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鸿现代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04637789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鸿现代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国鸿现代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国鸿现代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国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5第一节 项目概况5一、项目名称5二、项目建设地点5三、项目建设单位5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与可行性研究过程7第二节 编制范围及依据9一、编制范围9二、编制依据9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10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11一、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11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三、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2四、结论和建议13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14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14一、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趋势15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与居民消费转型16三、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16四、江西省旅游业概述17五、南昌市旅游业概况18六、南昌县旅游业概况19第二节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20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20二、江西省形成了“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整体旅游形象21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未来江西生态旅游建设重点22第三节 项目SWOT分析24一、优势分析24二、劣势分析25三、机会点分析25四、威胁分析25第四节 项目必要性分析26一、积极响应江西打造“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居民休闲旅游后花园”的定位战略26二、促进江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旅游业发展26三、推进城、郊旅游市场互动,构建郊区旅游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28四、对促进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29第三章 市场分析30第一节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市场状况分析30第二节 项目旅游市场分析32一、江西省区域经济背景研究32二、江西省旅游市场分析34四、南昌市城市规划分析37五、主要市场目的地南昌市乡村旅游资源分析38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主要建设条件40第一节 项目选址40一、项目选址原则40二、拟建场址位置40第二节 项目建设条件41一、项目区概况41二、交通42三、地形地貌42四、水文地质42五、气象42六、供电43第五章 项目总体建设目标及建设规模44第一节 项目总体定位和建设原则44一、项目总体定位44二、项目总体建设原则45第二节 项目总体建设目标47第三节 项目总体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8一、项目总体建设规模48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48第六章 主要设施工程设计方案50第一节 项目总体规划50一、江西国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旅游设施建设项目核心定位50二、总体规划原则50三、总平面布置方案51四、景观规划52五、自然生态景区营造及生态恢复54六、总平面技术经济指标55第二节 建筑设计依据55第三节 工程设计方案56一、主要经营设施设计56二、旅游服务中心设计57三、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设计58第四节 结构设计方案65一、结构设计依据65二、地震烈度、地震动参数65三、设计荷载66四、结构选型66五、结构主要材料66第五节 给排水工程67一、给水系统67二、排水系统67第六节 供电工程68一、供电方案68二、动力配电69三、照明配电69第七节 电信70第八节 通风与空气调节70第九节 消防71一、设计依据71二、建筑消防设计71三、消防给水设计72第八章 环境保护74第一节 编制依据及原则74一、编制依据74二、编制原则74第二节 项目场址环境现状75一、地面水环境质量75二、环境空气质量75三、声环境质量75第三节 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76一、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76二、项目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76第四节 环境保护措施77一、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77二、运营期环境保护的措施78第五节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81第九章 节 能82第一节 建筑节能设计82一、设计依据82二、建筑节能设计83第二节 给排水节能措施84第三节 电气节能措施84第四节 暖通节能措施85第十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安排86第一节 项目建设管理86第二节 项目进度安排87一、项目实施进度安排87二、项目实施进度表87第十一章劳动安全、职业健康及消防88第一节 劳动安全保护、职业健康88第二节 消防及安全88第十二章项目招标方案90第一节 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90第二节 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90第三节 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格要求91第十三章 土地利用与复垦93一、土地利用的基本政策93二、土地利用现状94三、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方案和措施95四、土地复垦95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7第一节 投资估算97一、估算说明97二、编制依据97三、编制方法97四、总投资98第二节 资金筹措方案99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100一、结论100二、建议100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江西国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旅游设施建设项目二、项目建设地点项目位于江西省位于南昌县蒋巷镇蒋巷大道以西,总用地范围1000亩。