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QC质量管理基础知识(DOC 68页)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1129567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3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QC质量管理基础知识(DOC 6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关于QC质量管理基础知识(DOC 6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关于QC质量管理基础知识(DOC 6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仅供个人参考关于QC质量管理基础知识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关于QC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目 录第一章 Q C小组概述第一节 质量与质量管理第二节 QC小组的概念与分类第三节 QC小组活动的宗旨和作用第四节 QC小组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 QC小组的组建第一节 组建QC小组的原则第二节 QC小组的成员及对其要求第三节 QC小组组建程序与注册登记第四节 QC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第五节 QC小组课题注册要求第三章 QC小组活动第一节 QC小组活动的基本条件第二节 QC小组活动的程序第四章 QC小组活动成果第一节 QC小组活动成果类型第二节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的整理第三节 QC小组成果发表的意义和作用第五章 几种成果报告工具及应用方法第一节 调查表的应用及步骤第二节 分层法的应用及步骤第三节 排列图的应用及步骤第四节 因果图、树图的应用及步骤第五节 关联图直方图的应用及步骤第六节 QC七种工具简表第七节 其它工具及常用图表简介第六章 QC小组活动成果的 评审与激励第一节 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第二节 QC小组的激励第七章 全面质量管理的职责、工作内容及责任制度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负责人的职责、及工作内容第二节 全面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 工作责任制度第一章 Q C小组概述本章从质量与质量管理开始,概要讲述了什么是QC小组,它们是如何分类的,以及QC小组活动的宗旨和作用,重点掌握内容: 1. 质量的定义;2. 质量管理(QC);3. 全面质量管理(TQM);4. QC小组的概念;5. QC小组的性质和特点;6. QC小组的分类;7. QC小组活动的宗旨和作用。 第一节 质量与质量管理1、质量的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日益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兴市”,“质量兴国”,“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人人有责”等等。这些口号的提出与传播,更加引起人们对质量的关注。什么是质量呢?国家标准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给出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注2:在这里,“固有的”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特性:可区分的特征:注1:特性可以是赋予的或固有的;注2:特性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注3:有各种类型的特性:-物理的(如:机械的、电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特性)-感官的(如:嗅觉、触觉、味觉、视觉、听觉)-行为的(如:礼貌的、诚实、正直等)-时间的(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人体工效的(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功能的(如:飞机的最高速度)2、质量管理质量管理(Quality Control,简称QC)思想与实践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不过当时基本上都属于经验式管理。真正把质量管理作为科学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企业中有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则是近百年来的事。质量管理的发展,按照解决质量问题所依据的手段和方式来划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质量检验阶段,大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当时的质量管理主要限于质量检验,即按照事先确定的产品(或零部件)的质量标准,通过严格检验来控制和保证出厂或转入下道工序的产品(或零部件)的质量。第二个阶段是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大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至50年代末期。这一时期,由于战争需要大量军需品,而使检验工作的弱点突出了,影响了军需品的供应。因此,美国政府和国防部组织专家制定战时质量控制标准。第三个阶段是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大约是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至今。这一时期,由于生产力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加剧,管理理论的发展等,对质量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质量经理菲根堡姆在1961年出版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他指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个有效的体系。”在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明确写道:质量管理(QM)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的质量管理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1)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上至经理,下至每一位员工,人人关心产品(或服务)质量,人人做好本职工作,广泛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经过全体人员的努力,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2)全过程地质量管理。