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为导向,重塑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新体系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181133794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市场为导向,重塑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新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以市场为导向,重塑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新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以市场为导向,重塑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新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城镇化为导向,建立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吴新丽(郑州牧业工程专科学校郑州450045)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不断加速,而许多地方频繁出现了“用工难”以及工资不断增长的现象,这是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资源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数量在减少,另一方面是劳动者技能素质低和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重建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新体系。因此,作者提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路和见解。关键词:城镇化经济转型职业教育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十八大指出 “ 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最根本的是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中央对城镇化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新一届政府对城镇化高度的新定位是 “拉动内需的新引擎”,并被认为是新一届政府推动经济改革的重要方向。李克强早在2009年第15期求是杂志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文中指出:我们要“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形成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增长面,拓展扩大内需的新空间”。如今,城镇化已经被看作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之一,并被认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载体”之一。城镇化之所以被提高到新的高度,首先还在于其在拉动内需方面的巨大作用。李克强说道“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贡献。”在李克强的“新型城镇化”中,“人”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因素,新型城镇化之“新”在于强调了人本和可持续,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城镇化应该让农民自己来做,他们比任何官员更清楚什么是他们自己的根本利益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市人口比例偏低,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城镇是现代产业和人口聚集的地区, 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实践证明, 加快城镇化进程, 促进农村人口的聚集和现代产业的发展, 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 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由之路。目前, 我国已具备了加速城镇化的必要条件和良好机遇。根据我国的国情, 中央已确定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协调发展的方针, 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将成为我国城镇化的重要生长点, 并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认真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教育和城镇化的关系,调整教育发展思路,使之适应并促进城镇化进程,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一 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问题突出(一)由于我国教育制度、户籍制度陈旧,农村职业技能教育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由于长期二元教育结构和户籍制度的制约,农村孩子上学的目的就是考入大学,改变自己的农民地位。同时长期以来我国用人制度是只看学历、重学位,轻能力的用人观念,使得学历高低成了评价的要标准。所以,造就了农村教育质量好与坏的唯一评价标准就是高考升学率,使得职业技术教育供给主体积极不高,农民更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成本进入职业技能学校学习。农民职业技能教育即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延伸,又是农民素质提高和就业技能供给主渠道,但是各渠道发展不平衡。农民职业技能教育过分依赖政府供给,而学校、社会力量为主体的供给渠道明显存在参与不够、发展不足,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民职业技能教育供给途径。在具体模式上脱离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实际现状,不能满足农民多标准化需求。(二)我国农村每年都有大量的适龄青年需要参加职业技能教育,因职业技能教育投入资金不足,而农民又因职业技能学校教学内容陈旧,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许多职业技能学校生源不足造成有校无生据有关统计,大部分初中毕业生并没有升入职业高中或职业中等学校学习而是直接进城打工。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认识上原因,则主要原因是现有的职业高中或职业技校过分依赖政府计划安排造成的办学活力不够、动力不足。职业学校教学内容大部分是按照计划体制下的专业设置安排教学计划和内容,很大程度不能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再者,农民职业教育的内容存在与非农之间的不平衡性。各供给主体提供农业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较多,而对二三产业领域内相关的职业培训基本没有,这与当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有所差距,限制了农民的职业选择的范围。据调查,进入城市寻找工作的农民工中,80以上没有经过任何培训,而且大多文化层次较低,在城市打工历程中就表现出了先天的不足,只能从事城里人不乐意干的苦脏累险而报酬低廉的劳动。还有就是农民的功利性较强,进城打工可以立即挣钱看到效益,而参加培训还需要继续投入,这种投入还未必一定到社会上对自己的就业有用!所以,青壮年只有选择放弃受培训机会或者只能选择各种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技校或培训班,造成许多职业技校有校无人的现状。 (三)我国在许多职业中推行就业准入资格,但是许多单位由于执行不严,造成许多农村劳动力在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前提下就能够就业,虽然短期看到了经济效益,但是长期看影响了农民的职业发展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确定了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工种(职业)目录,共包括了90个工种(职业)。并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必须从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中录用;从事就业准入资格职业的新生劳动力,就业前必须经过一到三年的职业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许多职业并没有严格执行这一制度,使许多新生劳动力在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前提下就业,给城镇化中的很多工程质量埋下隐患。城市中很多有技术要求的工种盲目用工使得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工人缺乏职业道德方便的培训,给未来城市化的人文素质提高也会有负面的影响。从以上分析可知,由于思想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现存农村教育体制上的弊端与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制度不健全等的原因,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低技能低素质。然而,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雇佣技能工的人数一直在增加。站在全球的角度来看,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不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城镇化的必然趋势。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以城镇化为导向,重塑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新机制。 二、以城镇化导向,以市场为基础,改革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运行机制 首先,要面向当地市场,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为主,做好农业技能培训和离土不离乡农民培训 城镇化呼唤农村职业教育改革首先, 城镇化要求农村职业教育进行专业结构的改革。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 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要离开农业和农村去寻求就业,却又缺乏资金和科技知识的支撑, 而且面临着城市中新增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的竞争, 因此他们向二、三产业分流时, 大多数人没有进入大城市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就业, 而是首先在市政、建筑、装修、环卫等苦脏险累行业就业, 特别是进入小城市、小城镇的投资少、见效快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所谓劳动密集型产业,教育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农村教育要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相比,农村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为农村发展储备人才。与城市相比,农村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农村职业技术学校与成人教育学校。所以,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和服务的首要对象应该是地方经济建设。第一,要充分发挥农业“储水池”的作用,广纳更多农民就业。这就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以农业发展为依据,农业新技术的培训和推广为依托,产品结构调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为目的,拉长产业结构链条,大力开展“绿色证书”。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发挥各类职业学校的优势,在各乡镇成校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各类实用人才技术教育,以自主创业为主线,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培养一批且有初级和中级生产技能的农民技术员、土专家,实现农民的间接转移。如2003年,河南新县的吴陈镇培训120户农民种植了约500亩的除毒红薯。该品种由于产量高、出粉牢高,为粉丝加工业提供充足原料。该镇政府通过“公司十农户”的方式,建立了一个年产200吨的粉丝加工厂,不仅解决农民红薯销售难题,还就地招收了90多名农民工进厂,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第二,以本地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校企联合建立企业所需各类人才培训班。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可以掌握就业必需有技能,提高了自身素质,实现就地就业。另一方面,本地企业也可以成本,招收高素质的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了学校、企业和个人共赢。如河南省新县与本地骨干企业河南羚锐集团联合建立了“羚锐班”,为羚锐公司培训市场营销人员500余人,约占其营销队伍的80。其次,面向国内市场,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培训 90年代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就业达到了一个新的、以城市化为中心的发展阶段时,我国城市就业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一方面,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国有经济,不但不再是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渠道,反而要在改革过程中向社会“排出”数量可观的过剩劳动力。另一方面,以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为中心的资本密集化趋势,使得投资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另外,资本密集化也对进城务工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两方面新变化的结果将是,向城市流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就业的技能要求更高。从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就应该顺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为外出进城就业做好服务。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既有进城前培训,又有进城后“充电”,而进城前的培训尤为重要。职业技术教育部门就需要转变观念,更新思路,改变以往坐靠等的思想,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定向培养、定单培训等。即保证了受培训农民在城市就业,极大地鼓舞农民参与职业技术培训的积极性,又能使城市用工部门减少招工成本。