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个人化是隐蔽的个人化剖析

上传人:d****2 文档编号:18097737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个人化是隐蔽的个人化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非个人化是隐蔽的个人化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非个人化是隐蔽的个人化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艾略特的荒原及非个人化摘要:艾略特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认为诗歌不是放纵情感,而 是逃避情感,应寻求客观对应物,运用形式和技巧,来实现诗歌的非个人化,在 中国诗歌的长河里也同样具有非个人化的踪迹。创艾略特的荒原被称为“英 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宣言书”,其非个人化理论在荒原里得到诠释,但所提倡 的“非个人化”终究是隐蔽的个人化。荒原、关键词:非个人化理论、“无我之境”、“夺胎换骨”、“隐蔽的个人化”一. 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及其实现方式艾略特是二十世纪初西方诗人的杰出代表,诗歌现代派的领袖,其诗歌、文 论广受关注,其非个人化理论在其诗学里最受关注。在浪漫主义顶峰期,强烈的 主观倾向,提倡个人主义,强调天才与创造,标榜情感自由,使诗歌成为“情感 喷射器。为克服浪漫主义诗人对个性表达、自我情感宣泄的强调,艾略特提出 了非个人化理论,他认为“诗歌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 是逃避个性。”iE个人化理论与新批评的反意图论、巴尔特提倡的“零度写作”、 结构主义的“作者之死”,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它们提倡作者的退隐,将对文本 的重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传统与才能中,艾略特谈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诗歌、作者与传统的关 系。艾略特认为作者应该具有一种能够使一个作家最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中 的地位,自己和当代关系的历史意识和对传统的继承概念。另一个是作者与诗歌 的关系。他认为作者的只是一个特殊的工具,没有什么个性可表现,诗人的心灵 只是一条白金丝,在其创作的反应中,白金丝起了很大作用,然后当反应完毕后, 所产生的化合物一一作品却没有任何白金丝的痕迹。即作者对于作品来说几乎是 透明的,所以“一个艺术家的进步是不断地牺牲自己的,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 他认为“诚实的批评和铭感的鉴赏,并不注意诗人,而注意诗”因为“这种感情 在生命的诗中,而不是诗人的历史中”,诗歌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以此将作者个性藏匿,表现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这便是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而怎样来实现非个人化呢,艾略特提出客观对应物,他认为“用艺术形式表 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是用一系列实物、场景, 一连串事件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要做到最终形式必然是感觉经验的外部事实 一旦出现,便能立刻唤起那种情感。”客观对应物和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托物言 志的” “物”是此“物”非彼“物”,客观对应物强调物的零碎化,其选取的“各 种形态和情感的文字对应物”并不是一组系统的形象,而是一些时空割裂、零乱、 破碎的意象,通过杂糅典故、场景、事件、独白等形成破碎的意象,使诗歌具有 强烈的象征主义色彩。