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绿色食品概述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8249679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_绿色食品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一章_绿色食品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一章_绿色食品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绿色食品概述本章要点1绿色食品的概念以及与国际同类产品的区别和联系 2绿色食品产生的国内外背景3有机农业与其他可持续农业形式的关系第一节 绿色食品的概念 根据农业有关部门的定义,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 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 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对无污染食品的一种形象描述。绿色象征生命和活力,而食品 是维系人类生命的物质基础。为了突出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 命活力,因此将其定名为“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国际有机农业的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国际上与绿色食品相类似 的还有有机食品(农产品)、生态食品(农产品)、生物动力学农产品等。应该说,绿色食品和 这些同类食品的生产要求大部分是相同的,包括a.关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确保食品 的安全性;c.强调第三方认证。但在具体的生产和认证要求方面,绿色食品和这些食品还 存在差别。比如我国的A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化学品,AA级绿色食品不允许使用化学品, 但目前我国认证的绿色食品中绝大部分为A级绿色食品,而有机食品等是不允许使用化学 品的;绿色食品强调基地的生产环境条件和最终产品质量的检测,而有机食品除了强调这两 者外,还特别重视对于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体系以及产品可追踪性的检查和认证;绿色食品 以产品为认证对象,而有机食品的认证对象是土地和生产者。因此,不能将绿色食品与国际 上的同类食品完全划等号,在阅读本教材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在保护环境和保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通过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满足人类的基本 需求,并提高生命质量是全球的共同使命。发展绿色食品,从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人手,以 开发无污染食品为突破口,改革传统食物生产方式和管理手段,实现农业和食品工业可持续 发展,从而将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增进人民健康紧密地结合起来,促成环境、资源、经济、 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开发绿色食品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既满足当代人的 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第二节 绿色食品产生的背景一、世界农业发展成就及面临的挑战 世界农业进入现代化阶段不过百余年的历史,特别是在过去的40多年间,由于大规模 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农业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世界农业所取得的成就主要应归功于 农业生产规模和场所的扩大以及生产率的提咼。其关键是:a.培育和使用咼水肥反应的咼 产作物品种(ln/V)(小麦、水稻);b.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的商品能源投入,包括农业机械、 化学肥料、农药、燃油等。以常规农业为代表的农业发展模式使得世界农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进一步推动了 世界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世界农业和整个人类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 a.自然资源耗竭。遗传资源减少,潜在生物资源和病虫害控制因子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 降低,对自然灾害缓冲能力降低。b.生态环境恶化。集中表现在自然灾害逐年加重发生和 成灾频率);人类活动对农业产生的污染、影响以及农业生产本身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加剧。 c.社会经济问题。农业所发生的问题又进一步诱发其他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包括国家 间、地区间自然条件和发展时段的差异,造成资源不公平分配和配置;发达国家的粮食生产 过剩和发展中国家近8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得不到保证;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与本国农业生产 保护之间、农产品价格补贴与价格保护之间出现了很多矛盾等。世界农业发展引发的诸多问题,如自然资源耗竭、生态环境恶化和诸多社会经济问题, 形成了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很多矛盾。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进行了很多探索,其中农业生产 方式的变革,特51j是有机农业的兴起和发展是其中有效的途径之一。