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会考提纲2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20885808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会考提纲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生物会考提纲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生物会考提纲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学八年级部分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 根据分类法(方法)将动物分类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根据体内没有脊柱):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这些动物还可以分为三大类(根据生活环境): 一类是陆生动物,一类是水生动物,另一类是空中飞行动物。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鱼海洋鱼淡水鱼四大家鱼(青草鲢鱼鳙)鲫鱼、鲤鱼、“长江鱼王”中华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鱼的分类(海洋、淡水)2.鱼能生活在水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特点: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3.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臀鳍尾鳍腹鳍(2对)胸鳍(2对)背鳍侧线体形:梭形(减少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体色:背面灰黑色,腹面白色(保护色);体表:有鳞片,分泌黏液(减少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身体分为头、胸、腹;侧线:感知水流、测定方向;鱼鳔:控制沉浮;鱼依靠各种鳍的协调作用游泳:背鳍、腹鳍、臀鳍、胸鳍调节身体平衡,其中背鳍起关键作用;尾鳍摆动时提供前进的动力并且控制前进方向。用腮呼吸:鳃包括四个部分:鳃盖、鳃丝、鳃弓、鳃耙。鳃的位置:在头部两侧。呼吸: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开闭。结果:水中的CO2增多、O2减少;鳃中有静脉血变为动脉血。鱼游泳的动力:通过尾鳍与躯干部分的摆动产生游泳的动力。游泳: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11)探究:(观察法、实验法)实验法:对照实验、模拟实验(用模型)、直接实验(用捆绑)。(12)叫鱼不是鱼的动物:鲸鱼(哺乳动物)、娃娃鱼(两栖动物)、章鱼、鲍鱼、鱿鱼(软体动物)、甲鱼(爬行动物)。3.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4.其他水生动物: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有触手,有消化腔。(如:水母、珊瑚虫)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无骨骼、有贝壳保护。(如:章鱼、田螺)甲壳动物:体表有质地坚硬的甲。(如:虾、蟹、水蚤)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5.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6.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v 气候相对干燥 适应: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皮肤、爬行动物的鳞或甲、昆虫的外骨骼)。v 无水的浮力作用适应: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v 陆地环境中有大气适应:具有专门在空气中呼吸的呼吸器官(如:昆虫的气管、哺乳动物的肺、蚯蚓的皮肤)。v 环境复杂多样适应: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前端(有口)环带刚毛后端(有肛门)7.观察蚯蚓:生活环境: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深层的土壤中。生活习性:穴居、昼伏夜出,以枯叶、朽根等腐殖质为食, 为杂食性。形态结构及功能:v 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为环节动物(作用:运动更灵活)v 环带:靠身体前端(生殖带)v 背:凸、色深;腹:扁,色浅。运动:肌肉和刚毛(作用:增大摩擦力)的配合蠕动。生殖: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呼吸:湿润的体壁和体表粘液。空气CO2O2体表黏液CO2O2体壁内的毛细血管其他特点: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大的土壤深处,属于变温动物。与人的关系:饲料、处理垃圾、改良土壤、监测环境。环节动物:有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如:蚯蚓、水蛭、沙蚕等)。8.兔的生活:(1)外形:体表被毛(保温)。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前肢较短,后肢较长,尾短,适于跳跃。(2)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3)摄食、消化: 牙齿:门齿:切断植物纤维;臼齿:咀嚼食物;犬齿:撕裂食物。消化道长、盲肠发达(消化植物纤维)。食性:植食性(如兔);肉食性(如狼);杂食性(如人,犬齿退化)。(4)循环:心脏四腔,分体循环和肺循环,运输能力强。脊椎动物的心脏:鱼(一房一室)、两栖(两房一室)、爬行类(两房一室,有膈膜)、鸟类和哺乳(两房两室)(5)体温恒定(原因:用肺呼吸;气体交换能力强;心脏四强,运输能力强;神经发达控制体温。)(6)神经: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有发达的四肢,能迅速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9.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特征: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特有的是: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胎生哺乳)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10.鸟(恒温动物、哺乳动物)(1)种类: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2)运动方式:行、飞(有鸵鸟、企鹅、家禽等少数不能飞行)、游。(3)飞行意义:扩大活动范围;觅食繁殖。(4)鸟适于飞行的特点:v 外部形态结构体形:呈流线形,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体表:羽毛(尾翼:助飞)分正羽和绒羽(有保暖作用) 前肢成翼(飞行器官),表面积大,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新课标第一网v 内部结构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发动机)骨骼:龙骨突(胸部附着发达的胸肌);薄、长骨中空(减轻体重)。