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教案 第六讲 剩余价值的分割(分配理论)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98034086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教案 第六讲 剩余价值的分割(分配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教案 第六讲 剩余价值的分割(分配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教案 第六讲 剩余价值的分割(分配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讲 剩余价值的分割(分配理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的分析,揭示剩余价值是如何在资本主义各个剥削集团之间分割的,从而在总体上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全貌。【教学重点】1、 平均利润的产生2、 生产价格的产生掩盖了剥削的本质3、 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教学难点】1、 平均利润是如何产生2、 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一、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1.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要了解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利润的,首先要了解成本价格的概念,了解成本价格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意义。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包括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三个部分。根据前面几章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剩余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但对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只是它的资本价值c+v,剩余价值m是资本家无偿获得的。因此,c+v构成了商品的成本价格。成本价格小于商品的价值,两者的差额为剩余价值。所以,在资本家看来,剩余价值就是由成本价格带来的。成本价格这一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但对于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来说,成本价格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资本家赚钱还是赔本的界限;它是资本家竞争的基础。不仅如此,资本家不仅把剩余价值看作是由成本价格带来的,而且看作是由他的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因为预付总资本虽然只是部分地加入了生产成本,但却全部参加了生产过程。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式。剩余价值和利润之间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同一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而利润则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形式,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2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由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p=mC,其中p代表利润率,C代表预付资本。利润率虽然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区别:第一,两者在量上不同。由于预付总资本总是大于可变资本,所以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第二,两者所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则反映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是:第一,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高,利润率也高;反之,则低。两者按同方向变化。第二,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高,则利润率低;反之,则高。两者按相反方向变化。第三,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快,年利润率高,反之,则低。两者按同方向变化。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节省不变资本,既可以减少预付资本,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会使利润率提高;反之,则降低。两者按同方向变化。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在不同部门的作用是不同的,因而各部门的利润率也不相同。但是,资本的本性是要实现价值增值,带来利润。追求较高的利润率是资本的本性。这种本性必然导致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在追求有利投资场所、追求更高利润率之间展开竞争。竞争的方式或手段是资本转移,即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抽出,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这样,原来利润率低的部门,因投入的资本减少,生产缩减,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使利润率提高;而原来利润率高的部门,因大量资本涌入,生产扩大,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使利润率下降。部门之间的这种竞争,使资本和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转移流动,导致价格和价值偏离,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从本质上看就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总体看待时的利润率,其计算公式是: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当社会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各部门的资本家就不能按本部门实际利润率的高低来计算和取得利润了,而应按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计算和取得利润。各部门资本家根据自己预付资本的多少,按照平均利润率计算和取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使各部门获得的利润与各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多少无直接关系。这就使利润完全表现为预付资本的产物,进一步歪曲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乙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就不能再按价值出售,而必须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即生产价格出售。这样,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所以,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的形成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在生产价格形成以前,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来发挥它的作用的。但生产价格形成后,生产价格成了商品交换的基础,价值规律就通过商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来发挥它的作用了。生产价格的出现只是说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于变化,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这是因为:第一,生产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形成的。生产成本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而平均利润则是由剩余价值在各部门之间重新分配形成的。所以,生产价格没有脱离价值。第二,从个别部门看,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会不一致,从而生产价格和价值会有差异,但从全社会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从而生产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是相等的。第三,生产价格会随着价值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商品价值中c+v部分的变化,会引起生产价格中生产成本的变化;商品价值中m部分的变化,会引起平均利润的变化。所以,价值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生产价格的变化。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生产价格,并不排斥各部门中少数先进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因为上面分析平均利润率形成时,是把每个部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事实上,同一部门中各个企业的利润率由于生产条件的不同仍然有高有低。先进企业由于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仍可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4、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第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从理论上发展了劳动价值理论,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要获得等量利润的形式上的矛盾现象,使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得到进一步论证。第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为进一步说明商业利润、银行利润和资本主义地租等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无产阶级的关系。