再者,从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上,以外出务工人员为本,紧密结合外出务工人员的特点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在培训时间上,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期间,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实用技能、安全生产和法纪知识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可采用面授和实习相结合,集中学习和重点辅导相结合,全日制和业余学习相结合。再次,面向国际劳务市场,以涉外劳务输出为主,开展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部门与对外劳务合作部门或涉外劳务公司合作,根据国际劳务市场需求,开展各种技能培训。从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看,向国外输出劳动力是转移就业,减少国内就业压力和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输出的是劳动力,换回的是生产力”。如河南新县涉外劳务年创汇1000多万美元,是县每年财政收入的25倍,为全县人均增收近300元。涉外劳务输出已成为该县劳务输出的一大特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他们针对不同国家的劳务需求,实行不同的技术培训。对去日本务工的人员主要进行蔬菜种植和水产养殖方面的技术培训;对去新加坡务工的人员主要进行建筑木工技术方面培训;对去韩国务工人员主要进行机电方面的技术培训。此外,还增加了体能训练、外语等培训内容,以增强劳务人员的纪律观念和国外适应能力。另外,涉外劳务人员通过出国劳务,换了脑子,挣了票于,找到了致富路子。出国务工人员回国后利用自己创造的收入和学习的技术及其管理经验,创办了公司,为解决当地农民就业和本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面对就是这三个市场,以三个市场为导向,调整职业技术教育的运行机制即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生存发展的需要,又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须。要想有一个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就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模式。二 利用、融合教育资源,开创职业教育的新模式世界许多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模式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西德,许多大型企业把执行职业教育法作为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尽的义务,企业提供的职教经费达155亿马克,是各级政府支付额的7倍多。日本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有正规学校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企业内部的职业训练和公共职业训练机构的职业训练。还有一些欧洲国家由于地理位置冬长夏短,学生不能在漫长的冬季进行农田作业,在短暂的夏季为了抓紧农田作业,就不安排课堂教学,而采用季节制;农村职业中学以完成义务教育后的农村青年为对象,利用23个冬季,每季有4个月的时间进行教学;为便于农民子弟就近上学,这些学校的位置都距家近,学校规模小但分布广。而我国在不同的地区更是存在不同种植结构、社会结构、人文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地域特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模式更也应呈现出多样性。另外,职业技术教育应提倡全社会共同参与,除国家举办职业教育外,积极鼓励各部门、行业、私人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本着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技能为目的,向市场要效益,最终实现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共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的做法,主要模式有:1国家主导型本着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当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基础教育和培训制度必须迅速适应对技能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满足对更高水平技能的需要方面政府应发挥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国家应该加强对农村教育公共领域的干预,建立系统的、现代化的公共培训制度,制定和采取一系列激烈措施,在保证财政足够资金投入的前提下,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积极的参与农民技能培训。其次,国家应该保证某行业快速发展所需要的技能,这样才能确保更多外资投资于本行业。如韩国政府在电子工业方面,用于技能开发方面的投资超越了本行业的增长。再次,国家应融合教育资源,发挥整体优势。主要是在党政部门统筹协调的前提下,把农村同类学校尽量统筹起来,形成终身教育的立体网络。学校重组、共建、联办后,教育资产组合到一起,办学实力得到加强,教育职能得以拓展,办学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也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上海市等农业中专学校和农广校资源重组后,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提高,校舍面积有了较大幅度的扩大,生产实习基地扩大。第四,政府应在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推广,向附近的乡(镇)、村适度辐射过程当中发挥引导作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农业学校与农业科研部门、推广部门,本着互惠互利、自觉自愿、双向参与、共同育人的原则,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起到农业技术辐射中心的作用。2“合作式”型这种职业技术教育合作模式不是由企业和农民自主决定的,政府也不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相反,这种模式更多的是依赖于企业、国家和农民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以农业为主导和外出就业为主导的两种方式。以农业为主导型的主要特点是以农户为基础,以产教结合为载体,创建“学校十基地十公司十农户十市场”的农民科技教育的培训新格局。首先,依靠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打破现有办学体制,积极进行教育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学校将校内基地办成培训基地、示范基地和生产经营基地。在此基础上,联合周边地区的相关农产品生产的农户,建立经营性公司,直接面向市场,形成集培训、生产、实验、经营、服务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其次,学校与乡村联办种植、养殖等试验、实习基地,由学校教师进行指导和集中授课;乡村提供学员试验、实习基地,利润由校、村共享,形成“校、村”网络职业培训体系。这样,既可以推广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又可以使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为农村科技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扩大了空间。另一方面,要将现代化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科技引人社区教育。通过构建立体型的社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网络,促使人人参与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促进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第三,在教学模式上,采取高科技的通信网络和教学手段,开展现代远程农业教育。