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先贤陆九渊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20751615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抚州先贤陆九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抚州先贤陆九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抚州先贤陆九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陆九渊陆九渊(1139-1193)号象山,字子静,书斋名“存”,世人称存斋先生,因 其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其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 陆象山。汉族,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青田村人。在金溪三陆”中最负盛名,是 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是宋明两 代“心学”的开山祖。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 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被后人称为“陆子”。别名:陆九渊出生日期:1139 (己未年)号象山,字子静,世人称存斋先逝世日期:1193生职业.哲学家和教育中国职业: 家汉族宗教信仰:心学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镇青田村主要成就:开创心学姓名:国籍:民族:出生地: 目录人物简介生卒年学术简介讲学授徒学术成就生平事迹思想基本理念心学缘起文献资料朱陆之争鹅湖之会义利之辞“无极、太极”之争陆九渊诗陆九渊墓展开人物简介生卒年学术简介讲学授徒学术成就生平事迹思想基本理念心学缘起文献资料朱陆之争鹅湖之会义利之辞“无极、太极”之争陆九渊诗陆九渊墓展开编辑本段人物简介生卒年陆九渊生于绍兴九年二月乙亥(即公元1139年3月26日)辰时,卒于绍熙四年 冬十二月十四日(即公元1193年1月18日)日中。享年五十四岁。人物简介陆九渊,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镇青田村人。陆九渊出生时,其父因儿子多,打 算让乡人收养,长兄陆九思的妻子刚好生有儿子(焕之),陆九思即令妻乳九渊, 而将自己的儿子给别人奶喂。陆九渊后事兄嫂如事父母。陆九渊自幼聪颖好学, 喜究问根底,提出自己的见解。三四岁时,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 他就日夜苦思冥想。长大后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说时,终于弄明白了其中奥妙。 他初读论语1,即指出其讹误之处。思想观点陆九渊承认王安石英才盖世,不合流俗,但认为王安石学术上没有触及根本,不 苟同其政治改革。对靖康之变”胸怀复仇雪耻之大义,故访求智勇之士,共谋恢 复失地。任地方官时,政绩颇著,而不忘教育,常授徒讲学。去官归里后,他在 学宫内设讲席,贵贱老少都赶来听讲,据象山年谱称,“从游之盛,未见有 此”。任职简介乾道八年(1172)中进士,初任隆兴府靖安(今江西靖安)县主簿,后调建宁府 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主簿,迁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等职。淳熙十三年(1186), 在朝中提出:任贤、使能、陆九渊像2赏功、罚罪是医国“四君子汤”,得到孝宗赞许。绍熙二年(1191),出知荆门军 (辖今湖北荆门、当阳两县),政绩显著,社会风气大变。丞相周必大称赞说: 荆门之政是陆九渊事事躬行的结果。他慨叹于靖康间北宋被灭的惨痛事件,和四 方志士交结,并曾上书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 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 论人主不当亲细事。除将作监丞,因给事中王信反对,落职还乡。九渊当时名望 已高,每开讲席,学者群集,“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他自号“象山翁”,学 者尊为“象山先生”。光宗即位,他被起用知荆门军。当时荆门是南宋边地,有着 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实际防务极差,连城墙也没有。他乃请于朝而城之”。经 过一年左右的认真治理,“政行令修,民俗为变”。绍熙三年腊月,病逝于荆门任 上,归葬于金溪青田。嘉定十年(1217),赐谥“文安”。明正德十六年(1521), 在金溪县城衙门前为陆九渊建有“百世大儒”坊,两侧镌刻“学苟知本六经皆注脚, 事属分内千经有同心”对联。学术简介陆九渊一生的辉煌在于创立学派,从事传道授业活动,受到他教育的学生多达数 千人。陆九渊官位不算显要,学术上也无师承,但他融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和“良知”、“良能”的观点以及佛教禅宗“心生”、“心灭”等论点,提出“心即理”的 哲学命题,形成一个新的学派一“心学”。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 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 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 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陆九渊认为治学的方法,主 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淳熙二年(1175),应吕祖谦之邀,陆九渊在铅山鹅湖寺与朱熹展开了有关“心”陆九渊全传与“理”的大辩论,进一步阐发了他“尊德性”和“发明本心”的“心即理”。