蒋巷镇位于江西省南昌县北部、赣江下游。地处东经11565、北纬2832。蒋巷镇自古以来四面环水,东临鄱阳湖、南北傍赣江、西接省城南昌市城郊,赣江南、中支流环抱而过。公路主要有蒋(巷)江(纺)路,水上有赣江航道。面积241平方公里。是周边县市与南昌市产业对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三、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江西国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国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家乐生态园位于江西南昌县蒋巷镇境内,在高新开发区对岸,距省会南昌市中心约10公里,离昌北机场约15公里,距南昌火车站约12公里。园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树林密布、山丘起伏、清澈的小溪贯穿全园,集山灵水秀于一体,空气新鲜,气候宜人,是天然的健身休闲胜地,既聚自然风光,又有现代特色。公司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生态园已初具规模,发展了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建成为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体育健身、会议培训于一体的生态园区。园区分农业观光区、体育运动区、休闲度假区、娱乐健身活动中心、会议培训中心、珍奇野生动物观赏区、餐饮区、水上游览、果蔬采摘区等。2004年至2006年期间,公司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平整园区场地,建设路、桥、沟渠、排水管道,建设苗木基地320亩,种植苗木30万株,建设特种果木基地30亩,建设大棚设施30亩,建设精养鱼塘80亩,建设特种养殖设施,引进入园企业从事生产经营。2007年至2008年期间,建设国鸿生态园农家乐基础设施,建设培训大楼、展示厅、餐厅、别墅等,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2009年至2010年期间,农家乐开园并继续完善园区游乐项目设施,已拥有培训大楼、全木制餐厅、茶楼、各种蒙古式包厢、活动娱乐健身中心、特色产品展示厅、特色产品超市、别墅楼、休闲小木屋、游泳池、网球场、羽毛球馆、海盗船、水上游艇、水上高架链、步步惊魂、射箭场、果蔬采摘和认种、葡萄酒坊等项目设施,以及拥有特色种植和养殖等设施。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与可行性研究过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发展体现在人民生活中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旅游的平民化。目前江西省人均 GDP 已超过 3000 美元,旅游业在历经观光产品阶段、游乐产品阶段之后而进入到度假产品阶段。在这一阶段,旅游业发展方式和趋向必须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必须进一步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而养生度假旅游恰恰是一个符合这种发展需求的全新旅游产品形态。南昌市是我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和重要的文化、风景、度假旅游资源大市,自然、历史与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随着核心客源市场旅游产品需求层次的演进,南昌市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由“旅游时代”进入到“休闲时代”的转变,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南昌市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森林旅游纳入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和林业建设的整体布局中部署和推动,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着力建设一批示范景区、培育一批精品目的地、打造一批精品线路、培养一批高素质从业人员、开发一批有地方特色的绿色旅游商品,全面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发展水平,使南昌休闲旅游成为长三角乡村旅游激烈竞争市场的领跑者。蒋巷镇自古便有“江南粮仓”的美誉,是传统农业时代的“鱼米之乡”。镇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交通便捷,电力充足,生态环境优美,栖息侯鸟成群。近万门程控电话直拨海内外,12.5万亩农田网络成片,1.5万亩精养鱼池星罗棋布,3500亩果园果香四溢,1.25万亩林木绿影婆娑,雄伟的豫章大桥横跨赣江连接城乡于一体,宽阔的水泥公路横穿境内直通省城,京福高速公路南北贯穿境内便达首都北京及东南沿海城市。这里既是江南闻名遐迩的产粮卖粮第一大镇的所在地,又是省会南昌市的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江西省农业的对外窗口。蒋巷镇正在打造一个大地田园化、产品优质化、生产科学化、村庄林网化、生态原始化的新农村,既能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示范作用辐射农户,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大力改观村容村貌;既具有赏心悦目的观赏价值,供外来客人及市民休闲、旅游、娱乐,又能体现“美的空间、人的乐园”的现代乡村旅游胜地逐步展示在世人面前。江西省提出打造旅游大省,近年来,南昌县以丰富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提出发展半小时休闲观光圈,通过重点重大旅游项目带动,致力于把乡村生态旅游打造成为新兴产业和重要经济增长点。本项目正是南昌市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的延伸和补充,在南昌县蒋巷镇,利用丰富的生态农业资源,打造乡村休闲旅游区,着力抓住南昌这一高端市场,把握南昌将建设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休闲名城的机遇,实现与南昌在理念层面、战略层面和操作层面的紧密对接。受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我公司立刻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在充分收集项目资料、了解项目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前段时间的工作成果,对项目的建设必要性、工程的合理性、经济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编制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节 编制范围及依据一、编制范围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包括江西国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旅游设施建设项目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论述、旅游及市场分析预测、项目建设规模和标准、主要建设条件、项目总体规划及工程技术方案设计、项目的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等。