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考前回扣.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20024095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2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中考试考前回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期中考试考前回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期中考试考前回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中考试考前回扣 认真是一种习惯, 规范是一种能力。 考前名句检查 1. 王羲之在 兰亭集序 中用了一句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 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 , 。 2. 滕王阁序 中写宴会音乐之美的句子是 , 。 3. 赤壁赋 中侧面描写音乐之美的句子是 , 。 4. 琵琶行 中环境描写侧面烘托琵琶女高超的弹奏的句子: , 。 5. 陈情表 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 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 _, _。 考前名句检查 1.王羲之在 兰亭集序 中用了一句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 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 固 知一死生为虚诞 , 齐彭 殇 为妄作 。 2. 滕王阁序 中写宴会音乐之美的句子是 爽 籁 发而清风生 , 纤歌凝而白云 遏 。 3. 赤壁赋 中侧面描写音乐之美的句子是 舞幽壑之潜蛟 , 泣孤舟之 嫠 妇 。 4. 琵琶行 中环境描写侧面烘托琵琶女高超的弹奏的句子: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 见江心秋月白 。 5. 陈情表 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 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 : 臣生当 陨 首,死当结草。 _ 。 6. 师说 中表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句子 是: , 。 7. 滕王阁序 中 “,”两句, 动静结合, 声色结合, 描绘出 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 成为千古绝唱。 8. 庄子 逍遥游 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 子是“ _, _”。 9. 逍遥游 中表达没有风的积聚,大鹏无法飞升的句子是 , 。 10.表达没有水的积聚,无法浮起大船的句子是: , 。 6. 师说 中表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句子 是: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师不必贤于弟子 。 7. 滕王阁序 中 “落霞与孤 鹜 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 动静结合, 声色结合, 描绘出 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 成为千古绝唱。 8. 庄子 逍遥游 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 子是“ _水击三千里 _, _抟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9. 逍遥游 中表达没有风的积聚,大鹏无法飞升的句子是 风之积也不厚 , 则其负大 翼 也无力 。 10.表达没有水的积聚,无法浮起大船的句子是: 且夫水之积也不 厚 , 则其负大 舟 也无力 。 考试必考的翻译句子: 一、画出下列句子的得分点,尝试翻译。 1.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 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3.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 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看看你找准得分点了吗? 1.轩 凡 四遭火, 得 不焚, 殆 有神护者。 2.所以 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恨私心 有 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 于 后也。 3.仆 诚 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则仆 偿 前辱之 责 ,虽万被 戮 ,岂有悔哉! 1.轩 凡 四遭火, 得 不焚, 殆 有神护者。 项脊轩 总共 遭过四次火灾, 能够 不 被 烧毁, 大概 是有神 灵保护的缘故吧! 2.所以 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恨 私心有所不 尽,鄙陋 没世 ,而文采不表 于后 也。 我 之所以 能克制忍住自己的情感苟活于世,被囚禁在污 秽监狱里而不死去,是因为我 遗憾 内心想做的事尚未完 成,如果平庸地死了,我的文章就不能 在后世 显扬。 3.仆 诚 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 偿前辱之 责 , 虽 万被 戮 ,岂有悔哉! 我 如果 真的完成了这本书,把它藏在名山之中,然后传给 能理解自己的人,再让它广传于天下。那么,我便偿还了 以前受辱的 债 , 即使 受再多的 侮辱 ,难道会后悔吗? 三、文化常识 1过蒙 拔擢 ,宠命优渥 2.寻蒙国恩, 除 臣洗马 3.后刺史臣荣 举 臣秀才 4.左迁 至蓝关侄孙湘 5.退而 致仕 6.视事 三年 7.下车 伊始 8.朝菌不知 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9.