C、乙、丙D、乙、丁答案: 7.D8.A解析:第 7 题,由图可知,在迁移的人口中, 2034 岁年龄段所占的比重最大,说明青壮年劳动力有可能为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和收入而迁移,即受经济因素影响。第 8 题,结合图示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各年龄段的关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青壮年与 04 岁的婴幼儿,一般来讲,青壮年的迁移会伴随着婴幼儿的迁移。(2017 重庆卷 T35) 下图表示“20002005 年间我国各省 ( 市、区 ) 省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 ( 以 5 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 ”,读下图,回答 911 题。9、造成图中 A 点所示省 ( 市、区 ) 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当地 ()A、收入水平高B、远离东部C、人口数量少D、经济落后10、图中 B 点代表的省 ( 市、区 ) 在 19541984 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 迁出平衡地区, 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 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 ()A、棉花 B 、甜菜C、橡胶 D、青稞11、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B、净迁移率小于 5%的省 ( 市、区 ) 多C、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 ( 市、区 ) 少D、所有省 ( 市、区 ) 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答案: 9.D10.D11.C解析:第 9 题,A 点所示省 ( 市、区 ) 的人口迁移特点是迁出率远大于迁入率, 其原因最可能是当地经济落后。 而当地经济收入高、 远离东部发达区、人口数量少都是不利于人口外迁的因素。第 10 题,首先根据题干信息推导出 B 省区为西藏,然后确定其代表性农作物。第 11 题,据图可知,迁入率最大值为 18%,迁出率最大值为 6.5%,故 A 项错误;净迁移率小于 5%的省 ( 市、区 ) 主要集中在图中 A 附近,省区数量小,且净迁移率大于 10%的省 ( 市、区 ) 数量也很小,故 B 项错误, C项正确;图中 A 省( 市、区 ) 的迁出率远远大于迁入率,故 D项错误。读下图,回答 1213 题。12、甲河下游国家每年的侨汇是其经济支柱之一, 该国劳务输出人口主要迁往 ()A、美国 B 、西欧C、西亚 D、东南亚13、该国人口迁移到上题所选地区的原因不包括()A、该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迁入地劳动力短缺B、迁入地是发达国家,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C、该国与迁入地距离近D、该国与迁入地的地域文化具有相似性。答案: 12.C13.B解析:第 12 题,甲河为尼罗河,其下游国家为埃及,其国际劳务输出人口主要迁往西亚。第 13 题,埃及劳动力资源丰富,中东地区劳动力短缺, 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石油的开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埃及距离中东较近, 地域文化相似,为人口迁移提供了有利条件。下表反映了“ 20012050 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415题。迁出国数量 ( 万人 /迁入国数量 ( 万人 /年)年)中国30.3美国110.0墨西哥26.7德国21.2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14. 关于人口迁移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主要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B、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D、主要由亚洲国家迁往拉丁美洲国家15、以下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答案: 14.B15.C解析:第 14 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是人口迁出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是人口迁入国。 因此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第 15 题,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入地和迁出地均有影响,就迁出地来说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减轻环境压力; 对迁入地来说,加重就业压力和环境压力, 但可以提供劳动力, 促进经济发展。【二】综合题 ( 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 分)16、读图和表,完成以下问题。2000 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省( 市)贵州四川湖南江西河南安徽其他流出占总量比6.116.110.68.68.310.639.7重(%)省( 市)福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其他流入占总量比5.65.67.25.68.935.531.6重(%)(1) 结合上图,简述2000 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特征。(2) 结合上表,说出 2000 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 并分析其原因。(3) 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案:(1) 主要向第【二】三产业迁移;第一产业内部转移最少。(2) 特征:从经济欠发达的省 ( 市) 流向经济发达的省 ( 市) ;从内陆省 ( 市) 流向沿海省 ( 市) 。原因: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 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环境等。(3) 有利影响:促进迁入区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不利影响:增加交通压力等城市问题。1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在明清时期,大量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 移民主要来自山东、 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 ,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 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 称为“闯关东”。19 世纪中期,面对沉重的人口压力,清政府被迫开放长期封闭的东北山林、草原,由此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移民洪流。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 山东经济增长迅速, 导致了两地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材料三“闯关东”路线示意图(1) 自古以来山东人 “闯关东” 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 “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2) 大量关外的农民来关东开荒种地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3) 简述“雁南飞”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答案: (1) 山东人多地少,自然灾害多;山东经济增长迅速,人均收入增长快。(2) 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受到严重破坏;黑土肥力下降;湿地减少。(3) 有利: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交流。不利:增加了交通、卫生、教育、环保、计生、住房等的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