它包括了从市场调查研究,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直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把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有关因素控制起来,做到以预防为主,防检结合,重在提高。(3)运用多种科学方法的质量管理。这是根据实际情况,广泛、灵活地运用多种多样的科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质量问题,其中特别要注意把专业技术、组织管理、统计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使质量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3、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与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全面质量管理与实施ISO 9000族标准是有许多共同点的。它们都以保证满足顾客需要为基本目标;都强调是领导的作用;都认为建立质量体系是核心;都要求全过程、全要素、全员的管理;都重视审核与评审;都强调不断改进。并且是按照PDCA的科学程序进行改进。标准具有一致性,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而全面质量管理则始终不断地寻求改进机会,达到更高的要求。两者是静态和动态、基础和发展的关系。因此,在实践中,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实施系列标准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在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科学管理的同时实施系列标准,不是要把已有的质量体系推翻,一切从头开始建立一个新的体系;而是根据系列标准的要求,对现行的质量体系进行改造和完善,从而使质量管理更加规范、有效。从狭义的角度上讲,开展发电企业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二节 QC小组的概念与分类1、QC小组的概念关于QC小组的概念,在1997年3月20日由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科协、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国质量管理协会联合颁发的“印发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意见的通知”中指出,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这个概念包括了以下四层意思:(1) 参加QC小组的人员是企业的全体职工,不管是高层领导,还是一般管理者、技术人员、服务人员,都可以组织QC小组;(2) QC小组活动选择课题是广泛的,可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来选题;(3) QC小组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4) QC小组活动强调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突出其科学性。2、QC小组的性质和特点1)QC小组的性质QC小组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是企业员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QC小组同企业中的行政班组、传统的技术革新小组有所不同。QC小组与行政班组的主要不同在于:(1)组织的原则不同。行政班组一般是企业根据专业分工与协作的要求,按照效率原则,自上由下地建立的,是基层的行政组织;QC小组通常是根据活动课题涉及的范围,按照兴趣或感情的原则,自下而上或上下结合组建的群众性组织,带有非正式组织的特性;(2)活动的目的不同。行政班组活动的目的是组织职工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与技术经济指标;而QC小组则是以提高人的素质,改进质量,降低消耗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开展活动的小组;(3)活动的方式不同。行政班组的日常活动,通常是在本班组内进行的;而QC小组可以在行政班组内组织,也可以是跨班组、甚至是跨部门、跨车间组织起来的多种组织形式,以便开展活动。QC小组与传统的技术革新小组也有所不同。虽然有的QC小组也是一种“三结合”的搞技术革新的组织,但传统的技术革新小组侧重于专业技术进行攻关;而QC小组不仅活动的选题要比技术革新小组广泛得多,而且在活动中强调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强调活动程序的科学化。2)QC小组的特点从QC小组活动的实践来看,QC小组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明显的自主性。QC小组以职工自愿参加为基础,实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创造性。 广泛的群众性。QC小组是吸引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质量管理的有效组织形式,不仅包括领导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而且更注重吸引在生产、服务工作第一线的操作人员参加。广大职工群众在QC小组活动中学技术、学管理,群策群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高度的民主性。这不仅是指QC小组的组长可以是民主推选的,可以由QC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课题小组长,以发现和培养管理人才;同时还指在QC小组内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时,小组成员间是平等的,不分职位与技术等级高低,高度发扬民主,各抒已见,互相启发,集思广益,以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 严密的科学性。QC小组在活动中遵循科学的工作程序,步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坚持用数据说明事实,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与解决问题,而不是凭“想当然”或个人经验。3、QC小组的分类对QC小组进行分类,是为了便于对小组活动进行指导,以及在成果发表交流与评选优秀QC小组时便于管理。因此,按照QC小组参加的人员与活动课题的特点,把QC小组分为“现场型”、“管理型”、“服务型”、“攻关型”四种类型。2000年在中质协QC小组诊断师提高班培训中,特别提出了第五种QC小组类型“创新型”。(1)现场型QC小组它是以班组和工序现场的操作工人为主体组成,以稳定检修工序质量,提高电能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生产环境为目的,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在生产现场。