朱熹主张 通过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 心然后使之博览”,所谓“心即是理”,毋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双方 赋诗论辩。陆指责朱“支离”,朱讥讽陆“禅学”,两派学术见解争持不下。这就是 史学家所说的“鹅湖之会”、“鹅湖大辩论”。但他们友谊极厚,书信往来,论辩不 已。陆九渊曾在朱熹主持的白鹿洞书院讲君子小人喻义利一章,听者泣下。“熹 以为切中学者隐微深痼之病。”他的学说,经其弟子傅子云、傅梦泉、邓约礼、 杨简等人的发挥,元代赵偕、祝蕃、李存等的继承和明代陈献年、湛若水的发展, 经王守仁集大成,成为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影响极大。明代王阳明发展其 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陆 九渊的思想经后人充实、发挥,成为明清以来的主要哲学思潮,一直影响到近现 代中国的思想界。讲学授徒陆九渊还热心于讲学授徒,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每开讲席,学者辐辏,户外履 满,耆老扶杖观听”,弟子遍布于江西、浙江两地。他在长期的讲学实践中,形 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思想理论。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存心、养心、求放心 和去蒙蔽、明天理的作用。他主张学以致用,其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 感的人才,以挽救南宋王朝衰败的命运。在教育内容上,他把一般知识技能技巧, 归纳为道、艺两大部分,主张以道为主,以艺为辅,认为只有通过对道的深入体 会,才能达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目的。因此,要求人们在心”上做功夫,以 发现人心中的良知良能。陆象山的学生,最著名的是杨简、袁燮、舒璘、傅子云 等,其中杨简进一步发挥了其心学。江西抚州是象山学派的重镇,明代陈献章、 玉守仁进一步发展心学。今南昌城内的象湖相传为陆九渊当年在南昌开坛讲学之 处,“象湖”一名由其号(象山先生)而来。学术成就陆九渊能诗。陆九渊集中录存诗作一卷二十三首。鹅湖和教授兄kr邮 * %-!.鼻4零-| 4rwu*m+t昌晚* *-*-4li.JLE4fr-ll 3陆九渊题跋像3韵云:“墟墓兴衰宗庙饮,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 岑。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 诗有一定的学究气。其论诗尚允当。如“若乃后世之诗,则亦有当代之英,气禀 识趣,不同凡流。今若但以古诗为师,一意于道,则后之作者又当左次矣。” 同江西诗派末流的泥古倾向是不同的。有象山先生全集三十六卷。陆九渊一生不注重著书立说,其语录和少量诗文由其子陆持之于开禧元年(1205) 汇编成象山先生集,共计36卷,并由其学生于嘉定五年(1212)刊行。1980 年1月中华书局整理为陆九渊集出版发行。为纪念陆九渊,省会南昌有一条街命名为“象山路”。金溪陆坊青田院山的陆九渊 墓经过整修,列为省重点保护文物。先后有2000余海内外学者、游人前来拜谒。 1993年8月,日本九州大学石浦和夫等4位教授虔诚全墓前以表敬意。1996年 4月,金溪成立“陆象山研究会”,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张世英,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张立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宜民等任研究会顾问;杭州大学教授束景 南、武汉大学教授宫哲兵等任特约研究员。日本九州大学教授福田殖等国外学者 也纷纷寄赠研究论文和专著。1999年4月10日金溪县举办“纪念陆象山先生诞 辰860周年学术研究会”,众多国内知名学者、教授应邀参加活动。编辑本段生平事迹陆九渊三十四岁中进士,先任隆兴建安县主簿,后改建安崇宁县。大约十年后, 他被荐为国子正,不久,又迁敕令所删定官。陆九渊少年时曾读三国六朝史,有 感于当时“夷狄乱华,后又听长辈讲“靖康之耻”,于是曾剪断指甲,学习弓马, 慨然要为大宋朝廷复仇。在任敕令所删定官时,他便“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 朝廷论对时,“遂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 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人 主不当亲细事。”(宋史陆九渊传)淳熙十三年(1186),他被差管台州崇道 观,因这只是个管理道观的闲职,于陆九渊立像4是他便归江西故里讲学,汇集了四方学者。直到宋光宗即位时,又被任荆门知军, 此间他治绩显著,“厚风俗”,“申严保伍之法,盗贼或发,擒之不逸一人”(宋 史陆九渊传);并因荆门处江、汉之间,为四战之地,而议筑城壁以御边防。 但在任仅一年有余,就卒于荆门任上。陆九渊自幼好学,他的好学不在于博览,而表现在善于思考上。三、四岁时,他 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他竟为这个问题费尽思索而至废 寝忘食。后来他读书孜孜不倦,又常在书中发现问题。例如读论语学而,就 对有子三章表示怀疑;读二程书,就发现伊川(程颐)所说的话与孔子、孟 子不相类似,甚或有矛盾处。陆九渊十三岁时,有一天对自己少儿时思考的问题忽有所悟。这天,他读古书到 宇宙二字,见解者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于是忽然省悟道:原来 “无穷”便是如此啊。人与天地万物都在无穷之中。他提笔写下:“宇宙内事乃己 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年谱,陆九渊集卷三十六)陆九渊年 谱中说他“因宇宙字义,笃志圣学”,就是说他从宇宙二字,悟得人生之道。