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作文之孝敬父母的高中作文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202619404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母作文之孝敬父母的高中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父母作文之孝敬父母的高中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父母作文之孝敬父母的高中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孝敬父母的高中作文【篇一:高中作文“素材+范文”专项之“孝顺”篇 icrosotwrd 文档】 “孝顺”篇 (四)范文示例,提供学生课堂优秀习作或教师下水作文给读者参阅。本文明显特点是内容翔实,选材典型,集经济性、实用性和高效性于一体,不惟高考作文备考之佳品,尤为青年学生修身励志之良参,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之助手。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多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种人如果都不懂得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她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当尊敬别的老人,爱惜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导致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新时代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二、典型事例 1、闵子骞单衣顺母 周朝闵损,字子骞,是个孝子。妈妈早逝,爸爸怜她衣食难周,便再娶后母照顾闵子骞。 几年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待子骞徐徐淡漠了。一年,冬天快到了,爸爸未归,后母做棉衣偏心,给亲生儿子用厚厚的棉絮,而给子骞用芦花絮。 一天,爸爸回来,叫子骞帮着拉车外出。外面寒风凛冽,子骞衣单体寒,但她默默忍受,什么也不对爸爸说。后来绳子把子骞肩头的棉布磨破了。爸爸看到棉布里的芦花,懂得儿子受后母虐待,回家后便要休妻。 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小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便跪求爸爸说:“妈妈若在仅儿一人稍受单寒;若驱出妈妈,三个孩儿均受寒。”子骞孝心感动后母,使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欢乐。2、子路借米孝敬父母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特别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规定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掉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种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3、汉文帝亲尝汤药汉文帝是一种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她的妈妈皇太后很孝顺,历来也不怠慢。有一次,她的妈妈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她妈妈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妈妈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妈妈的床前。每次看到妈妈睡了,才趴在妈妈床边睡一会儿。刘恒每天为妈妈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妈妈喝。刘恒孝顺妈妈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夸奖她是一种仁孝之子。 4、黄香扇枕温衾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0岁失去母亲,爸爸多病。闷热的夏天,她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爸爸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爸爸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她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爸爸睡下;冬天,她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爸爸伤心,她从不叫冷,体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导致一种欢乐的氛围,好让爸爸宽心,早日康复。 5、哭竹生笋 在三国时,有一种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爸爸,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妈妈年龄老迈,体弱多病。不管妈妈想吃什么,她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妈妈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她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措施,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她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边长出了许多竹笋。她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她把竹笋让妈妈吃了,妈妈的病就好了。 、王祥卧冰求鲤 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她幼年时失去了妈妈。后来继母朱氏对她不慈祥,时常在她爸爸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她爸爸对她也逐渐淡漠。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她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她祷告之时,她右边的冰忽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快乐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她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夸奖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7、包拯弃官尽孝 包公即包拯(公元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爸爸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由于父母年老不肯随她到她乡去,包公便立即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她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告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种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状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她人奉劝。父母不乐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由于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顾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阐明具体因素,也许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状况如何,包公能积极地辞去官职,还是阐明她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某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 8、沈云英杀敌报父仇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沈至绪,有一种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颖好学,跟爸爸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敌战死沙场,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种小女子,为完毕爸爸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但愿全体军民保卫家乡。”人们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不久解除了包围,获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爸爸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与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沈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篇二:有关孝心的高中议论文】 开篇点题我们中华民族是一种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孝做为中华民族的老式美德,深深影响着每一位炎黄子孙。(议论文) 述说事例 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字经里有一句香九龄,能温席。说的是汉代因孝敬长辈而流传千古的小黄香。她九岁丧母,这使她更懂得了孝敬长辈。夏季,她帮爸爸把床席扇凉,赶走蚊子;冬季,她用自己的身体把爸爸的床席睡暖,再让爸爸睡到床上。小黄香学习刻苦勤奋,当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相传在汉代有一种叫郭巨的人,家里有一种九旬的妈妈和一种刚出生的婴儿。由于家庭贫困,她只能选择赡养妈妈或孩子。为了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郭巨和她的妻子连夜将孩子抱到山里,埋于山中。百善孝为先,历朝历代像小黄香和郭巨这样的孝子不计其数。我们对孝并不陌生,似乎从懂事起,我们就常听长辈们教育道:要做一种孝敬长辈的孩子。可事实并非如此 上小学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种特殊的作业-帮父母洗脚。可目前的孩子多为家中的小皇帝,家长也不肯让孩子受累。只是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个字应付作业罢了。 不仅是孩子,歌曲常回家看看更是体现了目前人们的生活特点。不断的找个种不回家的理由,空巢老人变得越来越多。老人们不图子女回家做诸多事,只但愿子女们回家看看。前段时间电视上常播放这样一种广告:一位老妈妈忙碌了一天,做了一桌饭菜,满心欢喜地等子女回家吃饭。可她却陆续接到家子女的电话,都说有事,不能回家吃饭。老人放下电话,独自一人坐在沙发上,直到深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却徐徐被人们淡忘了。我不由得问:这是怎么了? 目前,我们不需要孩子像小黄香同样为父母温席,也不需要成年人像郭巨同样为母埋儿。那是不是说,我们可以把孝抛弃了? 不!不是的!孝不只表目前这两处。孩子听从父母,少让父母操心;大人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常回家陪伴父母都是孝的体现。 为人父母更应当孝顺于自己的父母,不能总为自己找任何不回家的理由。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赡养父母,常回家看看,不仅仅只是尽孝,更是给孩子做出楷模。若连大人都不尽孝了,孩子念再多的香九龄,能温席也是无用的。由于她们并不懂得如何做才是孝敬父母。 点题结尾 我们中华名族的孝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存在了五千年,因此我们一定要将孝发扬和传承下去,让孝在我们心中,不能让孝消失在21世纪。()【篇三:作文素材孝顺】 作文素材- 孝顺 . “孝心”是38岁的浙江教师陈斌强用一根布带“绑”着妈妈一起去上班;“孝心”是26岁的北京小伙樊蒙推着患小儿麻痹症的妈妈徒步前去西双版纳。但儿与母之间的深情并不止于此。在十三朝古都西安,6岁的宋九成用轮椅推着4岁的老妈妈,每天步行40余里游玩西安出名景点,这温暖而平凡的行动,不仅深刻诠释了子女对父母之爱,更是“百行孝为先”最鲜活的注解。 2. 在全国以实行“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种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窗9岁时,妈妈双目失明,她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妈妈喜欢的沪剧磁带,她运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3.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出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她的教师去世后来,弃官行医。由于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她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去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阐明了爸爸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目前的确是遭人诬害。乐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爸爸,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 colec by _阿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