这类小组一般选择的活动课题较小,难度不大,是小组成员力所能及的,活动周期也较短,比较容易出成果,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2)服务型QC小组这种QC小组类型,原本是指企业中不是从事基本生产劳动的职工组成的QC小组,即是由企业中的辅助人员和服务人员组成的QC小组;后来由于QC小组由工业企业逐步推广至服务行业、旅游业等,服务型QC小组是专门指那些由从事服务工作的职工群众组成的,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社会效益为目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服务现场。这类小组与现场型QC小组相似,一般活动课题较小,围绕身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活动时间不长,见效较快。虽然这类成果经济效益不一定大,但社会效益往往比较明显。(3) 攻关型QC小组攻关型QC小组通常是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运行、检修人员三结合组成,它以解决技术关键为目的,课题难度较大,活动周期较长,需投入较多资源,通常技术经济效果显著。(4) 管理型QC小组它是由管理人员组成的,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这类小组的选题有大有小,如只涉及本部门具体管理业务工作方法改进的,可能就小一些;而涉及到全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的课题,就会较大,课题难度也不相同,效果也差别较大。(5)创新型:创新型包括以上四种,小组类型课题方面的内容,主要在课题内容未有先例和别人做过的创新方面的课题。把QC小组分为以上五类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小组活动的广泛性、群众性;是为了便于分类发表交流,分类进行评价选优,以体现“公平”,并照顾到各个方面,有利于调动各层人员的积极性。这种分类也不是绝对化。“现场型”QC小组,有时也可能是“攻关型”或“服务型”。这里特别要强调,企业应十分重视发动生产、经营、服务现场的广大职工参加QC小组活动。因为他们是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主体,占企业员工的大多数,只有把他们都发动起来,围绕企业和员工所关心的各种问题积极开展各种改进活动,提高自身素质,保证工作质量,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并付诸行动,才能使整个企业做到安全文明生产发供电和开展多种经营活动。例如红雁池发电厂1998、1999年在自治区发布获“省优”,1999年的成果利用机组大小修开展技术比武是由教育科人员的一项管理型成果,目前,管理型成果较少。第三节 QC小组活动的宗旨和作用1、QC小组活动的宗旨 QC小组的宗旨,即QC小组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 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开展QC小组活动的着眼点,是企业管理从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转变的体现。假如说人们按规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岗位和一定的收入,是“为生活所迫”,那么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则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创造性劳动。他们自找问题,与同伴一起进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因而改进工作及周围环境,从中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到自身价值和工作的意义,体验到生活的充实与满足。人们有了这样的感受,便会产生更高的工作热情、激发出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身的潜在智力与能力才会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这样,企业才能充满活力,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得以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2) 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消耗,既包括物质资源的消耗,也包括人力资源的消耗。它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最大潜力所在。这一方面要依赖于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则依赖于人们的效率观念与节约观念的增强。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从自己和自己身边做起,不断提高生产、服务效率,节约点滴物质消耗,提高物质资源的利用率。这样的群众性实践活动不仅可带来直接的降低消耗的效果,而且能增强人们的效率意识与节约意识,提高人们爱惜资源、节约资源消耗的自觉性。这将长远地影响人们的行为。因此,QC小组活动必须以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宗旨,注意选择有关方面的课题,开展扎实的活动,取得实效。3) 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现场是职工从事各种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直接场所。人的一生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现场度过的。因此,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改善现场管理,建立一个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现场是至关重要的。日本企业普遍开展的“5S”活动,是加强现场管理,创造良好劳动环境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方法。所谓“5S”,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因为这五个词的日语罗马字拼音均以“S”开头,故简称“5S”。整理(SEIRI):将现场需要的东西与不需要的东西分开,把不必要的东西处理掉。如撤去不需要的设备、管线、工具、模型和个人物品等。整顿(SEITON):把要用的东西,根据使用频度分别放置,使常用的东西能及时、准确地取出,保持必要时马上能使用的状态和谁都能了解的状态。如放置场所与通道的标志、放置物品及其管理者的标志等。清扫(SEISO):去除现场的脏物、垃圾、污点,经常清扫、检查,形成制度,采取根治污物的对策。如彻底改善设备漏水、漏油、漏汽以及易落下灰尘等状况。清洁(SEIKETSU):企业、现场、岗位、设备时时保持干净状态,保持环境卫生。如定期进行卫生、安全检查,采取防止污染、噪声和震动的对策,使现场明亮化。素养(SHITSUKE):要加强修养,美化身心,做到心灵美、行为美。人人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遵守和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标准。上述活动内容,都可以纳入“现场型”QC小组的活动课题,使现场职工都能开展QC小组活动,从而有效地改善现场环境。