v 生理功能消化特点:消化能力强,直肠短,不贮存粪便(减轻体重);有喙(hu)无齿,有味囊(贮存)、砂囊(磨碎)心脏:工作能力强,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呼吸:用肺呼吸,气囊(不是呼吸器官)辅助双重呼吸。双重呼吸:鸟类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v 其他特点体温:高而恒定记忆口诀(鸟类六怪):流线身体羽毛盖,前肢成翼胸肌开,没有牙齿砂囊袋,喙囊就是食品袋,有了粪便随时排,气囊辅助呼吸快。(6)鸟类特征: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中空,内充气体;有喙无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双重呼吸;体温高而恒定;卵生。11.昆虫(种类最多、运动能力最强,属于节肢动物)(1)种类:100万种(占动物种类的4/5)(2)运动方式: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 大多数有翅,能飞行。(3)翅: 昆虫的翅分为前翅和后翅对昆虫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取食,逃避敌害,扩大活动和分布范围,有利于寻偶交配,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 (4)形态特征v 形态结构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外骨骼:保护、支持体内部结构,防止体内水分散失。它不能随身体长大,且会有五次蜕皮。头部:(感觉、取食中心) 触须:感觉器官包括 复眼:视觉中心 口器:咀嚼式、取食中心胸:(运动中心) 两对翅膀:腹翅(前翅保护、后翅飞翔)包括 三对足:前足、中足:爬行;后足:跳跃腹:(呼吸和生殖中心) 气门(鼻):气体进出 包括 气管(肺):气体交换 生殖器官:生殖中心v 记忆口诀 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5)昆虫共同特征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12.节肢动物分纲 昆虫纲:蝗虫 甲壳纲:虾、蟹、水蚤 蛛形纲:蜘蛛 多足纲:蜈蚣13.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第四章 广泛分布的细菌和真菌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培养基:适于细菌和真菌生长的环境(营养物质:琼脂)。2.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3.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4.观察菌落(区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菌落类型大小形状颜色细菌大光滑粘稠粗糙干燥白无色真菌(霉菌)小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红、褐、绿黄、黑 5.培养细菌或真菌: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材料:琼脂、牛肉汁、牛奶等);高温杀菌(消灭杂菌);冷却后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恒温培养(25)6.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广泛存在,不同环境分布有差异。7.生存的基本条件:有机物(营养物质)、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氧) 氧:需氧型;厌氧型:有氧时受抑制(乳酸菌厌氧菌)营养来源:自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细菌、真菌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第二节 细菌8.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是列文虎克。9.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 发现乳酸菌(细菌)和酵母菌(真菌) 发明了巴氏消毒法(高温消毒)10.巴斯德的贡献 进行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有细菌繁殖而成的。11.细菌的形态和结构:个体十分微小;形态(单细胞):杆状、球状、螺旋状。细菌结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DNA(无真正的细胞核)特殊结构:荚膜(保护)、鞭毛(运动)生活在水中。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12.营养方式异养(无叶绿体,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寄生:在活的生物体上吸收营养;腐生:在动植物的遗体、粪便上吸收有机物。13.生殖方式:分裂生殖(一分为二),2030分钟分裂一次,用式子表示为(a=原有细胞个数,n=分裂次数)。14.休眠体芽孢(抵抗不良环境的,由自身形成)特点:小而轻,随风飘散。15.细菌广泛分布的原因:个体微小,繁殖速度快,在恶劣环境下产生芽孢,芽孢适应力强。第三节 真菌1.真菌的种类和形态:(1)单细胞:代表:酵母菌作用及构成:具有发酵作用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2)多细胞:由菌丝构成蘑菇类:菌盖、菌褶、菌柄为子实体(是地上部分)菌丝吸收水和有机物为地下部分霉菌类:共同点:都为多细胞,有直立的菌丝、营养菌丝,用孢子繁殖后代。直立菌丝菌丝横隔营养菌丝青霉与曲霉的比较:孢子着生的形状孢子颜色青霉直立菌丝顶部呈扫帚状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色曲霉直立菌丝顶部膨大呈球状2.真菌的营养方式异养。3.真菌的繁殖孢子生殖。4.真菌的特征:(以细菌相比)有细胞核;用孢子生殖;细胞内无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区别细菌和真菌:细菌:单细胞,为球状、螺旋状;分裂生殖;无真正的细胞核。真菌:有单细胞、多细胞;孢子生殖;有真正细胞核。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菌)动物植物取 食遗体、粪便(有机物)细、真菌分解作用CO2+水+无机盐光合作用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寄生菌) 细菌:链球菌(扁桃体炎、丹毒、猩红热) 真菌:癣、灰指甲(植物患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3.与动植物共生:真菌有机物藻类水、CO2、无机盐大肠杆菌食物、场所动物消化食物地衣:真菌和藻类: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固氮作用:把氮气转化为氮肥) 大肠杆菌与动物:根瘤菌(细菌)有机物豆科植物氮肥种类无O2酸性物质有机物食品原理乳酸菌酸奶、泡菜葡萄糖有氧无氧CO2+水酒精+少量CO2酵母菌面包、馒头、酒曲霉甜酒淀粉(多糖)葡萄糖醋酸杆菌制醋有机物酸性物质多种霉制酱有机物酸性物质4.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5.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方法食品备注脱水法蘑菇、红枣、干桂圆脱水晒制和熏制腊肉冷藏果脯巴氏消毒法冰箱冷藏食品真空包装盒装、袋装牛奶罐藏法肉类罐头6.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1)抗生素:有的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细菌的物质。