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学派对肾命学说的发展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98506852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阳学派对肾命学说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扶阳学派对肾命学说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扶阳学派对肾命学说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扶阳学派对肾命学说的发展谷建军;赵艳【摘要】肾命学说肇始于内经,发展于金元,成熟于明清,本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学术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扶阳学派的学术理论实 际上也属于肾命学说的范畴,不但如此,本学派”阳主阴从”的学术主张亦使肾命学说 注入了新鲜血液,使本学说从理论到实践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亦使本学说的应用 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年(卷),期】2011(042)012【总页数】3页(P19-21) 【关键词】扶阳学派;肾命学说 【作者】谷建军;赵艳【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院,沈阳,110847;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09近年来,以郑钦安为代表的扶阳学派渐为学术界所瞩目。医学史上七大流派的最后 一派温病学派以降,虽然医家辈出,但新思想、新理论却一直未有能与前七家比肩 者,故而扶阳学派的出现实为中医界一件大事。本文试从学说的角度探讨扶阳学派 的学术内涵,其阳主阴从”的学术主张使肾命学说从理论到实践获得了更深层次 的发展。1扶阳学派“阳”概念的范畴在讨论扶阳学派的学术理论与肾命学说的关系之前,有一个问题必须明确,这就是 扶阳学派阳”概念的范畴。中医阳”这个概念涵盖的范围极广,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本是一对最 高层次的哲学概念,是世间万事万物分类的最高标准。中医学借用了这一对最高层 次的哲学概念为具体的事物命名,进而导致了中医阳”概念从内涵到外延上的混 乱。在单纯讲阳”的时候,我们无从知晓此阳”概念到底指的是什么,是生理 之阳?病理之阳?脏腑之阳?还是其他的什么。这一状况致使张介宾与朱丹溪阳非 有余”、“阳常有余”之争,几百年来,孰是孰非,终无了局。扶阳学派阳”概念指的应该是真阳”,又称相火”、“龙雷之火”、“阴火” 等等,其名虽多,其实一也。郑钦安医理真传卷一坎卦解篇云:真阳二字, 一名相火,一名命门火,一名龙雷火,一名无根火,一名阴火,一名虚火。发而为 病,一名元气不纳,一名元阳外越,一名真火沸腾,一名肾气不纳,一名气不归元, 一名孤阳上浮,一名虚火上冲,种种名目,皆指坎中之一阳也。1此二层面上的阳是否可以理解为脏腑之阳,如脾阳、肝阳,能够化生二的 真阳理解为先天之本的肾中之真阳,此理可进一步商榷。2肾命学说形成与发展源流肾命学说作为一个理论体系,探讨的是肾与命门的关系,肾与命门对人体生命的重 要意义,以及如何将本理论应用于医疗实践。肾命学说是一个理法方药俱备,有很 强的实践性,对临证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说性理论,两千多年来,经过多个流派, 多位医家的探讨与发明,本学说日趋系统与完善,从古至今,一直在临证治疗中发 挥作用。命门一词,最早见于内经,灵枢根结曰:“命门者目也”2,张介宾 释为致命之处”3,其时命门与肾尚无关联。肾与命门的结合始自难经。难经三十六难曰: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 诸精神之所舍,元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4 至六朝高阳生 托名王叔和脉诀,以左尺候肾属水,右尺候手厥阴,配之命门少阳三焦相火, 将命门与脉象相联系,在脉诊上为命门学说的应用首开先河。金元时期,肾命方面的理论探讨十分活跃,诸大家均从不同角度讨论了这一论题。刘完素持难经左肾右命门说,张元素在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中提出, 命门为相火之原,三焦为相火之用。李杲发挥乃师的学术理论,从脾胃的角度阐发 了 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观点,并提出了著名的甘温除热”治疗阴 火上冲的法则。对肾命学说做出重大贡献的,应首推元代朱丹溪。朱氏将命门学说升华为一套系统 的理论,其学术核心相火论”,以相火作为人体生命的基本动力,将命门所藏相 火提高到生命本源的层次,为肾命学说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肾命学说真正走向成熟当在明清时期。受周敦颐太极图说的影响,诸医家纷纷 从太极八卦的角度探讨本学说。如孙一奎命门为肾间动气,属坎中之阳的观点,赵 献可命门为君主说,无不以命门为人生立命之本源。至张介宾则将本学说发挥到了 极至,认为命门与肾本同一气”,“命门总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治水治火,皆从肾气,此正重在命门”5。将肾与命门严密结合在一起。张介宾对命门所藏元阴元阳,或称真阴真阳,极重视后者,专门提出了 “阳非有余” 的学术观点论述之。其在大宝论中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 此一息真阳。”6张氏重视真阳只在阳用的一面,根据阴阳互根的思想,把真 阴作为阳之体,阳气的根本。无水无火,皆在命门,总曰真阴之病”6,认 为无论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其实质均为真阴不足,治疗上着眼于阳气,着手于阴 精,以善用熟地补阴精为一大治疗特色。其后清代叶天士又在肾阴虚和肾阳虚的治疗上提出了新主张,认为益用血肉有情之 品填精益髓,补肾中阴精,以柔剂阳药补肾中之阳,并少用桂附等刚愎雄烈之品, 以防劫阴。自此,肾命学说似乎划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二百余年来,世医将张叶二家之理论奉 为圭臬,奉行不疑,未敢稍异,桂附诸药也被作为刚愎雄烈劫阴之品,几被束之高 阁。