职工在这样的环境中劳动、工作会心情舒畅,有助于产生向心力与归属感,进而做到“以企业为家”,激发士气,提高质量与效率,形成良好的氛围,优化企业的形象。在以上三条宗旨中,关键的一条是提高职工的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为只有人的责任心很强、技术业务能力很高,又有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会千方百计地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也才会建立起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而后两个方面的实践,又会反作用于职工素质、积极性、创造性的进一步提高。所以,QC小组活动的这三条宗旨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2、QC小组活动的作用 在开展QC小组活动中,只有坚持以上宗旨,就可以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 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发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2) 有利于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3) 有利于实现全员参加管理;(4) 有利于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人的团结协作精神;(5) 有利于改善和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6) 有助于提高职工的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职工岗位成才。一个国家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如何,是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的反映,这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及该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一个企业的产品、工作、服务质量如何则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甚至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因此,人人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通过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就不单单是关系个人利益的行为,而是一件具有关系企业兴衰重大意义的工作。因此,QC小组活动必须以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宗旨,注意选择有关方面的课题,开站扎实的活动,取得实效。 第四节 QC小组的产生与发展 1962年,日本首创了QC小组,并把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QC小组国际会议。第二章 QC小组的组建 本章主要讲述了QC小组组建的原则,小组成员及其要求,以及组建程序与注册登记等,重点掌握:1.组建QC小组的一般原则;2.QC小组长的职责;3.QC小组成员的要求;4.QC小组组建程序;5.QC小组的人数;6.QC小组的注册登记。第一节 组建QC小组的原则 QC小组,是开展QC小组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组建QC小组的工作做得如何,将直接影响QC小组活动的效果。为了做好组建QC小组工作,必须坚持“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实事求是,灵活多样”这一基本原则。1、自愿参加,上下结合 “自愿参加”,是指在组建QC小组时,小组成员对QC小组活动的宗旨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共识,并产生了自觉参与质量管理,自愿结合在一起,自主地开展活动的要求。强调自愿参加,并不意味着QC小组只能自发地产生,更不是说发电企业的管理者就可以放弃指导与领导的职责。这里讲的“上下结合”,就是要把来自上面的管理者的组织、引导与启发职工群众的自觉自愿相结合,组建本企业的QC小组。没有广大职工群众自觉自愿参加QC小组活动,QC小组活动就会停滞不前,QC小组就没有生命力。2、实事求是,灵活多样 组建QC小组,是为了给广大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与不断改进提供一种组织形式。员工自愿结合成各种类型的QC小组,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身边存在的各种问题,形式多样地、自主地开展活动,从而有效地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和自身素质的提高。由于各个企业的特点不同,乃至于一个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特点也不同,在组建QC小组时,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组成适宜类型的QC小组,以方便活动,易出成果。不要搞一个模式、一刀切。比如,一些本公司内跨班组、跨专业、跨部门组织,三结合技术攻关型QC小组或多种组合的“自主管理小组”等模式多样,不拘一格。这样就可以使QC小组这一群众参与管理的有效组织形式,如同百花园中争奇斗艳的鲜花一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蓬勃局面。第二节 QC小组的成员及对其要求QC小组成员主要包括组长和组员1、QC小组组长的职责及对其要求 (1) QC小组组长的职责QC小组组长是QC小组的核心人物,一个QC小组能否有效地开展活动,组长起着重要的作用。QC小组组长可以是自荐并经小组成员认可的,也可以是由小组成员共同推举的。 QC小组组长的基本职责,就是组织领导QC小组有效地开展活动。组长是一个QC小组的组织领导者。在QC小组组建时,他要负责向有关部门办理QC小组的注册登记手续;QC小组组建后,他要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制定QC小组活动计划,组织人员分工,带领组员按计划开展活动,负责保管QC小组活动的原始记录,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召开的有关QC小组活动的会议,并向组员传达。总之,QC小组活动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组长的组织领导,这里需要强调的是QC小组组长的组织领导作用,不是靠行政命令,而是靠自己对QC小组活动的高度热情、积极奉献、言传身教以及模范带头的行动团结全体组员、激励全体组员与自己一道主动有效地开展QC小组活动。QC小组组长的具体职责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抓好QC小组的质量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开展QC小组活动,也应自始至终抓好教育不放松。通过教育,增强全体组员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加深对QC小组活动宗旨的理解。