建立有效的乡村干部培训的摇篮和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农村科技示范户专业户、骨干农民的科学技术培训基地。通过把媒体化的技术进一步组装形成具有基础性、系统性、普及性的农民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课程,以大容量、广覆盖的远程教育手段实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跨越式发展。以就业为主导型的主要特点就是以职业培训学校为基础,以定向招生、定单培训为载体,形成农民学校企业的农民技能培训的新格局。首先,学校以劳动力市场供需为导向,与用人单位就业协议为基础,对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这就要求学校要面向市场办学,顺市场发展调整办学机制,农民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受培训的学校、专业和学习内容。彻底改变政府指令下坐、等、靠的办学思路。其次,企业、学校和农民要树立向市场要效益的观念。一是要形成政府引导下,企业、学校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培训机制;二是在共同参与下实现利益共赢,企业因招到高素质农民工为受益,学校因培训学员而赢利,农民因参与培训而实现转移就业。再次,这种合作模式要以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的各项法律法规为前提,开展各项合作。只有完善了各项法律法规,各方的权益才能等到有效的保证。3以“企业为主”型许多企业有受其性质的影响,必须对即将工作的员工进行专门职业技能的培训,才能保证企业各项生产的需要。因为这种特殊技能在其他企业根本没有应用的价值。这类企业90年代往往有自己的附属培训学校,通过夜班或非全日制培训计划培训技能工,但在90年代后,企业自己的培训机构因其运行成本逐渐退出培训舞台。企业委托学校并与职业技术学校建立一种互惠互利的供需关系。另外中介服务公司根据国际劳务市场的需求,委托学校开展国际劳务培训。企业(中介服务公司)向学校提供需求信息、用工的技术要求和设备资源,学校为企业(中介服务公司)培训技术人才。学校可以以企业(中介服务公司)为主设计有针对性课程和专业,并开展一些劳动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日常生活常识培训。企业(中介服务公司)可以投入一定培训或提高受培训农民的工资待遇、定居条件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待遇以稳定人心,培养农民对企业的感情和奉献精神,鼓励雇佣关系长期化、稳定化,从而使企业和民工的利益都得到保障。参考文献:1 阮成国面向三个市场,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04.92 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J2004.13 赵秀玲谈农民工的培训需求与培训方式教育与职业J2004.14 国际劳工局,世界就业报告2000年版作者简介:张 扬(1973.9-),男,河南周口人,河南财经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农村问题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城镇化进程对教育的挑战1.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而且农民教育支出能力上升2005年,我国城乡人口总数分别是5.6亿和7.4亿,农村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城镇人口。根据钱纳里的研究:当一国人均GDP达到200美元左右时,城市化水平将达到37;人均GDP超过8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将超过60;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将超过63。根据相关研究,到2020年我同农村人口有望降至4550,再考虑到人口增长因素,意味着有近3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将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转移过程。另外,在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中,1564岁城市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20年,县镇为9.14年,而农村仅为7.33年。在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近13个百分点,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和半文盲,3/4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庞大数量与农村人口偏低的文化教育水平对农村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7降至2006年的43,农民的教育需求也更加强烈,用于教育的消费资源相应扩大。农民教育支出能力上升必然有利于农村教育进一步发展,同时对农村教育质量也将提出更高要求。2.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任务将发生质的变化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的集聚过程,而且应该是集聚资本和可用资源,发展二、三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关系,实现农村社会转型和传播城市文明的过程。按照经济学家林毅夫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及其影响的估计,未来20年、50年快速的经济增长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会表现在5个方面:第一,产业结构会快速变化,第一产业将急剧萎缩,农业可能会降到5以下,制造业的比重会略有上升,服务业、金融业等会超过50;第二,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到2050年将减少到20或者更少,服务业中的劳动力比重将大幅增加,就业结构也将发生巨大变化;第三,随着就业结构的转变,城乡结构会发生变化,到2050年,农村人口比重会降到20以下,城市人口比重则增加到80以上;第四,技术变迁方式的改变;第五,全球化的速度与程度会比现在高很多,这种大的历史背景和宏观发展走向,使农村教育任务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我国当前的农村教育为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服务,也就是为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服务。一方面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变迁方式(包括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工业技术和农业技术的同时进步)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服务,这种转移不仅仅是生活场所的变更,更重要的是使几亿农村人口实现从农村生存观念和生活方式向现代城市生存方式的转换。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教育不仅要立足于当前的农村实践,满足农村的实际需要,而且要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高屋建瓴地把握其整体走向。3.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依赖教育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从农村走向城镇或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或城镇居民。这不仅是一种工作的变动、空间的移位或称谓的变化,而且是由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重大转变。