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

上传人:陈****2 文档编号:20542863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酯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聚酯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聚酯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酯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深入实施责任关怀,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危险化学品全程追溯和城市人口密集区生产企业转型或搬迁改造,提升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水平。完善化工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化工园区的规划建设,科学布局化工园区。建立化工园区规范建设评价标准体系,开展现有化工园区的清理整顿,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化工园区实施改造提升或依法退出。开展化工园区和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功能区区域定量风险评估,科学确定区域风险等级和风险容量。支持化工园区开展智慧化工园区试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石化和化学工业深度融合,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智能制造。加快石化化工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拓宽产业发展空间。促进,推动石化化工行业与科技、经济融合发展。一、 发展化工新材料围绕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医疗健康以及国防等领域,适应轻量化、高强度、耐高温、稳定、减震、密封等方面的要求,提升工程塑料工业技术,加快开发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特种橡胶、石墨烯等高端产品,加强应用研究。提升为电子信息及新能源产业配套的电子化学品工艺技术水平。发展用于水处理、传统工艺改造以及新能源用功能性膜材料。重点开发新型生物基增塑剂和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二、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综合考虑资源供给、环境容量、安全保障、产业基础等因素,有序推进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及重大项目建设,增强烯烃、芳烃等基础产品保障能力,提高炼化一体化水平。加快现有乙烯装置升级改造,优化原料结构,实现经济规模,提升加工深度,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快推动芳烃项目建设,弥补供应短板。在中西部符合资源环境条件地区,结合大型煤炭基地开发,按照环境准入条件要求,稳步开展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工程化和产业化升级示范,着力提升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提高装置竞争力,促进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三、 规范化工园区建设加强化工园区的规划建设,科学布局化工园区。建立化工园区规范建设评价标准体系,开展现有化工园区的清理整顿,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化工园区实施改造提升或依法退出。开展化工园区和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功能区区域定量风险评估,科学确定区域风险等级和风险容量。支持化工园区开展智慧化工园区试点。四、 主要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都有较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水平仍有差距。(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传统产品普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磷肥、氮肥等重点行业产能过剩尤为明显。以乙烯、对二甲苯、乙二醇等为代表的大宗基础原料和高技术含量的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国内自给率偏低,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塑料、特种橡胶、电子化学品等高端产品仍需大量进口。(二)行业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投入整体偏低,前瞻性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前瞻性技术创新储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较少。核心工艺包开发、关键工程问题解决能力不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较弱。(三)安全环保压力较大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化工围城、城围化工问题日益显现,加之部分企业安全意识薄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行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凸显,谈化色变和邻避效应对行业发展制约较大。随着环保排放标准不断提高,行业面临的环境生态保护压力不断加大。(四)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石化和化学工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能分布分散,部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尚未进入化工园区。同时,化工园区数量多、分布散的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较低,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存在安全环境隐患。五、 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建立石化和化学工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以及智慧化工园区标准应用体系,加快智能工厂和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推动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和智慧物流应用,实现石化和化学工业研发设计、物流采购、生产控制、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全链条的智能化,大力推动企业向服务型和智能型转变。培育石化和化学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新模式。构建面向石化生产全过程、全业务链的智能协同体系。在炼化行业,重点推进原油调和、石油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服务供应链的协同优化。建立健全化肥、农药、涂料等生产监督及产品追溯系统,采用物联网、射频识别、物品编码等信息技术,推进生产企业商品编码体系建设,建立产品追溯数据库。积极开展互联网+农资活动,鼓励生产企业建立农户基础信息库,提高农化服务水平,实现供需协同。推广农资电商等商业新模式。六、 聚氨酯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一)聚氨酯的基本概念聚氨酯化学名称为聚氨基甲酸酯,英文名称为:POLYURETHANE,简称PU,是一种由异氰酸酯以及多元醇聚合物(聚醚或者聚酯)为主要原料,并在相关化学助剂作用下反应并具有多个氨基甲酸酯链段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氨基甲酸酯基团及氨基甲酸酯脲基团在聚氨酯结构中称之为硬段,而由多元醇构成的链段称之为软段。因此聚氨酯是由多个硬段和多个软段以嵌段形式相结合而构成的高分子材料。聚氨酯的塑料性质和强度等性能主要由其硬段性质决定,而其橡胶性质和弹性等性能主要由其软段性质决定。聚氨酯材料可通过改变不同原料化学结构、规格指标、品种、配方比例制造出具有各种性能和用途的变化多端的制品,被誉为继聚乙烯、聚氯乙稀、聚丙烯、聚苯乙烯之后的第五大塑料。聚氨酯材料是在目前所有高分子材料中唯一一种在塑料、橡胶、泡沫、纤维、涂料、胶粘剂和功能高分子七大领域均有应用价值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由此也决定了聚氨酯材料是高分子材料中品种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一种特种有机合成材料。(二)聚氨酯的应用领域基于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化学特性,聚氨酯产品具备性能可调范围宽、适应性强、耐磨性能高、机械强度大、粘接性能强、弹性突出,具有复原性优良、低温环境柔性好、耐候性好以及使用寿命长、耐油性、耐热性、耐生物老化等其他塑料产品无法比拟的特点。故此,其相关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轻工、建筑、机械、纺织、冶金、运输、水利、印刷、医疗器械、石化、矿山、体育等众多领域。(三)聚氨酯行业发展历程PU树脂首先由德国拜耳(Bayer)(PU工业奠基人)教授于1937年发明,至今已有八十余年历史。美国在五十年代初率先合成了由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共聚醚与TDI构成的PU软泡塑料,这是PU工业发展中一个重大里程碑。即由德国拜耳原先采用的多元醇原料来源由煤炭路线转变成低成本的石油路线,从而为PU实现工业化和高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自此,以聚氨酯为基础的胶黏剂、泡沫、弹性体制造技术相继问世,聚氨酯工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PU工业始创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已有六十余年历史。1958年大连染料厂研制成异氰酸酯(TDI),1968年建成年产500T生产装置,为我国PU工业开创了条件。我国PU工业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前,虽然有一定工业装置,但规模均不大。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政策实施改革开放,国内厂家陆续从国外引进万吨级规模的聚醚生产装置,从而为我国PU工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聚氨酯行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原材料和制品的生产基地及应用领域最全的地区,主要原材料产能占比均超过全球产能的1/3。七、 聚氨酯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影响(一)聚氨酯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聚氨酯行业属于石油化工下游衍生行业,其原材料采购与异氰酸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己二酸等化工行业发展密切相关。聚氨酯制品作为新型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对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建设,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因此,聚氨酯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性,上、下游行业的发展均会对本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二)上下游行业发展对聚氨酯行业的影响聚氨酯的主要原材料属于石油化工下游衍生产品,其价格受宏观经济及供需情况影响而波动频繁,由此导致聚氨酯行业成本控制难度加大。近年来,随着聚氨酯上游原材料厂家扩能动作频繁,整体供给陆续增加,本行业成本压力有望得到缓解。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消费者对聚氨酯产品的需求已逐步从原先的满足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下游行业对聚氨酯产品的要求也逐渐呈现专业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等特点,这都对聚氨酯行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聚氨酯企业若要在今后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和专有配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产品的供给,改善产品性能,提升产品在细分市场的占有率。八、 强化危化品安全管理加强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规划衔接,优化危险化学品规划与布局,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加快淘汰高风险产品及工艺,提高危险工艺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建立全产业链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综合信息平台,启动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试点,提升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