这样才能激发组员参加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全体组员统一认识、统一意志,为小组活动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通过教育,使组员对开展QC小组活动的科学程序和有效方法能正确理解,并且结合活动,实际灵活运用,这是保证小组活动能够按计划取得预期成果的重要保证。当然这种质量教育不可能是一次奏效、一劳永逸的,而是要通过多种形式包括听课、成果交流、活动实践中学习等,不间断地进行,以使教育成果不断巩固,教育内容不断深化,从而不断提高小组活动的水平和小组活动的有效性。这样就能使小组成员尝到小组活动的甜头,感受到自己工作中的乐趣,甚至感受到人生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小组成员持续不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开展质量教育的方式可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小报、板报教育、闭路电视教育、专题方式、在网络社会还可用微机联网进行教育,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才能真正抓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达到持续有效的目的。 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按计划组织好小组活动。QC小组组长应带领组员一起讨论制定本QC小组活动的计划,与组员一起认真分析并确定活动课题,以及活动欲达到的目标,运用全面质量的理论和方法,按照PDCA循环的工作程序,结合本专业技术开展活动。QC小组组长还应该在活动中注意检查活动计划的实施情况,发现偏差,及时与组员一起研究补充纠正措施,以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或必要时修订原计划,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在制定QC小组活动计划时,组长要注意使活动内容与形式多样化,既有共同的学习研讨活动,又有分头的改进、改善活动,还可以把一些文体娱乐与交往活动穿插其间,为组员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这正如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先生曾指出的,QC小组成员通过共同的活动、共同的目标,分工合作,增强互相的连带感、团结力,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创造一个团结和睦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的愿望和积极性。 做好QC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QC小组组长要按照企业制定的QC小组管理制度,经常组织全体组员开展QC小组活动,做好活动记录、出勤考核,组织好整理与发表活动成果报告,并注意组织总结与诊断,以不断改进小组活动方式,提高活动的有效性。(2) 对QC小组组长在QC小组中的地位与职责,决定了要做好一个QC小组组长所应该具备的一些条件,也就是对他的一些要求。 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热心人。QC小组组长不仅应是热爱企业、热爱本职工作、事业心强的企业骨干,而且对开展QC小组活动要有很高的热情。这样,在带领QC小组开展活动时,才能任劳任怨,不怕困难,积极工作。 业务知识丰富。QC小组组长无论是技术水平、操作技能,还是专业知识、质量管理知识,都应比一般职工的水平高。在QC小组活动中,他不仅是组织者,还能当“小先生”,带动组员不断提高技术业务素质。 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QC小组组长要能够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善于集思广益,团结全体组员一道工作,使QC小组不仅能在解决企业的质量、消耗等问题方面,还能在改善管理、改善人际关系和加强班组建设等方面作出贡献。虽然对QC小组组长的要求比较高,然而这正是发现、培养和锻炼人才的极好机会。QC小组组长只要在QC小组活动实践中勇于进取,乐于奉献,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提高素质,不仅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QC小组组长,而且也能成为管理者的后备军。中国有的企业规定,在选拔班组长、工段长时,优先在QC小组组长中挑选。2、对QC小组组员的要求 QC小组的组员,可以由与所选课题有关的人员组成,也可以由一些工作岗位相近、兴趣爱好相投的人员组成。这些人组织在一起,推举出组长(或自荐经组员认可),便可向主管部门注册登记。QC小组的组员,不受职务的限制,工人、技术人员可以当组员,管理者也可以当组员。一般来说,对QC小组组员,有以下几点要求:(1) 应根据QC小组活动计划安排按时参加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特长,这样,才能充分发挥QC小组的群体作用。(2) 按时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只有每个组员都能按小组分工负责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本QC小组要解决的课题才能如期实现预定目标。(3) QC小组组员不仅要当好本QC小组的组员,而且应成为企业中不断改进的积极分子。要不断动脑筋发现自己周围存在的可以改进的问题,为企业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为QC小组提供更多活动课题。近几年来,QC小组,动态为了提高小组活动的水平和有效性,一些QC小组还聘请了一些有关专家或管理者作为QC小组顾问。这些顾问给QC小组活动以有益的指导或必要的协调,为QC小组活动取得预期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他们往往不能自始至终地经常参加该QC小组活动,因此,不宜把他们列为小组成员,可在整理成果材料中予以说明。关于聘请专业顾问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第三节 QC小组组建程序与注册登记1、QC小组组建程序 由于各个部门的情况、欲组建的QC小组的类型、以及选择的活动课题等不同,所以组建QC小组的程序也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 自下而上的组建程序由同一班组的几个人(或一个人),根据想要选择的课题内容,推举一位组长(或邀请几位同事),共同商定是否组成一个QC小组,给小组取个什么名字,先要选个什么课题,确认组长人选。基本取得共识后,由经确认的QC小组组长向所在分场(或部门)申请注册登记,经计划经营部审查认为具备建组条件后,即可发给小组注册登记表和课题注册登记表。组长按要求填好注册登记表,并交生技科编录注册登记号,该QC小组组建工作便告完成。这种组建程序,通常适用于那些由同一班组(或同一科室)内的部分成员组成的现场型、服务型,包括一些管理型的QC小组。他们所选的课题一般都是自己身边的、力所能及的较小问题。这样组建的QC小组,成员的活动积极性、主动性很高,企业主管部门应给予支持和指导,包括对小组骨干成员的必要的培训,以使QC小组活动持续有效地发展。(2) 自上而下的组建程序这是当前较普遍采用的。