玄学派诗人中,艾略特强调“思想知觉化”,能“象 闻到玫瑰花香一样立刻感受到他们的思想,富于质感地体味到他们的思想” 3 即为思想找到“情感相称物”,“客观对应物”,也就是用象征的手法使思想能 被知觉所感知。寻找客观对应物的过程,本是作者情感观点寻求载体的无形化有 形的过程,然而在艾略特的理论里,是无形到有形再到隐形的过程(艾略特需求 的是“情感遮蔽物”)。而如何做到隐形,就需要相应的技巧了。迪尼亚诺夫认 为“作者的意图可能只是一种酵素,作者运用特殊的文学材料时,受到材料的制 约,因而脱离开他原来的意图”。他表达的大致是作者意图不该过多参与作品, 应该限制个人意图的参与。艾略特提出的非个人化实现要求寻找客观对应物,但 当某一种客观对应物成为作者的文学材料时,即充当作者感情的隐蔽物时,所表 达的感情和找到的隐蔽物相遇时可能又会激发出另一种情感,这是便会产生情感 歧义,造成了一种模糊不清效果,使作者个人情感得到隐蔽。这时,含混这个克 服寻求客观对应物的过程使情感发生歧义情况的文学手法便应运而生了。雅克布 森认为,诗歌的含混不是局限于语句内部而是多方面的,“不仅表现在语言本身, 连发话人和受话人都变得含混不清。在诗歌中,与作者和读者一起出现的还有抒2 艾略特,王恩衷.译:哈姆雷特,王恩衷.译.艾略特诗学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2、8、4.3 艾略特,樊心民译:玄学派诗人,王恩衷.译.情主人公或假想叙述者的我,还有戏剧独白、祷告和呼求的你们或你”。 综上所述寻求客观对应物时,通过象征、隐喻、用典、戏剧独白、叙述视角的分 离、塑造假想的我等各种技巧的混合,塑造成片段的场景、或分离的图景, 破碎的意象,作者思维的跳跃和片段化,使读者难以体味到一个完满的作者,这 便实现了非个人化。这些技巧如隐喻、用典、叙述视角分离等某种程度上能延长 感受时间,增强感受的难度,也是一种陌生化的手法。“诗歌有助于打破感知与 价值判断的习惯模式使人看到新奇的世界和世界的新奇部分。因为我们的生活大多数情况下是对于我们自己和可见可感的世界的逃避,诗歌使我们一点一 点地意识到世界的深邃的、难以名状的情感,一种我们很少能洞察的对我们存在 的底层的情感”【批注】艾略特意识到惯常的思维模式、语言习惯在某种程度上 忽略了内心深处存在的情感。这里可以看出俄国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对艾 略特的影响,非个人化和陌生化的实现有相通的地方。艾略特说,“诗之所以有 价值,并不在感情的伟大与强烈,而在艺术作用的强烈,也可以说是结合时所加 压力的强烈”可以看出艾略特选取客观对应物时对技巧与形式运用的重视。二、荒原里的非个人化玄学派诗人中,艾略特谈到“诗人必须变得愈来愈无所不包,愈来愈隐晦, 愈来愈间接,以便迫使语言就范,必要时甚至打乱语言的正常顺序来表达意义 ” 这句话强调了首先诗人应该是博学的,而博学必要途径是“通过努力” 7 继承 传统,这也是诗人作品中对典故顺手拈来的原因;再次诗人应该学会隐蔽自己的 感情,甚至通过打乱语言顺序表达。在荒原创作中,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 得到很充分的实践。(一)首先是需求客观对应物时,象征手法的运用。艾略特,卞之琳.译:传统与才能,王恩衷.译.艾略特诗学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2、8、4.6艾略特,樊心民.译:玄学派诗人,王恩衷.译.艾略特诗学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2、8、4.“荒原”奠定了全诗那种荒凉破败的基调,贯穿全诗,它没有时刻作为一个 实景出现,但是荒原却无处不在,营造了一种内外皆“荒原”的感觉,象征第一 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世界,大战不仅吞噬了物质层面的欧洲,而且摧毁了人们精 神领域中的世界。荒原共分为五章,每一章的题目可以说都是一个大方向的 象征。死者的葬礼象征着死亡、腐朽;一局棋戏象征一种生活;火的 说教象征内心一种奔溃、喷发的诉求。水里的死亡象征人类的衰落、颓败。 每一篇章的意象更是繁复多样,整首诗的意象偏于冷色调的,表现出一种荒芜破 败的景象,无论自然抑或人心。反映了一战后西方世界的幻灭和绝望,完美再现 了当时的社会状态和人们的内心世界。如:“攫住不放的根是什么,什么树枝从乱石的垃圾堆中长出来人子啊,你不能说,也不能猜,因为你仅仅知道一堆支离破碎的意象,那儿阳光直晒,枯树不会给你遮阴,蟋蟀之声毫无安慰,干石没有流水的声音。”