20世纪70年代初, 旨在限制化学物质过量投入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食物安全性的“有机农业”思潮影响了许 多国家,一些国家开始采取经济措施和法律手段,鼓励、支持本国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开发。 进入80年代,共同走上一条将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起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呼声 得到世界各国的响应,许多国家开始从农业着手,积极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缓解 常规农业给环境和资源造成的严重压力。 1992 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世 界首脑会议,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全球未来的共同发展战略。此后,欧盟、美国、日 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加快了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 然农业、生物动力学农业等替代常规农业生产方式的实践。同时,随着环境贸易的迅速发展, 国际市场对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安全需求也与日俱增。二、中国农业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农业开始进入常规现代化的阶段,显著标志是高产作物品 种的大批育成、种植业的化肥施用量迅速增长,并保证了过去30年问相对于人口增长(16) 较高的粮食增长速度(34)。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生产已经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农业的高速增长是靠拼资源和牺牲环境利益来换取的,中国农业的高 速发展事实上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及资源代价。在21 世纪,中国农业发展首先面临着 来自资源及能源短缺方面的制约。中国的主要农业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土 地、水、化石能源的缺乏使得中国不可能得到发达国家完成常规农业现代化中具有的廉价石 油条件,也承受不起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模式造成的后果。与此同时靠现有技术继续提高粮食单产及生产率已面临严重挑战。首先,近10年来世 界粮食生产出现了衰退或停滞的趋势,中国的粮食生产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也表现出 徘徊的局面。其次,近几十年来农业灾害趋于频繁,如水灾受害面积就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前5年成灾率达到51,远高于20世纪70年代的31。这些预示着中国 农业的资源基础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利用已受到损害,并影响到农产品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中国农业的小规模经营以及近年来农业比较低的效益已迫使农业开始进人需要保护的 阶段,但受多种因素的牵制,中央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费用并没有显著增长;而且国家 企图通过提高粮价维持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潜力已尽,因为目前主要农产晶,包括小麦、玉米、 大豆、棉花的价格已接近甚至超过国际市场价。这种情况大大降低了我国粮棉的国际竞争力, 它不仅影响到出口,还会因“入关”形成重大冲击。另外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劳力严 重过剩已成为农业发展难以克服的障碍因子。据统计,种植业劳力一年在农田的有效劳动时 间不足20日,由此制约了农民农业收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000年中国农村的过剩 劳力达到3亿,若按常规模式安置全部3亿劳力,则需要3万亿资金和400万hm2 土地, 这是我国财力和土地资源难以支撑的。所有这些表明,未来中国的农业发展将面临来自资源基础、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等多方 面的同时挑战,国家必须对现有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刻的科学判断和分析,并提出调整战略。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又是农业发展的前提,因而保护 资源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首先从农业人手。三,绿色食品在我国产生的客观必然性首先,开发绿色食品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政府一 直十分重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及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又进一步把 保护环境和增进人民身体健康作为基本国策。开发绿色食品正是使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协调 发展的有力举措,也是落实我国基本国策的具体体现。其次,开发绿色食品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在开放的市场上,广 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有高度的选择权,人们毫无疑问地会选择那些价廉物美的产品。绿色 食品的推出,突破了原来单一运用行政手段控制产品质量的方式,采用技术和管理的方式, 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并将农工商、产供销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起了一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的新的食物生产方式,深受广大农户和食品生产企业的欢迎。