陆 九渊立志要做儒家的圣人,而他以为,做圣人的道理不用别寻他索,其实就在自 己心中,他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 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 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年谱,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对宇 宙无穷与对圣人之心广大的顿悟使陆九渊进入了一种新的人生境界,正象他后来 在语录中说的:人须是闲时大纲思量: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身立于其中, 须大做一个人。天之所以命我者,不殊乎天,须是放教规模广大。(陆九渊 集卷三十五)陆九渊出身于一个九世同居、阖门百口的大家庭。他的八世祖陆希声曾为唐昭宗 之相,五代末因避战乱迁居金溪,遂“买田治生,贤高闾里”(陆九渊集卷二 十七行状),成为地方上有名的豪门大族。金溪陆族经过几代变迁,到陆九渊 出生时,经济已经衰落,只有10亩左右的菜田和一处药铺、一处塾馆。但至此, 陆门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仍保有宗族大家的风度。陆门治家依靠严格执行宗法伦理,同时,也靠家庭成员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 性,各尽其能,各供其职。宋史陆九韶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可以看作这种 情况的生动写照陆九渊象山语录,其曰:其家累世义居,一人最长者为家长,一家之事听命焉。岁迁子弟分任家 事,凡田畴、租税、出内(纳)、庖爨、宾客之事,各有主者。九韶以训戒之辞 为韵语,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谒先祠毕,击鼓诵其辞,使列听之。子弟有过,家 长会众子弟责而训之;不改,则挞之;终不改,度不可容,则言之官府,屏之远 方焉。(宋史卷四百三十四陆九韶传)陆九渊自己也曾说:“吾家合族而食,每轮差子弟掌库三年。某适当其职,所学 大进,这方是执事敬。”(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生在这样的家庭 氛围中,从小耳濡目染,长大成人后亲自管家,这样的生活经历对于陆九渊形成 对社会国家的参与意识会有很大影响,也许,这就是陆氏兄弟形成“专务践履” 之学的学问起点吧。陆氏有家学渊源,陆九渊的八世祖陆希声“论著甚多”,高祖陆有程“博学,于书 无所不观”(年谱,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到陆九渊父亲这一代虽已家业衰 落,只靠经营医药和教书授学来维持家计,但仍“以学行为里人所宗,尝采司马 氏冠婚丧祭仪行于家”(宋史陆九龄传)。陆门家风整肃,闻名州里,甚至受 到孝宗皇帝的称赞。陆九渊的父亲陆贺生有六子,陆九渊排行第六,除他之外,还有四兄陆九韶,五 兄陆九龄,都以学闻名于世,号称“三陆子之学”。陆九韶,字子美,因讲学梭山, 学者称梭山先生。宋史陆九韶传说他:“其学渊粹,隐居山中,昼之言行, 夜必书之。其家累世义居,一人最长者为家长,一家之事听命焉。”他主持陆氏 家政,对家规家教执行甚严,治家经济也有良法。他为学主张“切于日用”,“明 父子君臣夫妇昆弟朋友之节,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以事父母,以和 兄弟,以睦族党,以交朋友。”以宋元学案梭山日记)。并且雅好古学,“读史, 知历代兴衰治平措置之方。”(同上)陆氏家风,笃实严谨。他们对当时的士风颇为不满,所以其为学不是以科举中榜 为目的,而为履于日用,指导人生。陆氏兄弟没有直接的师承,他们自相师友, 相互提携。他们以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作为根底,在日用人生中相互影响,并 注重对心与理关系的体悟。可以看出,陆九渊在这样的学习氛围和家庭背景下生 活,其心学思想的产生并非偶然。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50岁的陆九渊被任命为荆湖北路荆门知军。次年 九月初三,陆九渊千里迢迢从江西到荆门上任。当时,金兵南侵压境,荆门地处 南宋边防前线。陆九渊看见荆门没有城墙,认为这个行政区域位于江汉平原,道 路四通八达,南面捍卫江陵,北面支援襄阳,东面守护随州、钟祥,西面扼守宜 昌;荆门巩固,四邻才有依靠,不然就会腹背受敌。于是,下决心修筑了城墙。 陆九渊大刀阔斧地改革荆门军的税收弊端和不合理的体制以及官场的陈规陋习。 外地的商贩纷纷前来荆门做生意,使荆门的税收日增。他推荐或提拔下属,并不 看重资历与出身。他认为,古代录用地方官员,由于不受资历和出身的限制,表 现好坏便容易区别,后世斤斤计较资历和出身,有无政绩就不容易判明。陆九渊清正廉明,秉公执法。有人告状,他不拘早晚,亲自接见受理。断案多以 调解为主。如控诉的内容涉及隐私、违背人伦和有伤风化的,就劝说告状人自动 撤回上诉,以便维护社会道德风尚的淳厚。只有罪行严重、情节恶劣和屡劝不改 的才依律惩治。所以民事诉讼越来越少,到上任第二年,来打官司的每月不过两 三起。陆九渊在象山东坡筑亭,宣讲理学,听众往往多达数百人。荆门原先闭塞的民风 和鄙陋习俗显著改变。各级主管部门交相列举陆九渊在荆门的政绩奏报朝廷。益 国公、左丞相周必大曾强调,荆门军治理成效突出,可作地方长官“躬行”的榜样。 1193年初,陆九渊在荆门病逝,棺殓时,官员百姓痛哭祭奠,满街满巷充塞着 吊唁的人群。出殡时,送葬者多达数千人。他殁后,谥为“文安”。为纪念陆九渊,后人将荆门蒙山改称象山,在荆门城西象山东麓当年陆九渊受理 民事诉讼和讲学的象山书院遗址兴建陆文安公祠(俗称陆夫子祠和陆公祠)。书 院遗址为今贵溪一中陆九渊一生的辉煌在于创立学派,从事传道授业活动,受到他教育的学生多达数 千人。他以“心即理”为核心,创立“心学”,强调“自作主宰”,宣扬精神的作用。 他的学说独树一帜,与当时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相抗衡。1175年6月,陆九渊 与朱熹在江西上饶的鹅湖寺会晤,研讨治学方式与态度。朱熹主张通过博览群书 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 览”,所谓“心即是理”,毋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双方赋诗论辩。陆 指责朱“支离”,朱讥讽陆“禅学”,两派学术见解争持不下。这就是史学家所说的 “鹅湖之会”、“鹅湖大辩论”。陆象山的学生,最著名的是杨简、袁燮、舒璘、傅子云等,其中杨简,进一步发 展了其心学。江西抚州是象山学派的重镇,明代陈献章、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心学。 