“乱石的垃圾堆”、“枯树”“干石”“没有流水的声音”,等意象给人以 一种毫无生机的荒凉破败之感。象征现代生活荒原般的场景,战后人们内心的恐 惧、失去信仰、生活迷茫失去方向。还有“花园里的尸首、耗子洞、剔净尸骨的 凄凉而渺茫的大海,蒸腾着的石油、沥青,飘着吸剩的香烟头、三明治包装纸的长 河、昏暗的天空,长着坏牙的山口,死去的土地,覆满尘土的树,枯竭的井以及充 满恐惧的尘土等意象,充斥着死亡的气息,颓败、寥落、令人窒息。反应社会衰 败的意象如“不真实的城,毫无生气的钟声,倒塌的伦敦桥,倾坍的塔,熄了灯的楼 梯,裸露的白尸体,弃有白骨的小阁楼,有干瘪的女性乳房的老头,挂满蝙蝠的黑 墙,空荡荡的教堂,和倒塌的坟莹等”,还有一些神话典故如“钓鱼、渔王、夜莺 的啼叫”等意象,各种意象的分离、组合,构成了一组组“荒原”的场景,通过 这些意象客观对应物间接给人以感受,作者似乎没留痕迹,没有直接抒发感 情,诗行里没有自主的“我”,表现了当代社会人们普遍的生存状况。这也是艾 略特所说的,“用强烈的个人经验,表达一种普遍真理;并保持其经验的独特性,目的是使之成为一个普遍的象征。”(二)用典用典之处可谓数不胜数,诗中共用典84次,涉及到来自8个不同国家的55 个作家,用了 6种语言,且形式多样。可分为经典作品用典,圣经用典及神话用典。10如诗歌序篇便使用希腊神话中西比尔的典故。西比尔能永生,但却不能停止 衰老。“我要死”表现了其对死亡的渴求,生的麻木。通过这个典故,散布了一 种关于死亡的气息,为后文既定了一种毁灭、衰颓的基调。还有比较典型的渔王 和圣杯的神话。艾略特曾在荒原的原注中提到这首诗很大程度上受到魏士登 女士的从祭仪到神话和人类学家弗雷泽的金枝两部作品的影响11。【批 注】(闰柯菲艾略特的总体象征艺术研究【D】黑龙江引用繁殖神的神话传 说。繁殖神的生老病死与人类的盛衰联系,诗的第三章水的死亡中运用渔王 的传说,传达了西方战后世界的衰退、了无生气、信心的丧失、恐慌。诗中还引 用了圣经.旧约、奥维德的变形记、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波德莱尔 的七个老人等经典。大范围大尺度的引经据典体现了艾略特的博学多才,这 就是诗人的无所不包和隐晦,增加读者感受的长度和难度,使主题得到深化,古 今对照,使个人的情感弱化隐蔽,并使其个人经历和情感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增 加了该诗的朦胧美感,这也是非个人化的体现。(三)零碎化荒原里的零碎化可以阐释为叙述视角“凌乱”、语言的“破碎”、意象 的“繁乱”。全诗没有统一的叙述者,叙述者的转化很频繁,作者时而成为“帖 瑞西士”,时而隐藏,取而代之的是戏剧独白,或人物对话,或另一个“我”。 帖瑞西士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是两性人,既能洞察男人的世界又能了解女人的秘 密,他所看到体察到的是一个超越于男人与女人之上的完整世界,还具有回忆过 去、预知未来、超越时空的能力,其通古察今必然使他具有全人类意识的性质, 作者的的情感、意识便因之而获得一种超越性别的高度,从而也就获得了非个人9艾略特:叶芝,见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国际文化公司1989年版,第167页。1刘伟浅析荒原用典的奇妙作用辽宁理工大学行政学院学报j沈阳化的形式。“小说的发展也有非个人化的趋向,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也同样具 有异曲同工之妙”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就是强调叙述者的地位平等,其 语言的“零碎”体现在语言形式的变换,口语、诗一般的语言、或戏剧般的对话, 还有歌词的穿插,读者惯常的思维模式可能会令人会觉得别扭,而且还使用多国 的语言,营造了一种众声喧哗的氛围。艾略特先后运用了英、法、拉丁、希腊、 梵文种语言,流行口语、书面语、古语、土语多种语体,其用意不仅仅是使自 己的隐蔽,还通过这种方式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疏远,进而揭示“荒原”的 形成原因。意象的“繁乱”体现在由于用典、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意象跨越时间和 空间,跨越宗教和名族以及地域,博通古今而使作者具有一种把握现在的能力, 表现一种欧洲的心灵、世界的普遍真理。三. 