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管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379461 上传时间:2021-03-14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应急管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卫生应急管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卫生应急管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 信息报送方式和途径规范 新中国卫生应急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至 SARS发生 确立卫生工作方针 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 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 1952年) 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 靠科技和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 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 1997年) 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培养专业人才 卫生防疫站 初步建立了卫生法制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SARS发生以后 卫生应急法规和预案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 2003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协调 机构 不断完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部门协调 机制 初步形成 加强卫生应急 体系 建设,提高应急 处置 能力 大力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指挥 决策系统建设 强化卫生应急准备和应急队伍建设 规范信息发布与通报制度 相关概念 卫生应急 是指为了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 他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危害,所采取的一 切活动的总称。 卫生应急管理 是指卫生应急工作的计划、实施与评价活 动的总称。 突发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 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应对 法 ( 2007年) 突发 公共 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 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 全的紧急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 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 总体应急预案 ( 2005年) 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 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国 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 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 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 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急 条例 ( 2003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本预案适用于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 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 以及因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 等事 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 身心 健康的公共卫生 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国家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 预案 ( 2006年) 突发事件预警分级 特别重大( 级) 红色 重大( 级) 橙色 较大( 级) 黄色 一般( 级) 蓝色 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 应急 突发公共 事件卫生 应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危害性 政府信誉 公众信任 经济危害 健康危害 社会稳定 卫生应急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全面响应、保障健康 依法规范、措施果断 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卫生应急工作的主要环节 风险评估 预案编制 监测 预警 响应 现场组织指挥 风险沟通 物资储备 人员培训与演练 事件评估 “一案三制” 一案 是指 “ 应急预案 ” 应急预案体系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务院的规范性文件 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如 国家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预案,如 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地方应急预案 省级人民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 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各市(地)、县(市) 人民政府及其基层政权组织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 案。 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应急预案 举办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主办单 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 截至目前,国务院发布了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 预案 ,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 25件专项预案、 80件部门 预案, 31个省份制定了本地区的总体预案。 三制 是指应急的 体制、机制和法制 “法制”,广义即 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涉及突发 事件应对的法律 35件、行政法规 37件、部门规章 55 件,有关文件 111件。 “体制”,有关 组织形式的 制度。应急体制是指国 家依法将应急管理组织系统内部的组织机构设置、 隶属关系、责权利划分及其运作制度化的总称。 “机制”,泛指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的相互 作用和方式。应急机制是指应急管理 制度和方法的 具体运行流程、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制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放射事故管理规定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由基本法、专业法、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组成 卫生应急专业技术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卫生监督机构 医疗救援机构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医疗救援中心 中毒医学救援中心 核和放射事件医学救援中心 采供血机构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卫生应急队伍 主要任务 卫生应急队伍以现场应急处置为主要任务,核实 确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监测与样品采集、 人群健康评价、控制措施制定、医疗救援、监督 执法等。 