陆九渊的思想经后人充实、发挥,成为明清以来的主要哲学思潮,一直影响到近 现代中国的思想界。编辑本段思想基本理念陆九渊与朱熹同时,两人都是理学家。陆学直接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心 学”,认为“人心全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他认为人们 的心和理都是天赋的,永恒不变的,仁义礼智信等也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不 是外铄的。学的目的朱陆之辩就在于穷此理,尽此心。人难免受物欲的蒙蔽,受了蒙蔽,心就不灵,理就不明 ,必须通过师友讲学,切磋琢磨,鞭策自己,以恢复心的本然。修养功夫在于求 诸内,存心养心。具体方法是切己体察,求其放心,明义利之辨。自称这种方法 为“简易功夫”,是“立乎其大者”,是“知本”,是“明本心”。至于读书,则最重视 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要求联系日用事物讽咏自得,反 对习注疏章句之学,场屋之文,以谋求利禄。他和朱熹常相辩难。他们二人有两 次会讲颇具影响,第一次是在淳熙二年(1175)“鹅湖之会”(鹅湖书院旧地,在今 江西铅山县),朱主张先博览而后归之于约,以陆的教法太简易,陆主张先发明 人的本心而后使之博览,以朱的教法为支离。第二次是在淳熙八年(1181),朱请 陆登白鹿洞书院讲堂,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朱则认为切中学者隐微 深固之疾,当共守勿忘。朱熹晚年曾劝学者兼取两家之长,并对陆表示敬意。有 人曾劝陆九渊著书,他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 注脚”,陆学为明代王守仁(阳明)所发展,世称“陆王学派”,著有象山全集行 世。心学缘起陆九渊是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祖。陆九渊之学,学者一般认为是家传。而家学 其实只是创造了这一学说形成的氛围和条件。对于陆氏心学,陆九渊曾自称是“因 读孟子而自得之”(语录下),以为孔子之后其学“自曾子传之子思,子思 传之孟子,乃得其传者”(卷一与李省干)。陆九渊对于伊洛渊源,也不否认 自己思想与他们的联系,他曾说:“韩退之言:轲死不得其传。固不敢诬后世 无贤者,然直是至伊洛诸公,得千载不传之学。但草创未为光明,到今日若不大 段光明,更十当甚事? ”(语录下)他以为“伊洛”虽得儒家正统,但二程子之 学只是理学的草创阶段,有待于“我”来进一步发明。陆九渊的这些说法自然包含 着理学的道统观念及自诩为承担道统的意识,却也说明了一个事实,即陆氏心学 与孟子思想及伊洛渊源的关系。陆九渊思想是自得于孟子,但他是受孟子思想的 启发,用孟子“先立乎其大”、“心之官则思”,以及“求放心”等命题,来阐发二程 理学中“心性,的层面,而与道德践履的思想趋于逻辑上的统一的,这也就是陆九 渊在理学中的理论贡献。除此之外,宋元学案中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陆九渊思想是继程门谢良佐之后, 经由王苹、张九成、林季仲发展而来。此一说根据大体有三:其一,宋元学案象山学案表在陆九渊名下有王梓材注:“庸斋、梭山、复斋 弟。艾轩讲友,上蔡、震泽、横浦、林竹轩续传。”以为陆九渊之学,除得自家 传,尚可由林季仲(竹轩)、张九成、王苹、谢良佐溯源全程颢。其二,宋元学案震泽学案全祖望案语说:“洛学之入吴也以王信伯。信 伯极为龟山所许,而晦翁最贬之,其后阳明又最称之。予读信伯集,颇启象山之 萌芽。其贬之者以此,其称之者亦以此。象山之学,本无所承,东发以为遥出于 上蔡,予以为兼出于信伯。盖程门已有此一种矣。”象山之学黄震以为“遥出于上 蔡”,全氏以为“兼出于信伯”,综合两方面,全氏肯定“程门已有此一种”。其实 正点出陆九渊心学与程氏学说的内在联系。其三,全氏于艾轩学案又曰:“愚读艾轩之书,似兼有得于王信伯且艾 轩宗旨,本于和靖者反少,而本于信伯者反多,实先槐堂之三陆而起。”此条又 补充了林光朝(艾轩)与陆九渊的关系。陆九渊之学出于家传是确切的,而与谢、张、林等并无师承关系。就思想上看却 不无相通之处。从陆九渊对二程的态度来说,亦确有褒贬之不同。如语录中 说:“二程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而归,有吾与点也之意。后来明道此意却存, 伊川已失此意。”(陆九渊集卷三十四)此段为傅子云所录。又语录同 卷严松所录曰:“元晦似伊川,钦夫似明道。伊川蔽锢深,明道却通疏。”这都说 明陆氏思想与程颢更为接近。宋代理学自二程之后,程颐之学由杨时、罗从彦、 李侗而传朱熹;程颢之学则由谢良佐、王苹、张九成、林季仲传至陆九渊,由此 分成两大支流。此说法中,朱熹一支尚有师承关系可考,而陆九渊一支学者认为 多出于推断或臆测。其实内中亦包含着学术思想发展的某种必然因素。因此全祖 望在象山学案序录中对于陆九渊学系做了这样的结论:程门自谢上蔡以后,王信伯、林竹轩、张无垢至于林艾轩,皆其前茅,及象山而 大成,而其宗传亦最广。这个结论当是可信的。文献资料附:宋元学案论陆象山的学术渊源,有如下一些记载:“象山之学,先立乎其大者,本乎盂子。程门自谢上蔡(良佐)以后,王信 伯(苹)、林竹轩(季仲)、张无垢至于林艾轩(光朝),皆其前茅,及象山而大 成,而其宗传亦最广。”(宋元学案卷五八象山学案全祖望语)“三陆子之学,梭山启之,复斋昌之,象山成之。 复斋却尝从襄陵许(忻) 氏入手,喜为讨论之学。宋史但言复斋与象山和而不同,考之包恢之言,则梭山 亦然。”(同上卷五七梭山复斋学案全祖望语)“黄东发(震)曰:复斋之学,大抵与象山相上下。象山以自己之精神为主宰, 复斋就天赋之形色为躬行,皆以讲不传之学为己任,皆谓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掀动一时,听者多靡。 (复斋)遂与象山号二陆。”“梓材案:黄氏(宗羲)本从梭山为金溪学案之一,复斋为金溪学案之二,谢山 则并称之曰梭山复斋学案。”“黄氏本以是卷为金溪学案之三,谢山则称为象山学 案。”(宋元学案卷五七、五八)“宗羲案:(象山)先生之学,以尊德性为宗,同时紫阳之学,则以道问学, 为主。宗朱者诋陆为狂禅,宗陆者以朱为俗学。两家之学,各成门户,几如 冰炭矣。”(同上卷五八象山学案)】陆九渊的心学,并未用“心”取代理学最高的的“理”。他的心学思想史通过解说孟 子的言论阐发的。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不仅如此,心还是社会道德原则的本 质,是一种伦理性的实体,道德行为乃是它的外在表现。朱陆之争陆九渊心学是在与朱熹理学的争辩中形成自身特色的。