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电力网理论线损计算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20712591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电力网理论线损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2章电力网理论线损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2章电力网理论线损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电力网理论线损计算电力网理论线损计算,是指根据电网的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运用一定的方法,把电网元 件的理论线损电量以及它在总损耗中所占的比例,电网的理论线损率,经济线损率等数值计算 出来,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通过理论线损计算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 鉴定电网结构及运行方式的经济性。(2) 查明电网中损耗过大的元件及损耗大的原因。(3) 考核实际线损是否真实、准确、合理,以及实际线损和理论线损的差值,确定不明 损耗的程度,来衡量营业管理的好坏。(4) 根据理论线损中,各导线损耗和变压器损耗所占的比重,针对性的对电网中损耗过 大的环节采取降损措施。(5) 为电网的发展、改进及规划提供科学依据。(6) 为合理下达线损考核指标提供科学的理论数字依据。(7) 理论线损计算所提供的各种资料,是电力企业的技术管理和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分。电力网理论线损计算的基本方法是潮流计算法,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下面具体介绍)不同 电压等级的具体处理方法是不同的。本章我们首先介绍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然后再介绍不同 电压等级电网的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第一节 潮流计算基本原理与步骤潮流计算是从电力网的末端开始,从下而上对电网中各元件的功率损耗、电压损耗,以及 电网各段的功率、电压、电流的分布进行计算。一、基本原理(一)线路参数准备(1) 线路电阻电流通过导线时受到的阻力,称为电阻。电阻的存在不仅会使导线消耗有功功率并发热, 而且还会造成电压降落。R r L( 2-1 )0其中:r为导线单位长度的电阻,L为导线长度。0(2) 线路电抗 导线中通过交流电流,在其内部和外部产生交变磁场,而引起电抗,以下将分情况对不同的导线介绍电抗的计算。1) 三线制线路电抗当三相线路对称排列时,每相每公里导线的电抗 x 为:0x = 2兀 fL = 2兀 f 4.6lg 0(D cpI r丿+ 0.5 卩X 10 -42-2)其中: f 为交流电频率, Hz;r 为导线的半径, cm 或 mm;卩为导线材料相对导磁系数,对铜、铝等有色金属,卩=1;D 为三相导线的几何均距, cm 或 mm 。 cp2)分裂导线线路电抗超高压输电线路通常采用分裂导线,这种导线方式改变了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等效地增 大了导线半径,降低了线路电抗, 提高了输送容量。分裂导线线路每相每公里电抗计算公式如 下:2-3)X 二 0.14451g(cp+ 0.01513e 丿 n其中: r为每相导线的计算半径,cm或mm; n为每相导线中导线分裂根数; ed 为一相中分裂导线间的几何均距, cm 或 mm cp(3)电导和电纳电导(G)表示架空线路与空气电离有关的有功功率损耗(电晕损耗),与沿绝缘子泄露电 流所致的有功功率损耗及绝缘子介质中的有功功率损耗。通常35KV以下的架空线路不考虑电晕损耗、绝缘子泄露和介质损耗。对于 110KV线路电 晕损耗不考虑,但对绝缘子产生的泄露损耗一般按线路损耗的2计算。线路电纳是由导线间的电容及导线对地电容所决定的,用B表示。线路电纳在110KV及以上超高压电力网中才考虑,在35KV以下电力网中忽略不计。