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解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9329711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讲解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讲解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讲解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 何 讲 解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 邱海平 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经济条件,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规律,而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支配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剩余价值规律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支配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表现为资本积累过程,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不同于其他一切社会的规模、速度和社会经济内容。尽管扩大再生产以及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经济现象,但是,通过资本积累来实现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却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因此,资本积累这个范畴,正如资本范畴一样,首先包含着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性质,是一个历史范畴。明确这一点,是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前提。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角度理解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狭义的资本积累理论主要是指 资本论 第一卷第七篇的内容,而广义的资本积累理论还包括 资本论 第三卷的有关内容。要讲好狭义的资本积累理论,关键要抓住以下几个问题。一、关于简单再生产和资本积累实质的理论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方法,马克思先分析简单再生产,然后重点分析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对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分析,马克思揭示了三个重要的事实:从连续的再生产角度看,工人所得到的工资并不是资本家预付的,而是工人阶级自己在上一个生产过程中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的一部分价值;即使撇开一切积累不说,简单再生产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后,必然会使资本家的所有资本都成为剩余价值资本化的结果;从再生产的角度看,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其实质是把资本用来交换劳动力的生活资料再转化为可供资本重新剥削的劳动力,因而它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而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分离既是资本再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永久化的结果。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化的剩余价值用来追加生产资料(如果在内含或外延方面不能增加对就业工人剥削的情况下还必须追加劳动力)就成为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用来追加的生产资料是否存在,完全是由简单再生产本身的结构所决定的,即其中所包含的剩余产品是否存在可追加的生产资料部分。可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区别,完全是由剩余产品本身的结构所决定的。剩余产品中必须包含用于追加的生产资料,这正是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前提。就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来说,一个是原因,一个是结果,一个是指资本在货币形态上的积累,一个是指资本在生产要素上的扩大,主要是指生产资料的积聚。资本家通过资本积累,把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无论是否增加雇佣劳动13教学与研究 1997年第9期力的数量,他总是要从工人阶级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对过去无酬劳动的所有权,成为现今以日益扩大的规模占有活的无酬劳动的唯一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3卷,63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实质。正是在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商品交换,以交换双方彼此承认对方的商品私有权为前提,因此,这种交换只能是自愿的、自由的、平等的,这是一种纯粹的经济关系,不包含任何超经济的强制,在正常情况下,甚至也不应该有坑蒙拐骗的欺诈。这就是商品所有权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资本家与工人之间,从当事人的角度来说,他们从来都是把他们的关系当作纯粹的商品交换关系即买卖关系来看的,而且也确实是这样一种关系,因为一个出卖劳动力(资本家及其代言人则总是偏执地认为工人出卖的是劳动),一个支付价格即报酬。在这里,不仅体现了交换双方的所有权,而且也体现了双方的自由和平等,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始终贯彻了商品所有权规律,即使是由于资本积累而使问题的本质发生了变化,而这一点却是不变的客观事实。如果只是从一个孤立的直接生产过程来看,尽管已经存在资本家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这样一个事实,从而已经存在资本主义占有关系,但是最初的资本不一定直接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如果从连续的资本积累过程来看,资本家的资本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剩余价值资本化的结果,而剩余价值纯粹是由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劳动力的不断买卖是形式。其内容则是资本家用他总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的别人的已经物化的劳动的一部分,来不断再换取更大量的别人的活劳动”。(同上书,第640页。)这就是资本家与工人的实际关系,这种关系已经不是表面上的、形式上的自由平等的商品交换关系,而是资本家对工人创造的剩余产品的无偿占有关系,而这种占有关系的实现,并不是由于破坏了商品所有权规律,恰好相反,这正是商品所有权规律在劳动力商品买卖上的特殊体现。“现在,所有权对于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别人无酬劳动或产品的权利,而对于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同上书,第640页。)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雇佣劳动制度为基础的。二、关于资本积累量的理论在资本积累率(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量占剩余价值总额的比率)已定的情况下,资本积累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因此,决定剩余价值量的一切情况都影响资本积累量。马克思对这些情况作了“总括的说明”。第一,影响资本积累量的第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这里不是指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是指由于把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以及通过提高劳动力的紧张程度而产生的剥削程度的提高和实际的生产规模的扩大。