而朱陆之争显示了陆九渊 思想与朱熹理学的同异和分歧,也昭示了陆九渊心学立学的理论基点。为了说明 问题,这里还要从人们熟知的鹅湖之会谈起。鹅湖之会朱陆之争起于鹅湖之会,因鹅湖之会而使两家分歧公开化。然而鹅湖之会上争论 的焦点为所谓“尊德性”还是“道问学”,这看来只是为学方法问题,似乎并未涉及 双方分歧的本质内容。所以黄宗羲也曾在宋元学案象山学案中这样评述说: 先生之学,以尊德性为宗,谓“先立乎其大,而后天之所以与我者,不为小者所 夺。夫苟本体不明,而徒致功于外索,是无源之水也,。同时紫阳之学,则以道 问学为主,谓“象湖格物穷理,乃吾人入圣之阶梯。夫苟信心自是,而惟从事于覃思,是师心之用也”。 两家之意见既不同.于是宗朱者诋陆为狂禅,宗陆者以朱为俗学,两家之学各 成门户,几如冰炭矣。考二先生之生平自治,先生之尊德性,何尝不加功于 学古笃行,紫阳之道问学,何尝不致力于反身修德,特以示学者之入门各有先后, 曰“此其所以异耳”。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 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知者见知,所谓“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他指出,所谓“尊德性”与“道问学”,只是理学教人入门方法之不同,二者本不能 截然分开。况且朱陆在其中虽各强调一面,却同时兼顾另一面,所以他们这种争 议,构不成根本的分歧。朱陆同植纲常,同扶名教”,都发挥理学精义,即使意 见有所不同,也只是“仁者见仁,知者见知”,“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而已。他们 在为学中表现了各人性情和道德实践的差别。既然如此,我们不禁要问,朱陆之争为什么会沿续几百年,成为贯通理学发展的 重要线索呢?双方实质性的分歧到底存在于何处?黄氏这里只就朱、陆后学的门 户之见来做分析,显然不足以说明问题。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鹅湖之会发生在淳熙二年(1175年)春天。时吕祖谦访朱熹全武夷,二人共同 读周、张、二程书,编辑近思录。后朱熹送吕祖谦至信州鹅湖寺,吕素知朱、 陆二人在理学观点上有分歧,意欲调和统一之,所以约陆九龄、陆九渊来鹅湖一 会,共同讨论学术问题。据东莱年谱记载:“淳熙二年乙未,四月二十一日 如武夷,访朱编修元晦,潘叔昌从,留月余。同观关洛书,辑近思录。朱编 修送公至信州鹅湖,陆子寿、陆子静、刘子澄及江浙诸友皆来会。”这就是后来 人们所称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上,二陆主张先发明本心,然后加以博览,认为本心之性千古不变,明 心功夫终究久大;朱熹则主张通过问学致知的方法,先博览而后归之约。双方各 持己见,陆九龄、陆九渊并赋诗明志,讥讽朱熹格物渐修功夫为,支离”,总不免 要泛观。这引起朱熹的不满。双方辩论三天,观点始终未得到统一。与会的还有 临川太守赵景明,及所邀刘子澄、赵景昭(陆九渊年谱),另据宋元学案, 陆氏弟子朱亨道及其兄朱济道也参加了此会。关于鹅湖之会的详情,语录中有一段陆九渊的回忆,其中说:吕伯恭为鹅湖 之集,先兄复斋谓某曰:“伯恭约元晦为此集,正为学术异同,某兄弟先自不同, 何以望鹅湖之同。”先兄遂与某议论致辩,又令某自说,至晚罢。先兄云:“子静 之说是。”次早,某请先兄说,先兄云:“某无说,夜来思之,子静之说极是。方 得一诗云: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 成岑。留情传注翻蓁塞,着意精微转陆沉。珍重友朋相切琢,须知全乐在于今。” 某云:“诗甚佳,但第二句微有未安。”先兄云:“说得恁地,又道未安,更要如 何? ”某云:“不妨一面起行,某沿途却和此诗。”及全鹅湖,伯恭首问先兄别后新功。先兄举诗,才四句,元晦顾伯恭曰:“子寿 早已上子静船了也。”举诗罢,遂致辩于先兄。某云:“途中某和得家兄此诗云: 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滴到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 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举诗至此,元晦失色。至“欲知自下升高处, 真伪先须辨只今。”元晦大不怿,于是各休息。翌日二公商量数十折议论来,莫 不悉破其说。继日凡致辩,其说随屈。伯恭甚有虚心相听之意,竟为元晦所尼。(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回忆中详述了鹅湖之会前二陆相互切磋,意见基本达成一致,以及赋诗明志的经 过,略述了会上以陆九渊、陆九龄为一方,朱熹、吕祖谦为另一方讨论三天的过 程。陆九渊认为,会上,吕祖谦对他与九龄的意见有虚心听取之意,但其观点竟 限于朱熹的影响而不能拓展。又据陆九渊年谱,朱亨道书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 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 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先生更欲与元晦辩,以为尧舜之 前何书可读?复斋止之。(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二陆主张“易简工夫”,是以确认先天心性为前提的。其所谓“孩提知爱长知钦, 古圣相传只此心”和“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的诗句,都是表明先确 立“心”本体,以心为一切道德价值根源的观点,主张由,明心”而扩展到读书问学 的。二陆把“心”当作人生代代相传、永不磨灭的道德本体,认为千古圣人只是以 心相传,不用传之文字,所以陆九渊更欲与朱熹相辩,以为“尧舜之前何书可读”。 这说明他认为朱熹的“支离”,不仅在于方法的不简易,而且在于没有找到道德价 值的真正渊源人心本体。鹅湖之会后三年,朱熹才和陆诗说:“德业流风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偶携 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只愁说到无 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陆九渊年谱)诗中的“只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 有古今”一句,不仅婉转地批评陆学“脱略文字,直趋本根”(朱文公文集卷四 十七答吕子约十五)的为学方法,也点出了陆氏心学的本体乃“不依文字而 立者”1。