非个人化与中国诗歌里的“无我之境”和“夺胎换骨”。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要求寻找客观对应物,通过对应物的使用让作者 的感情得到隐蔽。在中国古代诗歌领域,也有类似的方法。如王国维的“无我之 境”和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的“夺胎换骨”。“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 非自然?”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 关理也。” “诗者,吟咏性情也。”这是中国传统崇尚的诗言情,而到了宋代, 王国维的倡导“无我之境”,便是对中国传统诗歌理论的一个挑战。“以物观物” 是“无我之境重要的一个概念。宋代道学家邵雍在他的皇极经世全书里提出 “以我观物”和“以物观物”的说法他指出:“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 性公而明,情偏而暗”(皇极经世全书观物外篇十),又说:“任我则情,情则蔽, 蔽则昏矣:因物则性,性则神,神则明矣”,他将“以我观物”和“以情观物”对 立起来,认为“情”作为个人情感欲望的外在体现,会遮蔽人们对客观万物正确 的认知而导致愚昧昏庸。他认为以物观物是理智的,情感只是一个表面的东西, 应该抽象出更为深刻的普遍规律性的东西,以物观物,以得“无我”之境。“无 我之境”说和“非个人化”理论都表现了对诗人主体情感的隐匿或逃避,以便在 更大程度上实现对客观外物准确观测和体察。在王国维的具体创作中,蝶恋花:楼外轻雷,不知昏和晓。独倚栏杆人窈 窕,闲中数尽行人小。一霎车尘生树秒。陌上楼台、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 到,明朝又是伤流潦。”全诗表现了一种孤独、哀伤的曲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 叹。但是作者并不是自我角度的关照,而是通过轻雷、行人小、车尘、陌上楼头、 傍晚西风等意象的描摹,透露出一种人生的伤感、落寞、孤独之感。这种借客观 意象表现自我的方法,是诗歌具有蕴藉美,它的表意相对空泛含糊,就有“含混” 的朦胧美效果。诗中的“我”不论指向谁,都与作为创作主体的诗人的情感是一 致的,是一个情感的载体,它们的意象是一个系统的,不像艾略特所取客观对应 物的零碎化,所想达到的效果是情感的隐形。艾略特在实践非个人化理论时,强调诗人的无所不包,诗人的传统观念 历史意识,诗人的隐晦曲折,引语、用典是艾略特非个人化理论实践的手法之一。 在中国歌历史中,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倡导的“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则有 共通之处。惠洪冷斋夜话卷一:“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 限之才,追无穷之思,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 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点铁成金”化用前人用语、典故, 要求“无一字无来出”,这便要求诗人具备深厚的学问功力,达到一定的治学境 界,正如黄庭坚所说:“要须下十年功夫,识取自己,则有根本,凡有言皆从根 本中来”;这和艾略特所倡导的“诗人必须变得愈来愈无所不包,愈来愈隐晦, 愈来愈间接”、诗人应该关注传统,拥有一种历史意识以“最敏锐地意识到自己 在时间中的地位,自己和当代的关系”类似,而且他们都认为要得到“传统” 或达到治学境界,需要通过努力。当时很多人认为“夺胎换骨”就是剽窃前人, 但他的诗在句法、章法上师古时却又能自成一家,所以黄庭坚才能被称为宋朝诗 家宗祖。而且唐代是古典诗歌的鼎盛时代,其题材和意境几乎是无所不包,炼字、用 典等修辞手段也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我们都知道杜甫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五七言古今体诗的领域开拓殆尽。所以清人蒋士锉诗云:“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 为”,15确是道出了宋人处境之艰难。