它告诉我们: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好像一个庞大的股份公司,各部门的资本家按照投入资本的多少,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从而揭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雇佣工人不仅受本企业资本家的剥削,而且受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不能仅仅反对本企业的资本家,而是必须联合起来,反对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剥削,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彻底的解放。二、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商业资本的本质及其职能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商业资本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它所执行的职能实际上就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资本的产生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节约流通费用,减少流通中资本的数量,增加直接用于生产的资本数量,从而有助于增加剩余价值生产,提高利润率。2.商业利润的来源和实质商业资本家投资于商业,从事商业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得商业利润,并且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要按照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计算和取得平均利润。这是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相互竞争和资本转移的结果。但是,单纯的商品买卖活动是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所以,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之所以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要转一部分给商业资本家,是因为商业资本家分担了销售商品、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所以产业资本家就不能独占全部剩余价值,而必须把其中的一部分转让给商业资本家。转让的途径和方法就是生产企业按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出厂价格(等于生产企业的成本价格加上产业资本应得的平均利润,即商业企业的进货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业企业。商业企业则按社会生产价格(等于商业企业的进货价格加上商业资本应得的平均利润)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就是说,商业企业是通过购销价格差额获得商业利润的。商业利润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商业资本家雇佣商业职工从事商品买卖活动。这种活动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会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职工也是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工人,他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无偿地为商业资本家所占有,成为商业资本家的商业利润。所以,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既是剥削产业工人的结果,又是剥削商业职工的结果。它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三、借贷资本和利息1借贷资本的本质和职能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是指货币资本的所有者为了获得利息而暂时转让给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发展的需要而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资本形式。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一方面会产生大量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另一方面,又会产生对货币资本的暂时需求。于是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被贷给急需补充货币资本的职能资本家使用,形成货币资本的借贷关系。这部分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就从职能资本的运动中独立出来,转化为借贷资本。所以,借贷资本是在职能资本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并为职能资本服务的。借贷资本和职能资本相比较,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或者说是一种资本商品。第二,借贷资本是和职能资本相对立的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借贷资本的存在,使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分离。第三,借贷资本是一种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借贷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即从货币到更多的货币。从表现形式来看,这里既没有生产过程,也没有流通过程,似乎资本自行发生了增值。这样,资本所具有的真实的社会关系不见了,资本拜物教性质发展到了极点。2利息和利息率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资本使用权而付给借贷资本家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也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经济利害关系。资本发生借贷时,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分离。借贷资本所有者保留所有权,转让使用权。借贷资本家正是凭借资本的所有权,要求以利息的形式参与对剩余价值瓜分的。与此相适应,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也要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采取利息的形式付给借贷资本的所有者,作为出让资本使用权的报酬;另一部分留归职能资本家所有,采取了企业利润的形式。利息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产物,企业利润表现为职能资本家经营企业的劳动报酬。所以,平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利息量取决于借贷资本数额和利息率的高低。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决定和影响利息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第一,平均利润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按相同的方向变动。平均利润率上升,利息率也会上升;反之则会相应地下降。由于利息只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平均利润率就构成了利息率的最高界限。第二,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的高低则取决于资本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当借贷资本供过于求时,利息率下降;反之,利息率上涨。当借贷资本的供求平衡时,利息率就由社会的习惯和法律等因素决定。利息率不同于利润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每次借贷行为中,利息率都是事先确定的,而利润率则是预期的。3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充当货币借贷和货币支付中介的企业。银行的职能主要有;一是充当借贷中介,即以存款的形式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本集中起来,再以贷款的形式把货币资本借给职能资本家使用。二是充当支付中介,即根据企业委托,办理货币的收付和转账结算、货币兑换等。银行资本,从所有权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自有资本,即银行资本家自己投入银行的资本,这部分资本占银行资本的一小部分;另一部分是借入资本,即银行吸收的各种存款,这部分资本构成银行资本的主要部分。银行资本家投资办银行,目的也是为了取得利润,而且相对于自有资本来讲,也要取得平均利润。银行利润由贷款利息(高)和存款利息(低)的差额减去银行业务费用构成。银行利润来源于工商业资本家的利润,所以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4、股票和股票价格股份公司是一种合资经营的企业,它通过发行股票,将许多个别资本联合一体,从事资本主义经营。股票是非曲直它的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并借以取得收入的凭证,股票的持有者是企业的股东。股东不参加企业的日常管理,但有权出席股东大会,有表决权。投票持有者根据股票的票面额从企业赢利中分处的收入叫股息。股票本身没有价值,它所以能在证券市场上出卖,可以有价格,是因为持有股票的人每年可根据企业赢利的情况从股份公司取得一笔固定的股息收,这就等于有一笔相当的货币资本存入银行,可以取得利息一样,股票价格取决于股息和利息率两个因素。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因素影响(政治、经济)四、地租1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其土地所有权取得的一种剥削收入。一切形式的地租都是以土地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的。土地所有权本身在生产过程中不执行任何职能,对地租的占有只是它在经济上的实现。资本主义地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的本质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农业资本家因为租用了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把这部分超额利润交给土地所有者,构成了地租。资本主义地租既体现了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也体现了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2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资本主义地租根据它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区分为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级差地租是指与土地优劣程度不同相联系、数量有等级差别的地租。级差地租实质上是由于优等地和中等地生产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劣等地生产条件所决定的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有限性及由此造成的对土地经营权的垄断。