在市场上,绿色食品以其鲜明 的形象、过硬的质量和合理的价格也深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第三,开发绿色食品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结果。20 世纪 90 年代初,走可持续发展道 路得到世界各国的共同响应,许多国家纷纷从农业人手,积极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 径,我国则以开发绿色食品为突破口,将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紧密地 结合起来,促进农业和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在我国对外贸易格局中,农产品及 其加工品的出口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农产品贸易领域出现了两 个特点:一是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二是农产品贸易保护日趋严重,与环境保护相 关的“绿色”标志逐渐成为一种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如果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生产过程中 不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并提高产品的安全水平,我国农产品出口将面临新的挑战。开发绿 色食品正是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技术标准与贸易准则与国际市场直接接轨的具体表现。开发绿色食品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过去,人们总是强调自己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的能力,但由于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结果屡屡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经历种种威胁之后,人 们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只有和自然保持和谐关系,才能健 康地生存,社会文明才能进步。消费观念的变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食品消 费观念的变化集中反映了饮食文化的进步。在食品消费领域,人们从过度消费热量食品开始 转变关注食品的营养、安全、保健性质,开始关注食品消费对环境、资源的影响,并关注后 代人的利益。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又引发了传统食物生产方式的转变,也就是向可持续生产 方式的转变,即在确保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的基础上发展食物生产。由此可见,绿色食品的 产生是人们由传统的生产和消费观念转向科学、文明、理性的发展观念的必然结果。第三节 绿色食品的发展现状与前景1990年5月10日,我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的推出,不仅以其科学 概念创造了一个独特的食品生产和管理体系,并被我国许多地区的广大农民和食品企业系统 地接受、采用和推广,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绿色食品在我国的发展按照主导方式和主要目标分,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 段,从农垦系统启动的基础建设阶段(1990-1993)。1990年,绿色食品工程在农垦系统正式 实施。在绿色食品工程实施后的三年中,完成了一系列基础建设工作。主要包括成立组织机 构、制订技术标准以及加强与国际同行和组织的联系。1990 年绿色食品工程实施的当年, 就有 127 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权。第二阶段,向全社会推进的加速发展阶段 (1994-1996)。这一阶段绿色食品的产品数量连续增长;产品结构趋向居民日常消费结构; 绿色食品在县域开发逐步展开。全国许多县(市)依托本地资源,在全县范围内组织绿色食品 开发和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使绿色食品开发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增长 点。第三阶段,向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推进阶段(1997年至今)。中国许多地方的政 府和部门进一步重视绿色食品的发展;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认知程度越来越高;新闻媒体 主动宣传、报道绿色食品;理论界和学术界也日益重视对绿色食品的探讨。目前,中国的绿色食品组织管理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和标准体系,绿色食品 市场建设已初显成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组建了绿色食品专业营 销网点和流通渠道,其市场覆盖面日益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相当一部分绿色食品已 成功地进入了日本、美国、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并显示出了在技术、质量、价 格、品牌上的明显优势,展示出了绿色食品的出口前景。20世纪 90 年代以来,有机食品在我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为 代表的国内认证体系和以ECAX3ERT为代表的国外认证机构开始将国际上的有机农业标准 和认证体系引入我国,着重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控制、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农 产品的可追踪性等三个方面进行控制。