余自 束发 读书轩中 10.总角 之宴,言笑晏晏。 1.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拔,擢:提升官职 2.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授予官职 3.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 4.左迁至蓝关侄孙湘 左迁:贬官 5.退而致仕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致:归还,交还) 6.视事三年 视事:官吏到职开始工作 7.下车伊始 下车:新官到任 8.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朔:农历每月初一 9.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束发:系结头发。清朝以前汉族男孩 15岁时束发为髻, 成童; 20岁时行冠礼,成年。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 15至 20岁。 10.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总角:总角,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 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代称儿童时代。 四、成语运用 1、耸人听闻:故意夸大话语,使人听了震惊。例:他也不像过去 那样慷慨激昂,不时发表一些耸人听闻的见解。 【 辨 】 骇人听闻:事实使人听了震惊。例:每天的电视新闻总有一 些骇人听闻的事件播出,让人感觉不舒服。 2、外强中干:外有强形,内中干竭。泛指外表强大,内部空虚。 例: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 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 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 自卫。 【 辨 】 色厉内荏:形容人外表严厉而内心怯弱。两者区别是色厉内 荏专用于形容人的态度,外强中干试用范围光,可用于形容各种事 物。例:别看他那副气势汹汹的样子;其实他色厉内荏,心里害怕 极了。 3、无可厚非:不过分指摘,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 或原谅。例如:这些文化与传统,作为设计师的追求都无可厚非。 【 辨 】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例如: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是的。 4、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表演得同样精彩,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 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 【 辨 】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 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两者的区别是殊途同归不强调结果 的好坏,而异曲同工偏重于效果好。 5、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判断正误:他俩 30 年前就是好朋友,今日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都感到喜出望外。 6、劳燕分飞:比喻人的离散。(多用于夫妻) 7、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一个圈当作监狱。比喻只许在制定范围 内活动,不得逾越。 8、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指事物、现象很平常。 【 辨 】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判断正误:他还只是 个学生,犯了点小错是不足为训的,你也不要太过责备。 9、长歌当哭:多指用诗文抒发心中的悲哀愤懑之情。 10、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病句回扣 1.我国将大力 推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质量品牌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 快科技成果转化,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并列词语搭配) 2.香港迪士尼乐园方面透露,到访乐园的年轻女性 达 35 左右。(不合逻辑) 3.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 近年来已经 发生 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 案情 。 (动宾搭配) 4.粤中造船厂近半个世纪的经历 不但 折射了整个中国的悲壮经历, 而且 可以 作为城市记忆的一个重要部分。( 表递进的关联词,语序不当) 5.由于 前些年产呢个积累过于迅速,导致目前产能过剩形势严峻。( 滥用介 词,缺主语 ) 6.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各大园林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 为 中外游人 所 倾倒。 ( 主客颠倒 ) 7.新老成员国贫富 十分悬殊 。( 重复赘余 ) 8.除了驾驶员熟练的驾驶技术外,汽车本身的 状况 ,也是保证行车 安全 的重要 条件。( 两面对一面 ) 9.长江和江淮流域的 部分地区 遭遇了洪水。( 指代不明 ) 10.国务院发布改革方案, 取消 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销售,允许开展 跨区经营。( 长宾语缺少中心语 ) 11.这项整治行动 是 为了各种乱想,经过广泛征集意见, 形成最终方案 。 ( 缺少宾语中心语 ) 12.双创特区 以围绕 聚集青年大学生、高校和科研人才 为重点 ,创新企业。 ( 句式杂糅 ) 13.