二)变压器参数准备(1)双绕组变压器参数计算1)双绕组变压器电阻RT2-4)APU 2R 二 k_N X 103TS 2其中:APk为变压器短路损耗,kW;U为归算侧变压器额定电压,kVS 为变压器额定容量, kVAN2)双绕组变压器电抗 XTU %U 2X =kn X10 ( 2-5)TSN其中: UN 为变压器额定电压, kVSN 为变压器额定容量, kVAU % 为短路电压占额定电压的百分比; k(2)三绕组变压器参数计算1)三绕组变压器电阻rt各绕组电阻的计算公式为:RT1其中:AP U 24S2NcN X 103 ; RT2AP U 2k2 N X 103 ; RS2NT3AP U 2_N X 103 S2N2-6)APk12AP 二-(AP2 k 12k1APk2+ APk13 AP )k23二1(AP+AP2k12k 23 AP )k131二一(AP+AP AP )2 k13 k 23k12AP、 AP为三个绕组两两短路损耗k13 k 23APk32-7)kW;仏为归算侧变压器额定电压,2SN为变压器额定容量,kVA2)三绕组变压器电抗 X 各绕组归算到高压侧额定电压 U 的等值电抗为1NX = X = XT1T 2T32-8)其中:U % 二-(U % + U % U %)k12 k12k13k 23U % 二 i(U % + U % U %)k 22 k 12k 23k 13U % 二 (U % + U % U %)k32k13k 23k122-9)UJ、J/、Uk 23%为变压器三个短路电压百分比,沙;仏为归算侧变压器额定电压2为变压器额定容量,kVA三)导线电压损耗、功率损耗的计算(1)功率损耗为:AP 二 312 R x 10 -3 二AQ 二 312 X x 10 -3R X 10 -3 二 2 + Q 2 R X10-3U22-10)X X 10 -3X X 10 -32-11)其中:(2)AP为有功功率损耗,MW;U为线电压,kV;X为线路每相的电抗,。; 线路电压损耗AQ为无功功率损耗,MW;R为线路每相的电阻,。;其中:PR+QXAU =U1P 为线路首端有功功率1MW;=U AU12-12)U 、U 分别为线路首、末端电压12Q为线路首端无功功率,M var;1kV;(四)(1)变压器功率损耗分为两部分,与负荷无关的损耗称为空载损耗,即变压器铁损,它与变压 器的容量和电压有关;随负荷变化的损耗称为负载损耗,即变压器铜损,它与负荷有关。1)双绕组变压器功率损耗变压器的功率及电压损耗变压器功率损耗有功损耗:AP =AP + P + Q RT 0 U 2 T2-13)I %P2 +Q2AQ = 0 S +T 100 N其中:AP为变压器空载有功损耗,KW;0I % 为变压器空载电流百分比;0X为变压器电抗,。;T2)三绕组变压器功率损耗P2 + Q 2 有功损耗:AP = AP + 11 RT 0U 2T 11I %P2 +Q2无功损耗:AQ = S +T 4 XT 100 N U 21其中:AP为变压器空载有功损耗,KW;0I % 为变压器空载电流百分比;0X为变压器电抗,。3)另外,可根据变压器的铭牌求功率损耗,无功损耗:U22-14)APT=AP + AP0kAQTI % U %S=S + kN100 N 100R为变压器电阻,。;S 为变压器的额定容量 NMVA丄 P2 + Q2丄 P2 + Q2+22 R +33 RU2 T2 U 2 T3 23P2 + Q2丄 P2 + Q2 vT 2X +T 4 XU 2 T2 U 2 23R为变压器电阻,。;S 为变压器的额定容量, MVANT3以双绕组变压器为例,计算公式如下:2-15)2-16)2-17)2-18)其中: AP 为变压器空载有功损耗, kW;0S为通过变压器的实际容量,MVA ;AP 为变压器短路损耗, kW;kS 为变压器的额定容量, MVA NI0 %为空载电流百分比Uk %为短路电压百分比。n 台参数相等的变压器并列运行时的功率损耗APT=nAP + nAP0kr s,nSN2-19)AQTI % U % S ( S V 二 n S + n kn 100 N 100 I nS 丿 N2-20)其中: n 为并列变压器台数;AP为变压器短路损耗,kW; kS 为变压器的额定容量, MVA NU % 为短路电压百分比。 kAP 为变压器空载有功损耗, kW;0S为通过变压器的实际容量,MVA ;I % 为空载电流百分比; 0(2)变压器的电压损耗计算与线路的电压损耗计算方法基本相同,不再赘述。以上我们介绍了电网元件参数,以及单个电网元件的电压、功率损耗计算。接下来,我们 将开始计算电力网的理论线损潮流计算。电力网一般分为开式网(辐射形电网) 、闭式网(环形 网)两种。