二、编制依据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计委计办投字200215号通知;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发改投资20061325号;3、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发展的决定;4、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5、南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6、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7、南昌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8、国家现行的其他有关规范及规定。9、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及调查收集的相关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等资料。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本可研着重研究了江西国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旅游设施建设项目的区位、自然环境和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在广泛搜集资料、详细考虑所有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依据旅游产业发展、市场分析预测和项目竞争力分析,研究论证该项目的总体设计方案及建设规模、标准等问题,合理应用各种节能降耗的技术手段,并充分考虑经营管理的需求,满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通过技术经济论证,为本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可靠依据。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1、项目概况;2、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3、市场分析预测;4、建设条件与环境;5、建设目标与建设规模;6、工程技术方案研究;7、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8、节约能源;9、劳动安全措施;10、项目管理及运营方案;11、项目招投标方案;12、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一、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江西国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旅游设施建设项目拟建于江西省南昌县北部、蒋巷镇内,项目总用地范围1000亩,包括经营设施建设扩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扩建、游客服务中心。江西国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主要详见下表:项目主要设施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分项工程名称构造形式总建筑面积(m2)备注1经营设施建设1.1休闲小木屋3201.2高档别墅装修13801.3凉亭座51.4培训楼装修8001.5KTV娱乐楼装修4001.6景观树移栽棵501.7太阳能灭蚊灯台381.8发电房302旅游基础设施建设2.1湖心岛景观别墅4702.2旅游道路40002.3游步道12502.4护坡m5002.5桥梁座12.6旅游公厕3502.7污水处理设施2002.8垃圾处理站803游客服务中心3.1贵宾接待室603.2室外活动休息场地30003.3旅游管理用房2003.4照明工程盏503.5电缆铺设18003.6弱电工程03.7绿化工程30003.8景观雕塑个2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积极响应江西打造“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居民休闲旅游后花园”的定位战略2、促进江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旅游业发展3、推进城、郊旅游市场互动,构建郊区旅游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4、对促进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三、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江西国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旅游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为943.96万元,资金筹措方案由江西国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筹资金836.292万元,申请补助107.668万元。其投资构成如下表:项目总投资构成表项目名称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 计合计(万元)815.00 63.70 8.20 57.06 943.96 占总投资()86.346.750.876.04100四、结论和建议本项目符合国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顺应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符合南昌县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是实施江西省中部崛起战略和落实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必要举措。项目的建设条件具备,组织机构完善、建设目标明确,其投资构成合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项目是可行的。建议项目单位加快前期工作,积极落实建设资金,早日开工,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尽早投入使用,发挥其应有的效益。30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类社会由产品经济、商品经济、服务经济而进入到体验经济。从旅游业属性和现代旅游业发展客观要求看,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的旅游业应该也必然是诠释体验经济的最佳产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发展体现在人民生活中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旅游的平民化。目前我国人均 GDP 已超过 2000 美元,多元化休假制度日渐成熟以及旅游者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我国旅游市场正经历着结构性升级: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丧失其市场垄断地位,代表现代旅游价值取向的乡村旅游成为旅游市场新的热点之一。