3扶阳学派对肾命学说的发展3.1扶阳学派的学术渊源扶阳学派推崇郑钦安为本派始祖,郑钦安在医学流派中被划分到伤寒学派,其学术 首源于内经、伤寒论无疑。本学派以阳为主导,其重阳的思想与温补学派 张介宾如出一辙,其理论亦以肾命为核心,故此可认为温补学派也是本学派之一源。 3.2扶阳学派与温补学派有共同的理论基础两派均以周易和内经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思想。孙一奎与赵献可以周易之坎卦解读命门,命门一阳陷于二阴之中,为坎中之 阳”7,为“主宰先天之体”,有“流行后天之用”8。郑钦安医理真 传卷一坎卦解曰:坎为水,属阴,血也,而真阳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 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身立命之根, 真种子也。”9这一发明与孙氏及赵氏对命门的解读完全一致,暗含从命门学 说讨论肾之真阴、真阳的学术内涵。张介宾撰大宝论,引周易和内经之言详述了其重阳的思想。如“故伏 羲作易,首制一爻,此立元阳之祖也乾之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乃统天。此言元贯四德,阳为发育之首也”10;“内经曰:凡阴阳之要,阳 密乃固。此言阴之所恃者,惟阳为主也。又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此言天之运,人之命,元元根本,总在太阳无两 也。”10其引据与卢崇汉扶阳讲记基本一致。3.3扶阳学派对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的发展张介宾虽详述了其重阳的思想,但在大宝论之外又撰述了真阴论,从阴阳 互根的角度提出此一阴字,正阳气之根也”6,以阴为体,以阳为用,将阴 虚证与阳虚证俱归结为真阴之病,立左右归二方一治真阴不足,一治元阳不足。二 方均以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萸肉、甘草为基础配伍,反映了其填补精血的治形 思想。扶阳学派在阴阳的关系上虽然也重视阴阳平衡,阴阳互根,但本派认为,在正常生 理状态下,人体生命始终存在着阳主阴从的关系,阴平阳秘的状态是以阳为主导的 阴阳动态平衡。病变的实质是阳为主导地位的阴阳二者的关系遭到了破坏,阴虚的 本质是阳的不足,是阳气化生阴精的功能受到了影响。扶阳学派与张介宾虽然俱重视阳气,但二者在阴阳的相互关系、阴虚证与阳虚证的 关系上,指导思想竟然如此迥异,究其实质,还是讨论问题的层次不同。张介宾重在阴阳互根,着眼于“一”,着手于二”,故提出了著名的阴阳相济” 法,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 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11,“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 使气中生精”12。扶阳学派重在阳主阴从,着眼于“一”,亦着手于“一”,故提出了 人身立命在 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的指导思想,病在阳者,用阳化阴;病在 阴者,扶阳抑阴”。以四逆汤为扶阳第一要方,并扩展为四逆之法,为四逆汤的临 床应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附子为扶阳第一要药,暖命门而破阴凝,若配伍得当, 可“扶阳以生阴,扶阳以生津”,使阳生阴长”,推翻了叶天士桂附刚愎雄烈劫 阴之说,颠覆了世人对附子的看法,还其本来面目13。综上所述,扶阳学派的学术理论实属肾命学说的范畴,在温补学派的基础上又有了 长足的发展,使肾命学说的理论内涵更加丰富,为肾命学说增添了一笔浓墨重彩。参考文献1 唐步祺阐释,清郑钦安著.郑钦安医书阐释M .四川:巴蜀书社,2006:11 .2 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6 .3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印,张介宾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类经附翼M.北 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269 .4凌耀星.难经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7 - 68 .5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印,张介宾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类经附翼M.北 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277 .6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印,张介宾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类经附翼M.北 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275 .7 韩学杰,张印生校注,明孙一奎撰.医旨绪余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9 .8 陈永萍校注,明赵献可著.医贯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132 .8 唐步祺阐释,清郑钦安著.郑钦安医书阐释M .四川:巴蜀书社,2006:10.9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印,明张介宾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类经附翼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274 .11 赵立勋主校,明张介宾著.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 242 .12 赵立勋主校,明张介宾著.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51.13 卢崇汉.扶阳讲记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17 , 129 ,18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