首先介绍的是较为简单的开式网计算。其中变压器相关参数为:U % = 10.5 ; I % = 2.7 ; AP = 200KW ; AP = 86KW ;K0K0在只知道如图的参数的情况下,要求电网中每个元件的损耗,及全网总损耗,我们利用潮流计算法进行:1)首先作电网的等值电路图,以及元件参数准备(参数计算过程略,这里只给出结果)耳 =10+j6* 2=20+jl0R = r XL = 8.5Q ;L0R = 2.44 (归算到高压侧);X = X XL= 20 Q ;L0X = 40.3 ;TT2)从网络末端开始,依次求出各元件的损耗,并从末端向首端进行功率相加,求出功率的初分布;首先是最末端变压器的损耗:AP =AP +T0P2 + Q 2202 + 1022 U 2 2 R 厂 0086 +T X2.44 二 0.。86 + 0.1 二 0-186MWAQ = I0% S35 kV及以上电力网的计算原理3 5 kV以上电力网仍然采用潮流计算法来处理。如图电力网络:5AEY1 :乙为电源內导纳 抡为负荷等值导纳 广匚血为各支导纳 设:各节点电压为口“ %、u3图中、丘2疋电源电势首先,需要列网络节点基本方程组。根据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列电流方程组Y(e1U)Y( U U)Y( U -U)0111621431Y(e2U)Y(UU)Y(UU)=0(2-21)222612532Y4(U1U)3Y5(U2U)3Y3U =30将与 e1、e2 有关的项移到一边,变化( 2-21)方程组得到,YU Y(UU)Y(UU)=Y e1163241311YU Y(UU)Y(UU)=Y e2262153222Y(UU)Y(UU )YU=0431532332-22)I = Yei i iI = Ye2 2 2在方程组(2-22 )中,方程左端是节点1、2、3流出的电流,右端是注入各节点的电流。由此得到新的等值电路,将电压源用电流源代替:2-23)将(2-22 )方程组左端各项按电压归并,变化方程组有: 厂Y U + Y U + Y U = I11112213314Y U + Y U + Y U = I2112222332Y U + Y U + Y U = I3113223332方程组中,Y、Y、Y称为节点1、2、3的自导纳:112233Y = Y + Y + Y,Y = Y + Y + Y,Y = Y + Y + Y ;111462225633345Y = Y = Y, Y = Y = Y, Y = Y = Y称为相应节点的互导纳。122161331423325则方程组( 2-23)称为网络的节点方程,它反映了节点电压与流入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分别定义三个矩阵 Y 为接点导纳矩阵、 U 为节点电压列向量、 I 为节点电流列向量,则它们B有这样的关系 Y U = I 。BBBBBYYY 1U 1I 111121311则有: Y =YYY; U =U; I =IB212223B2B2YYYUI31323333此时,若已知节点电流Ib,则解Yb Ub二IB即可进行朝流计算,当各节点电压能够求得的话,网络损耗即可根据上节所述原理轻松算出, 35kV 以上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问题就成为求 各节点电压的问题。在工程实际中,各节点电压 U 、电流 I 等是未知的,给出的只是网络各BB点的功率 S 、网络的结构参数 Y ,所以只能通过迭代解非线性节点电压方程: BBY u = I I,来求解U。B B L UB迭代解非线性节点电压方程的计算过程大致分为列功率方程、列修正方程(误差方程) 、计 算机迭代计算,三部分。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方法有牛顿一拉夫逊法、PQ分解法等,他们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第二 部分“列修正方程”不同。以下我们以牛顿拉夫逊法为例,简要介绍计算原理。(一) 首先是列功率方程: 在潮流计算中,我们把网络中的节点分为三类:(1) 平衡节点在电网的潮流分布计算出之前,网络中至少有一个节点的有功功率P是不能给定的,它承担了系统的有功功率平衡,称为平衡节点。同时,在网络中也必须选定一 个节点,指定它的电压相位b为零,作为其他节点电压相位的基准,此点称为基准节点,它的 电压幅值 V 也是给定的。实际中,为了计算方便,常常将平衡节点和基准节点选为同一节点, 习惯上把它称为平衡节点(也称松弛节点、摇摆节点) 。