乡村旅游目前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十一五”期间,建成具有乡村旅游示范意义的100个县、1000个乡镇和10000个村,使已有的乡村旅游项目得到明显提升和完善,基本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适中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乡村旅游格局,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旅游消费的需求。总地来看,我国乡村旅游市场空间和需求潜力较大、发展前景良好。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城郊休闲游,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升农村精神文明程度、丰富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业发展的活力、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旅游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稳步增长,标志着旅游已经成为上世纪最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之一。全球旅游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在各种旅游形式中,休闲度假开始成为旅游的一种主要形式,相关的旅游产品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产业中档次最高的产品,引领着当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来自世界旅游组织(WTO)的数据表明,2006年全球入境旅游人数已经达到8.46亿,到2020年,全球仅国际入境旅游人数将超过16亿人次,其中有大约4亿人次的长途旅游者,国际旅游收入将达2万亿美元。亚太地区作为第二大旅游接待地,届时将接待大约3.97亿人次游客。可以预计,未来的世界旅游业仍将是世界经济的一大热点,而未来亚太地区则将成为新崛起的世界旅游业核心竞争地带,同时也将是最有活力的世界旅游产业和旅游经济的中心之一。21世纪既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更是旅游业发展的“亚太世纪”。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与居民消费转型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消费结构改变,逐渐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用于住、行、文化娱乐等的消费支出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同时,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了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变,包括城市化进程提速、中产阶层逐步形成等。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拥有百万美元以上资产的家庭总数已经占全国家庭总数的30%,而且有继续上升趋势。中国80后人群现已构成消费主力军,以城市居民、中产阶层、80后人群为主的新锐消费人群正在快速成长中。2008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等世界性标志性事件及其后续积极影响,将不仅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带来更为广泛的世界吸引力,也有利于加速推动国际范围内的商务、会议和休闲度假等活动在中国的发生及其相关消费的持续增长。三、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闲暇时间、消费趋向的改变,中国旅游业开始由观光旅游转向个性化旅游、主题化旅游和休闲旅游。创建国际型旅游城市、休闲型旅游城市和目的地型旅游城市开始成为城市旅游管理者的关注热点。旅游业现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第三产业优先发展序列中位居第一,并已被各地列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先导产业和龙头行业。1、中国国内旅游现已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旅游市场。国内旅游活动的特点是短程、短时、少花费、周末休闲;旅游需求是休闲、观光、游览和度假为主;在游程及空间上,旅游空间集中在中心城市或城市的周边地区。2、旅游需求的地域空间表现出以大城市或著名景区为中心的圈层结构。在旅游发展形式上,近距离的康体休闲型的游憩活动在都市居民的旅游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日常游憩与近程旅游的规模和潜力十分可观。观光旅游在近期内仍是旅游的主体,文化和生态旅游是近阶段热点,但度假旅游必将蓬勃发展,个性化旅游需求也必然会推动旅游业走向主题化。四、江西省旅游业概述 江西省拥有1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4处国家地质公园、2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30个(其中5A级2个、4A级12个、3A级6个),旅游星级饭店280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21家),旅行社562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3家)。全省形成了以山、湖、城、村为主体,形象鲜明,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体系,秉承良好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区位以及便捷的交通,江西省旅游业从1991年仅占GDP的0.9%,到2010年占GDP总量的10%,实现了从弱小产业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完美升级。2010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900亿元,实现旅游接待总人数1亿人次,实现旅游直接就业人数5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250万人。五、南昌市旅游业概况南昌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200多年的历史和见证人民军队成立成长的独有经历,形成了南昌市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特有的红色底蕴。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和城市环境面貌的改善,为提升南昌市的旅游环境吸引力和城市吸引力创造了便利条件。目前,全市共有旅游资源8个主类、29个亚类、93个基本类型,共有近600个资源单体。旅游景区有63个,国家A级景区七个,4A级景区三个,3A级景区四个。旅游业总体发展状况呈上升趋势。2009年,南昌市旅游业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达1227.2万人次,增长16.6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3.69亿元,同比增长13.05%;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0.4万人次,同比增长7%,旅游创汇3166.86万美元,同比增长6%;实现旅游总收入85.85亿元,同比增长12.8%。六、南昌县旅游业概况南昌县地处鄱阳湖之滨,境内河湖众多,自然景观秀美。西汉高帝五年置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胜众多。