以外贸为主要推动力的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呈现快速发 展的态势,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国内消费需求对于有机农业发展 的推动也在不断增加,有机农业的发展呈现生产、加工、贸易的良性循环。第四节 国外同类产业的发展 目前,国际上与绿色食品生产在生产方式上相类同的主要有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生物 农业、生物动力学农业、自然农法和可持续农业,相应的产品形式为有机食品(农产品)、生 态食品(农产品)、生物动力学农产品等。这些生产方式以及按照这些生产方式生产产品的主 要目的都是为了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为人类提供足够数量的健康、优质农产品,促进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国际有机农业发展过程概述20 世纪初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了多种农业方式以期替代常规农业,试图克服常规 农业发展带来的问题。这些新型的农业(农作)方式走过了一条曲折而又漫长的发展道路,其 内涵和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下文将以有机农业为例,分析各种农业替代方式和食品 生产的发展历程。1传统经验总结阶段(19001945)我国是世界上从事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在近代农业出现之前,我国农业发展在世界上 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和 理论,形成我国独特的农林牧结合、精耕细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培肥地力、注意生态平 衡的优良传统,从而保证了长达5 000年的农业可持续生产。中国农业所取得的经验和创造 的成就在20 世纪世纪初就引起了世人的关注。1909年,美国农业部土地管理局局长、土壤学家富兰克林金Franklin HydeKing)途经 日本到中国,考察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于1911年写成四千年的农民(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o书中专门总结了中国几千年来农业发展的经验,指出中国传统农业长盛不衰的 秘密在于有机耕作、有效利用人畜粪便和有机废弃物。同样,作为“自然之友”(Kinship of nature,它是英国H. J. Massingham创建的保护 自然环境和回归传统文化的组织)支持人之一的霍华德(Albert Howard),在印度居住了 30年 的时间直到1931年,倡导了有机农业(organic farming)o并将在印度所看到的农业活动以及 在中国和印度学到的传统堆肥经验加以整理、归纳,于1940年写成了有机农业的经典著作 农业盛典(An Agricultural Testament)。在这本书里,他极力向英国农民建议,应该保持 “生命循环”并采取“持久农业”系统,利用食物垃圾和生活污泥提高土壤肥力,生产有营 养的食品。农业盛典在美国和英国被多次重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受影响较大的是美国 的罗代尔(Jerorne I Rodale)。他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埃茅斯(Emmaus )建立了有机农场。他 利用“有机”这个词汇,来说明这种农业生产方法。1942年出版有机园艺与农业(Organic Gardening and Farming)这一美国最有影响的有机农业杂志。罗代尔有机农场于1972年扩建 改名为罗代尔再生农业研究中心,由小罗代尔(Robert Rodale)经营。受霍华德影响较大的还有英国的贝弗尔(Eve Balfour)o 1938年,她遇到霍华 德后, 受到很大启发,决定推广有机农业。她认为要生产健康、有营养的食品首先 必须有健康 的土壤。她的一句名言是:“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的健康是一体的,密不可分的” (the health Of soil,plant,animal and man is one and indivisible)o 二次大战结束后,贝弗尔于 1946 年 11 月成立了土壤学会(Soil Association)o该学会成为世界上最早从事有机农业研究和推广的慈 善团体,至今在有机农业领域还有较大影响。因此,可以认为这一阶段有机农业处在总结几千年传统农作经验的时期。没有传统农业 的悠久历史,便谈不上有机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在这一阶段,有机农业主要是专家、学者对 传统农业的挖掘和再认识,不论是理论基础还是技术体系,乃至规模和影响,有机农业主要 在小范围内运作,水平较低。2反证阶段(1945-1972)罗代尔创建罗代尔有机农场正值二次大战结束,饱尝战争艰辛的世界各国迫切需要发展 经济,特别是发展农业生产,满足粮食供应。而战后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也为农业生产 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则为农业生产插上了翅膀。特别是20 世纪60 年代以种子、化肥和灌溉为特色的绿色革命(greenrevolution)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就在人们初尝常规农业发展胜利果实的时候,农业生产引起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化学 晶的残留和污染逐渐显现并为人们所重视。1962年,美国海洋学家卡尔逊(Rachel Carson) 发表了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书中抨击了滥用对人类和生物界带来长远严重危害的 农药,特别是长效杀虫剂六六六、滴滴涕等,引发了美国国内长达10 年的大辩论。比如小 麦育种专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绿色革命技术的代表人物之一诺尔曼布劳格就带头抨击卡 尔逊的生态道德观和主张。莱斯特布朗Lester. R. Brown),著名的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 20 世纪 90 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持者,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也是常规农业的热情侣导 者。