第二,影响资本积累量的第二个重要因素就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上造成对立运动和双重结果,即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增加的同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结果,一方面,相同的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分别体现为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同的剩余价值则体现为更多的剩余产品,这就可以使积累加快进行;另一方面,伴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资本代替旧资本的同时,“无代价地合并了在它的旧形式背后所实现的社会进步”。(同上书,第664页。)此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资料的增加,积累的增长,创造新价值的同时又保存旧价值的这种劳动的自然能力,就会越来越多地被资本所利用和吸收。第三,影响资本积累量的第三个重要因素就是所使用的资本和所消费的资本之间的差额。劳动资料是整个地被使用而其价值却是部分地被消费,劳动资料的规模越大,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就越大,资本从中得到的“无偿服务”就越多,这种“无偿服务”会随着资本积累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反过来又会促进资本积累的增长。第四,影响资本积累的第四个重要因素就是预23付资本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预付资本量越大,剩余价值就越大,资本积累量也就越大。因此,资本越大,越能积累,积累越多,资本也就越大。三、关于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是“要研究资本的增长对工人阶级的命运产生的影响”,“在这种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资本的构成和它在积累过程进行中所起的变化”。(同上书,第672页。)马克思从劳动二重性理论出发,对资本的构成从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把资本的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统一在资本有机构成这一范畴中。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实际上是劳动生产率水平的资本主义表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要是表现为相同的劳动推动更多的生产资料,它就必然表现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根据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历史实际,马克思首先分析了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状况的影响,然后分析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状况的影响。资本有机构成不变,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可变资本必然随资本总量一同增长,虽然增长的比率不一定相同。资本积累率越高,可变资本总量增长也就越快,可变资本的增长如果不以劳动力的就业量的增加为结果时,那么必然是在业劳动力的工资的提高,而这一点又是以他们的劳动支出增加为前提的。可变资本的增长,也可以造成劳动力就业量的相应增加,通过这种办法来实现劳动支出总量的增加,这时,工人的工资则可能保持不变。只有当可变资本的增长超过了劳动力或工人人数的增加时,即劳动力的需求超过了劳动力的供给,工人的工资才会必然得到提高。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积累的长期发展,必然是使雇佣工人人数增加,并最终能使工人的工资得到提高。产业革命以后,机器和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使“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成为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杠杆”。从此,资本有机构成同资本积累的增长一同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是通过单个资本的增大来实现的。而单个资本的增大又是通过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来实现的。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各有不同的特点,资本积累的速度受到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也就是受到剩余价值总量增长的限制,积累分别由独立的和互相竞争的资本家进行,从而表现为单个资本的互相排斥。而资本集中则正好相反,它们是资本之间的相互吸引,通过竞争和信用,资本吞并资本,小资本合并为大资本,因而资本集中的增长速度,决不限于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而只是限于全部社会资本总量(集中的极限就是一个部门或一个国家的资本合并成一个资本)。无论是资本积累还是资本集中,它们都造成了生产规模的惊人的扩大以及资本有机构成的迅速提高。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不仅指新资本的有机构成的提高,而且也指旧资本的有机构成的提高。新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是可变资本的绝对增加,另一方面是可变资本绝对量的增加速度或比率的下降。这就是说,在新增加的资本中,用于雇佣劳动力的可变资本越来越少。旧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则意味着曾经是可变资本的资本价值越来越多地转化为不变资本部分了,因此,可变资本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是下降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就业规模不是取决于物质生产资料的绝对规模,而是取决于可变资本量。在资本积累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通过积累而形成的新资本以越来越小的规模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旧资本则以越来越大的规模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即越来越多地排挤劳动力。只要对劳动力的吸收量小于对劳动力的排挤量,那么,总结果必然是,即使劳动力的总供给不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的减少必然使资本对劳动力的总需求绝对地小于劳动力的总供给,从而使一部分劳动力成为过剩人口。如果资本对劳动力的吸收量大于排斥量,从而资本对劳动力的总需求是增长的,但与此同时,劳动力供给按更大的比例增加,那么同样会有一部分劳动力成为过剩人口;如果资本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和劳动力供给增加同时发生,那么就会有更多33的劳动力成为相对过剩人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同上书,第692页。)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产业后备军;另一方面,它使工人阶级被分裂为在业工人和失业工人这样两个互相竞争的部分,而工人阶级内部的竞争正是“各个资本家致富的手段”。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马克思把伴随资本积累必然出现无产阶级绝对数量的增长、产业后备军的绝对量和相对量的增加、失业工人的贫困与在业工人的过度劳动成正比、工人阶级中的贫民随产业后备军的增加一同增加等各种结果概括为“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并且指出,“象其他一切规律一样,这个规律在实现中也会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而有所变化”。(同上书,第707页。)四、如何理解无产阶级贫困问题自 资本论 问世以来,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引起了来自各方面的争论和批评,尤其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有了持续的改善,从总体上看似乎已经与贫困告别,并且与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状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这种背景下再来谈论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贫困问题似乎是不合时宜的,因此,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的理论似乎已经过时了。我们认为,即使承认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在物质生活上是富裕的或者说至少不是越来越差,也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的理论是错误的或是过时了,更不能得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理论完全过时了的结论。