(2)应用:青霉菌:肺炎、脑膜炎、淋病;链霉菌:结核病;红霉菌:抗菌消炎。(3)转基因技术与胰岛素“生物效应器”转基因细菌: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只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胰岛素:激素的一种,主要调节糖的吸收、运输、转化,如分泌不足会有糖尿病。7.细菌与环境保护:污水(有机物)污水(有机物)污水(有机物)细菌甲烷菌无O2有O2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举例: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繁殖后代) 花的生殖:由胚珠中的卵细胞和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再发育成胚,再发育为种子。绿色开花植物的重要生殖器官是:花;花最重要的是:雌蕊和雄蕊;雌蕊:在胚珠中有卵细胞和极核细胞;雄蕊:在花粉中有两个精子;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的变化:(胚珠内)卵细胞受精卵胚极核细胞受精极核胚乳珠被种皮胚、胚乳、种皮构成了种子。子房的变化:(子房壁)子房壁果皮种子和果皮就构成了果实。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1)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嫁接分为枝接和芽接构成:接穗:接上去的部分; 砧木:被接的植物体。= 成活后主要表现的是接穗的优良性状成活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组织培养利用了无性生殖的原理理论基础:植物的全能型;成功关键:避免微生物感染,确保无菌。(2)优点:速度快、后代易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3)缺点:无变异、无进化。(4)分裂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出芽生殖等生殖方式都为无性生殖。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3.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按家蚕的生殖过程将下列发展阶段排序:蚕吐丝作茧 1、2、5龄幼虫(会有4次蜕皮) 雌雄蚕蛾交尾 正在羽化的蚕蛾 正在产卵的蚕蛾 蚕蛹(2)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蝗虫的幼虫,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称为若虫,若虫会经过5次蜕皮。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4.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5.生殖与发育:(1)过程(为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早期蝌蚪和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比较早期蝌蚪成 蛙外形结构头,胸,腹头,躯干,尾头部不发达,鳃鳃,肺躯干、四肢、尾躯干,鳃强大,短小,蹼(p)(2)雄蛙鸣叫是在求偶,雌雄蛙抱对是为了提高卵的受精率6.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必须在水中进行,所以说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离不开水。第四节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7.鸟卵的结构与作用:(1)1卵壳和6卵壳膜对卵起保护作用。(2)在卵壳上有许多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 在卵壳内还有7气室。(3)5卵白对胚保护作用,为胚提供养料和水分。(4)2系带有保护卵黄、减少振动的作用。(5)3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在卵黄外面包裹8卵。(6)卵黄表面中央有4胚盘,它是一盘状小白点,里面含 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 已受精的卵,胚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受精卵的细胞核将发育成雏鸡。8.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每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其中求偶、交配、产卵为必经过程。= 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与发育特点区别:生物种类生殖发育昆虫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变态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栖动物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多数为变态发育(两栖动物不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鸟类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常态发育,受精卵雏鸟成鸟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来实现的,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而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间的差异。2.在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人类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是从性状开始的。3.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称之为相对性状。(如: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兔的白毛和黑毛、人有酒窝和无酒窝)4.通过转基因超级鼠试验可知所有性状都受基因控制,在生物传宗接代过程中,亲代(父母)将基因(而不是性状)传给了后代。这个实验研究的是老鼠体形大小这一性状,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是生长激素基因。5.转基因技术:将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另一生物体内,另一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控制性状。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中的传递6.性状的遗传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间传递中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是桥梁。7.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色体染成深色的物质,该结构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其中遗传信息在DNA(成双螺旋状)物质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8.