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分析与思考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8379306 上传时间:2020-12-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分析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分析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分析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分析与思考 摘要:本文从能源外交战略的内涵、背景、及内容对我国的能源外交战略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能源外交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能源 能源外交 能源外交战略1 “能源外交战略”的内涵俄罗斯问题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的冯绍雷教授认为:“能源外交就是利用能源这一重要杠杆,保卫民族国家利益、处理国际问题事务。”1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刁秀华认为:“能源外交是指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一个国家在能源的进口、出口及能源的相关事项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外交活动。”2本文认为能源外交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能源消费国政府高层、外交或能源部门、能源公司通过外交活动发展与石油输出国之间的关系,争取保证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确保本国能源的稳定多元化供应,与能源进口国展开合作确保价格的合理平稳。为本国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从而保持国家经济的稳步向前发展;二是指能源出口大国以能源为手段通过与各国发展外交关系寻找或扩大能源销售市场,掌控全球能源的发展脉络,确保本国能源出口的稳定化和多元化,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的政治目标及本国利益的最大化。而“能源合作”则是各国“能源外交”实施的具体化过程和方式,能源合作的具体内容根据各国基本国情和对外能源战略需求的不同而不同。能源外交战略以获取安全稳定的能源供给为核心,它是指国家政府为确保能源供给安全,国内精稳步发展,而制定的全局性、战略性用于指导与协调各能源外交主体开展国际能源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的总和。我国的能源外交战略是国家外交战略和能源战略的交集和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并服务服从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2 我国的能源外交战略中国早期是能源出口大国,但由于资源储量不多及过度开发,1993年中国从原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而后又在2003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大国,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加,使中国更加重视为确保能源安全而实施的能源外交战略。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我国的能源外交战略在具体实践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加强同各产油大国之间的关系,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运输方式多样化 即在加强与中东、俄罗斯各个产油大国关系的同时,积极发展同非洲、中亚、拉美、加勒比海地区等国的能源外交,实施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平衡化,确保我国能源供应安全。除此之外,在能源进口方式上不拘泥于铁路、公路运输等陆运方式,实行海运、陆运、管道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并存。2.2 继续开展同中东、非洲地区的能源外交,加强同俄罗斯等亚太国家的合作 中东地区是中国能源外交的重点,是世界能源生产、出口集中区,是中国最大的原油进口区,中国目前的中东政策主要是基于国内经济发展所需,以能源外交为主轴。1996年成立的“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为中国开展与中东地区的能源外交与合作建立了机制保障。非洲地区是仅次于中东各国的我国能源进口的主要区域,中非贸易额从2000年的100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500亿美元,基本上都是由于中国对非洲能源、原材料等需求的增长带动的。中东和非洲在中国能源进口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强化、开拓与俄罗斯和亚太各国的合作更有利于确保我国能源外交战略的顺利实施。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良好的政治合作基础。梅普时代的俄罗斯能源依然是俄罗斯实现其世界强国目标的王牌筹码,能源外交依然会成为其实现外交布局和政策的重要杠杆。我国应抓住此契机积极稳妥地推进中俄、中日韩能源合作,并力争通过灵活的能源外交合作机制在亚太能源的竞争中改被动为主动,占取优势的主导地位。2.3 鼓励中国能源公司“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 对我国来说,鼓励能源公司“走出去”是确保我国能源供应和建立战略储备的必然要求。为了确保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的顺利发展,中国政府给予了财政上的大力支持,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石油开发创造了良好条件,中国企业通过收购、参股投资等方式加大了对海外能源的开发。