总之就是说,一片网络中,至少要有一 个平衡节点,它的电压幅值和相位已经给定。在上节开式网潮流计算的例子中, U=115KV 的点 其实就是一个平衡节点。一般情况下,设定主调频发电厂为平衡节点比较合理。但在计算中也可以按照别的原则来 选择。例如,为了提高迭代计算的收敛性,也可以选择出线最多的发电厂作为平衡节点。(2) PQ节点 这类节点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是给定的,节点电压U是待求量。 通常变电所都是这类节点。由于没有发电设备其发电功率为零。在一些情况下,系统中某些发 电厂送出的功率在一定时间内固定时,该发电厂母线也可以作为PQ节点。因此在实际中,电 网的绝大多数节点都属于PQ节点。(3) PV节点这类节点的有功功率P和电压幅值V是给定的,节点的无功功率Q和电压的相位 b 是待求量。这类节点必须有足够的可调无功容量,用以维持给定的电压幅值,因 而又称之为电压控制节点。一般是选择有一定无功储备的发电厂和具有可调无功电源设备的变 电所作为 PV 节点。在电力系统中,这一类节点的数目很少。接着上面对网络节点电压方程的叙述:我们知道电网中各点的功率为S = P + jQ,, 我们还知道:S = U(UY )= UU (G + jB )、i i i i i i i i节点电压的极坐标式u = U ej = U (cos0 + jsin0 )、i i i i i据基尔霍夫定理则节点功率S = P + jQi i ii 相连的节点 j。( 2-24 )1 =工1 ; je i表示除自身外所有直接与ijj&=U 工 U (G - jB )Cos0 + j sin0 )ij ijijijijj&其中: Y 为节点间的互导纳, Yijij=G + jB ;ijij0为节点间的电压相角差, ij0 =0 -0。ij i j将上式(2-24)的实部、虚部分开,则得到两个方程:厂 P = U 工 U G cos0 - B sin0 )i i j j ij ij ij2-25)Q = U 工 U G sin0 - B cos0 )_ i i j ij ij ij ij j显见,网络有多少个已知功率的节点,就可以列出多少个形如式( 2-25)的方程,组成一个庞大的方程组,称为功率方程组。实际上,电网中的节点除平衡节点外不能列外,其它节点(PQ 节点和 PV 节点)都可以列出这样的式子。对PV节点,我们再设定这样一个式子:e2 + f 2 = U2,其中e和f分别为迭代过程中求 i iii i得的节点电压实部和虚部。(二)列修正方程组修正方程是迭代的限制条件。又称为误差方程设网络中共有n个节点,包括一个平衡节点,(m 1)个PQ节点,(n m)个PV节点。首先需要把网络中除平衡节点外的节点,即 PQ 节点和 PV 节点,列形如:的式子,共有(n 1)个;的式子,共有( m 1 )个;P = U 工 U G cos0 - B sin0 )iij ijij ijijjsi然后再对 PQ 节点,列形如:Q = U 工U G sin0 - B cos0 )iij ijij ijij最后再对 PV 节点列形如:的式子,共有(n m)个。以上三部分式子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方程组,包括 2 (n 1)个独立方程式,称为初步的修正方 程式(这里就不再具体列出来了, 读者可以参看电力系统分析专著) ,然后对这个修正方程式再 进行一系列的数学处理。我们这里只给出修正方程式的通式:广 AP = P U 工 U G cos0 + B sin0 )=0i i i j j ij ij ijAQ = Q U 工U G sin0 - B cos0 )=0( 2-26)ji i i j ij ij ij ijjsi(三)计算机迭代计算 运用计算机程序迭代解修正方程。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迭代的原理,以及为什么有时候迭代会出现不收敛的情况。比如现在有一个修正方程的向量表达式为:f + J Ax - 0,解此方程,首先设定一个初值x(0),将其代入修正方程中,可得到f、J中各元素。然后运用解i线性代数方程的方法,可求得 Ax(0),从而经过第一次迭代后x的新值x=x(0)+ Ax(0)。再i i i i i将求得的x(1)代入,又可求得f、J中各元素的新值,从而解得Ax以及x=x+ Ax,当i i i i iAx (i)小于初始设定值时(一般情况下我们设定 iAx(i) 1 x 10-5),停止迭代,最后就得到修正方 i程式的足够精确解。