这恰可以看作朱熹对鹅湖之会上二陆所主张的心学思想,及陆九渊“尧 舜之前何书可读”这一问题的回应。说明鹅湖之会及会后,朱陆双方都已开始意 识到,在工夫问题背后,他们之间还存在着关于本体的分歧。义利之辞鹅湖之会以后,朱陆又一次重要的会晤是南康之会。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知南康军,二月,陆九渊访朱熹于南康,朱熹请陆九 渊登白鹿洞书院讲习。陆九渊讲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听者 都十分感动,至有泣下者,朱熹也当即离座向众人说:“熹当与诸生共守,以无 忘陆先生之训。”并再三表示“熹在此不曾说到这里,负愧何言。”(陆九渊年谱) 又请陆九渊书写讲义,将讲义刻于石以作纪念。心士 I陆九渊头像5南康之会,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所讲的核心问题是“义利之辨”,而这正是陆九渊 为学的一大宗旨。如陆九渊集语录上曾载这样一段话:傅子渊自此归其家, 陈正己问之曰:“陆先生教人何先? ”对曰:“辨志。”正己复问曰:“何辨? ”对曰: “义利之辨。”若子渊之对,可谓切要。傅子渊之对所以重要,就在于他道出了陆九渊为学的要义,这要义,陆九渊在南 康之会时于白鹿洞书院借论语一章做了淋漓透彻的发挥。他讲道:此章以义 利判君子小人窃谓学者于此,当辨其志。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 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志乎利,则所习者必在于 利,所习在利,斯喻于利矣。故学者之志不可不辨也。(陆九渊集卷二十三白 鹿洞书院论语讲义。)他认为,儒家以义利判君子小人,其核心问题是辨志。人的认识来源于日常生活 中的习染,而习染的结果却决定于你的志向如何。志于“利”者,必被“利”所趋, 志于“义”者,则以“义”为行为的准则。所以为学之要在于立志。他联系到当时科 举取士选拔人才的制度谈到:科举取士久矣,名儒钜公皆由此出。今为士者固不 能免此。然场屋之得失,顾其技与有司好恶如何耳,非所以为君子小人之辨也。 而今世以此相尚,使汩没于此而不能自拔,则终日从事者,虽曰圣贤之书,而要 其志之所乡,则有与圣贤背而驰者矣。推而上之,则又惟官资崇卑、禄廪厚薄是 计,岂能悉心力于国事民隐,以无负于任使之者哉?从事其间,更历之多,讲习 之熟,安得不有所喻?顾恐不在于义耳。(陆九渊集卷二十三白鹿洞书院论 语讲义。)多少年来,科举制沿袭下来,使为学问者都不能免此。然而科举取士的标准,是 看其做文章的技艺如何,及是否投有司之所好。这样,它引导人们习尚的只是对 技艺的追求和唯利是图的风气。像这样,怎么能不使大喻于利”,又怎么能不与 圣贤的教导背道而驰呢?他指出,为克服这些蔽害,必须提出“立志”。立志,就是不以科场得失为目标, 而以“义利之辨”来决定做人的标准;这就是去名利之念,不徇流俗,以圣贤为志, 以治平自任。他以为,以这种态度来问学,才得,正学”。否则,“更历之多”、“讲 习之熟”,也只能适得其反。故他说:“为辞章从事场屋,今所未免。苟志于道, 是安能害之哉? ”(陆九渊集卷十九宜章县学记)“士而有识,是可以察其 故,得其情,而知所去就矣。退不溺其俗而有以自立,进不负所学而有以自达, 使千载之弊一旦而反诸其正.。”(贵溪重修县学记)只要为“士”者以义利 之辨来决定“去就”,就可使科举的“千载之弊”而得“反诸其正”。陆九渊又以“义利之辨”来讲儒释区别,以说明自己为学的理论根据。他认为,儒 释的区别不在于本体的虚无与实有,而在于用这种本体来证明经世或出世的思 想。儒家讲人生,讲人道、人事,都是为了“经世”,佛教讲生死、讲轮回,只是 为了逃避人生的苦难和烦恼。所以儒家的道德修养即使达到,无声、无臭、无方、 无体”的境地,也绝不会与佛教的虚无本体相混同。他说:儒者以人生天地之间, 灵于万物,贵于万物,与天地并而为三极。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 而不尽人道,不足与天地并。人有五官,官有其事,于是有是非得失,于是有教 有学。其教之所从立者如此,故曰义、曰公。释氏以人生天地间,有生死,有轮回,有烦恼,以为甚苦,而求所以免之。其有 得道明悟者,则知本无生死,本无轮回,本无烦恼。故其言曰:“生死事大。”. 其教之所从立者如此,故曰利、曰私。.儒者虽至于无声、无臭、无方、无体, 皆主于经世;释氏虽尽未来际普度之,皆主于出世。(陆九渊集卷二与王顺 伯。)陆九渊讲“义利之辨”,是要人在做人的根本目标上进行一次价陆九渊值的转换,确立人生价值观;并用此价值观去指导读书求知和道德践履。他以为, 在这一“本心”的发用下,无论是读书,还是考科举,都是为了义,为了公,而不 是为了利,为了私。这样,他便从确立道德的价值观方面,找到了维系道问学与 尊德性两种方法的共同理论支柱。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所以得到朱熹赞赏, 也正因为这一点。然而,陆九渊“义利之辨”的讲习,只是在朱陆的不同为学方法上找到了一个统一 点,使双方对立的情绪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缓和。在本体问题上,他们的分歧仍没 有得到解决。所以陆九渊年谱上有这样的记载:“淳熙八年辛丑访朱元 晦于南康。时元晦为南康守,与先生泛舟乐,曰:自有宇宙以来,已有此溪山, 还有此佳客否?”(陆九渊集卷三十六)朱熹这一提问,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后来传习录(下)文中,王守仁的友人对 王守仁所曾有过的关于“山中花树”的提问。事实上,朱熹在这里正是以一种可以 令人接受的方式,向陆九渊提出陆氏心学所面临的理论难题,这就是:既然人生 于天地间,灵于万物,那么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到底谁先谁后,有没有个前因后 果呢?这个问题,恰为后来朱陆的“无极、太极”之争留下了伏笔。“无极、太极”之争“无极、太极”之争是朱陆关于本体的争论,这是朱陆继鹅湖之会的方法之争以后, 又经很长一段时间酝酿所发生的争论,是双方对于争论实质有了进一步认识的表 现。“无极”、“太极”问题,本由陆九渊之兄九韶提出。九韶以为,太极图说言“无 极”,与通书不相类,“盖通书理性命章,言中焉止矣。.未尝于其上 加无极字。动静章言五行、阴阳、太极,亦无无极之文。”