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优劣程度的不同。级差地租的来源是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种形态: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前者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后者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绝对地租是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因而租用任何土地,包括劣等地在内,都必须交纳的地租。绝对地租实质上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绝对地租的来源也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3土地价格原始的土地是天生的自然物,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土地被私人占有,能够给它的所有者带来地租收入,因而也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买卖,也有价格。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它实质上是资本化的地租收入,即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土地价格相当于这样一笔资本,如果把这笔资本存入银行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应等于这块土地出租所获得的地租收入。从理论上讲,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地租收入的多少(成正比),二是银行利息率的高低(成反比)。所以,土地价格的计算公式应该是,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资本主义制度下,地租有上涨趋势,利息率有下降趋势,因而土地价格有上涨趋势。【重点、难点问题】1、 部门内部竞争和部门之间竞争的区别和联系部门内部竞争和部门之间竞争的区别是:第一,范围不同。部门内部竞争是指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生产同种产品的各个资本主义企业之间的竞争;部门之间的竞争是指生产不同产品的不同部门之间各个资本家之间的竞争。第二,目的不同。同一部门内部的竞争是为了争夺有利的生产、销售条件和获得超额利润;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为了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第三,竞争的手段不同。部门内部竞争主要采取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办法;部门之间的竞争主要采取资本转移的办法,把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第四,结果不同。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使同样产品不同的个别价值均衡为相同的社会价值;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使各个部门不同的利润率形成平均的利润率。部门内部竞争和部门之间竞争的联系是:部门内部竞争使不同部门生产的商品具有不同的社会价值和不同的利润率,成为部门之间竞争的基础。2.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理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理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有充分、公平的竞争环境,才能使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各部门之间合理流动,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要有自主经营权,能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对市场信号作出灵敏反应,才能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决定投资规模和方向;必须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才不至于使价格信号扭曲,才能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调节经济运行方面的作用;为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同时又避免经济的波动,要求我们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3资本主义地租和封建地租的区别任何形式的地租都是土地私有权在经济上的体现。但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地租的性质和特点也是有差别的。资本主义地租和封建地租的区别在于:第一,封建地租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前提,并同超经济强制即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联系;而资本主义地租是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当事者之间是一种纯粹的经济契约关系。第二,封建地租在量上包括农民的全部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产品;而资本主义地租只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农业中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第三,封建地租体现着封建地主剥削封建农民的关系;而资本主义地租既体现着农业资本家、大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又体现着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共同瓜分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4.剩余价值与利润、平均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的关系第一,利润、平均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地租都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反映着资本家阶级各个集团及大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反映着资本家阶级各个集团及大土地所有者与工人阶级的关系以及各剥削集团之间的关系。第二,利润、平均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地租又都是掩盖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的表面形式。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反映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从而掩盖了可变资本购买来的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剩余价值这个实质,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但是,利润和剩余价值的量还是相等的。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各个部门的资本家得到的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在量上就不一致了,似乎利润的多少是由投入的资本量决定的,而不是由投入的劳动量决定的,从而造成利润完全是由资本产生的假相。所以,平均利润的形成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商业利润似乎说明商业资本家得到的利润是由流通领域产生的,似乎流通领域也创造了剩余价值,从而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利息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产物,表现为资本本身的自然果实,掩盖了利息也是来源于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特殊的转化形式的本质。地租好像是土地所有者完全凭土地得到的收入,从而掩盖了地租的真实来源,掩盖了土地所有者对农业工人的剥削关系。实际上,地租也是来源于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农业工人创造的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如果没有农业工人的劳动,再好的土地也是“生产”不出地租的。5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利润率之间的区别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之间不仅数量不同,而且反映的关系也不一样。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6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影响利润率下降,为什么资本家还努力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第一,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决定着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的大小。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同量资本使用劳动力的多少就不同,剩余价值量也就不同,最终影响到利润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利润率越低;反之,利润率越高。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使利润率下降,资本家之所以还要努力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原因在于:一是资本家为了追求超额利润,二是竞争规律的强制作用。可见,资本家努力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复习思考题】1.如何正确认识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2.如何认识平均利润的形成及产生的影响?3.如何理解借贷利息的来源及本质?4.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5.剩余价值是怎样在各资本家集团之间进行分配的?【主要参考书】1、李德臣等主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陈恕详主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3、吴树青等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4、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