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有“巨大的稳13津南遗老集卷四十,诗话14艾略特,卞之琳.译:传统与个人才能,王恩衷.译.固性”的,“语言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是许多时代的产物” 16,所以,作家用来 表现生活的文学手段,特别是某一种文学样式所运用的文学语言,也必然是相当 稳固。所以“夺胎换骨”是不得已而为之而又为之甚好的。黄庭坚的诗歌创作在 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奇”,其“格韵高”、“用意深”“用僻典”等是“奇” 的表现,是增加了感受时间长度和难度的陌生化的结果,与非个人化手法是相似 的。用典并不是一种抄袭,剽窃,传统可以使作者拥有一种人类普遍的情感,也 可以使读者体味到人类的普通情感,产生共鸣。“没有诗人或者任何形式的艺术 家,可以独自具有他全部的意义。”传统与个人才能诗人是处在过去的现在 当中的,诗歌与诗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历史意识是一种领悟,不但要理解过 去的过去性,而且还要理解过去的现存性”,没有人能够脱离过去单独而存在, 他必须“不断地牺牲自己,消灭自己的个性。化为艺术的情感和经验,区分诗人 成熟的标准关键在于他能否把全人类的感情和经验转化为艺术的情感和经验“这 就是文学的“共鸣”,优秀的作品、诗句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因为人表达出了 一种全人类的普遍感情,跨越时间与空间、种族与宗教。“诗是许多经验的集中,集中后所发生的新东西并非真现实集中的发生,既非出自自觉,亦非出自思考但许多地方是需要自觉,需要思考的,实际上,下乘的诗人往往在应当自觉的地方不自觉,在不应该自觉的地方反而自 觉,两种错误的倾向往往使它成为个人的” 17 文中列举的两种情况都是实现非个 人化的大忌,而苏轼却是中国传统文人里能够将个人化把握到恰到好处的人,他 能“行于可行之处,止于不可不止”,对自我感情的抒发往往能都做到松弛有度。 所以往往在读苏轼的诗,其痛苦之处我们应该为之增一分,欢愉之处我们该为之 减一分,但是即使是情感以何种方式倾诉,说苏轼是隐藏了自己也罢,我们还是 走进了一个苏轼的世界,四. 非个人化是相对的,是隐蔽的个人化王国维的“无我之境”、黄庭坚的“夺胎换骨”虽然其使个人化的程度得到 了控制,和艾略特的非个人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最终没有达到也不会达到非 个人化,即使“无我之境”里,还是会有一个王国维的影子,无论怎样“夺胎换16 ,莫砺锋黄庭坚脱胎换骨辩j17 艾略特,卞之琳.译:传统与个人才能,王恩衷.译.骨、点铁成金”其胎骨里也是因为产生了同样的文学共鸣,江西诗派之所以成为 江西诗派,黄庭坚之所以成为宋代大诗人,是因为他们便是他们,他们在“已故 为新”里展现了自己。而艾略特,即便提出的是“非个人化”,即便是荒原 里,里面塑造的场景、人物、抑或典故,也其艾略特产生文学共鸣的结果,那也 是艾略特式的荒原。在荒原里,我们可以找到艾略特童年的影子。艾略特有一个相对快乐美 好的童年,完满的家庭,一位跟自己志趣相投的母亲,在荒原里可以看出, 有大多数意象是来自于大自然,无论那些悲凉露骨的意象,还是显得欢快的意象, 都能体现艾略特对大自然仔细的观察与喜爱。如:“滑雪撬、大海、风信子、浮 雕的海豚、潮湿的岸、温柔的泰晤士河、漂浮的游艇、镀金的贝壳、马尔门的沙 滩上、海鸥、洋流、雷声、水流、画眉鸟”这些意象中很多跟水与鸟有关,特别是有关大海的,这应该和艾略特的经历是息息相关的,“每年夏天的六至九 月,艾略特全家都会去英格兰旅行。先是到新罕什尔的汉普顿海滨,一个深海渔 港。1896年,亨利威尔艾略特在这儿建了一所房子叫“东点”,从这里望去, 格罗斯特港和大西洋历历在目,海岸线渐渐远去到哈佛上学时,他已可以划单桅小船和小游艇了。” 18可以看出,艾略特和大海相处的时间比较长,他和 大海是有感情的。艾略特还是一位热心的鸟类爱好者。“十四生日的时候,他得 到一本美国东北部鸟类手册,以后每观察到一种鸟,他都要用铅笔在书上做 个记号有鹌鹑、鹤、北美麻雀、金翅雀他是个充满孤独和好奇的孩子,时时从细小事物的观察中获得没的感受 ” 19所以众多鸟类在艾略热的作 品里也体现了艾略特的喜好及性情。而且在荒原创作中的那种虚无感、孤独 感、死亡的气息和艾略特的平生经历也是息息相关的。