首先,由企业主管QC小组活动的部门,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出全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的设想方案,然后与车间(或部门)的领导协商,达成共识后,由车间(或部门)与QC小组活动的主管部门共同确定本单位应建几个QC小组,并提出组长人选,进而与组长一起物色每个QC小组所需的组员,所选的课题内容。然后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车间(或部门)领导发给QC小组注册登记。组长按要求填表(即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经企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编上注册号,小组组建工作即告完成。这种组建程序较普遍地被“三结合”技术攻关型QC小组所采用。这类QC小组所选择的课题往往都是企业或车间(部门)急需解决的、有较大难度、牵涉面较广的技术、设备、工艺问题,需要企业或车间为QC小组活动提供一定的技术、资金条件。因此,难以自下而上组建。还有一些管理型QC小组,由于其活动课题也是自上而下确定,并选择课题,因此,通常也采取这种程序组建。这样,组建的QC小组,容易紧密结合企业的方针目标,抓住关键课题,对企业和QC小组成员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又由于其有领导与技术人员的参与,活动易得到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保证,利于取得成效。但易使成员产生“完成任务”感,影响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3) 上下结合的组建程序这是介于上面两种之间的一种。它通常是由上级推荐课题范围,以下级讨论认可,上下协商来组建。这主要是涉及组长和组员人选的确定,课题内容的初步选择等问题,其他程序与前两种相同。这样组建小组,可取前两种所长,避其所短,应积极倡导。2、QC小组的人数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意见中指出:“为便于自主地开展现场改善活动,小组人数一般以3-10人为宜。”每个QC小组成员具体应该多少,应根据所选课题涉及的范围、难度等因素确定,不必强求一致。在课题变化或小组成员岗位变动后,成员数也可作相应调整。在小组成员人数可多可少的情况下,宜少不宜多,以便于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3、QC小组的注册登记为了便于管理,组建QC小组应认真做好注册登记工作。注册登记表由企业QC小组活动主管部门负责发放、登记编号和统一保管。注册登记是QC小组组建的最后一步工作。QC小组注册登记后,就被纳入企业年度QC小组活动管理计划之中,在随后开展的小组活动中,便于得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服务,并可参加各级优秀QC小组的评选。QC小组的注册登记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每年要进行一次重新登记,以便确认该QC小组是否还存在,或有什么变动。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意见中指出:“对停止 活动持续半年QC小组予以注销。”可见,进行注册登记有助于督促QC小组坚持开展活动。 这里要注意,QC小组的注册登记每年进行一次,而QC小组活动课题的注册登记,则应是每选定一个活动课题,在开展活动之前都要进行一次课题的注册登记。两者不可混淆。在QC小组注册登记时,如果上一年度的活动课题没有结束,还不能注册登记新课题时,则应向主管部门书面说明情况。第四节 QC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红雁池第一发电有限责任公司Q C 小 组 注 册 登 记 表 小组注册号:QC2001小组名称(全称)小组活动情况(获奖或其他)组长情况登记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文化程度职务职称小组成员TQC基本知识情况小组成员接受TQC教育(年) 小时受教育效果自我评价对于“一懂三会”情况调查:、懂全质基本知识(是、否、一般)、全质方法工具“会看、会算、会用”(会、不会、会一部分)熟练();一般();较差();小组需加强学习内容小组对全质及小组活动的建议及设想小组申报课题名称(至少两项,多者不限)预计完成时间活动时间预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小组主管单位意见(公司部门)(专责人员签署意见并签名)(公司盖章)年 月 日全质办公室审批意见(专责人员签署意见并签名)(全质办盖章) 年 月 日第五节 QC小组课题注册要求为了提高QC小组活动的成功率和QC小组活动的质量,实现QC小组的质量目标;为了支持和协调QC小组的活动,对QC小组活动取得组织的认可;为了帮助QC小组获得完成课题要求、创造活动条件;为了督促QC小组认真开展活动,掌握QC小组的活动情况和给予有效指导;为了体现QC小组的组建原则;提出QC小组课题注册要求,供各分场、科室在实施质量管理活动中参考、使用。一、注册概念 QC小组课题注册包括QC小组及组成人员注册和QC小组活动课题注册,缺一不可。二、注册期限 计划或希望在当年发布QC成果的小组,一般应在完成至少一个PDCA循环后,并保证有充足的考验期,实现了课题目标的前提下,在QC成果发布会前进行注册。考验期:QC活动成果的考验期为连续运行90天,特殊成果可不受时间限制,但应有文件依据。考验期的计时界定:在最后一个PDCQ循环活动中,对策表中的最后一项措施完成后,从次日起计算。各分场QC小组应尽早注册,在公司QC成果发布会后即可注册,不用一定要待年初才进行注册登记。 向新疆电力公司上报的QC小组课题注册表,在每年的二月份完成上报注册工作。三、下列情况不允许注册 1、已经注册为科技、技措、技改、节能等项目的课题不得再作为QC课题注册。2、小组成员不足二人的QC小组不得注册。3、QC小组注册相同课题的,应选择条件最好的一个QC小组给予注册,其他小组劝其另选课题。4、已经注册的课题,不再重复注册。5、未按QC小组课题登记表要求填表的,不允许注册。6、未经“分场负责人”和“所在分场、科室”同意的QC小组及课题,不允许注册。 7、属正常处理业务,无需成立QC小组即可解决的问题,不允许注册。四、重新注册 QC小组的课题或60%的小组成员需要变更,应重新注册。五、注销注册 以下情况应注销注册1、QC小组注册后,又主动要求注销的;2、QC小组持续半年没有活动的或没有证据证实其全部活动过程的;3、QC小组虽坚持活动,但在公司QC成果发布会前没有成果的,(活动周期超过一年的应在注册时说明。活动周期超过一年的QC活动应严格限制)或由于条件不允许,无法进行下去的;4、QC小组活动弄虚作假的;5、已在其他范围内注册或获得认可的,又在QC活动中注册了被发现的;6、发现重复注册的应保留最早注册的小组,其他小组应注销。六、注册的关键慎重选择课题 在遵循“小、实、新、活”的原则下,慎重选择课题和考察QC小组成员的能力是否适应,是能否出成果的关键,也是注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应注意课题的选择和确定,对所选课题应反复斟酌,各分场、班组应抓好注册课题的培训,把好选择课题关。在确定课题时,应得到课题所涉及业务的主管负责人的认可及签字。七、其它要求 1、未注册的QC小组和课题不准参加公司的QC成果发布会,可参加分场的QC成果发布会。没有参加公司发布会的QC成果,不推荐参加新疆电力公司的QC成果发布会。2、每个班组组建几个QC小组,由班组根据本班具体情况确定。QC小组成员不宜过多,一般的QC小组由5人左右组成较好。QC小组的组建不要求班组中所有人员都参加,组建应符合QC小组的“自愿参加,自由结合”、“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组建原则。