这里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本身。迄今为止的有关争论,有许多是由于对马克思的理论本身的误解或曲解所造成的。最大的误解,就是完全用工人阶级物质生活状况来“诠释”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的范畴和理论。到目前为止,流行的教科书都是这样做的。按照教科书的解释,无产阶级的贫困分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前者指工人阶级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后者指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处于贫困线以下,或者指工人阶级整体在特定时期(如经济危机时期)在物质生活状况上的恶化。这种解释似乎既符合事实,同时又“挽救”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的理论。殊不知,当人们如此说明无产阶级贫困问题时,实际上已经远离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的理论之精髓。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理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结论:第一,仅仅从国民收入分配或物质生活状况上来理解工人阶级状况是片面的,如果把它绝对化就更是错误的;第二,把“无产阶级贫困”划分为上述意义的“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并不代表马克思的本意;第三,因为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首先是“把积累只看作直接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来进行研究的,所以,它讨论的仍然是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的生产关系,而不是分配关系;第四,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合乎逻辑的发展,马克思始终是在剩余价值规律基础上来讨论资本积累规律的,因此,无产阶级贫困只有放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科学的理解。完全放弃这个基础,跳到物质生活状况这个层次上去,只能是对马克思的理论精髓的偏离。那么,到底如何理解“无产阶级贫困”问题呢?到底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的理论呢?首先必须指出的一个基本事实是,马克思从来没有把无产阶级物质生活状况的恶化本身当作“无产阶级贫困的规律”或“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在 资本论 中列举了18461866年英国工人阶级各部分的生活状况恶化的事实,但只是把它作为“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例证”。“无产阶级贫困规律”这个范畴并不是马克思提出来的,用这个范畴来代替马克思提出的“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这一范畴和理论也是不恰当的。43综合马克思在 资本论 和其他文献中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工人阶级的贫困,从根本上来说,指的是工人阶级在生产关系上的贫困,首先是指工人阶级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贫困,而物质生活状况只不过是由这种生产关系所决定的一种结果而已。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就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并不是单纯指他们是没有生活资料的阶级,而主要是指他们是没有生产资料的阶级。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曾经把农民的破产叫做“贫困化”(Verarmung),农民破产就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这就是“贫困化”,即无产阶级化。在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中,马克思更加明确地指出:“在自由工人的概念里已经包含着这样的意思:他是赤贫,潜在的赤贫。”在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方面,劳动能力表现为绝对的贫困,因为整个物质财富世界以及物质财富的一般形式即交换价值,都作为别人的商品和别人的货币与它相对立 工人本身,按其概念是贫民,是这种单独存在的、与物的条件相脱离的能力的化身和承担者。这种贫困无非是说,劳动能力是工人唯一出售的商品,工人只是作为劳动能力与物质的、实际的财富相对立。”总之,在马克思的文献中,“绝对的贫困”、“贫困”、“赤贫”都是相同的概念,都是指工人阶级作为不占有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这样一个事实和状况。因此,成为雇佣工人就是贫困化的过程,而作为工人阶级本身就是贫困的(Verlend),其中,失业的工人则是真正的、现实的“赤贫”,他不仅不占有生产资料,连劳动力也无法取得交换价值了,这是真正的一无所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马克思的这样一个论断:不管工人的报酬高低如何,工人的状况必然随着资本的积累而日趋恶化。这里所说的“工人的状况”的“日趋恶化”,显然不是指由报酬所决定的物质生活状况,而是指随着资本积累而出现的无产阶级绝对数量的增长、产业后备军的增长、在业工人的过度劳动、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的增多等等。如果严格从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来理解工人阶级的贫困,那么,随着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增长不就是贫困的积累吗?无论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如何,作为雇佣劳动阶级,作为不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它永远是贫困的,这种贫困是一种生产关系上的贫困,它与物质生活上的“贫穷”并不是一个概念。当然,这绝不是说物质生活状况的好坏对于工人阶级是没有意义的。当代资本主义的症结恰好在于,由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使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不断改善的同时,永远把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水平局限在劳动力价值这个水平上,这就是工人阶级状况的实质。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上所造成的对立运动,使劳动力价值下降的同时又使劳动力价值所包含的物质内容不断增长,这正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处于低迷状态的根源之一。可以设想,只要科技发展能够不断地使工人的物质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并且工人阶级也只是满足于追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那么,工人阶级就不可能作为一个自觉的革命阶级来行动。如果再考虑到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所进行的多少有利于工人阶级的国民收入再分配、由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使工人阶级也分享了资本从世界上所获得的一部分利益、工人阶级结构的变化所造成的劳动力价值提高的趋势、社会主义运动所遭受的曲折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等等各方面的情况,那么,我们就更可以理解,为什么马克思在提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后,特别指出,“象其他规律一样,这个规律在实现中也会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而有所变化”。但是,变化的是规律的实现和作用,而不是规律本身。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仍然存在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只是在它的实现中有更加复杂的变化罢了。研究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实现及其变化,正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任务。责任编辑 陈翔云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