(陆九渊集卷 二与朱元晦一)故他怀疑太极图说非周敦颐所为,或是其学未成时所作, “作通书时,不言无极,盖已知其说之非矣。”(与朱元晦一)他就这一 问题向朱熹提问,朱熹作答,双方经两次书信往复,由九韶提出不愿再辩,于是 终止。然而这个问题被陆九渊接过,淳熙十四年(1187年)他主动提出再辩, 争辩继而转到了陆九渊与朱熹之间。陆九韶提出“无极”与“太极”,本是就周敦颐太极图说质疑,并无借此立说之 意。而朱熹在答书中借太极图说发挥自己关于“天理”的观点,谓“太极无形 而有理”,并把这当作周敦颐本人的思想加以阐释,由此而批评陆九韶“未及尽彼 之情,而欲遽申己意”,“轻于立论,徒为多说”(宋元学案卷五十七梭山学 案附录)。这又引起陆九渊的不满,他重新提出这一问题,其实是借此机会阐发 关于心与理、天与人关系的观点,给朱熹一个小小的回应。陆九渊在给朱熹的第 一封信中,叙述了九韶与朱熹辩论的缘由后,即开宗明义指出:“夫太极者,实 有是理,圣人从而发明之耳,非以空言立论,使后人簸弄于颊舌纸笔之间也。” (与朱元晦一)他以为,对于“理”,关键不在于发议论、弄纸笔,如何用言 辞去表达它,而在于认识它的实在性,并有真实切己的体验。陆九渊这一论点, 抓住了朱陆双方分歧的实质,因而朱熹在回信中也不得不先附和他这一观点,说: “若于此有以灼然实见太极之真体,则知不言者不为少,而言之者不为多矣。”(宋元学案卷五十八象山学案辩太极图说书)朱熹认为,现在的问题是, 理既未明,则人对于理各有所见,不能取得一致意见,这便会使双方各根据己意 取舍对方言语,曲解对方意思。朱陆在辩论开始即暴露的这些观点表明,朱熹强 调对“理”的认识与讲明,陆九渊强调对“理”的真实性体验,尽管他们对“理”的问 题各有不同的立场,却共同意识到,双方的分歧已不在为学方法,而集中于对“理”(本体)的认识与理解。再看“无极、太极”之辩中朱陆双方所暴露的观点分歧:1、关于无极与太极。双方对“太极”的训解不同,其实表现了对“理”的观点,即 界定角度不同。朱熹训“极”为“全极”,曰:“太极者何?即两仪四象八卦之理,具于三者之先而 蕴于三者之内者也。圣人之意,正以其究竟全极,无名可名,故特谓之太极。” (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答陆子静之五)太极即是“理”的总汇,天地万物的 究竟全极;“本然之理”、“不属有无,不落方体,无名可名,故又称之为无极”; “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根本。不言太极,则太极沦于空寂, 而不能为万化根本。”(象山学案辩太极图说书)他用“无极”与“太极”的不同 称呼,表明了“理”与“物”有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别。陆九渊训“极”为“中”,以为太极”即是“实理”。曰:“盖极者,中也,言无极则是 犹言无中也,是奚可哉?”“夫太极者,实有是理,其为万化根本固自素定, 其足不足,能不能,岂以人之言不言之故耶? ”(与朱元晦一)“充塞宇宙, 无非此理,岂容以字义拘之乎? ”(与朱元晦二)他以为,理”所讲的是人生日 用之理,圣人所瞩目的是如何践履道德,“言即其事,事即其言,所谓言顾行, 行顾言”(与朱元晦二),而不是在名称上兜圈子,所以任何语言文字的雕琢 都无益于对“理”的认识。他又指出:“无极二字,出于老子知其雄章,吾圣 人之书所无有也。”(与朱元晦一)老子首章便讲“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 物之母”,“有生于无”的观点是老氏从始至终的为学宗旨,“无极而太极”正是贯 彻了老氏这种观点。朱熹言“理”,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陆九渊言“理”,则更偏重于人生 伦理,这就是他们对理产生分歧的理由。2、关于阴阳与道,表现双方对现象与本体问题的不同认识。陆九渊以为阴阳即是形而上之道,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对立的事物和现象。他说: “易之为道,一阴一阳而已,先后、始终、动静、晦明、上下、进退、往来、 阖辟何适而非一阴一阳哉? ”(与朱元晦二)“形而上者谓之道,又曰一 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已是形而上者,况太极乎? ”(与朱元晦一)因 他所谓“理”不分天人、理欲,乃“三极”合一之理,人在此理之中而为理的主宰, 所以有“阴阳即是形而上者”之说。朱熹则以阴阳为“形而下”之器,把它看作构成 宇宙万物的材料,故针对陆九渊的观点说:“凡有形有象者,皆器也;其所以为 是器之理者,则道也。如是则来书所谓始终、晦明、奇耦之属,皆阴阳所为之器, 独其所以为是器之理.乃为道耳。”(象山学案辩太极图说书)陆九渊则斥 之曰:“以一阴一阳为器而谓不得为道,此无乃少细古书为不足信,而微任胸 臆之所裁乎? ”(与朱元晦二)朱陆此一争议涉及了朱熹理气观与陆九渊道器 一元论的分歧。3、关于对“中”的看法,其实涉及了与本体论相关的“气质之性”的看法。与本体论的理气观相应,朱熹认为性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区分,据此, 他在解释周敦颐的通书时以太极”为“理”,而认为中”是对“气禀发用”,“刚 善刚恶”、“柔善柔恶”的气质的调节。他说:“盖其所谓灵、所谓一者,乃为太极; 而所谓中者,乃气禀之得中,与刚善刚恶、柔善柔恶者为五性,而属乎五行,初 未尝以是为太极也。又说:“盖此中字,是就气禀发用而言,其无过不及处耳, 非直指本体未发、无所偏倚者而言也,岂可以此而训极为中也哉? ”(象山学 案辩太极图说书)而陆九渊则直以“极”为“中”,认为“中即全理”,“曰极、曰中、 曰至,其实一也”(与朱元晦二)。无极、太极之辩,陆九渊一方为主动挑起者,朱熹则可视为被动应战。陆九渊主 动向朱熹发起争辩的原因,他曾在与陶赞仲的书中写道:太极图说,乃梭山兄辩其非是,大抵言无极而太极是老氏之学,与周子通 书不类。通书言太极不言无极,易大传亦只言太极不言无极。若于太极 上加无极二字,乃是蔽于老氏之学。又其图说本见于朱子发附录。朱子发明 言陈希夷太极图传在周茂叔,遂以传二程,则其来历为老氏之学明矣。周子通 书与二程言论,绝不见无极二字,以此知三公盖已皆知无极之说为非矣。(陆 九渊集卷十五与陶赞仲)宋元学案象山学案在朱陆辩太极图说书之后有杨开沅案,其中引用了 这一段,以为这是象山所以反复不已”的原因。而陆九渊所以详细述此,一方面 在于讲明朱子思想渊源在老氏而不在儒家,同时他又进一步指出,古人所谓异端 者,不专指佛老,“天下正理不容有二。若明此理,天地不能异此.若不明此 理,私有端绪,即是异端,何止佛老哉? ”(与陶赞仲)表明他并不以佛老为 辞指摘朱学,而要在“理”的问题上与朱熹争个高下。