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每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是一定。9.在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有46条,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因此位于染色体上面的DNA和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10.在人的卵细胞或精子内染色体的数目是23条,这是因为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所以受精卵中的每一对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如图所示)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1.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现象是由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18221884被誉为“遗传学之父”)发现的,他选择做杂交试验的材料是豌豆,因为该植物的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实验材料:选用具有明显不同性状的豌豆且闭花传粉的纯种豌豆(如:植株的高和矮、种子的黄和绿、种皮的光滑和皱缩)。= 闭花传粉:在花朵还未开放时,就已经完成传粉的传粉方式。(2)实验方法:人工控制的传粉杂交。(3)实验过程:把矮豌豆的花粉传给高豌豆(或相反),由此获得杂交种子,杂交的种子长成的植株都是高的,孟德尔又把杂交高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不过矮的要少得多。(4)实验说明: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如豌豆的高和矮,高是显性性状,矮是隐性性状,杂交的后代只表现高不表现矮。)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有一对大小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而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由此可知,基因也分显性和隐性。基因组成是Dd的,表现的是显性基因D的性状,而另一个基因不会消失(隐性基因d不会受显性基因D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13.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得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14.在男性和女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与其他染色体与众不同。经研究发现,那对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于是把它们称做性染色体(2条)。男性(XY)生殖细胞女性(XX)生殖细胞22X22Y22XXYXX XX与XY性染色体15.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相比,其中22对染色体都相同(叫常染色体),有一对不同(叫性染色体),男性是XY,女性是XX,那么男性的体细胞染色体表达为44条+XY,女性的体细胞染色体表达为44条+XX。16.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精子(22条+X或22条+Y)、卵细胞(22条+X)17.生男还是生女的比例是1:1,各占50;由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决定。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18.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它首先取决于遗传物质的不同,还与环境因素有关。所以也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19.可遗传变异是受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20.不可遗传变异是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引起的变异。21.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22.意义: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基础,培育动、植物的优良品种。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人类的始祖森林古猿。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2.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在形成时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3.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4.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和大气成分将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进行火花放电,合成了多种氨基酸(它是构成生物体的一种有机物)。5.科学家的实验说明,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中各种各样的有机物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所以说,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6. 关于生命的起源,科学工作者常用的探究问题的方法是科学的推测,它往往需要有确凿的证据,也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7.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8.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化石。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具有越古老的地层发现的生物化石越简单,越低等,越晚近的地层发现的化石越复杂,越高等的特点。9.生物进化大致历程图:原始生命(营养方式不同)异养自养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10.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11.18世纪,在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森林里生活着一种桦尺蠖,他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树干上,其中大多数桦尺蠖成虫的体色是浅的,只有少数是的,这些深色的桦尺蠖是浅色桦尺蠖在自然条件下的变异类型。100年后,曼彻斯特已经变成一个工业城市,此时森林中的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桦尺蠖却成为了少数,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2.