不可否认一个人可以通过 阅读来获取知识,获取历史,但是要做到完全用客观的眼光而不带有任何主观情 感地创作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你有选择地择取你需要的客观对应物时,可以说你 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自己。艾略特在后来的论文中强调:“已故的诗人只有在我们拥有活着的诗人的情 况下,对我们才有意义已故作家的生命力通过活着的作家得以维持。1933艾略特做了奇怪的众神之后演讲,调整了重传统轻个人的思路,为传18 (英)阿克罗伊德著刘长缨,张筱强译艾略特传第9页19 (英)阿克罗伊德著刘长缨,张筱强译艾略特传第9页统当代化打开了一扇窗:“传统不仅仅是,或基本上不是某些教条式信念的守持; 这些信念在传统的形成过程中取得它们鲜活的形式。”这意味着传统是在动态中 形成的,颇有读者中心论的痕迹,这里作者艾略特又作为一个对历史、先前作品 的读者,阐释了读者在作品在传统继承的过程中注入的活力所起的作用,类似伽 达默尔的“视域融合”,一个人的视域即他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可以看做是已经 形成的“传统”部分,这些构成了理解的预先结构。传统也会随着历史的流动由 于传统实践者的参与而成为“效果传统”也就是伽达默尔所说的效果历史。一个 作家,既是一个对历史文学作品的读者,也是当前的作者,艾略特在这里是强调 了作为一个对先前历史文学读者的作者,继承的不应该是僵化的、一层不变的传 统,而应该是一种效果传统,而效果传统是需要实践者对传统不断实践得以实现 的,作者,也作为一个历史读者,作为一个对传统的实践者,当然被包括在这种 “效果传统”里,故其作品应该是具有个人化的特性的。艾略特晚年也正认过分 抨击“个人化”的偏差,并一改对诗人情感与个性彻底的否定态度,开始修正他早 期的论点:“我曾在早先的一些论文中,称颂过我所谓艺术中的非个性化的东西。 现在我却认为,叶芝后期作品之所以更成功的原因就是其中个性得到了更大程度 的表现”0 还说他的个人化理论并不是完全不要诗人的个性和个人经验,而是“用 强烈的个人经验,表达一种普遍真理;并保持其经验的独特性,目的是使之成为一 个普遍的象征。”21 从艾略特的论述来看,作为文学传统的一部分,诗歌要表现 的不是唯一的个人,而是欧洲的心灵,或者说是“想带有人的共同个性,非个人 化并不主张消灭作者的所有个性,而是要限制个性特有的癖好和气质,其非个人 化只是“我们的个性更加完整地投入进去的巧妙方法而已。”22 【瑞恰慈:文 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 百花洲文艺出版公司1989年版 第13页】”即使强调作者已死亡的巴尔特,也说的是“作者在作品中缺席、隐藏、自我 委派、自我分割,这是文学的特性”,那也是一种作为实实在在的“我”的缺席,20艾略特,王恩衷.译:叶芝,王恩衷.译.艾略特诗学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2、8、4.21艾略特,王恩衷.译:叶芝,王恩衷.译.代替“我”的是采取“以物观物”性质的客观对应物,或是被分离的“我”,而 真正我的气息,价值观人生观都隐藏在这之中了。“文学创作是离不开具体的主 体,作家的创作活动,即便是主体在叙述中分化为叙述者、隐含的作者及人物, 也还是在不同程度上或隐或现地表达了作者的立场与价值观”,所以,艾略特的 非个人化,真正意义上是无法实现的,“零度写作”只是一个理想状态,作者之 死也是相对的,非个人化只是隐藏的个人化。参考书目1艾略特,王恩衷.译艾略特诗学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2、 8、2阿克罗伊德著刘长缨,张筱强译艾略特传M3莫砺锋黄庭坚脱胎换骨辩J4查良铮译荒原M5汪正龙.西方形式美学问题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6张剑艾略特:诗歌和戏剧的解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版7畅广元李西建文学理论研读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1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M9严羽沧浪诗话诗辨M10闰柯菲艾略特的总体象征艺术研究D.黑龙江大学11刘伟浅析荒原用典的奇妙作用辽宁理工大学行政学院学报J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