已经搬迁到城镇的居民,要从“内涵”上实现这种转变;尚在乡村的居民,要迎接城镇化的挑战,继续准备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向城镇转移;留下少数务农者,也应是逐渐脱离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成为懂得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高素质劳动者。4.转变农民生活方式、传播“城市文明”依赖教育从乡村农民转变为城镇市民,不仅是劳动者工作对象从传统农业向二、三产业的转变,而且非农产业工作给他们提出了全方位的更高要求,甚至在价值观念上,如自我意识、环境意识、开放意识和求知意识等,也都应该有明显的转变。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不仅要保证可持续发展,也要保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整套综合的、长期的关于人类现在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战略。此时,发展的首要目标不再是物的增长,而是人本身的发展,其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与能力,而这些素质与能力的获得依赖于各种形式持续不断的教育。应该发挥教育的引导、教化、塑造功能,通过各种媒体,开办各种形式的教育,对全体“新市民”进行法制法规、伦理道德、公民义务和权利、城市规则等行为规范教育,以提高民众素质和主人翁意识。只有高素质的民众,才能建设和管理高质量的城镇,而高质量的城镇应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并存,城市文明可持续发展。5.学龄人口变动与城镇化带来的学校布局结构调整问题人口变动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凸显了学校布局不合理、教育投资效益差的问题。一方面,随着小城镇建设速度的加快和农村建制镇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出现了生源相对向现有城镇学校集中的状况,这就要求对城镇中小学校的建设重新规划、设计,以适应农村城镇化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与人们观念的变化,小学入学人数急剧减少,导致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学校与“麻雀”学校,出现大量教育固定资产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这样的问题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变得更为突出,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问题将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项暂时的政策。与此相应,加强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寄宿制学校,是适应农村城镇化与学龄人口变化要求的一个发展方向。国家应该逐步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及寄宿生补助制度,将这一制度作为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农村教育对城镇化的贡献1.农村教育通过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来稳定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是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从农村生活向城镇生活升级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它有利于培育第三产业,也是培育知识经济的基本环节。其目的是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对城镇化的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城镇化既是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也是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产业结构演进、生产布局更加合理、经济发展形成新格局的过程。不论是侧重哪一方面,都离不开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赖于各类人才的支撑。如果城镇化只是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空间意义上搬迁的话,那么不仅发挥城镇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是一句空话,而且社会结构的转型、思想观念的更新、现代文明的普及更是不可能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实施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因为在现代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途径。它对人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是国家发展中的基础产业。2.农村教育加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村城镇化要求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工作,要胜任非农产业的工作,就必须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主要体现在:第一,农村城镇化对农民的知识化、技术化要求。第二,农村城镇化对农民观念的现代化、科学化要求。据有关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城镇化是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是必须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到二、三产业。以往发展乡镇企业虽然转移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但其存在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集约效益差等问题日益突出。城镇化是推动乡村工业集聚、升级,进一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研究证明,在乡村地区,教育水平提高10,将多诱导67的农民迁出农业,按照净效应,它将把农业工资提高5。因此,为农民子弟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是确保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个有效措施。3.农村教育促进“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农村城镇化还必将引起农民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农民”与“市民”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农民的生活方式随着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而不断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农民变市民,除居住地域、居住环境、工作条件等硬件方面的转变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精神层面的转变。