大辩论唤醒了公众的环境和生态意识, 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环境政策法,成立 了总统改善环境质量委员会和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环保局(EPA)。1971年巴巴拉(Babare Ward) 发表了只有一个地球,为1972年首次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会议准备了全面的技术文件。这一时期,有机农业在规模和数量上远远超过第一阶段,但与常规农业相比仍然非常小。 尽管人们在部分地区实践、操作有机农业,但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有机农业自身的 一些问题,人们对于有机农业尚处于观望、验证阶段。有机农业生产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 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对外部系统的影响。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需求非常少,供应 量大于需要量,基本上处于生产引导阶段。3.组织发展阶段(1972-1980)1972 年召开的首次联合国环境会议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把环境问题提到议事日程。同 年 11 月 5 日,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al Movement,IFOAM)在法国成立,有英国、瑞典、南非、美国、法国5个国家参加并成为会 员。 1971 年,日本有机农业的倡导者福冈正信的绿的哲学出版, 1978 年罗代尔有机农 业出版社将其翻译成一根稻草的革命 (OneStraw Revolution)。 1971 年,日本成立了有机 农业协会。 1975年英国成立国际生物农业研究所。有机农业在这一阶段得到初步发展,但其发展过程仍比较缓慢。如美国在20 世纪肋年 代以前有机农业一直得不到联邦政府的承认和财政资助,只是在一些州,如加州、俄勒冈州、 缅因州等得到扶持。4.全面发展阶段(1980 年至今)1980 年美国联邦政府第一次在有机农业政策上出现了转机。美国农业部组织专家对美 国中西部有机农场进行调查,提交了一份关于有机农业的推荐和报告,认为有机农业可 有效防治病虫害,节约能源,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以保护环境、回归自然为旗帜 的有机农业得到快速发展。 1984年美国众议院通过“农业生产性方案”,要求实施再生农业。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21世纪议程,其中第14章提出可持续农业和农村 发展(SAR13)的概念和行动纲领,为有机农业在全球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环境。20世 纪90年代末以来,食品污染问题如疯牛病、二恶英事件更加引发了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对于 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有机农业的生产和消费在欧盟、美国和日本得到了快速发 展。2001 年,欧洲有机食品消费额为 120 亿美元,美国为 97 亿美元,日本为 50 亿美元; 欧洲的有机农业土地面积为300万hm2,美国为90万hm2。二、有机农业的概念、原则和特点 根据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的定义,有机农业是一种改善和增强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包 括生物多样性、生物循环和土壤生物活动)的整体性(holistic)的生产管理系统。它强调优先利 用农场内部材料和物质,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采用农业、生物和机械的方法,反对采用化学合 成物质,在系统内部实现各种功能。有机农业生产是建立在生态平衡、生态预防基础之上的可持续生产系统。有机农业持续 性系统的主要特征包括:以自然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资源为基础; 有效利用太阳能和生物系统的生产潜力;维持土壤肥力; 最大限度实现植物养分和有机物质的循环; 不使用自然以外的物质;维持生产系统和农业景观的基因多样性; 向畜禽提供适应其行为本性的生活条件。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是为全世界的人类提供安全、足量的优质食品和饮用水。农业的效 率必须依据这个目标来衡量,而不是仅仅根据数量如产量。从土地到餐桌的整个链条,生产 方法应始终根据产量质量来定位。其中,农产品的分散加工和分配以及与消费者的紧密联系 是持续性的重要组成。农民必须得到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合适的工作条件,而国际贸易的公 平性是持续性的另一个前提。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归纳总结,有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主要原则主要包括: 生产足够量的、营养品质高的食品;以建设性的、有助于改善生命质量的方式与自然系统及其循环协调共生; 考虑有机种植和加工过程广泛的社会和生态影响;在农作系统内,鼓励和改善包括微生物、土壤生物、植物、动物在内的生物循环; 开发有价值的、可持续的水产养殖系统;长期保持并提高土壤肥力; 维持生产系统及其周围环境的基因多样性,包括保护植物和野生栖息地; 促进对水体、水资源及水体中生命的健康、适度利用; 在当地组织的生产系统内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 创造作物生产和畜禽养殖之间融洽的平衡;给牲畜提供所有必须的生活条件,使其能够按照本来的行为方式生活;尽量减少各种 形式的污染;利用可再生资源加工有机产品;生产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机产品; 生产持久的、高质量的纺织产品; 允许有机农业生产和加工的所有从事者享有基本的生活条件,包括满足基本需求,获 得足够收入,对工作环境满意等; 朝社会公正、生态负责的全生产、加工和分配链努力。 