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表演艺术, 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 , 是 中国文化的 形 象代言 之一。( 偷换主语 ) 14.人们通过增与减的设计,更艺术化的 再现场地故事 ,更戏剧化的 讲述场地 精神 ,更诗化的 揭示生活的情景 。( 并列词语搭配顺序 )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题。( 11分) 夜 杜 甫 绝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岭猿霜外宿,江鸟夜深飞。 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烟尘绕阊阖,白首壮心违。 【 注 】 此诗为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军阀混战,外族入侵。阊阖: 阊阖门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门,后泛指宫门或京都城门,借指京城、宫 殿、朝廷等。 ( 1)诗的前两联 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这些景物描写 有什么作用 ?( 5分) ( 1) 前两联描写了 一幅夔阁秋夜图 ,陡峭的两岸,强劲的寒风,猿 猴在野外哀鸣,大江上鸟儿孤独地飞着,浓黑如漆的夜晚,烛影更 显微小。( 3分)景物描写呈现出一种凄冷、孤寂的氛围,为下面 四句的抒情做了铺垫。( 2分) ( 2)诗的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6分) 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年老孤愁的凄冷心境,以及忧国伤时、 报国无门的悲愤。( 2分 )“独坐”表现了漂泊无依的孤独凄凉 ,“白首”是诗人年老无成的悲叹;烟尘环绕着京城,时局动 乱,诗人握剑悲歌,虽有济世之“壮心”,但难以施展,表明 其忧国忧民、报国无门的悲愤。( 4分) 七、小说题型回顾 ( 2) (2)试分析了凡大师的形象特点。( 6分) 仁慈善良:小毛驴早产,出生时便死了母亲,了凡大师将小毛驴 抱到山上,用米汤把它喂活。他怕乡亲们到山上看病不方便,便每 月初一、十五背着药葫芦骑毛驴下山巡诊。不白给乡亲添麻烦:用 烙饼换水吃,并坚持让乡亲们收下烙饼。淡泊名利:听说百姓要 捐款为他建“功德碑”,他立即骑着毛驴前去阻拦,好说歹说,乡 亲们才作罢。深受百姓爱戴和尊敬:百姓无不感念他的恩德,有 人提出在悬崖峭壁上为其开凿一块巨型“功德碑”,百姓闻讯,无 不响应。轮流蓄养毛驴的新主一定会和毛驴一起上山,在高僧墓前 敬献一杯“龙眼井”茶。(每点 2分,答出 3点即可。) (3)小说以“清茶”为题,有什么好处?( 6分) 清茶是小说的线索,串联起了小说后半部分的情节。寓意了 凡大师普济众生的高尚医德像清茶一样滋润着乡亲们的心。龙 眼井水煮茶联结了了凡大师和乡亲们的缘分,维系着双方的深厚 情谊,清茶象征着了凡大师和乡亲们的乳水深情。最后写户与 户交接时,新主一定会和毛驴一起上山,在高僧墓前敬献一杯“ 龙眼井”茶,表达了乡亲们对了凡大师的无限感激、怀念和敬仰 之情,深化了主题。(每点 2分,答出 3点即可。) 特别提示:你要理出答题的思路: (4)小说着重描写了毛驴三次单独下山的情节,每次 毛驴的表现 不一样, 乡亲们 的反应 也不一样,所 表现的思想内涵 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并 说说这样写的效果。( 8分)( 针对问题作答,明确题干要求的答题思路 ) 毛驴第一次下山驼水,非常兴奋激动。乡亲们见到毛驴后先惊讶,再惊奇, 最后争先恐后地灌水。表现了乡亲们对高僧的爱戴敬仰之情。毛驴第二次下 山驮水,站在原地不肯走,乡亲们把烙饼留下后它欢快地上了山,表现了毛驴 的聪慧和高僧的高风亮节。小说中写的第三次单独下山,毛驴见到乡亲们, 仰天大叫,四蹄刨击地面,一脸的焦躁与不安,表现了毛驴的聪慧,人们的担 心焦虑也预示着高僧的仙逝。 这三次毛驴单独下山的情节中,毛驴、乡亲们 的表现各不相同,通过毛驴三次下山情节的描写,突出表现了毛驴之“聪”、 高僧之“高”、乡亲与他们之间的感情之“深”。也从侧面烘托了大师的形象 ,且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每点 2分)(提示:这个总结很重要) 作文提醒 一、拟一个好题目 1.巧妙化用 今日方知我是我 一片冰心在玉壶 2.巧用疑问 谁偷走了我们的本真 3.找准材料关键词 拥有生命的透明之杯 生命如杯 二、写一个好开头 1.巧妙引用,体现哲理 ( 1)周国平曾言:“人最重要的东西,一是生命,二是心灵。只 有拥有本真的生命,又有丰富的心灵,才是幸福。” ( 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有梅花的风韵 ;“出游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有莲花的魅力;“千磨 万击还坚劲,任而东西南北风”,竹子有竹子的风骨。 2.点击现象,直扣现实。 这是一个荒芜的年代。这个年代,不缺吃穿,不缺粮食,匮乏的却是思想。 这是一个荒芜的年代。这个年代,不少住房,不少金钱,贫瘠的是精神。 我们怎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3.巧设疑问,引人深思。 ( 1) 水浒 中鲁智深驰骋沙场一生,圆寂前终于“说出今日方 知我是我” 。且看今日,又有几人知“我是谁”? ( 2)有人说:生命仿佛一场放逐与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 交给了俗世,用别人和社会既定的轨道羁绊自己前行的脚步。其 实,内心的声音 那些关乎灵魂、关乎真我的声音,时时在向 我们发出召唤 ! 你能听到灵魂的呼唤吗? 4.开门见山,落笔点题。 ( 1)心灵的纯粹与恬静,生命的丰富与安静,是人毕生追求的 境界。 ( 2)大师在百年之前就告诉我们:做人,当有“独立之思想, 自由之精神”。 三、列个好结构,分出 23各层面 1.性质分 什么是做自己? 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独到的眼光。 2.方法分 怎样做自己? 不唯上,不唯利,不跟风。 3.因果分 为什么要做自己? 守住本真 守住思想 规范行为 4.对比分 迷失自我和守住自我有何表现? 在喧嚣中迷失 在功利中迷失 在盲从中迷失 5.虚实分 自然现象中的本真 人类社会中的本真 6.意象分 做人淡如竹,做人当如荷,做人当如梅。 提示:你会分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