主要旅游景点有:瑶湖景区的自然、人文景观;广福镇的康永王李磷墓、明晴古建、永木黎村、千年古刹;幽兰镇的马游山果林,岘山禅寺、地藏寺;白虎岭九峰奇山怪石、景林、古寺古井、水库、温泉;武阳镇的曹雪芹故居等自然、人文景观。此外还有小兰乡的东吴古墓,向塘镇的马井遗址,广福镇孙家村吕蒙岗、富山乡欧共体治沙试验站、冈山乡万亩沙丘治理等景观景点共十类三十多处。南昌县还有丰富的农业观光资源。江西省提出打造旅游大省,南昌县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业, 近年来,该县依托千年古县的文化优势、全国百强的经济优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明确了发展城郊乡村生态旅游的产业定位。该县的乡村旅游从农户接待到成立大型旅游企业,实现了从量到质的转变。到现在,全县已有国家3A级景区一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凤凰沟风景区已入闱江西省新十大景区20强,黄马桐树下新村线路也被评为南昌市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一等奖,黄马乡的樱花节、桂花节和蒋巷镇的民俗文化节在省、市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南昌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南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南昌市南部;是江西省首府首县,2008年开始每年入选全国百强县,是江西省第一个百强县。公路四通八达,105、316、320国道、温厚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京九铁路与浙赣铁路在向塘镇交汇,规划中的南昌地铁三号线直达南昌县中心,全县目前已形成一个公路、航空、水路、铁路、地铁等齐全的交通运输网络。第二节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我国过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带来了社会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环境问题,比如水环境的污染,大气层的污染,还有对地表的污染,这是发展经济过程中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这些年来,我国积极提倡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发展经济,提倡一种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十七大报告更是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并强调要“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将生态建设放到一个文明的高度,这是一个创举,说明了在全社会已高度重视。既要重视经济建设、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这种认识越来越深入。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观念,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有许多共同点。进行休闲度假旅游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切受益于休闲旅游的人都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因此,应把生态发展理论作为休闲度假旅游开发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系列中的基本准则。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持。在发展中实现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并达到以发展促进环境资源的开发、保护,又以环境资源的开发、保护而更加推动经济发展。即: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二、江西省形成了“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整体旅游形象“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江西定位战略中,紧扣把江西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居民休闲旅游的后花园”的发展战略,以“花园江西”作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定位,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整体旅游形象。江西发展“红色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条件。在这块16.6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井冈山、瑞金、南昌、安源等革命旧址、故居以及纪念性建筑物数量多、分布广,全省登记在册的革命旧居旧址有1500多处,革命纪念馆有19个。其中井冈山革命旧址群、瑞金革命旧址群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两处革命旧址。截至2005年7月,江西共有9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60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发展红色旅游带动了整个旅游业乃至促进老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红色旅游辐射的综合效应已日益凸显。近年来以三清山、龙虎山、明月山等为代表的青山绿水,以江西婺源为代表的特色古镇越来越受到旅游市场的追捧。江西以温泉、富硒农业为中心的休闲度假、养生康体、生态观光等市场后起勃发,前景广阔。江西“红、古、绿”三色旅游资源,正向世人展示多彩、瑰丽的迷人风情。江西广大乡村既是奇山秀水、名胜古迹的承载地,又是自然生态、田园风光、民俗风情的富集地,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品牌和无形资产。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未来江西生态旅游建设重点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包括南昌县),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是: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围绕上述定位,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基地。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必将成为加速江西中部崛起战略的新引擎。南昌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正全面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建设创新南昌、低碳南昌、森林南昌、秀美南昌、和谐南昌。本项目将以经济发展为根本,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旅游度假产业为龙头,以文化产业为辅助,积极推动项目周边区域三产协调发展,同时又保护生态环境。