国家卫生应急队 紧急医学救援队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 突发中毒事件处置队 核和辐射损伤处置队 卫生应急支持系统 指挥决策 系统; 疾病预防控制 系统; 紧急 医学救援 系统; 卫生监督 系统; 风险沟通系统; 专家咨询系统。 紧急医学救援 现场专业医疗救援的任务 迅速对伤病员进行 检伤分类 。 对 生命受到威胁 的危重伤病员进行 紧急处置 , 保持气道通畅、供氧、维持其血液循环,满足 基本生命需要。 迅速安全地将所有伤病员 疏散、转运 到具有 救 治能力的医院 。 救治的基本原则 “ 先救命,后治伤 ”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 一、总则 编制目的 编制依据 适用范围 工作原则 事件分级 二、机构组成及职责 领导小组 专家咨询组 应急技术工作组 三、监测、报告与风 险评估(监测与预警) 信息报告 管理规范主要内容 (一)传染病 (25种 ) 1、鼠疫:发现 1 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2、霍乱:发现 1 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 1 例及以上传 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 1 例及以 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5、炭疽:发生 1 例及以上肺炭疽( ju)病例;或 1 周 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 建筑工地等 集体单位发生 3 例 及以上 皮肤 炭疽或 肠 炭疽病例 ;或 1 例及以上 职业性 炭疽病例。 6、甲肝 /戊肝: 1 周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自 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5 例及 以上甲肝 /戊肝病例。 7、伤寒(副伤寒): 1 周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 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 集体单位发生 5 例 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 2 例及以上 死亡 。 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3 天内 ,同一学校、 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 集体单位 发生 10 例 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 出现 2 例及以上死亡。 9、麻疹: 1 周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 社区、建筑工地等 集体单位发生 10 例及以上 麻疹 病例。 10、风疹: 1 周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 寨、社区等 集体单位发生 10 例及以上 风疹病例。 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 天内 ,同一学校、幼 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 集体单位发 生 3 例及以上 流脑病例,或者有 2 例以上死亡 。 12、登革热: 1 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 5 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 13、流行性出血热: 1 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 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 5 例(高发 地区 10 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 亡 1 例及以上。 14、钩端螺旋体病: 1 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建 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5 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 病例,或者死亡 1 例及以上。 15、流行性乙型脑炎: 1 周内,同一乡镇、街道 等发生 5 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 1 例及以 上。 16、疟疾:以行政村为单位, 1 个月内,发现 5 例(高发地区 10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或 在近 3 年内无当地感染病例报告的乡镇,以行政 村为单位, 1 个月内发现 5 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 病例;在恶性疟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 1 个月内发现 2 例及以上恶性疟死亡病例;在非恶 性疟流行地区,出现输入性恶性疟继发感染病例。 17、血吸虫病:在未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 2 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10 例及以上,或在 同一感染地点 1 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5 例及以上;在传播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 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 5 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 染地点 1 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3 例及 以上;在传播阻断地区或非流行区,发现当地感 染的病人、病牛或感染性钉螺。 18、流感: 1 周内 ,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 集体单位发生 30例及以上 流感样病例, 或 5 例及 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 ,或发生 1 例及以上 流感样病例死亡。 19、流行性腮腺炎: 1 周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 等 集体单位中发生 10 例及以上 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20、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 以外): 1 周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 社区、建筑工地等 集体单位中发生 20 例及以上 感 染性腹泻病例,或 死亡 1 例及以上 。 21、猩红热: 1 周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等 集体 单位中,发生 10例及以上 猩红热例。 22、水痘: 1 周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等 集体单 位中,发生 10 例及以上 水痘病例。 23、输血性乙肝、丙肝、 HIV:医疗机构、采供 血机构发生 3 例及以上 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 疑似病例或 HIV 感染。 24、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发现本县(区)从未发 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 近 5 年从未报告 的或 国 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 。 25、不明原因肺炎: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二)食物中毒: 1、一次食物中毒人数 30 人及以上或死亡 1 人及 以上 ; 2、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 中毒,一次中毒人数 5 人及以上或死亡 1 人及以 上 。 3、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食物中毒, 一次中毒人数 5人及以上或死亡 1 人及以上 。 (三)职业中毒:发生急性职业中毒 10 人及以上 或者 死亡 1 人及以上 的。 (四)其他中毒:出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外 的急性中毒病例 3 例及以上 的事件。 (五)环境因素事件:发生环境因素改变所致的 急性病例 3 例及以上 。 