而精神层面的转变则往往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农村教育要很好地实践其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既要发挥其农业科技方面的作用,还要在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既是农村城镇化对农村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村教育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经济、适应农村城镇化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随着农民个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乡村文明只有与现代城市文明相融合,才能完成农民向市民的演变,农村城镇化才能真正实现。三、以云南省红河为例,城镇化进程与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1.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城镇化进程“十五”以来,州委、州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的契机,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把加快城市建设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在不断加强对城市建设工作领导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加快了全州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初步形成了滇南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集镇、重点集镇、一般集镇5级城镇体系的梯次结构。全州城镇布局日趋合理,城镇建设健康发展,聚集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为全州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良好基础。城镇化水平由“九五”末的23提高到31,比1998年的23提高了7个百分点,保持了年均增长0.9以上的发展势头,提前实现了省政府批准实施的红河州城镇体系规划的近期目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十五”全州城镇建成区面积已达102.6平方公里,比1998年的61.1平方公里增加41.5平方公里,增长68。目前,滇南中心城市城镇化水平达60.6,比全州平均水平30高30.6个百分点;城镇建成区面积达51.13平方公里,占全州城镇建成区面积102.6平方公里的50,滇南中心城市建设初见雏型。2.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0052006年度红河州每万人口中在校学生,普通高中84人,普通初中479人,职业高中23人,职业初中7人,小学1013人;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9.43,比上年增加2.04个百分点;小学适龄入学率99.57(按新口径为98.14,比上年增加0.16个百分点);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98.24;小学在校学生巩固率100,比上年增加0.03个百分点;小学6年完学率93.66,比上年增加2.11个百分点;初中3年完学率96.29;小学升学率93.12,比上年增加3.78个百分点;初中升学率43.87,比上年增加2.52个百分点;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5.09,比上年增加0.73个百分点;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6.95,比上年增加0.62个百分点;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88.53,比上年增加2.51个百分点。全州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4412359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6.78平方米,其中普通中学8平方米,职业中学13.37平方米,普通小学5.9平方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红河州13个市县在基础教育发展上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高级中学资源不足,已成为红河州教育发展的“瓶颈”;专业教师队伍配置不合理,教师素质有待提高;资金投入不足,中小学校危房面积仍然很大。高等教育方面,到2006年年底,红河学院本部设有12个教学院系,24个本科专业。2004年,学院突破在云南招生限制,目前已经实现面向全国24个省市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06年,全日制学生总数8336人,其中:本科生4545人,专科生2514人,留学生180人,预科生136人,五年制学生44人,全日制成人本、专科生917人,折合在校生数7831人。2006年,红河学院毕业生1840人,招生2812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7059人,比2005年增加958人,增长了15.7,20032006年年均增长20.6。近些年高等教育发展较快,但与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层次提升的幅度相比,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并没有得到相应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四、以城镇化为导向,走农村教育城镇化之路1.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与管理体制城乡分割的二元化基础教育投资与管理体制,使农村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举步维艰,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一方面,城市里可以投资上亿元甚至是几亿元建立示范校;另一方面,有的农村中小学甚至无法保障教师的基本工资,没有基本的教学设施。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提出统一城乡办学条件标准,在城乡教育一体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但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办学标准方面至今仍然实施的是城乡两个标准。在教育投资方面,现行的基础教育财政体制,由于财政收入上移,仍然由县以下的政府负担大部分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使农村教育经费极为困难。近几年,中央与省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缓解了拖欠教师工资等一系列紧迫的矛盾,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城乡一元化基础教育体系的要求,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因此,从中长期来看,通过建立由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分担的,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实施城乡统一的办学标准,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教育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均衡发展城乡高中阶段教育,在巩固“普九”成果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向两头延伸中共十六大提出,我国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在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农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贫困,但贫困并非完全是土地的贫瘠,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教育的落后或缺乏。