有机食品的主要特点是在其生产与加工过程中不施用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除草剂、 生长激素、防腐剂、添加剂等化学物质。需要注意的是,该特点的含义有两层:首先,有机 农业的生产方式解决了常规农业生产中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是可持续的农 作方式;其次;才是产品没有或污染物尽可能低,对人类健康有益,这两层含义的次序不能 颠倒。从发展地区和国家来看,有机农业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相区别的内容。首先,尽管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已经具有几千年的传统农业的经 验,是真正的有机农业的发源地,但这些国家所面临的更为迫切的问题是解决粮食不足问题。 进入朋世纪90 年代以后,食品质量、生态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 发展有机农业的推动力,但解决当地粮食供给,实现资源公平利用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有机农 业的主要目标。而发达国家有机农业的发展主要是由于消费者的需求驱动以及农业政策。在有机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有机农业生产者、研究人员以及消费者等非政府组织通过各 种渠道;成为有机农业最为坚定的坚持者。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贸易的自由化, 有机农业生产也参与到各种政治和经济活动中去。有机农业面临着全球市场、发达国家跨国 公司和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挑战。如何调整政策,适应当前全球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是 现阶段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三、有机农业在可持续农业体系中的地位可持续发展是近10 年来人们讨论的热点,可持续农业是其在农业发展中的具体表现形 式之一。当前,各种农业形式都强调“可持续性”,都声称自己是最可持续的。那么;这些 农业形式的特点是什么呢?它们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呢?对于从事有机农业的人员,他 们认为有机农业是可持续的,有的还认为有机农业是“惟一”可持续的。当然,也有人批评 有机农业,认为它是不可持续的。这些论点主要围绕土壤的养分管理,他们认为,如果存 在养分亏缺,土壤就会受影响。如果存在养分剩余;就是由于有机农业从常规农业体系中购 买养分造成的。这些讨论通常都是理论性的,基本上是对概念进行讨论,因此从实践角度看 很少能够非常彻底。但是,我们有必要对各种形式的可持续农业进行充分了解。大多数可持续农业形式在病 虫害控制、土壤保持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有机农业可以从中吸取很多经验。有些农业方式 更强调农业的社会和经济因素,而不仅仅是技术因素。有很多流派倡导的思想或者概念可能 与有机农业的范围和概念相近,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不愿意称自己为“有机农业”,这些 原因包括:有机农业的概念过于狭窄,没有对社会和经济因素进行足够考虑;在科学界如果公开支持有机农业,可能非常困难,因为在大多数农业院校里有机农业 的概念还经常被怀疑;这些农业生产方式并不一定排斥有机农业里禁止使用的物质。综合国际上各种形式的可持续农业,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农业形式的目标有多样性,包 括作物生产力、收入、环境和民主化。综合养分管理强调谨慎使用矿物养分和有机肥料,并 结合耕作、轮作和水分保持等措施。综合病虫管理包括农用化学品的选择性使用、生物(天 敌)方法、基因抗性以及其他合适的管理措施。化学农药只是管理措施中不得已采取的。低外部投入农业:是以低外部投人为特征的农业形式。它能够对当地自然和人力资源(包 括气候、景观、土壤、水、植被、劳动力、技术和地方技能)进行最佳利用,实现经济可行、 生态安全、文化适应和社会的公平。、外部投入如化学肥料和农药并不排斥,仅被认为是对 当地资源的补充。再生农业:是以恢复农业系统为目标,特别是通过有效利用资源和采用生态安全农作方 式。在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体系中,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持以及技术和机制的改变以保证 满足人类当代和将来需求为目的。这种可持续发展(农业、渔业以及森林)保护土地、水、植 物和动物的基因资源,对环境没有破坏,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活力,社会可以接受。传统农业:是以在社区内的技术转移为基础的农业形式。这种转移通常伴随着文化和宗 教的行为。这种系统相当可持续。由于各种因素(人口压力、化学品使用、新宗教思想等), 传统农业在大部分地区已经不存在。生物动力学农业:是鲁道夫,斯迪纳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它是人智说(antroposophy) 的组成部分。生物动力学农业强调宇宙对地球和植物的影响。在实践水平上利用堆肥和生物 动力学措施,在许多国家得到发展,尤其是德语国家。生物动力学农业对于有机农业的发展 具有重大贡献,它尊重并发展传统知识体系,强调拓宽农业知识体系的范围,加强生物多样 性和作物系统,强调改善土壤生命(腐殖质、堆肥等)、协调间作和顺势疗法、食品质量和生 命力等生产卧的。生物动力学农业还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机认证体系(DEMETER),在全 球范围内第一次提出农民参与式的研究项目以及农民到农民的技术推广体系,是社区支持型 农业的先锋。思考题1什么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与国际上同类产品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2绿色食品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动力是什么?3有机农业的原则和特点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