3、一般的班组组建一个QC小组较好,每个QC小组最好选择一个课题。4、注册应认真填制QC小组课题登记表,不填制QC小组课题登记表的视为没有注册。第三章 QC小组活动本章主要讲述了QC小组活动时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QC小组活动的程序和应遵循PDCA循环。重点掌握: 1、QC小组活动程序; 2、如何选择课题; 3、QC活动程序图; 4、现状调查和设定目标;5、原因分析和确定主要原因;6、制定对策及对策表的作用;7、实施对策和效果检查;8、巩固措施和总结回顾及今后打算。第一节 QC小组活动的基本条件QC小组活动主要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领导对QC小组活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 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热情支持,积极引导,并把它作为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来抓。比如,把QC小组纳入企业质量工作计划;制订并坚持鼓励开展QC小组活动的政策(如在分房、评职称时给加分,把开展QC小组活动与个人利益紧密挂钩);在企业中设有专职或兼职的负责管理QC小组活动的人员;在有关质量工作的会议上积极宣传QC小组活动的意义,参加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会,鼓励开展QC小组活动等,在企业内部形成推动开展QC小组活动的气氛。2、职工对QC小组活动有认识,有要求 只有广大职工群众对开展QC小组活动的意义有认识,有参加QC小组活动的愿望和要求,QC小组活动才能成为广大职工自觉、主动的行为。为此,要通过认真开展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企业的QC小组活动建立在较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3、培养一批QC小组活动的骨干 要十分重视培养QC小组活动骨干的工作。主管QC小组的部门要善于在质量工作中及时发现一些质量意识较强、热心于不断改进质量的积极分子,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使他们比别人先学一步,多学一些,既掌握质量管理理论,又会运用QC小组活动的有关知识和方法,还知道应如何组织好QC小组活动。培养出一批这样的QC小组骨干,他们就会成为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的“种子”,使QC小组活动在企业的广阔沃土中生根、开花、结果。4、建立健全QC小组活动的规章制度 为了使企业的QC小组活动持续、健康地发展,企业应把QC小组活动作为质量体系的一个要素,并对QC小组的组建、注册登记、活动、管理、培训、成果发表、评选和奖励等项工作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具体可参照1997年3月20日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科协、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国质协联合颁发的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意见的通知,以此指导企业的QC小组活动。第二节 QC小组活动的程序QC小组解决课题所涉及的管理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1、遵循PDCA循环 我们每做一件事,搞一项活动或解决一个问题,都有一个做法或思路,它都是按照PDCA的活动规律(程序)进行的。P(Plan)表示计划,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处理。P阶段通常包含着四个步骤,即: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制订对策。D阶段包含着一个步骤,即按照制订的对策实施。C阶段包含着一个步骤,即检查所得的效果。A阶段包含着两个步骤,即:制订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提出遗留问题及下一步打算。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的内容。PDCA循环有两个特点:一是循环前进,阶梯上升。见图3-1,也就是按PDCA顺序前进,就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新的水平上再进行PDCA循环就又可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二是大环套小环,见下图所示,即PDCA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可有它本身的小PDCA循环。2、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为什么选这个课题?为什么制订这个目标?问题的症结在哪儿?为什么确定这几条主要原因?所制订的每一条对策是否完成,有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等等,都要有证据来说明,而这些证据应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为此要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3、应用统计方法 为了取得证据,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其中有的是有效数据,有的则是无效数据。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就需要应用统计方法;我们要判断总体质量,不能做到全数检验时,可以随机抽取一定数量作为样本,从样本的质量状况,就可以判断总体的质量水平,这也需应用统计方法;我们要优选一些参数进行试验验证时,怎样才能做到试验次数最少而得到参数的最佳搭配,这也需要应用统计方法。现在可供选用的统计方法较多,有“老七种工具”,分别是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调查表、分层法,有“新七种工具”,分别是关联图、系统图(也称树图)、亲和图(也称KJ法A型图解)、PDPC法(也称过程决策程序图法)、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矢线图;还有一些简易图表(包括柱状图、饼分图、折线图、带状图、雷达图等);此外,优选方法如0.618法(也称黄金分割法),正交试验设计法等等,都可以被选用。对于这些方法,作为QC小组成员不要去追究它的来龙去脉,因为统计方法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我们只要把这些方法拿来应用就可以了。但是应用必须做到正确、恰当。所谓正确,就是方法不能用错,例如因果图是针对单一问题来分析原因的方法,假如课题是两个问题而用一个因果图来分析原因,就必然产生所分析的原因针对性不强,因此,这就属于方法应用错误。所谓恰当,就是要恰如其分,不要盲目追求用新的方法和复杂方法,只要解决问题就行。为此,QC小组成员要学习它、了解它,才能很好地掌握及应用。总之,应遵循PDCA循环,结合本身的特点来开展QC小组活动。QC小组活动程序如图所示。1、选择课题 QC小组组建后,就要开展活动。首先是选择,也就是“大家一起来改善什么?”课题的来源一般有三个方面:一是指令性课题。即由上级主管部门根据企业(或部门)的实际需要,以行政指令的形式向QC小组下达的课题,这种课题通常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攻关性的课题。