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1173716 上传时间:2021-04-2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基基础-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地基基础-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地基基础-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 土 的 压 缩 性 和 地 基 沉 降 计 算 土具有压缩性(内因)基础荷载(外因)地基变形基础沉降沉降过大不均匀沉降地基变形设计要求:控制基础沉降建筑物地基容许变形值。问 题 的 提 出 : 影响沉降大小的因素o外因:建筑物荷载的大小和分布;o内因:地基土层的类型、分布、各土层厚度及其压缩性; 不均匀沉降原因分析与危害o原因:(1)建筑物荷载分布不均匀; (2)地基土层压缩性不同。o危害:引起超静定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应力,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学习本章的目的:o根据地基土层剖面情况,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上部荷载,计算地基的变形值,并控制其在容许范围之内。o研究地基土变形特性: 压缩、固结、渗流、蠕变。 3.1 土 的 压 缩 性o土的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o引起土体压缩的原因:内 因 : 1) 土 粒 的 压 缩 ; 2) 土 中 水 的 压 缩 ; 3) 土 中 空 气 的 压 缩 ; 4) 空 气 及 水 从 孔 隙 中 被 排 出 。 外 因 : 基 础 荷 载 的 作 用 。 饱和土的压缩性原理o饱和土的压缩主要是由于外荷载作用下孔隙水被挤出,以致孔隙减小所致的。o饱和土的压缩量孔隙体积的减小量 压缩、固结、渗流、蠕变o压缩:压力作用下,土体体积缩小。o固结:压力作用下,土体压缩量随时间增长。o渗流:压力作用下,孔隙水分在土体中流动与排出。o蠕变:压力不变,变形随时间持续增长。o渗透固结:与自由水的渗透速度有关的饱和土固结过程。 压 缩 试 验 :o压缩试验(固结试验):研究土的压缩性大小及其特征的室内试验方法。包括单轴压缩试验、侧限压缩试验及三轴压缩试验。o侧限压缩试验:土样在压力作用下只能在铅直方向产生压缩,而不能产生侧向的变形。o侧限压缩试验的适用范围:压缩土层厚度较小。o侧限压缩试验目的:确定土在各级压力作用下孔隙比的变化,绘制压缩曲线,确定相关压缩性指标。 侧限压缩试验装置试验过程中:(1)Vs不变;(2)A不变。 000 1 eHSee 压缩曲线(e-p曲线) 压缩系数:压缩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o定义式:o土的压缩性评价: 12 2121 pp eea dpdea 侧限压缩模量:土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的竖向附加压应力与相应的应变增量的比值。o定义式:o侧限压缩模量与压缩系数的关系: aeEs 11 1 121 21 12 1 eepph hh pppE zs 变形模量:土在侧向自由变形条件下竖向压应力与竖向总应变之比。o物理意义:与材料力学中杨氏弹性模量相同。o变形模量与侧限压缩模量的关系: sEE 0 121 2o变形模量一般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测定。 3.2 地 基 最 终 沉 降 量 计 算o地基最终沉降量:指地基土层在荷载作用下,达到压缩稳定时地基表面的沉降量。 o基础沉降:指地基土层在荷载作用下,达到压缩稳定时基础底面的沉降量。 引起地基沉降的原因:o内因:地基土具有压缩性;o外因:建筑物荷载在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应力引起地基发生压缩变形。 计 算 地 基 最 终 沉 降 量 的 目 的 :o确定建筑物的最大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和局部倾斜,并判断其是否超出容许的范围,以便进行地基变形设计。 计算方法:o(1)分层综合法;o(2)规范法。 分 层 综 合 法o基 本 假 设 :(1) 地基是均质、各向同性的半无限线性变形体:地基附加应力可按弹性理论计算;(2)在压力作用下, 地基土只发生垂直单向压缩,不产生侧向变形:可采用侧限压缩指标。 单一压缩土层的沉降计算:11211 HeeeS 111211 HEpHppeaS s 单向压缩分层综合法 ni i i iini i HeeeSS 1 1211 1 分 层 综 合 法 计 算 步 骤o计算基底中心点下各点地基附加应力(每0.4B深度计算一点)并绘于基础中心点右侧;o按比例绘制地基土层分布剖面图和基础剖面图;o计算地基自重应力,并按比例绘于基础中心线左侧;o计算基底压力(中心荷载或偏心荷载作用);o计算基底附加压力; o计算地基(基础)最终沉降量(叠加)。o计算各分层土的压缩量;o地基分层界面确定原则:(1)不同土层分界面;(2)地下水位面; (3)0.4B;(4)基底附近分层薄些。o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cz 2.0 ii iii HeeeS 1211 分 层 总 和 法 评 价 :o采用侧限条件下的压缩性指标,以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的分层计算加以总和。