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学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87198429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前儿童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前儿童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选择题10x1 :1. 洛克的白板说2. 观察法从工具使用情况来看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3. 观察法从设计程度来看分为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4. 巴甫洛夫把人的语词称为第二信号。5. 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胚胎期是发展最快的时期。6. 相比之下,妊娠的头三个月是关键性的,四分之三的流产发生在这一阶段。7. 从内容上看,记忆可分为符号记忆和形象记忆。8. 从对识记的态度上看,记忆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9.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10. 人们在记忆过程中,将记忆材料按不同的意义,组织成各种类别,编入各种主题,使它 们产生意义联系,或对内容进行改组,以便于记忆的方法称为组织性策略。11. 命令、请求和威胁,这类语言在儿童中有明确的相互作用,如:“让开一点,我要过 去”12. B型为安全型。13. 平行游戏(6 12月)两个儿童玩相同的游戏,彼此间没有引起注意平行认知的游戏(1岁)当偶尔地看到或监视其他儿童地活动时,玩平行的游戏简单的假扮游戏(11.5岁)儿童能够讨论、微笑、分享玩具或是别的方面的活动。他们 从事同样的活动时互相影响。互相补充的交互游戏(1.5岁2岁)儿童在游戏中展示了基本行为角色反向,如跑和追 合作的交际性的假扮游戏(2.53岁)儿童玩互相补充的非精确的假扮地角色(像妈妈的儿童),没有任何计划,不讨论这些角色的意义和玩的形式。复杂交际的假扮游戏(3.54岁)儿童积极地计划他们假扮地游戏,他们给每一个角色命 名,清楚地安排角色并构思一个剧本,如果游戏出现问题停止表演,修改剧本。14.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1)前道德阶段(02岁)2)他律道德阶段(27岁)3) 自律道德阶段(712岁)4)更高水平的道德阶段(12岁以上)15. 三水平六阶段学说:前习俗水平(服从与惩罚定向、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换)习俗水平 (好孩子定向、维护社会秩序与权威定向)后习俗水平(社会制度和良心地定向、普遍道德原则定向)16. 34岁的儿童已经能较好地感知一些旋律轮廓了,这个时期也是培养绝对音高感的关键 时期。17. 56岁的儿童歌唱可以称为“教标准的歌唱”二、填空题10x1 :1. 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2. 在怀孕后第4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就是神经系统。3. 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4. 四个月时,婴儿开始喜欢咸味,这种变化是在为开始吃非流食做准备。5.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深度(距离)知觉和方位知觉等。6. 深度知觉是人判定自身与物体或物体与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能力。7. 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长性和形状恒常性。8. 四岁以上儿童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9. 学前儿童与同伴的交往方式主要是游戏。10. 在同伴群体中地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对儿童最有影响力地人物。11. 儿童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具性侵犯、一种是敌意性侵犯。12. 节奏感是领悟音乐中音符时间关系地基本能力。13. 自发唱出地“咿呀之歌,心理学家称之为婴幼儿的轮廓歌。14. 结构性游戏(36岁)指的是有组织有目标导向的游戏。15. 学前儿童性格特征:1)好动;2)好奇、好问;3)好模仿;4)好冲动16. 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17. 华生的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18. 格塞尔断定,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的成熟。19. 教育就必须按照儿童的智力或者思维结构及其发展阶段来组织和实施。三、名词解释:1. 所谓遗传,就是父母(亲代)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基因)传 递给子女(子代),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特征,比如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相似 等。2. 客体永久性是指当一个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后,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3.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 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4. 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四、简答题5x10 :1. 感觉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借助感觉获 得的信息,人们可以进行更复杂的知觉、记忆、思维等活动,从而更好地反映客观世界。 其次,感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感觉剥夺会使人的思维过程混乱,出现幻 觉,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还会有严重的心理障碍。2. 直觉行动思维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直观性与行动性。第二,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第三,思维的狭隘性。3. 使学前儿童产生愤怒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生理习惯的问题,如不愿上厕所、吃饭、洗 脸、和上床睡觉;二是与权威的矛盾问题,如被惩罚,不许参加某项活动等;三是与人的 关系问题,如不被注意,不被了解,不愿和别人分享东西等。4. 父母对儿童收看电视进行控制所采取的措施:1)限制对电视的收看2)禁止将看电视作为孩子的惩罚3)鼓励儿童收看有意义的节目4)就电视内容对儿童进行解释5)将节目内容与孩子每天的学习联系起来6)以良好的收视习惯为孩子作示范7)使用权威型地家庭教养方式5.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地发展1)涂鸦期(12岁)2)象征期(23岁)3)定型期(37岁)6. 婴儿的典型气质类型1)容易抚育型(40% )这类儿童在婴儿期能很快地建立起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他们是愉快 的,容易适应新地经验。2)抚育困难型(10% )这类儿童日常生活没有什么规律,接受新的经验比较困难,对环境 刺激倾向做出强烈地否定反应。3)启动缓慢型(15% )这类儿童安静,不爱活动,对环境刺激做出温和低调的反应。心境 经常是不开朗的,对新经验适应地速度比较慢。4)另有35%地儿童不符合以上三种典型地气质类型,他们依据不同气质维度的组合而形成 了个人独特的气质特征。7. 研究儿童气质的意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气质的问题,它有类型的差异,而没有好坏的区别。也就是说,每一 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存在着消极的一面。对于发展中的学前儿童来说,其周围地 成人和教师,应当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 效。如对于胆汁质的儿童应培养他的自制力,让他学会冷静、沉着和有耐心。而对抑郁质的 儿童,则应注意发扬他的长处,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的自信心等。8. 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自我评价的发展,儿童自我评价有如下特点:第一,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的个别性和多面评价。第二,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第三,从主管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2)自我体验的发展3)自我调节的发展9. 消极强化是指当刺激减少后,某一操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反而增加。消极强化的作用不同于 惩罚。消极强化是为了增强行为、激励行为,而惩罚是企图消除行为,两者目的不同。因 此,斯金纳建议以消极强化取代惩罚的方法,提倡发挥强化的积极作用。10. 观察学习的模式1)行为模式2)语言模式3)象征模式4)抽象模式5)参照模式6)参与性模式7)创造模式8)延迟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