其中一个最不合理的现象是在农村教育结构中出现了初中后教育的较大空缺,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严重落后于城市。如果说基础教育的功能是使全体国民达到具备基本文化素质,那么,中学后的教育,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在内的高中教育则与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高中阶段教育要超常规发展,特别是农民欢迎的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更应不失时机地发展起来。普及高中段教育一定要打破区域分割的局面,首先应发挥省一级重点高中的“品牌”效应、质量效应,面向全市扩大招生;其次高中布点向城市收缩,以利发挥有限投入的作用,也有利于优秀高中师资的引进;第三打破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分隔的局面,尝试综合高中承担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双重任务的办学模式。上海市青浦区老教育局长施家琦多年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认为: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对弥合与城市学生的综合素质差距至关重要。因此,农村教育应在巩固“普九”成果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向两头延伸,包括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和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也成为适应城镇化发展的应对举措。3.增加对农业科技教育与农业新技术推广投资,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在其获奖名著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出的一个著名观点就是,农业应该成为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的产业。但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是不能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的,只有现代化的农业才能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舒尔茨所指的传统农业实际上就是一种生产方式长期没有发生变动,基本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长期停滞的小农经济。对于传统农业,舒尔茨不同意其资源配置低效的观点,他提出的著名观点是贫穷而有效率的。因此,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而引进现代生产要素来改造传统农业关键在于:一是建立一套适于传统农业改造的制度;二是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我国许多地区总结出“农科教统筹”的职成教模式,当前看来更具现实意义,在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大背景下,在中国农村新的发展战略下,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农科教统筹”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的关键。4.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大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不断增加投入。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大对与二、三产业发展相关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传统农业的低技能要求,造成对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需求的不足。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一方面是基本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是“跳龙门”的唯一途径,可以保持相对充足的需求。但由于传统农业的低技能要求,其生产更多的是与经验相连,对职成教的需求相对较弱。加上许多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机制不够灵活,与市场衔接较差,当市场出现需求时,学校却无法提供相应的服务。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着目标定位不明确、机制不灵活、教学组织方式不适应要求等多方面问题。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要明确为农业产业化服务,为高效、生态、安全、健康的现代农业建设服务,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农村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服务的办学目标。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5.教学模式上可大力推广现代远程教育在逐步加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同时,改革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机制与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发展,使之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现代远程教育是现代教育传播技术和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相互综合发展,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物质实体相互分离,以学生为中心,运用传播媒介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传递和反馈教学信息,以求最大的教学效益。现代远程教育在传播媒体的选择与使用上是多元化的,即印刷媒体、广播、电视、计算机及其网络和卫星电视网等各种传播媒体都在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从而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多种选择可能,其开放性、多样性、个性化、交互性等特性决定了它曾经、正在而且必将有力地促进教育发生革命性变革,使教育公平、教育大众化、终身学习等梦想不再遥远,也决定了它对城镇化战略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城镇化使农村人口分布发生分流、分化和分散等现象,给组织传统教育带来困难,而现代远程教育可突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分散的人群能在不同地点同步或异步接受相同或不同内容的教育。而且在面向城镇化的教育对象中,成人占很大比重,他们主要时间要用于谋生,不可能放弃工作而专门到校园接受教育,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学习费用对其而言是主要制约因素。现代远程教育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入学资格的限制,提供以各种媒体呈现的多样化教育内容,同时用于学习的投资相对较少,使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21世纪的前20年是中国实现从二元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农村转型的重要时期。转型中的农村需要新的农村教育,新的农村教育发展战略必须以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发展与农村教育的良性互动,才能最终实现农村的成功转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