携气式 (SCBA) (六)意外辐射照射事件:出现意外辐射照射人 员 1 例 及以上。 (七)传染病菌、毒种丢失:发生鼠疫、炭疽、 非典、艾滋病、霍乱、脊灰等菌毒种丢失事件。 携气式 (SCBA) (八)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 1、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 一个预防接种单位一次 预防接种活动中出现群体性疑似异常反应;或发 生死亡 。 2、群体预防性服药反应:一个预防服药点一次预 防服药活动中出现不良反应(或心因性反应) 10 例及以上;或死亡 1 例及以上 。 (九)医源性感染事件:医源性、实验室和医院 感染暴发。 (十)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2 周内 ,一个医疗 机构或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 集体单位 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的不明原因疾病 3 例及以上 。 (十一)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目的 银川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预案 、 银川市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 工作规范 (试行) 银川市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报送方式和途径规范 三、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一)初步电话报告 各级各类 医疗机构 发现传染病类、食物中毒 类、环境因素类、职业中毒类、不明原因疾 病和大型交通事故类、爆炸类、火灾、水灾 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事件, 立即 向 辖 区疾控、监督和卫生行政部门 报告伤亡 基本 情况。 (二)现场短信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传染病类、食物中毒 类、环境因素类、职业中毒类、不明原因疾 病和大型交通事故类、爆炸类、火灾、水灾 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事件,在 2小时 之 内以 短信 形式,报告人员 伤亡数、 事件 性质 、 救治 情况和 技术需求 等。 (三)邮件调查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和突发事件,要在 5小时 之内以 电子邮 件 (需加密的要加密)报告相关部门。 (四)书面调查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和突发事件,要在 5小时 之内 书面报告 送(或传真) 相关部门。同时, 每天 要将 治疗进展 情况进行上报。 四、较大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方式与途径 发生 较大 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市、 县两级疾控、监督机构、各级各类 医疗机 构 在核实 事件性质、级别、涉及范围、人 数等 基本情况,立即作出判定后,以电话 形式在 2小时 内向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 业务主管部门进行报告。 四、较大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方式与途径 涉及密 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电话报告 后,必须以纸质形式和 密级 u盘 形式进行报 告, 不得 以 短信和邮件、传真 等形式进行 报告。 对于因交通事故引发的突发事件,可以参 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方式和途径 进行报告。 四、应急响应与终止 应急响应 级应急响应 级应急响应 级应急响应 级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终止 终止的条件 终止的程序 五、信息收集与利用 信息收集 信息利用 六、评估 七、保障 物资储备 经费保障 通讯交通保障 技术保障 培训 演练 卫生法律与专业技 术资料 奖励与补偿 八、附则 卫生应急储备 卫生应急储备 卫生应急储备 是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针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行动,用于医疗救援 和传染病控制、中毒处置、核与放射损伤处置、心 理干预等工作需要,根据不同事件特点、规模和大 小,为保障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的需要,所采 取的一种主动的储存物资行动。 储备原则 统一规划、分级储备、确保急需、突出重点、品种 齐全、动态储备 储备形式 实物储备 个人生活用品(携行)、个人防护用品、 药品器 械等 计划储备 与生产企业、经营单位签订储备合同 资金储备 信息储备 建立应急物资生产企业、供应商信息库 把握重点,保障基本,动态管理 卫生应急服装及个人携行装备 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关于印发中国卫生应 急服装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应 急指导便函 2011 192号) 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关于印发卫生应急队 伍个人携行装备技术规范(试行)的通 知(卫应急指导便函 2011 193号) 卫生应急服装 冬装 /春秋装 夏装 圆领衫 马甲 户外帽 防护靴 卫生应急个人携行装备 个人携行装备箱式背囊 背囊内部图示 帐篷 睡袋 防潮垫 外挂单元 风险沟通 风险沟通重要性 “过去五年里我们在控制疾病爆发方面取 得了巨大成功,但是我们直到最近才认识 到,对于疾病爆发控制来说,沟通和实验 室分析以及流行病学一样关键。” -世界 卫生组织总干事李钟郁博士 ,2004年 9月 墨西哥甲型 H1N1疫区医生日记 “我理解政府迟迟不发布疫情警报是因为不想 引起公众恐慌,但我个人认为,他们发布警报 的时间太迟了。” “但是我们更害怕将这种病毒带回家中,感染 我们的亲人。” “人们都已经开始采取严密防护措施,他们从 各种媒体上获得一些信息。” SARS初期 原则 提早准备 任何机构都要面对的调 战 及时主动 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 迅速 信息真实 避免对处置工作造成被 动 口径一致 避免导致舆论危机,增 加处置难度 有利应对 真诚坦率,公开透明, 放大有利面,不掩盖事 实 维护信誉 政府的信誉 是出发点和 归宿 基本步骤 第一步 风险沟通的准备 第二步 风险判定 第三步 确定沟通对象、内容及方式 第四步 制定风险沟通方案 第五步 风险沟通实施 第六步 风险沟通效果评估 公众希望了解什么信息 征兆与体征(长期 /短期) 有什么健康危害? 会如何伤害人? 如何自我保护(保护家人) 怎样才能知道我是否已经 暴露于危害因素? 事件是如何处理的 我可以从哪里获得更多的 信息? 这是什么疾病? 疾病是怎么传播的? 严重程度如何? 怎么样才能使我不被感染? 有疫苗吗? 政府正在采取什么样的防 止疾病蔓延的措施? 我们到哪里可以获取更多 的信息? 我听到的关于疾病的消息 是真的吗? 美 国(某地区) 中 国(某地区) 领导希望了解哪些信息 发生了什么 (what)? 谁 (who)? 什么时候 (when)? 发生在什么地方 (where)? 为什么发生 (why)? 怎么办 (how)? 开展哪些工作 如何面对媒体 第二步风险识别与评估 一、事件确定 明确信息的来源 下级对上级的工作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监测信息 如媒体报道、群众举报等 判断事件的真实性 根据信息来源进行初步判断 是否已进行逐级核实 第三步 确定沟通对象、内容与方式 一、确定重点沟通对象 事件直接影响的人群 对事件高度关注的人群 参与处置事件的部门和人群 影响应急处置的机构与人员 二、确定沟通内容与方式 政府及部门沟通 内容:基本情况、控制措施及效果、存在的问题、 建议及需求 方式:书面、口头、会议等 部门内部沟通 第四步 制定风险沟通方案 目的 内容和方式 职责分工 工作程序 保障 第五步 风险沟通实施 一、事件初始阶段 快速做出反应 核实情况、评估危机程度、采取措施、掌握进展、 发布信息(公众和媒体,及时更新) 沟通面临的挑战 事件的不确定性、公众和媒体需要及时准确的信息、 不一致的信息可能引起误解和恐慌 克服挑战 说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我们正在做什么 如果没有实质性的信息,就告诉公众正在开展调查 第六步 风险沟通效果评估 (一)确定效果评估内容与指标 总体沟通效果评估 政府和部门沟通效果评估 媒体、公众、内部沟通效果评估 (二)确定沟通评估的方法 召开会议 抽样调查(公众沟通评价) 访谈(政府、部门沟通评价) 舆情(媒体) 评估实施与总结完善 危机中接受媒体采访 态度友善、诚恳 预测问题,做好充分准备 明确表达观点 表达政府的人文关怀、强调政府的社会责任 尽量满足记者的信息需求 冷静地回答问题,不回答假设性问题 语言通俗易懂 避免不该说的话,避免使用“无可奉告”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