保护色:体色与生物所处环境的颜色接近(意义:有利于隐藏,不被猎食者发现。)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警戒色和拟态也有利于动物生存)13.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提出的,被人们普遍接受。14.人工选择:指针对特定性状进行育种,使这些性状的表现逐渐强化,而人们不需要的性状则可能逐渐消匿的过程。第八单元 健康的生活1.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接触传染病。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两个特点。3.能够引起传染病的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4. 传染病的流行具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流行不起来。(1)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做传染源;(2)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3)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做易感人群。5.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6.艾滋病:病原体是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第二节 免疫和计划免疫7.人之所以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他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和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可以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将病菌溶解);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免疫器官包括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8.第一、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的防御能力,属于非特意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防御能力,属于特意性免疫(后天性免疫)。9.淋巴细胞受到病原体的刺激,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能引起人体产生这种特殊蛋白质的物质叫做抗原。这两种物质结合,能够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或将有害物质清除。抗体对抗原的反应具有特异性,一定的抗体只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10.免疫定义: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11.免疫的三个功能:防御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治疾病的产生;维持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12.疫苗:通常是用杀死或减毒的抗原体 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13.计划免疫(及意义):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样的做法称之为计划免疫。这是最简单易行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对保护儿童健康、生命,调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4.过敏反应:抵抗抗原的能力过强时,进入人体内的某些食物或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15.安全用药: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16.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17.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借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简称OTC)18.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以及生产日等,以确保用药安全。19.有效期:2010年6月(说明此药可用至2010年6月30日);失效期:2012年8月(说明此药用至2012年7月31日)。20. 当有人因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突然停止呼吸时,可以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急救,而最常用的是人工呼吸。如果病人同时心跳停止,则应同时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挤压时,救护者需站在病人的左侧,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地、带有冲击性地用力向下按压病人的胸骨下端部位,使其下陷34厘米,然后放松。一般做一次人工呼吸,需做 45 次心脏按压,如此反复进行。当病人出现 自动呼吸,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则证明抢救有效。21.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外出血:分为毛细血管出血(红色)、静脉血管出血(暗红)和动脉血管出血(鲜红)三种。止血:对伤口进行止血时,如果伤口较小、出血不多,可以先将伤口冲洗干净,然后贴上创可贴,或是在伤口上盖上敷料,用纱布绷带加压止血即可。遇到大静脉或动脉出血情况时,首先要采取的措施是拨打“110”,同时,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第三章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22.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疾病,健康是指一种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23.健康的生活还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24.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当的情绪反应,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况。25.调节情绪的方法:转移注意力、宣泄烦恼(既不伤人也不伤己)、自我安慰。26.生活方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生活习性(饮食习惯、起居、日常生活安排等)。27.生活方式的影响:不仅有利于预防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调高生活质量。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