有一个图可以示出上面所说的求解过程。可见,当迭代计算时, x 的初值要选择的比较接近于它们的解, 否则迭代过程可能不收敛。 i假如上面的迭代初值如下图选择,则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按照上述迭代方法求解,则显见迭代发散,即迭代不收敛。继续回到潮流计算第三步,计算机迭代计算:当各点的误差 AP、AQ在允许范围之内时,ii(在实际计算中我们一般设定误差 1 x 10-5)迭代计算停止,得到各节点电压向量 U、9。ii各节点电压求出来之后,就可以从支路参数计算出支路电流及功率 (见前述),然后算出元 件的功率损耗,在3 5 kV及以上输电网中,通常取代表日算它的2 4小时损耗,电网线损、线 损率就可以全部轻松求出了。整个3 5 kV以上电力网的理论线损计算潮流计算法的过程概括为:对于给定的 P、Q,ii 寻求一组电压向量 U 、 9 使功率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具体迭代计算由计算机来完成。ii至此,35 kV以上电力网的理论线损计算就全部介绍完了。二、6-10k V以下电力网的理论线损计算上面介绍的潮流计算法用在3 5 kV以上输电网时,收敛性好,可行。但是在6-10k V以下 配电网时,由于电网元件的 R/X 比值很大,收敛性就会差一些,甚至会不收敛;另外实际情况 中,配网各节点的参数也很难精确收集到,因此,在3 5 kV以下配电网我们通常不采用潮流计 算法,而采用“等值电阻法求电阻”及“K系数法求电流”,然后再利用计算机仿真计算程序来 进行积分计算。以下我们就为读者介绍其计算原理及方法步骤。我们知道,理论线损AA二3RJ i2dt x 10-3,显见这里只涉及到电阻R、电流i的问题。当电阻、电流求得,按时间积分上式,损耗即得!(一)等值电阻法算电阻配电网一般情况下为开式网结构,我们以下面这个简单电网为例:当我们已知各支路电流为I、I、II时,得到线路理论线损如下:123 nAA = 3 x (12R +12R +12R + F12R )t x 10-3 (kw - h)(2-27 )1 12 23 3n n因为各分支线路一般不装设电流表,支线路电流无法得到,但假设线路各处电压、COS 9相等,则得到如下关系IA= 1SASA_2.S ASIA=3SASIAn = nS ASA2 Ii ; A L ASA3 I 、AS工A=n I、nASS2-28)其中 A = A + A312二 A + A 二 A + A + A34124将以上这些关系代入式(2-27)中,则有:AAAA = 3I右()2R + (2S AS 1 ASAA)2 R + ( 1)2 R + ( )2 R X t x 10 -3 (kw h) (229 ) 2 AS 3ASn这时,我们可以设定一个参数R ,使dz2-30)2-31)A A A)2 R + ( )2 R + ( 1)2 R + ( 1)2 R(1 AS 2AS3ASn则式(2-29)可变为AA = 312 R t x 10 -3(kw h)S dz我们将 R 称为线路的等值电阻。相当于电网中所有的损耗都是等值电阻 R ,一个虚拟的dzdz元件给损耗掉的。原电力网就可以等值为如图形式:一般情况下,各点电量 A 、 A 、 A 、A 等是可以测到的,所以等值电阻 R 也就可以算 1234dz出来。运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得出变压器绕阻的等值电阻。A利用I =1IS,即用各变压器电量近似得到各支路的电流,最终求得等值电阻的方n A S法,我们称之为电量求阻法。另外,在实际情况中电量有时候是得不到的,我们还可以用变压器容量来代替上式中的电量,-n,此时,等值电阻 R 就为:dzS S S SR广(時)2 R1 + (兀)2 R2 +(菇)2 R3 + (耳)2 Rn (2-32)这种用变压器容量近似得到各支路电流,最终求得等值电阻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容量求阻法。