2.4 全方位的能源外交战略与实现方式 我国能源外交战略可以分为对能源输出国的能源外交战略和对能源进口国的能源外交战略两个层面。前者以能源输出为战略武器谋取地缘政治利益,扩大其国际影响力,提高国际地位。如俄罗斯、中东各产油大国。后者主要是通过能源外交维护本国经济稳定增长,确保能源供给安全。如美国、日本、印度等国。鉴于对我国能源外交战略实践的分析,我国全方位的能源外交战略主要是通过首脑外交、公司外交、区域外交、大国外交和多边外交等多种方式来实现的。而中国最常用的方式是首脑外交和公司外交。2.5 建立原油战略储备体系 建立原油储备体系是我国能源外交战略的重要实践目标。2007年12月,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中心成立,由政府投资的第一期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在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四个沿海城市兴建,总库容为1200万立方米。2009年据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中国第二期国家原油储备计划已获国务院批准。尽管如此,我国原油战略储备体系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国际能源机构的26个成员国大约储备了近40多亿桶原油,美国甚至不惜发动伊拉克战争,加紧能源争夺及储备。在能源争夺与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今,我国应加强石油战略储备,以不变应万变,确保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向前发展。3 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目前,我国的能源外交战略在实践中还存在以下几种问题:首先,我国的能源外交战略在实践中不够深入,与世界上各个能源输出国之间没有进入到深层次的合作;我国很多能源专家认为我国的能源外交战略“尚处于重实践轻理论、重战术轻战略、重行动轻协调的状态。”3其次,能源外交战略重点不突出。由于我国实行多元化的能源外交战略,在实践过程中主要由政府主导,因此我国的能源外交大而空重点不突出,也因此而忽视了中国能源企业的实力,使中国的能源企业缺少开创性和自主意识。再次,与能源大国缺少务实、双赢、典范性的合作等。如,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合作一直仅限于签署协议备忘录而实效性较差,缺少典范性的合作。最后,从地缘政治学视角看,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与邻国竞争关系、受到大国遏制、与周边能源供应国合作不稳定等问题。除此之外,从全局看,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和规模扩展期,合作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但是深度有待加深,多边合作方面相对薄弱,特别是在参与国际能源组织框架下能源对话与合作方面,进展较为缓慢。目前,中国基本被排斥在相关国际机构之外,对国际能源贸易与合作缺乏话语权。 在此种情况下,我国应改变能源外交战略薄弱、落后、被动的局面,根据我国能源需求的实际状况,构建并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外交战略。因此,应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现状的特色能源外交战略和协调机制,积极发展与诸多重要国际能源组织的合作关系。大力支持鼓励中国的能源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加大形象、文化宣传力度,鼓励我中石油等企业走出国门参与石油出口国的境外能源开发项目。同时,发挥官民一体即政府与企业联合出击有限分流分享海外石油权益。在此基础上,提高企业的能源外交自主意识,成立中国能源外交战略专家对策组,有针对性的研究我国能源外交并对我国政府和能源企业在能源外交方面提供专业的对策和建议。除此之外,重点发展与我国邦交友好的能源大国如俄罗斯之间的关系,通过中国大型油气企业向俄进行战略投资,以贷款换石油、建立共赢的价格机制等方式,发挥我国在政治和人力资源优势,寻求与俄罗斯建立多层次稳固的合作关系,解决双方存在的分歧。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的平台和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强化区域一体化的多变能源合作机制,秉持开放性的能源合作原则,加强同美、日、韩等国的能源合作,减少彼此在寻求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资源方面的激烈对抗和冲突,避免竞争过度,实现竞争下的合作,为解决地区能源安全问题提供组织保障。同时成立东北亚能源合作组织,将我国能源外交的战略放眼于对我们最有利有地缘政治优势且安全性高的亚洲地带,带动成立亚洲地区能源大国之间的合作性组织,起草亚洲地区各国之间相互合作的构想和基本框架,建立亚洲能源合作平台和协调机制,确保我国在带动亚洲地区国家能源外交合作和开发的同时处于有利地位。同时,我国宜把能源宪章和国际能源机构作为深化与国际能源组织合作、融入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和国际能源秩序的突破口,进一步加强研究和了解,同时做好加入这些组织的政策、法律乃至人员准备。总之,我国应建立更加灵活的能源战略目标,发展广泛的国际能源关系拓展能源外交战略实施的手段、方式和重点。发挥中国能源地缘优势,确保中国能源稳定、持续供给。参考文献:1从瓦尔达伊会议看大国关系的走向-冯绍雷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学术报告会上的报告,http:/www.saias.ecnu.edu.cn/news/shownews.asp?NewsID=508.2刁秀华、周轶赢,俄罗斯与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合作J.2006,(4):64.3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亟须制定能源外交战略N.中华工商时报,2006-1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