o基础沉降量按基础中心点下地基附加应力计算,以弥补压缩性指标偏小的不足。o地基沉降量等于受压层范围内各土层压缩量的总和:存在一个沉降计算深度。o优点:物理意义明确。o不足:对坚硬地基偏大,对软弱地基偏小。 规 范 法o计算第i层土压缩量公式: 110 iiii sii zzEpS o平均附加应力系数:izi zpAzKdz 00 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公式 ni iiiisiss zzEpSS 1 110 沉 降 计 算 深 度 的 确 定o对独立基础:o当存在相邻荷载影响时: bbzn ln4.05.2 ni in SS 1 025.0 规 范 法 评 价 :(1) 是另一种形式的分层综合法;(2) 引入平均附加应力系数;(3) 引入地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沉 降 分 析 中 的 若 干 问 题土的回弹与再压缩(1)土不为完全弹性体(2)土经压缩后压缩性 降低。 粘 性 土 沉 降 组 成o瞬时沉降:加载瞬时地基发生的沉降。地基土只发生剪切变形,没有体积变形。o固结沉降:孔压消散,应力转移,引起土骨架变形。o次固结沉降:有效应力不变,土骨架随时间继续发生变形。 土 的 应 力 历 史 : 土 体 在 历 史上 曾 经 受 到 过 的 应 力 状 态 。o先期固结压力: 土在其生成历史中曾受过的最大有效固结压力。 o正常固结土o超固结土o欠固结土土层应力历史的描述: 3.3 地 基 沉 降 与 时 间 的 关 系o碎石土、砂土:透水性强,压缩性低,沉降完成历时短。o饱和粘性土:渗透性小,压缩性高,固结过程历时长。 土的渗透性(渗流)达西定律(法,1856): 渗流速度与水力梯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砂土:粘性土:kiv 0iikv LHHi 21 有效应力原理基本概念o有效应力:通过土粒接触点传递的粒间应力。o孔隙水压力:土中孔隙水传递的压应力,也称超静孔隙水压力。o饱和土的渗透固结过程:孔隙水压力向有效应力转化的过程。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逐渐增长,土的体积逐渐减小,强度随之提高。 饱和土渗透固结力学模型弹簧模型 有效应力原理的主要内容:o(1)饱和土变形和强度是由有效应力控制的;o(2)土中任一点的有效应力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u 饱和土一维固结理论o基本假定:(1)土层是均质的、完全饱和的;(2)土粒和水是不可压缩的;(3)水的渗出和土的压缩只沿竖向发生;(4)土中水的渗流服从达西定律;(5)在渗透固结中,土的渗透系数和压缩系数保持不变;(6)外荷一次施加。 饱和土一维固结微分方程o固结过程中Vs不变,根据水流连续性原理、达西定律和有效应力原理,建立以下固结微分方程:tuzuc v 22 wv a ekc 11 解析解 4/2, 222sin14 vTmztz eHmmu tHcT vv 2 地基固结度:地基在固结过程中任一时刻的固结沉降量与其最终固结沉降量之比。o定义式:cctt SSU H zH ztt dzdzuU 001 地基固结度表达了土体孔隙水压力向有效应力转化过程的完成程度。o基本表达式: 地基固结度的计算: 1 4/22 22181 m Tmt vemU vTt TfeU v 4/2 281 对同一地基,若单面排水改为双面排水,要达到相同的固结度,所需历时减少为原来的1/4。 仅在竖直方向发生渗流和变形 一维渗透固结理论曲线 3.4 建筑物沉降观测与 地基容许变形值o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意义:(1)验证地基基础设计、分析地基事故、判别施工质量。(2)确定地基容许变形值。(3)发展沉降计算方法。 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o收集资料和编写计划o水准基点的设置(不少于3个)o观测点的设置(不宜少于6个)o水准测量o观测资料的整理 地基的变形特征o沉降量:指基础中心的沉降量。o沉降差:指相邻两个基础沉降量之差。o倾斜:指单独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之比。o局部倾斜:指承重砌体沿纵墙610m长度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之比。 地基容许变形值的确定:o理论分析法:进行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计算上部结构中由于地基差异沉降可能引起的次应力或拉应力,然后在保证其不超过结构承受能力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其他方面要求,确定地基容许变形值。o经验统计法:对大量的各类已建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和使用状况的调查,然后结合地基地质类型,加以归纳整理,提出各种容许变形值。 (1)砌体承重结构以局部倾斜控制;(2)框架及单层排架结构以沉降差控制;(3)多层、高层及高耸结构以倾斜控制;(4)任何结构均应控制沉降值。 思考题o为什么可以说土的压缩变形实际上是土的孔隙体积的减小?o说明土的各压缩性指标的意义和确定方法。o何谓孔隙水压力?何谓有效应力?简述有效应力原理的主要内容。o地基变形特征有哪些?在地基变形设计中,不同结构形式建筑,应采用哪些变形特征进行控制? 习题o习题1o习题2o习题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