在与林叔虎信中又言: “与晦翁往复书,因得发明其平生学问之病,近得尽朋友之义,远则破后学之疑, 为后世之益。”(陆九渊集卷九)陆九渊所言朱熹“平时学问之病”在哪里呢?他在朱陆“无极太极”之辩后不久在 与赵咏道及与曾宅之的书信中表述得最为清楚,这就是:第一,指责朱熹贩卖老氏“有生于无”的观点,离开了儒家思想传统(见前与陶 赞仲)。第二,认为理为“实理”,“存心”即是明理,“一意实学,不事空言,然后可以谓 之讲明”(卷十二与赵咏道二),指出朱熹从事“口耳之学”,是“自为支离之 说以自萦缠”(卷一与曾宅之),这里表达的是“理”注重体验,注重实行,而 不依文字而立的意思。第三,指出“三极”同此理,天人一理。“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卷一与曾宅 之);内此理,外此理。认为朱熹以理为外,脱离“实事”、“实德”、“实行”,因 此重言辞,“尚智巧”,流弊在于“文貌日胜,事实湮于意见,典训芜于辨说,揣 量模写之工,依仿假借之似。”(与曾宅之)朱陆“无极、太极”之辩,双方思考的问题及争议的焦点都集中到“理”上,这使得 陆九渊原来并不十分明晰的思想更加明晰,故上两封信可以看作是他对“理”,及 “心、理”关系阐述的代表作。但朱陆这次辩论,在陆九渊一方准备充分,思想明确,因而或直发胸意,或抓住 朱熹书中漏洞予以驳斥;而朱熹一方则因对陆九渊挑战姿态没有充分的思想准 备,往往只就文辞训释来发挥思想观点,或指出陆九渊的,理”为一己之见,没能 正确理解先哲文字。朱陆各站在不同立场上来论“理”,其观点没有很好的交锋, 这是朱熹后来主动提出不再争辩,“各尊所离,各行所知”(象山学案辩太极图 说书)的原因。同时,这也使得很多研究朱陆之争的学者往往忽视这次争辩的 理论意义和重要价值。无极太极之辩是朱陆之争乃至宋明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事件,透过双方烦琐的辩论 言辞,我们不仅可以捕捉到他们争议的真正用意,而且对这一争议的研究,又可 以使我们看到,在方法之争的背后,理学与心学确实在哲学宇宙观上存在着分歧。 而这,在笔者看来也正是朱陆之争在理学史上表现出长久生命力的原因。朱陆同作为理学家,他们为学方法的不同如果仅从道德修养上看,确实如黄宗羲 在学案中所指出的,只是反映了双方在性情与道德实践上的差别,正所谓“仁 者见仁,知者见知”,“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但是朱陆做为哲学家,他们理论 所阐发的伦理法则背后,有着世界观与哲学体系的深刻差别,他们所主张的修养 方法是与其本体观,即对于宇宙的本质的思考紧紧相联系。朱熹以读书(道学问)为总枢纽,陆九渊以尊德性为总枢纽,朱陆言理”,他们 的哲学思想、思维逻辑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朱熹以理为本,意在寻找万物之后决定万物的终极本质。他首先着眼的是自然, 意在从自然规律中归结出“所以然”的本体,并把“所以然”推到“所当然”,把“形而 上”的当然之理当作人生活动、道德意识的根源。这样,朱熹实际上是以“物”为 认识对象,做出知性的概括,归纳为理”。故此他重视语言的表达与传授,逻辑 的概括与抽象。在方法上则崇尚读书、斟酌文字,要人以读书为穷理的主要方法。 与朱熹相对,陆九渊是把“义利之辨”的价值转换放在首位。陆九渊从他所处的时 代中政治的腐败,思考到科举的弊病,以为当务之急是救治人心,转变人的立场。 他认为多懂得道理并不能改变人的思想,因为知识的背面,有决定人知识方向的 东西,这就是“志”,即为人的根本,做事的动机。陆九渊以道德主体为本体,他所追求的实际上是一种理性。他以直觉为本体,而 认为这种本体虽超越于人的知识之上,却又不离人的知识。所以他强调尊德性, 而又要以求知的手段充实本体,来作为德性的补充。朱陆是理学家,又是哲学家,确立理学伦理本体的价值原则是他们的目标,而对 于“理,,的哲学建构,本体思考,只是他们建构理学的思维手段。对于理学主旨他 们是明确的,我们尽力去发现他们争论的理论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理学发 展以及心学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因。编辑本段陆九渊诗蝉风露枯肠里,宫商两翼头。壮号森木晚,清啸茂林秋。书刘定夫诗轴人生不更涉,何由知险艰。观君一巨轴,奚啻百庐山。初夏侍长上郊行分韵得偕字讲习岂无乐,钻磨未有涯。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酒可陶吾性,诗堪述所怀。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疏山道中村静蛙声幽,林芳鸟语警。山樊纷皓葩,陇麦摇青颍。离怀付西江,归心薄东岭。忽念饥歉忧,翻令发深省。赠化主学佛居山林,往往仪状野。道人翩然来,礼节何尔雅。职事方惜惜,言论翻洒洒。安得冠其颠,公材岂云寡。应天山我家应天山,山高数万丈。上开园池美,林壑千万状。山西有龙虎,烟霞耿相望。寒清漾微波,暖翠团层嶂。天光入行舟,野色随支枝。吾党二三子,幽赏穷清旷。引兴谷云边,题名岩石上。碧桃吹晓笙,白鹤惊春涨。送勾熙载赴浙西盐平分浙江流,东境浮海角。其民仰鱼盐,久已困征榷。麦禾与桑麻,耕锄到境埆。往岁比不登,场圃几濯濯。荒政劳庙谋,赈廪开数数。饥羸不待饱,共感君泽渥。仁哉覆育恩,所恶吏龌龊。教诏弥谆谆,听受只藐藐。何知国与民,足己肆贪浊。流离且未还,已复事椎剥。按察殊未曾,圣主独先觉。重贻宵旰忧,顾盼求草荦。君固岷峨英,怀抱富荆璞。迩来奏对语,朝阳鸣IBo锵然历帝聪,简记谅已确。外台适虚席,妙选出亲擢。此节岂轻受,委寄重山岳。除音九天下,众论靡瑕驳。揽辔首越山,青萍方在握。送君无杂言,当不负所学。挽石子重古重百里长,寄命谋托孤。今以京秩授,糜至无贤愚。州家督版帐,殿最视所输。况乃积弊久,宿负堆文符。老奸乘仓皇。阴拱为师模。民穷敛愈急,吏饱官自癯。天子为焦劳,宵旰思良图。高选部使者,庶使德意敷。石君在荐剡,闻者皆欢愉。不知何方民,凋瘵迟君苏。君丞固安日,岁旱当蠲租。县白如故事,守怒牢睢旺。赖君争之力,意得所请俞。揭数授里正,俾后不可渝。又尝宰尤溪,吏辈初(规换俞。首以财匮告,欲辟侵民途。君乃治税籍,弊蠹穷根株。简易以便民,上下交相孚。民自不忍负,岂复烦催驱。关征且损数,孰谓儒术迂。使家得此人,黄屋何忧虞。惜哉不及用,重使吾嗟吁。莺巧啭风台急管,清逾石涧回溪。好去枝枝惊梦,无人心到辽西。子规柳院竹斋茅店,云芜风树烟溪。听彻残阳晓月,不论巴蜀东西。简朱干叔诸友利名风浪日相催,青眼难于世上开。何事诸君冒艰险,杖藜来入白云堆。编辑本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