第三节 项目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1、政策优势(1)国家对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政策导向为本项目在争取政策扶持上创造了良好契机。(2)南昌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南昌县政府对接南昌、建设南昌后花园的发展战略为本项目创造了市场发展空间。(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念的形成和深化提升了本项目的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定位。2、环境优势 (1)项目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丰富基础,为本项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大环境配套。(2)项目所在地休闲农业资源、丘陵、自然水体及优越的森林植被为本项目创造了差异化属性。3、市场优势(1)本项目的开发大大完善和补充了南昌市郊旅游产品高档休闲生态度假设施的市场空白。(2)本项目的开发为南昌市提升国际水准的配套功能,打造代表性旅游配套产业创造了条件。二、劣势分析1、政策对本项目开发用途的性质制约性。2、本项目开发基础条件较原始,基础设施投入较大。3、开发与回报周期较长,前期资金投入较大。三、机会点分析l、本项目是结合自然生态条件与休闲旅游产业项目开发优势互补、相依相生的典范,市场拓展性强。2、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给项目建设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四、威胁分析l、项目开发周期较长,竞争产品的陆续推出会对本项目有一定影响。2、政府规划对本项目功能定位、远景规划与持续发展的制约性风险因素。3、各地乡村旅游示范基地的推广投入较大。第四节 项目必要性分析一、积极响应江西打造“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居民休闲旅游后花园”的定位战略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居民休闲旅游后花园”与建设红色旅游强省和旅游经济大省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发展全面融入到大力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之中,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旅游型新农村建设力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为中心,以建设旅游目的地为重点,着力打造“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品牌,加快江西省“七大旅游圈”的建设步伐,以红色旅游为龙头,引领绿色、蓝色、古色旅游全面发展,带动工业、农业、文化等各类旅游快速发展,以集约经营和质量效益型增长为核心,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和旅游核心竞争力,推动全省旅游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配套南昌市休闲旅游设施的一部分,本项目开发积极响应江西休闲旅游“后花园”的定位战略,是江西(特别是省会南昌周边)休闲旅游度假市场的稀有品种,它的开发必将推动南昌、乃至江西休闲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共同发展。二、促进江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旅游业发展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成为社会发展关键词之一,“新农村”也将成为贯穿中国旅游业中长期发展的鲜明主题。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旅游行业义不容辞。旅游业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也是振兴旅游业的良好机遇。通过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发展大中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可以实现城市自愿支持农业发展,而且符合市场规律,真正做到“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有利于推进农村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村经济结构得以调整优化,使之与旅游开发互为依托,相互促进,达到搞活一方经济,振兴一批产业的效果以实现“生产发展”目标。项目区域周边为广大的农村地区,既是奇山秀水、风情民俗等传统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又是自然生态、田园风光等现代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地;既是南昌市民休闲度假圣地,又是依托江西省“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形象为国内旅客提供旅游产品的重要集散地;既是需要旅游行业重点支持发展和搞好服务的地区,又是旅游业发展前进的主要基地和后劲所在。依托南昌周边农村地区在旅游资源方面拥有的特殊优势,大力发展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生活为主要吸引物的乡村旅游,实现“大旅游”与“大农业”的互相渗透融合,既是加快发展江西省旅游业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加快发展江西省现代农业的一条路子。总之,建设江西国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可以推进项目所在地的旅游服务建设,推进文化旅游型、生态民族风情型、农田经济观光型、商贸型、休闲度假型等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也完全符合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者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三、推进城、郊旅游市场互动,构建郊区旅游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结合南昌县城市总体规划和依据南昌市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引导针对旅游市场开发差异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实现城-郊旅游市场互动,重点促进南昌郊区休闲旅游市场开发科学化、建设规范化和管理标准化。努力探索城乡居民互动模式,开拓南昌市郊居民旅游市场。面向市郊市场,加强方便、快捷、价格合理的旅游服务接待体系建设。同时,结合省会南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构建郊区旅游圈,强化和完善市郊的旅游服务功能,培育各具特色的主导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项目,形成区域性的旅游服务基地。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名胜观光、生态康体、会议服务旅游产品,完善旅游度假区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强化生态型项目的建设。四、对促进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对各个知识层次的劳动力都具有很强的吸纳性,每增加一名直接就业人员,能带动五至六个就业岗位;每产出1元产值,可带动相关产业产出4.810元。