二是指导性课题。通常由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实现经营战略、方针、目标的需要,推荐并公布一批可供QC小组选择的课题,每个小组则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开展活动,这是一种上下结合的方式。三是由小组自行选择课题。前两个方面的课题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既然已经下达给QC小组,就应该发动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去完成。但是这些课题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QC小组则要自己去寻找、选择课题。只要发动群众,集思广益,在生产现场,需要改善的课题是很多的。QC小组在选课题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1) 针对上级方针、目标在本部门落实的关键点来选题。从这方面来选题,能更好地得到领导的支持。如上级要求降低消耗,甚至限定本部门的消耗不能超过多少,而本部门在某些方面的消耗超过指标很多,部门领导正为实现这个指标犯愁,QC小组如果主动选择这方面的课题,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做到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办领导所需,就肯定能得到领导的支持。这样,在QC小组活动需要的时间、物资、费用方面,与外部协调方面,就会得到领导更多的关心和帮助。(2) 从现场或小组本身存在的问题方面选题。由于生产、施工、服务现场或小组本身在管理上、效率上、质量上、环境及文明生产上有问题存在,而这些又多是小组身边或自身的问题,领导也顾不上花更多的精力来解决。如果QC小组选择这些问题作为课题,把它解决了,自己解放自己,自己享受成果,就能提高成员们参加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3) 从如何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提高效益的问题中去选题。把存在的管理问题选为课题加以解决,就能更好地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选题常用的方法有调查表、分层法、简易图表、排列图、控制图、亲和图等。选题还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 课题宜小不宜大。这就是应尽量选择解决具体问题的课题。搞小课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好处: 小课题易于取得成果,活动周期短,能更好地鼓舞小组成员的士气。 小课题短小精干,大部分对策都能由本小组成员自己来实施,更能发挥本组成员的创造性。 小课题大部分是在本小组的生产(工作)现场、是自己身边存在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改进,取得的成果也是自己受益,能更好地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小课题容易总结成果,在发表成果的15分钟时间里,能把小组活动时所动的脑筋,所下的功夫,克服困难的毅力充分表达出来,因此可以发表得很生动、很精彩,对别的QC小组更有启发。 (2) 课题的名称应一目了然地看出是要解决什么问题,不可抽象。课题名称应直接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如“降低能耗指标”,“降低燃煤消耗”,“提高机组热效率”,简洁、明了、针对性强。(3) 关于选题理由,应直接写出选此课题的目的和必要性,不要长篇大论地陈述背景。 为什么要选这个课题,在发表时是要交代清楚的,这对别的小组会有启发。要说清理由,只要把上级方针是什么,根据上级方针,本部门有什么要求,实现这个要求的症结是什么,差距有多大,用数据把这些事实表达出来,以说明只要把这个症结解决了,就可达到本部门的要求。这样,选题的目的及必要性就很充分了。有的小组用框图的形式来表示,可看出选题理由简洁、明了、充分。这时就是要求各小组的选题理由都用框图形式表示,可以形式各异,但要简明、扼要,用数据表达。2、现状调查 课题确定之后,就要掌握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这就要对现状进行认真的调查。通过对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把症结找出来。然后就可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等。一步一步进行下去。现状调查做得好,就给解决课题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因此,现状调查这一步骤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整个QC小组活动程序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现状调查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 数据说话。用数据来表示事实,非常重要。它能准确地掌握实际情况,原来隐隐约约感到有什么疑问,通过核实数据,就能澄清问题,进一步了解现状。如果在选题时已收集了一定程度的数据,可在此基础上再收集有关的数据,以便更详细、准确地掌握实际情况。收集数据也要注意三点: 收集的数据要有客观性,避免只收集对自己有利的数据,或者从收集的数据中只挑选对自己有利的数据而忽略其他数据。 收集的数据要有可比性。不可比的数据不能作为说明采取对策有效性的证据。 收集数据的时间要有约束。要收集最近时间的数据,才能真实反映现状,因为情况是会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时间相隔长的数据就不能反映现状。用时间相隔长的数据进行分析,可能会将下面的活动引入歧途。(2) 对现状调查取得的数据要整理、分类,进行分层分析,以便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对通过调查取得的客观数据,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并对分类数据进行分析。如从某个角度分类的数据看,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就可把在这个角度产生问题的可能予以排除;而从另一个角度分类的数据看,发现了异常,就说明在该角度上是存在问题的。如果从该角度上看确实存在着问题,但问题还不够明朗,则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到现场作进一步的分层调查,取得数据后再进行分析,直到找出问题的线索,即问题的症结所在为止。为了对数据进行分类分析,通常可把数据按以下几种标志分类: 按时间区分。也就是按年、季、月、日、班次来区分。 按地点区分。也就是按位置、工地不同来区分。 按症状来区分。也就是按缺陷种类、特性、状态来区分。 按作业区分。也就是按检修、运行区分,或者按操作者来区分。(3) 不仅收集已有记录的数据,更需亲自到现场去观察、去测量、去跟踪,直接掌握第一手资料,以掌握问题的实质。综上所述,现状调查在整个QC小组活动程序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它的作用是为目标值的确定提供充足的依据。现状调查常用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