(二)引入 K 系数算电流如果我们已经知道了线路的等值电阻,如开始所述的,那么线路的理论线损就为AA = 3RJ i 2 dt x 10 -3(kw - h)如果积分以小时为单位,则有AA 二 3R(12 +12 + 12 + F 12 ) x 10-3 (kw - h)12324但24小时电流是不容易得到的,我们设定一个参数K,2-33)令其值为:12 + 12 + 121224I 24K = -f 二242-34)pjpj其中,I 为24点均方根电流, jf:I 2 + 12 + + 121224224仃为2 4点平均电流,I +1 + +1pj22424然后再把参数 K 的值代入( 2-33)中,就得到:AA = 3RK 212 x 10-3pj(kw - h)2-35)2-36)2-37)A2 + A 2我们知道平均电流的平方可以用有功、无功、电压来表示:12 =尹 qpj U 2 PJ把(2-36)代入到式子( 2-35)中,得到了:A 2 + A 2AA = 3R K 2 pq x 10 -3(kw h)dz U 2 pj这样,上式( 2-36)中,线路首端的有功、无功、线路运行平均电压等,都是很容易得到的数值; K 系数是一个大于或等于 1 的一个经验值; R 前面已经求出,有了这几个值,就可 dz 以较为精确的得到线路的理论线损了。K 系数实际上反映了负荷曲线的变化特点,所以又称为“线路负荷曲线特征系数” 。如果负 荷 24 小时保持恒定,则 K=1 ;如果负荷有变化, K 大于 1,负荷变化越大, K 值就越大,相应 的线路损耗也就越大。至此,35 kV以下电力网的理论线损计算原理也已介绍完毕。需要说明的是,实际运用到的一些具体方法,虽然它们表现出来的计算公式各不相同,但 这些方法都是在前述原理上派生、推演出来的,只不过因为具体的计算条件和计算资料(如是 否可以得到 24 点电流数据、是否已知各变压器电量等)不同而面目不同罢了。 以下我们简要罗 列几种计算方法的公式,以方便读者查阅。(1)均方根电流法AA = 312 R tjf d 工(ApgA Nrj tX 10-3(kW h)2-38)史12i其中: I为线路首端代表日的均方根电流,I4(A);iff H 24R 为线路总等值电阻,是线路导线等值电阻与变压器绕组等值电阻之和; d 工A 为线路某月的实际有功供电量,kWh;gA为代表日的有功供电量,kWh;rjt为线路实际运行时间,h;N为线路某月实际投运天数,N =t/24tt均方根电流取代表日 24点电流计算得来,所以它适用的情况为:供用电较为均衡,负荷峰 谷差较小,日负荷曲线较为平坦的电网计算。(2)平均电流法(AAA = 312 K 2R t pg- pjd 工A Nrj tX10-3(kW h)2-39)尹Ii其中:I为线路首端代表日的平均电流,I = ,A;pjpj 24A 为线路某月的实际有功供电量,kWh;K为线路负荷曲线特征系数,提前设定;pgR 为线路总等值电阻,是线路导线等值电阻与变压器绕组等值电阻之和。d 工AA =(A 2+ A 2 )PjK 2 R t X10-3d 工(kW h)2-40)其中:A 为线路某月的实际有功供电量,kWh;pgA 为线路某月的实际无功供电量,kvarh; QgU 为线路平均运行电压,kV;K为线路负荷曲线特征系数。pj此法必须知道线路末端变压器的电量,用“电量求阻法”来求等值电阻。然后用线路首端 电量、以及设定的K系数来求电流。当线路首端电量是月电量时,求出的线损电量是月结果; 若为日电量,则为日结果。由于线路有功供电量和无功供电量均取值于电能表,因此,此种方 法不仅简便易行,而且精度较高,所以其适用于农村电网的理论线损计算,是现行常用的新方 法。(4)容量法 因为线路末端变压器电量未知,等值电阻只能用“容量求阻法”来计算,故此种计算线损 的方法称为容量法。其余计算处理与上述“电量法”都相同,表现出来的公式也一致,这里不 再重复列出。此种计算方法不需采集线路末端变压器的电量,极为简单,为一种近似估算法。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计算得到的其实只是与电流有关的的可变线损,还要再加上电网 的固定线损,才是整个电力网的总线损电量。其中固定线损电量=固定线损功率X电网运行时间。固定线损功率主要包括变压器的铁损及表计电压线圈损失,其具体求法这里不再赘述。我们把各种方法列表比较,详细说明它们相同的本质,以及各自不同的处理方式。如下图 所示。其实我们已经知道,运用上述各种方法求线损电量,都是只需求得等值电阻、电流,然后 对时间积分,原理一致。求等值电阻根据是否已知电量选择用电量求阻法或容量求阻法来求, 上述各种求线损电量的方法都是这样处理。所以,当等值电阻求得的话,求线损就只剩下电流的问题。我们用下面这个指示图来描述 对电流的考虑过程,显见,各种方法最终都归结为均方根电流法。在上图中需要说明的是:当电量法和容量法首端电量是月数据时,求出来的线损电量就是 月损耗;当首端电量是日数据时,求出来的就是日损耗。就是说,这两种方法并不涉及月电量 对日结果修正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