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满足当前群众的物质需要,而且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加快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交流。同时,发达地区游客到欠发达地区旅游,可将社会财富进行有效转移,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近年来,南昌县以丰富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提出发展半小时休闲观光圈,通过重点重大旅游项目带动,致力于把乡村生态旅游打造成为新兴产业和重要经济增长点。乡村旅游开发带来的明显效益极大地调动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紧扣“吃、住、行、游、购、娱”环节,积极推陈出新。目前,该县乡村旅游产业实现了开发一个景点、搞活一片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良好局面。江西国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后,必将促进该区域相关基础设施的同步建设,完善相关的生活配套设施,不仅项目本身有着较长远的经济效益,而且,通过带动和拉动,将大大促进南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该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协调、“经济、社会、环境”的三维发展。综上所述,江西国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旅游设施建设项目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及旅游行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要求,项目建设目标与发展规划内容是相协调的,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江西国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章 市场分析第一节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市场状况分析1、生态农业观光的涵义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人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农业观光应运而生。各地掀起发展观光农业的热潮。生态农业观光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观光农业应涵盖“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农村旅游”等不同概念,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业。生态农业观光始于二战后的欧美国家,后在日本、台湾等地充分发展并日趋成熟。由最初的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形式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观光农业带,走向多元化、多层次规模经营,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它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旅游业与农业结合的理想模式。2、观光农业旅游发展过程的阶段模式观光农业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首先缘起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带。在发展过程上,可描述为三个阶段及相应模式。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的阶段模式阶段模式发展阶段旅游主题主导者市场市场消费强度(交通除外)自发式早期旅游萌芽阶段不明确,仅作为休闲调剂自发形成的个人或小团体 供求关系模糊 个人需求导向30元/人。天自主式初级经营阶段有一定的主题和活动安排中小旅行社主动参与经营 以短期赢利为目的 产品导向9030元/人。天开发式成熟的经营阶段有明确的主题和系列活动策划大型(旅游)集团开发和管理 以长期投资收益为目的 项目投资导向120元/人。天阶段是与特定的经济基础相对应的,开发式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最有可能的是在旅游业具有相当基础的大中城市周边出现。3、分布上的地域模式地域模式代表的是同一阶段观光农业旅游在不同地域空间上的表现,它反映了开发者的区位与市场策略。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不同地区观光农业旅游开发项目的对比,其主要的类型可归纳如下:观光农业旅游开发的地域模式模式区位及目标市场特点管理形式例注依托自然型1) 距大中城市20公里以外,但交通便利2) 以多个大中城市为目标市场1) 基础条件较好,地貌类型齐全2) 以独立完整的农业自然景观单元为依托3) 范围广阔1) 基本保留原有农村各级组织2) 分散管理3) 接近原生自然江西井冈山观光农业区;湖北随州观光农业区依托城市型1) 距大中城市10公里之内2) 以一个大中城市为目标市场1) 借助一定的农业基础2) 主要通过人工构造农业景观,以某一大中城市为依托3) 范围较小2平方公里左右1) 独立封闭的行政组织2) 集中管理3) 更接近人工主题公园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珠海“现代农业公园”根据上述分析,南昌县依托优越的区位和独特的乡村旅游优势,发展观光农业旅游是大有可为的。第二节 项目旅游市场分析一、江西省区域经济背景研究1、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分析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8:55.0:32.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体地位初步显现,实现生产总值5554.6亿元,占全省的58.9%。全年财政总收入突破千亿大关,达1226亿元,比上年增长32.0%。县域财力显著增强,全年财政总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22个,其中南昌县超30亿元,南昌县、贵溪市、青山湖区超20亿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89元,比上年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81元,增长10.4%。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070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1%;国内旅游收入794.8亿元,增长21.3%。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14.1万人次,增长18.3%;旅游外汇收入3.46亿美元,增长19.5%。2、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发展关系从下表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可以看出,人均GDP将达到了1000美元以后,人们对休闲度假旅游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而本项目的毗邻地也是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南昌市2010年已经突破6000美元的标准,其他周边城市如新余、抚州、鹰潭、九江也已达到或者超过3000美元,进入旅游快速发展和平稳发展期,市民开始注重对休闲度假旅游的需求。