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长恨歌》中杨玉环的形象特点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20752211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读《长恨歌》中杨玉环的形象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品读《长恨歌》中杨玉环的形象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品读《长恨歌》中杨玉环的形象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读长恨歌中杨玉环的形象特点关于品读长恨歌中杨玉环的形象特点,是我们特意为 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 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 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 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摘要:情节结构总能表现出作者的创作意图。长恨歌中, 白居易以严谨的情节结构框架、整齐的格律,层层浸染,逐步推 开,加以简炼的语言,浪漫的想象,典雅的用词,描绘出了一个 回旋曲折、婉转动人的爱情悲剧,用更多缠绵悱恻的笔触淋漓尽 致的描写杨玉环生前的无尽欢乐和李、杨生死相隔后双方的无尽 思念,写出了人物的悲欢离合。关键词:情节结构爱情悲剧 长恨歌杨玉环,这一人物形象在众多的文章及诗句中皆有提及。杜 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李 隆基为满足杨玉环的要求,不惜动用驿马由广州向长安千里奔驰 送荔枝,强烈抨击李隆基与杨玉环的骄奢淫侈及荒淫无度;李白 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描绘的杨玉 环貌若天人。笔者此前同样接触过白居易的长恨歌,全诗透 露出来的批判李隆基重色误国的主题鲜明强烈,批判性的思维 居多,现再次品读,分析作者情节安排,对诗中重笔着色的杨玉 环的形象又有了一些感性的新的看法。一些史书或影视剧中,关于杨贵妃的形象,描写的很复杂, 大都以负面刻画居多。她出身不高,能歌善舞,美艳聪慧,至于 她和李隆基的爱情,也表现的并没有那么专一,是一美色误国的 “红颜祸水”而在长恨歌中,白居易用了更多缠绵悱恻的笔 触描绘出了一个回旋曲折、婉转动人的爱情悲剧,写尽了杨玉环 生前的无尽欢乐和李、杨生死相隔后双方的苦苦思念,写尽了人 物的悲欢离合,可以说,白居易对杨玉环流露出一丝同情的态度。长恨歌传(陈鸿)中,谈到了白居易创作此诗的背景,暇日相 携游仙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与乐天前曰:‘ 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 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rsquo ;乐天因为长恨 歌。白居易“深于诗,“多于情,“感其事而作,用浓重的笔 墨润色“李、杨的爱情,供后人评阅并彰闻于世。整四段的详述,都在围绕一个中心人物杨玉环展开,细细 读来,一立体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回眸一笑百媚生,后宫粉黛无颜色,可算是写尽杨玉环美 貌的名句,只是微微一笑的回眸,便妩媚至极,艳压群芳,后 宫佳丽三千都失去光彩,温泉水滑洗凝脂的皮肤滑腻,云鬓 花颜金步摇展现的如鲜花般的面容,配以鬓边步摇一步一摇的 姿态,更是给杨贵妃增添了诸多美的魅力。缓歌曼舞凝丝竹更 是突出了杨玉环翩翩起舞时如仙般的动作与情态,以致尽日君 王看不足。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充分体现了唐玄宗对杨 贵妃的难以舍弃而终日相随,以致不早朝,也正因为唐玄宗对 她的重爱,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正所谓爱屋 及乌,为取悦爱妃则投其所好。自杨玉环被封为贵妃,家族尽 沾恩泽,其父杨玄琰由济阴太守成为兵部尚书,其母杨李氏被封 陇西郡夫人,大姐、三姐、八姐分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 秦国夫人,甚至远房兄弟杨钊那一吃喝玩乐之徒被赐名国忠, 后封为宰相,操纵朝政,如此,天下人竟有不重生男中生女的 思想。二、多才多艺的杨玉环诗中描绘的的杨玉环是多才多艺的。在笔者看来,她承欢 侍宴无闲暇,不仅仅因是为杨玉环的美貌,很大程度是因为李、 杨有共同的爱好一音乐和舞蹈。历史上的李隆基是一位精通音乐的皇帝,是很有成就的作曲 家、器乐演奏家,曾与乐工一同改编霓裳羽衣曲,还以吹奏 玉笛而著名。杨玉环也是能歌善舞的才人。新旧唐书中记载 了杨玉环善歌舞,通音律。杨太真外传中说妃善击罄, 多新声,虽太常梨园之伎莫能及之。张璋唐五代词中收录 了杨玉环所作词阿那曲・罗袖动香香不已,全唐诗 中更加完整的记有“题赠张云容舞的标注。张云容乃杨玉环侍女, 善舞,由擅霓裳羽衣舞,杨玉环写此词赞美她曼妙的舞姿:罗 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塘初 拂水。贵妃的美色才气加上两人的共同爱好,才谱就了两人的 爱情。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飘飘处处闻,缓歌曼舞凝丝竹, 尽日君王看不足,这正是两人沉醉于共同爱好的音乐世界的真 实写照。三、痴情的杨玉环马嵬之变,“六军不发无奈何”,李隆基被迫赐死杨玉环,心 爱的妃子宛转蛾眉马前死”,而君王掩面救不得”。贵妃死后场 景更是凄惨,任凭“花钿委地”而“无人收”。整首词写到这里,倒 是写出了杨玉环为心爱之人廿愿就死,“宛转”二字写出她死的那 样从容,让人不由扼腕叹息,心生怜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杨玉环死后,白居易 将她羽化成仙。“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至此,杨 玉环虽在人世之外,但仍然牵挂着李隆基,以致当她听到“汉天 子使至”时,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 觉,花冠不整下堂来”,她急切的揽衣、推枕、虽云鬓半偏、花 冠不整,也急于起身,这一系列连贯利落的动作,与她之前“侍 儿扶起娇无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在表现她渴望得到自己爱 人消息的那种激动、欣喜的迫切心绪。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 一枝春带雨”,“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见到信使, 引发了她空寂已久的感情,这泪水是她对唐玄宗始终不曾忘怀的 思念,回忆当年的恩爱岁月,如今却生死两茫茫,不复再见,“回 头下望尘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她整日望凡尘,希望能看到 自己所爱的人,但却只见漫天尘雾,只剩自己一人空度岁月。于 是,钿合金钗寄将去,愿李隆基睹物思人,勿忘佳人,坚信但 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并差使者带回二人七月七日 夜半无人时在长生殿的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坚定天上人间永做夫妻的信念,给人留下了缠绵的余韵,或是心 痛,或是惋惜,或是悲哀。杨玉环虽集三千宠爱在一身,最终没能难逃宛转蛾眉马 前死的悲剧命运。唐玄宗虽“不爱江山爱美人,但马嵬事变发 生后,他也无法挽救他最爱的妃子而血泪相和流,白居易以时 间为主线,多层次,多侧面精雕细琢了杨玉环这一形象:美丽、 多情,她享受爱情,她追忆爱情;这一形象可触、可摸、可感、 可信,极具立体感,一篇长诗读来意犹未尽,沉浸其中。一千 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的长恨 歌,不同的“杨玉环。参考文献:1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徐士良.唐代小说选 中州书画社19823章培恒.骆玉明主编 中国文学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