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旅游需求特征人均GDP1000美元以下旅游消费进入启动期开始出现旅游需求人均GDP1000-3000美元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期旅游大众化,并注重休闲度假产品人均GDP3000-5000美元旅游进入平稳发展期开始出国旅游,并在去度假区内置业二、江西省旅游市场分析1、入境市场总体情况:江西省入境旅游接待呈稳步上升态势。据最新统计,2009 年,全省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96.43 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0.23%。客源市场结构:入境客源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呈现港澳台、日韩俄、欧美澳三足鼎立趋势,截止到12 月底,江西共接待外国人38.76 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5.71%;美洲游客比上年同期增加9.56%;欧洲游客比上年同期增长31.12%;大洋洲游客比上年同期增长39.72%;亚洲游客比上年同期增加30.00%;其中港澳台增长最为迅速,共接待香港同胞30.81 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9.48%;澳门同胞12.50 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87%;台湾同胞14.36 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4.79%。旅游收入情况:全省旅游外汇收入累计达28974.89 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2%。2009 年江西省入境游客增长率2、国内市场总体情况:江西国内旅游一直保持旺盛增长势头,国内游客仍然是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客源市场的主力军。2009 年共接待国内游客9303.3 万人次,同比增长15.9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55.46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96%。旅游总人数9399.7 万人次,同比增长16.00%;旅游总收入675.61 亿元人民币。3、客源结构市场以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居民收入水平较高的长三角洲的江浙沪地区为代表的中、高端市场是江西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中坚力量。江西东北部处于“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边缘地带,有望成为“长三角”都市圈的后花园。4、消费特征人均消费指数偏低,随着经济发展,近年呈上升趋势。江西省旅游、休闲、娱乐消费大幅上升但相比附近省份广东、湖北、安徽等相对基数较低。2009 年,江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为257.21 元,自驾游、团体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加上上半年部分旅游市、县发放旅游代金消费券的带动,同比增长39.3%。江西省旅游主要景区旅游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报表(2009 年12 月份及全年累计)景区项目接待人数(单位:万人次)门票收入(单位:万元)数据当月累计累计增长(%)当月累计累计增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庐山33.1445.6814.51886.4424618.4817井冈山15.43412.0612.27536.72108805.72三清山10227.353.16615.851950025.42龙虎山13.86210.2525.2175.87629.6426.6庐山西海2.96169.5726.328.22967.3749.3高岭-瑶里17.13131.15241602104.323弋阳龟峰1.8779.850.0380.62657.636.31滕王阁2.3154.281.88112.182597.512.5仙女湖0.362.2810.162751.928.77武功山0.7242.9755.863377.55三百山0.1313.8199.313.77162.59110.4明月山24.3135.1221.4476.86216.420.7国家4A 旅游景区上饶集中营景区2.882.999.78000景德镇浮梁古县衙0.7783.872689.61224.332梅岭2.980.343.51009.66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12.85160.63000景德镇得雨生态园13.65105.038.291301014.48.35宜春靖安三爪仑3.26101.224.1342.38534.15赣州宝葫芦农庄6.8392.350.3486.63680.61.2吉安渼陂古村4.551.85.8525.1450.095.58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9.4103.611.3140580.56.3星子天沐温泉度假村13.264.8756.3727.315498.5641.7星子龙湾温泉度假村14.765.459.1736.555161.7743.2瑞金叶坪红色旅游景区3.364430.443.4546.125.2赣州赣县客家文化城3.4247.663.430.45274.984赣州通天岩12.4254.422.8166.291093.112.13南昌天香园0.4711.255.6111.81大觉山1.5453.382305959.6景德镇中国瓷园8.879.3545000乐平洪岩仙境4.4143.866116.2116070明月山天沐温泉度假村3.5318.62487.392569.95崇义阳岭0.6414.450.4215.28定南九曲度假村0.0518.0111.5362.95婺源旅游景区17.17481.5917.58325.9511612.7543.46四、南昌市城市规划分析根据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到2020年,南昌市域即行政辖区范围面积将达到740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9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236平方公里,全市人口达到600万人。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其规划总体空间格局为“一江两岸,一核五片,沿着赣江两端延伸,多点、多组团推进”的总体发展思路,并将“依山傍水,两核拥江”列入城市核心区域的规划中,即以赣江为分隔,两岸分别按照功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城区即昌南、昌北进行布局,形成一江两岸即“一城两核”城市新格局。在城市交通方面以公路、铁路为发展重点,按照“102030”目标,形成以“三环十一射”为骨架,方格网为基本形式的“蛛网”网络结构。实现在市区任何位置,10分钟能上快速路,20分钟能上高速路,30分钟能出城,即到达县城。实现“半小时经济圈”。由此可见,南昌市朝着一个城市中心(市中心,由昌南城、昌北城构成)多边缘组团(昌东组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